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一单元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9859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一单元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一单元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一单元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教材内容概说一、单元教材分析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常给我们很多启迪,阅读它们,感悟它们,能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足迹更踏实,步伐更稳健。本组教材就是围绕“人生感悟”这一专题编写的。本单元选编的5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文言文两则通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表达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角度的道理。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的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林清玄的散文桃花心木通过作者与种树人的交谈,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应经受生活的考验,学会独立自主。赵丽宏的散文顶碗少年,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手指更是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描写了五根手指的姿态和“性格”,各有长短,阐明“团结有力量”的道理。二、单元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2、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3、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四、教学措施及手段1、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悟。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发。1文言文两则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过程与方法:1课前可指导学生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或由教师提供一些相关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孔子、孟子的生平。 2指导小学生学习文言文,不宜采取逐词逐句讲解对译的方法,更不必讲古汉语知识。重点词句应当由学生对照注释来理解,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遇到困难教师给予帮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三、教学过程:【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教学难点】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教学准备】初步了解孔子、孟子的生平。【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一、引读“单元导语”1了解单元学习重点。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的。学习时要注意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2提示学期学习重点。通过前几年的学习,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我们要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努力,认真地读书作文,使各项语文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二、导入,读懂题目1浅析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我们今天学习本册书的第一课文言文两则之一学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言文吗?文言文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一直使用的书面语言。我们现在所学习的课文,所写的作文都是白话文。白话文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贴近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而文言文是古代的文章,它的写法与古代劳动人民的口头语言有很大差异。所以,文言文与白话文有很大差别。比如这个字“之”字,你能用他组成什么词?你是怎么理解这个词的?这个“之”字是什么意思呢?2导入新课,明确学习任务。刚才说了这个“之”字是古文中常用的一个字。现在用它一般都当“的”字讲;但在古文中,它却有许多种讲法;我们今天这篇课文里,“之”字行后一共出现了六次,大致有三种讲法;有时即使是同一个讲法,但所指的对象也不同,真的有点复杂。大家一会儿读的时侯要注意细心区分、理解。好了,现在大家打开课文,读一下课题。3析题齐读课题,板书课题。翻看书上的注释。看看这个“弈”字是什么意思? “学弈”的意思什么意思呢?学习下什么棋?你怎么知道的?这则文言文的作者是谁?谁能简单介绍一下他?三、初读课文,读正确流利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指名读,简单评价。3这样吧,你们看一下注释。这篇课文的注释很多,一下子记不住。你可以按照序号,把注释的内容简单地标记在课文中相应的字词旁边。然后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对照注释想想这些字、词、句子的意思。知道意思了,可能读起来就顺了。大家开始做这个工作:标记注释,理解字、词、句。开始吧,给大家分钟时间。(学生自由读。)读古文讲究断句。原来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我们的课文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加上了标点。读课文时,有标点的地方当然需要停顿,但在一些句子中,根据它的意思,那些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需要拖个长声。这样读,你自己比较好理解,听的人也容易听懂。大家拿出笔来,听我读一遍,注意听我读到哪里没有标点却拖长了字音,你就在哪里画一条斜线。(板书画斜线“”)为了大家便于听和画,我读得慢一些,拖音也放长些。明白吗?(1)老师范读。语速较慢,生边听边记。(下面是教师示范拖音的读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提示生可在课文中标记。(2)下面各自按照画出的斜线朗读一次,拖音的地方,可以夸张些。(生练读。)3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读得入情后还要摇头晃脑,甚至身子也跟着节奏晃动。(师示范:“弈秋,通国这善弈者也。”)读出滋味来的人都是这样。你们也试一试,看看能读出滋味来吗?(师领读,生跟读。)四、结合注释,理解内容1 我问几个问题行吗?第一个问题:“弈秋”是什么意思?讲详细点。很会下棋到什么程度?2哪句话说了这个意思?读出来。(生齐读:“通国之善弈者也。”)这句话中那个“者”字是什么意思?什么叫“作者”?“读者”呢?“胜利者”呢?“善弈者”呢?“善”是什么意思?3 第二个问题:课文里的人让弈秋干什么?“使弈秋诲二人弈”中的“使”是什么意思?“诲”是什么意思?4第三个问题比较难答,他这两个学生表现怎么样?一个一个说。我这里有几个字不明白,想请教你们,能帮帮我吗?“一人虽听之”中的“之”字是什么意思?“一人虽听之”可以怎么解释?第二个字,“惟弈秋之为听”中的“之”字是什么意思?那么“惟弈秋之为听”怎么讲?再看“思援弓缴而射之”中的“之”又是指什么?第四个问题:这两个学生学习的表现不一样,那他们学习的结果呢?“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中又有两个“之”字,它们都指的是什么?最后一个问题:造成他们学习结果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分析的?先把有关的原句读出来。大家一起读,我看你们的想法一致不一致。“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谁能直接用自己的话把它解释出来?五、领悟道理,练习背诵1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我们读书做事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或者三心二意。2背诵课文。(1)引导学生提出背诵方法的建议,如,边读边理解边背诵,熟读成诵,同桌合作互相提醒着背诵。(2)自由练习背诵,最后集体背诵。第二课时(2)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1自由读课文2应该怎样读这篇课文?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文言文是没有标点,没有分段的。我们现在看到的文言短文都是由我们的一些专家学者为了让我们更方便的理解,添加了标点,进行了分段,但这还不够。现在,大家看到了小黑板上的这篇课文的抄写版,请一位同学来划分一下停顿,在每个需要停顿的地方画上一个“/”。(示范: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绝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3指名读。总结: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二、读熟课文,自学理解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2同学们都表示已经基本读懂了课文。现在请你用自己的话,能说说这个故事吗?先看第一段。3你能说说这个“游”是什么意思吗? 那你说说,是怎么弄明白的?4谁能把二、三、四段连起来说说? 5什么叫日初出,日初就是日始出这个意思吗?“日中时”是什么意思?“盂”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我不懂,什么叫车盖,“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中的“为”怎样读?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沧沧凉凉?我都不懂,请同学们来做我的老师,好吗?“探汤”是什么意思?6两个小孩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孰”是什么意思?“为”怎样读?是什么意思?“汝”是什么意思?“知”是什么意思?书中说,“知,通智”这是什么意思?三、激励测试,交流感悟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游:其:为: 也:如: 此: 乎: 始出:小儿:2两小儿在辩论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3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四、深化感悟,明确寓意。 1这两个小孩的争论有道理吗?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有这样的变化吗?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你懂得了什么?(引导学生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五、作业设计:抄写本课生字,完成本课练习册。【板书设计】【教学反思】2匆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会本课六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过程与方法:1、教师教法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2、学生学法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教学重点】品读重点语句,体会表达效果,并体验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并积累优美语言。【教学准备】1搜集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2搜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3)一、激疑引入1、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课匆匆。(板书课题:2、勿勿)2、有什么问题吗?老师的板书写错了,错在哪?3、请学生上台更正。老师在板书位置上重新更正。一点之差,有点读什么?组一个词。是什么意思?无点读什么?组一个词。是什么意思?我们的课文以“匆匆”为题是什么意思?4、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呢?请同学们来介绍一下。老师也收集了他的一些资料,我们来看: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2、这篇课文只有两个生字,请同学们举起右手跟我一起写这两个字。(师范写,生书空)3、(展示小黑板)形近字组词:挪()那()哪()蒸()丞()拯()4、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要读正确读通顺5、分组读课文。6、练习把课文读熟。7、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请同学回答: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请同学回答: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为时间的流逝而悲伤。)从哪里感受到作者的悲伤?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头涔涔”和“泪潸潸”分别是什么意思?、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请同学回答:第三自然段写了什么?(时间流逝是怎样的匆匆呢?)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10、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请同学回答:第三自然段写了什么?(面对时间的流逝,作者能做些什么呢?)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11、齐读第五自然段,这一段的作用是什么?它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三、读第一自然段,自主感悟。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如朗读、默读等)读课文。画出感悟深的词语和句子,在能读懂的语句旁边写写批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读书记号。2、交流一下读书体会,讨论讨论不懂的问题。3、就同学们提出的不懂的问题交流自己的看法。重点交流: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它在课文中有什么作用?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难道不是反问吗?为什么是设问?(指名读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第二课时(4)一、问题引入,整体理解 一种无奈,一声叹息,时光老人总是来去匆匆,朱自清已在课文中写到: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板书:一去不复返)思考: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用书本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知道自己的时间流逝,他感到悲伤,为了表达这种情绪,作者怎么写的呢?我们来学习第二自然段。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齐读第二自然段。2、师生重点品味以下句子:(出示句子):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回答问题:谁知道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年龄是多大?从哪里知道的?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把( )比作( ),把( )比喻成(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3、指导朗读:过去的日子无声无息地走了,作者有着无限感慨之情。让我们读出这种感慨和留恋。把重点的词读慢一点,重一点。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我们已经知道时间匆匆流逝,但日子是怎样流逝的呢?我们来学习第三自然段。2、女生读第三自然段。3、指名回答:作者是怎样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呢?4、这一段中那些句子是你认为含义深刻或者是你特别喜欢的?你读了它们有什么感受呢?重点感受: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从哪些词看出来?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四、学习第四自然段1、面对逃去如飞的日子,作者怎么想?又怎么做呢?我们来学习第四自然段。2、男生读第四自然段。3、指名回答:作者怎样做的?什么是徘徊?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轻烟?把什么比作薄雾?五、齐读第五自然段 这一段是与第一自然段首位照应,想突出表达一种什么情感?六、学习运用,仿写1、看到课文的课后习题第三题。题目第一问是“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这一问的答案是第几自然段?2、找到相关的句子,仿写几句话。3、展示、交流、评价。七、读书体会,感悟写法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笔下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也体会到作者感觉时间流逝而自己没有作为的伤心,还有作者想珍惜时间的情感。那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体会作者排比、比喻、拟人等写法的精妙)2有感情朗读交流,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八、拓宽学习,加深感受1推荐阅读:朱自清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文章,朱自清散文选中还有踪迹,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等文章都很值得我们去读。2同学们,时光匆匆而逝,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时日,我们该如何珍惜呢?让我们来感悟一下吧,课件出示: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选自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九、作业设计:抄写本课生字,完成本课练习册【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3桃花心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过程与方法:1、教师教法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2、学生学法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教学重难点】理解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并能联系实际,融会贯通。【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5)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课,哪位同学知道课文的题目是什么?(桃花心木)(板书课题。)我们来齐读课题。2、你们知道桃花心木树是怎样的树吗?同学们举手了,看来都预习了。请把手放下。现在,我们打开书,翻到第七页,看到课文。快速浏览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桃花心木的句子。3、生回答。4、出示: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已长成几丈高的一片树林。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5、同学们,你们对桃花心木还了解些什么?学生交流搜集的关于桃花心木的资料,加强对桃花心木的了解。(桃花心木常绿乔木。树皮淡红色。鳞片状剥落。羽状复叶,小叶46对,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两侧不等。春夏开花,圆锥花序,花白色。蒴果大,卵形,木质,五瓣裂。原产南美洲,中国南部有栽培。木材色泽美丽,能抗虫蚀,适于制作车船、家具等,为世界名贵木材之一。)6、总结:幼年时还只是仅及膝盖,让作者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的桃花心木树苗,长大后会是高达几丈,与屋顶同高的参天大树。而作者要写它的什么呢?我们来学习课文。二、读熟课文,整体感知,自主理解课文中的难理解的词语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把课文读通顺,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3、交流: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你读懂了哪些词?重点交流“莫名其妙”、“无缘无故”、“从从容容”、“百年的基业”、“汲水”、“语重心长”、“勃勃生机”这几个词。4、生字学习检测,给下列字组词:秧( ) 萎( ) 番( ) 锻( ) 雅( ) 勃( )殃( ) 委( ) 翻( ) 段( ) 堆( ) 脖(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2、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哪几个自然段为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3、明确: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10)“我”将土地租给人种桃花心木,但种树人的行为让“我”很疑惑。第二部分(11-14)“我”向种树人提出疑问,种树人的回答以及“我”从中悟出的做人的道理。第三部分(15-16)桃花心木的成才证实了种树人观点的正确。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理解了一些难理解的词语,整体了解了课文。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课文。第二课时(6)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桃花心木。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是哪三方面的内容呢?3、有没有同学在家种过花草或者种过菜什么的?说说你是怎么种的?二、学习第一部分1、课文的第一部分写的是作者将空地租给别人种桃花心木,但种树人的行为使他很奇怪。默读课文,联系刚刚同学介绍的种花和种菜的经历,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种树人是个奇怪的人呢?2、学生交流。3、看到这样的种树人,你会向他提出什么疑问呢?我们的作者同样是满肚子的困惑,我们来学习第二部分。三、学习第二部分1、指名读课文第二部分。2、作者向种树人提出了什么疑问?3、种树人奇怪吗?他为什么要这么做?4、你怎么理解种树人的解释?5、出示: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这句话中的“不确定”是指什么?6、从种树人的话中,作者感悟到了什么做人的道理?7、指出讲解: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句话中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到哪些“不确定”?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说说面对种种不确定我们应该怎样锻炼自己“独立自主的心”?四、学习第三部分1、齐读第三部分。2、现在的桃花心木怎样了?种树的人不再来了,为什么桃花心木也不会在枯萎了,反而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五、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并说说你为什么要抄写它?六、作业设计:抄写本课生字,完成本课练习册【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4*顶碗少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2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疚、胛、颓”3个会认字。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激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教学时数】一课时(7)【教学过程】一、读“连接语”,明确学习任务 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顶碗少年,这是我国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的作品。请同学们认真看看课文前面的“连接语”,看看我们可以怎样来学习课文?(一是默读课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二是说说自己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二、学习课文,理解探究1、默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课文写了顶碗少年的一次表演,这是一场什么样的表演?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3、为什么说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1)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少年表演的过程的?(37自然段)(2)自由朗读37自然段,边读边勾画批注,想一想:为什么说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 (3)全班交流。少年表演了几次?第一次表演,他是怎样表演的?第一次表演失败,顶碗少年的表情是什么?他是怎样做的?此时他怎样想?观众的表现是什么?第二次表演,他是怎样表演的?这时的碗有什么变化?第二次表演失败,他的表情是怎样的?他此时怎样想?观众的表现是怎样的?第三次表演,观众的表现是怎样的?这时的碗有什么变化?少年是怎样做的?(4)师总结:由此可见,这的确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5)有感情地分组朗读。2、这么惊心动魄,难度这么大的表演,二次都失败了,为什么第三次反而成功了呢?3、学生交流:(1)“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从老者的神态和动作中可以体会到老者对少年的鼓励和关爱。(2)少年在第一次失败后“没有慌乱,而且不失风度”,可是第二次失败后“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可见他第二次失败后已经非常紧张,但当老者安慰他之后,他镇定下来了,第三次表演获得了成功,可见老者对他的关爱和鼓励多么重要。(3)引导想象:老者可能对顶碗少年低声说了什么?(4)虽然我们不知道老者到底说了什么,但我们可以肯定,正是有了老者的宽容和鼓励,才有少年最后的成功!(4)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描写老者的片段。三、感悟写话1、同学们,文章的结尾是以省略号结束,省略号在这里的作用是什么?你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2、请同学们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把你想到的内容写下来。3、写话交流,体会“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来自拼搏”“宽容和关爱能够帮助别人走向成功”等人生哲理。4、小结:朴实的话语,表达了作者的心声,也表达了我们的感受。这一场杂技表演不但启迪了作者,也深深的影响了我们。四、摘录词语1、词语积累。课文中有很多值得积累的词语。请同学们把你觉得值得积累的词语抄写下来。如:“座无虚席”“惊慕”“目不转睛”“不知所措”“惊心动魄”2、词语推荐。推荐一个词语和大家分享,并说说推荐的原因。五、小结今天,我们观赏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感动人心的表演。老师希望同学们能从中汲取力量,不仅学会本文的语言及写作方法,而且在未来的人生的学习与工作中能面对挫折,不懈奋斗。六、作业设计:完成本课才习册【板书设计】【教学反思】5*手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过程与方法:1、教师教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2、学生学法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教学重难点】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难点是领悟其中的道理。【教学时数】一课时(8)【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最敬佩的人是谁?有没有人最敬佩的人是自己的爸爸或妈妈?在人生中,伟大的英雄人物总是受人热捧,但少有人关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普通而平凡的人和事物。现在我想请同学们伸出自己的双手,看看自己的手指,你觉得哪根手指最有用?哪根手指最美?今天,我们要学习著名艺术家丰子恺老先生的一篇散文手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默读连接语,找出本篇课文的学习要求。(认真读一读课文,想想作者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再和同学交流这平平常常的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三、细读课文,重难点突破1、默读课文,尝试填写下表:手指名形状作用性格特点表达方法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2、学生默读课文,结合上表,在课文中圈点画记,找出与上表中各项相关的语句。也可以在草稿上试填上表。3、请学生上台填写上述表格,填写完,让学生根据所填内容向在台下的同学解释。4、老师适时补充更正。参考答案如下:大拇指:形状: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一个关节作用:扶胡琴,抵水流、止流血,扳重物性格特点:肯吃苦,默默奉献表达方法:拟人,排比食指:形状:不窈窕,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作用:推动笔杆,摸秽物、毒物、烈物,打电话,扳枪机,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性格特点:勤奋卖力,机敏,敢于探险,不怕牺牲表达方法:排比、拟人中指:形状: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身体最高,曲线优美作用:取物时,最先碰到物,在大拇指和食指出力时,略微扶衬性格特点:养尊处优,高傲表达方法:拟人、比喻(存疑)无名指:形状:体态秀丽,样子可爱作用: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演奏丝竹管弦,舞蹈性格特点:优美表达方法:拟人、比喻、设问小指:形状:体态秀丽,样子可爱作用:掏耳朵,抹鼻涕,演奏丝竹管弦,舞蹈性格特点:优美表达方法:拟人、比喻、设问4、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四、品文悟理1、作者通过描写五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反复朗读品味最后一段课文;2、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写真的“无爱恨在其中”吗?3、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五、小结手指有长有短,但五指握紧,就是一个有力的拳头,人有优点也有缺点,团结起来,便是一个和谐而有力量的社会。希望同学们学习了这课,在平时与同学一言不合时,放下自己捏紧的拳头,还对方一个微笑;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多以集体为重,不要推卸自己的责任,为班集体的荣誉添砖加瓦。这样,我们班才真正是个温暖团结的大集体!六作业设计:完成喜爱习册【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过程与方法: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教学准备】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9)一、激趣引入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是不是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的第一次。你经历过的这些“第一次”哪些最令你难忘呢?就请你把它从记忆的深处挖掘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二、充分准备想:1回忆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第一次”,想想事情的经过。 2想想这件事发生时的真实感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说:1练习把事情的经过说得完整有条理。 2练习把自己的感受、感悟说得简单、精炼。 3练习有感情地叙述“难忘的第一次”三、小组演练1在小组中练习叙述“难忘的第一次”,请小组同学就表达内容、语言、语气、表情等方面提出意见,叙述者要和提意见的同学有交流。2吸纳同学们的意见,重新组织说话内容和语言。四、班内交流 1每组抽签确定一名讲述者轮流到前面讲述。2全班同学参与评价内容、情感、表达,纠正语病,也可以向发言的同学提出问题。3讲述者要及时、得体地应对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和提问。五、总结点拨1小组讨论:要把“难忘的第一次”说好,该注意些什么。2教师点拨性小结(针对同学们的表现肯定好的见解,补充没提到的方面,提出建议。)3学生结合本次交流所得重新组合发言内容,练习表述清楚。 第二、三课时(习作)(10)(11)一、明确要求1、自读本次习作要求,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2、指名说说自己选定的内容及选定的理由。3、大家交流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在交流中自然总结出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二、习作指导1回想我们学过的、读过的含义深刻的文章,作者是怎样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的。(可翻阅手头资料)2同桌交流:准备用哪种表达方法叙述清楚要表达的内容及想法、感悟。3指名简要谈谈自己的习作设想或习作结构,教师和同学着情评议,让其他同学得到借鉴。(习作指导自然化)三、自主成文学生书写习作草稿,教师巡回提示、指导。四、习作欣赏1自主到前面朗读自己的作文,并试着说出自己习作的优点,大家参与评议。2教师推荐巡回检查时发现的精彩语段,学生自由发表看法。3学生自愿组合,互相寻找作文中的精彩之处。五、习作修改1出示一段习作内容,集体修改。2回忆常规修改内容,根据同学和老师的建议在草稿上完成习作修改,要注意到错别字、不合适的标点、不通顺的语句等。3改完后誊抄到习作本上。 回顾拓展一【教学目标】1交流对学过的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也可以交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写作表达方面有哪些收获。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3读懂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理解成语的寓意。【教学准备】1重新阅读本组几篇课文。2查阅、搜集资料,了解“日积月累”中六句名言的出处、作者和含义。3阅读成语故事书。【教学时数】一课时(12)【教学过程】交流平台一、谈话导入。阅读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那么这些理解和感受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二、体会范例。结合桃花心木,理解如何才能读懂课文,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三、迁移练习。各自找一找本组课文或以前学过的课文,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对学过的某篇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么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四、拓展练习。结合自己读过的文章,想一想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是怎样获得的,是怎样加深的;在写作中尝试运用本组课文在表达感悟方面的写作方法。日积月累一、各自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名言的意思。二、小组内互相说说这些名言的意思。三、全班交流,对这6句名言含义的理解;理解不清楚的地方,教师及时讲解。四、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背诵名言。五、当堂检查背诵情况 六、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文言文中名言警句。成语故事一、读故事,讲讲故事的内容。二、悟寓意,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三、想生活,谈谈现实生活、学习中有没有邯郸学步的人和事。四、拓展阅读,推荐东施效颦和蜥蜴失策两篇文章,供学生阅读。致力于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为大家助力来源网络仅供参考欢迎您下载我们的文档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