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校本教材 内部使用)目 录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观察物体2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1.因数与倍数52.2、5、3的倍数的特征93.质数和合数 14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8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3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74.容积和容积单位38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452.真分数和假分数 533.分数的基本性质574.约分605.通分68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73第五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图形的运动(三) 83第六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89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93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97综合应用 打电话 102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104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数学广角 111导学案的的设计与使用说明一、本导学案设计思路:设计了“课前预习、设疑导入、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拓展提升(延伸)、归纳总结、达标检测、课后反思”等环节。 二、在使用导学案时,建议教师根据个人的需要对导学案每个环节的设计情况进行删减或者增加,使之更能适用于自己。 三、使用中按照以下方法操作:1、课前:教师务必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初步了解下节课学习内容;学生课前独立完成预习任务。2、课中:(1)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导入新课方法导入新课,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2)教师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进行检测(结合本节课导学内容,有必要检测的可进行检测);(3)发挥好学习小组的作用,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进行组内、班级展示交流;(4)根据需要安排拓展提升(延伸)内容;(5)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知识;(6)学生完成达标检测,教师课堂上抽批小组长的达标检测,了解掌握学习效果,然后小组长检查组内达标检测完成效果;(7)少留或者不留课后作业。3、课后:课后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学生反思在学习活动中的收获与不足等。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课题一、观察物体从正面观察物体设计者审核者第1 单元共2课时 分课时:第1课时执教者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重点难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体会立体图形与它相对应的平面图形的转换方法。课前预习导 学 过 程 师生笔记 预习课本第2页例题11.阅读理解例题1的问题(1),试着摆一摆。2.阅读理解例题1的问题(2),试着摆一摆。3.你有什么发现?设疑导入 检测预习合作探究 1.阅读例题1,观察例题1中问题(1)主题图,摆一摆,说一说你的想法。2.阅读例题1,观察例题1中问题(2)主题图,摆一摆,说一说你的想法。3.你有什么发现?汇报展示摆一摆。分别用4个、5个小正方体摆一摆,说一说。归纳总结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以拼摆出不同的立体图形。达标检测 1、用6个小正方体摆一摆,从正面看是 的图形。画出你的摆法。2、用5个小正方体摆一摆,从正面看是 的图形。画出你的摆法。 3、练习一第2题课后反思学生写上课前、课中、课后的疑问、想法、体会、学习过程笔记等。教师写上课前、课中、课后的设计、教法、思路、体会,对本案修改的增删内容等。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一、观察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设计者审核者第1 单元共2 课时 分课时:第2课时执教者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学生能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 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重点难点重点:1、明白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物体所有的面,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难点:1、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2、明确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课前预习导 学 过 程 师生笔记 预习第2页例题2.1、 试着摆一摆。2、 说说你的发现。3、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设疑导入 检测预习 阅读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是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意思?从而导入新课。合作探究 出示例题2。1、 观察兰兰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图形。2、 分析兰兰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图形的特点。3、按照要求摆一摆。课堂练习 1、第2页“做一做”2、练习一第3、5题归纳总结达标检测 练习一第1、4、6题 课后反思学生写上课前、课中、课后的疑问、想法、体会、学习过程笔记等。教师写上课前、课中、课后的设计、教法、思路、体会,对本案修改的增删内容等。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二、因数与倍数1.因数与倍数因数和倍数意义设计者审核者第 2单元共6课时 分课时:第1 课时执教者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关系。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重点难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课前预习导 学 过 程 师生笔记预习5页内容。1、 观察5页例题1算式。2、 看看应该怎样分类?试着分一分。能除尽的算式除不尽的算式不能整除的能整除的 3、 说一说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4、根据你的分类,说说在第一类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因数?5、“0”能不能说有因数?设疑导入检测预习合作探究1、 出示5页例题1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2、应该怎样分类?3、根据你的分类,说说在第一类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因数?4、因数有什么特点?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多少?5、因数、倍数的关系怎样用字母表示?6、“0”有没有因数? 课堂练习完成课本5页“做一做”。归纳总结 达标检测1、判断(1)2是因数,4是倍数。( )(2)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15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4)1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 )(5)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这个数小。( )(6)1是任何自然数的因数。( )(7)在算式34=12中 2和6与12的关系是因数和倍数的关系2、如果ab=c,(a,b,c都是整数),那么a 和 b都是c的( ),c是a 和 b的( )。3、你能举一个算式例子,并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吗?课后反思学生写上课前、课中、课后的疑问、想法、体会、学习过程笔记等。教师写上课前、课中、课后的设计、教法、思路、体会,对本案修改的增删内容等。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二、因数与倍数1.因数与倍数找一个因数、找一个倍数的方法设计者审核者第2单元共6课时 分课时:第2课时执教者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学会有序的思考。重点难点1、学会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2、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课前预习导 学 过 程 师生笔记预习课本6页例2、例3.1、 哪两个数相乘得到18?2、 18的因数有哪些?你是怎样想的? 3、 你会找倍数吗?怎样找2的倍数?设疑导入检测预习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探讨例2:18的因数有哪些?并说一说求因数的方法。18的因数有 、 、 、 、 、 。可以这样表示: 18的因数2、想一想:36的因数有哪些?3、你有什么发现?得出什么结论?4、小组交流例3:你能找出多少个2的倍数?2的倍数有 、 、 、 、 、 也可以这样表示: 2的倍数5、说说你是怎样找出2的倍数的?6、找出3、5的倍数。7、你有什么发现?课堂练习归纳总结: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 ),( )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 )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 )的。完成练习二第2、3、4、7题达标检测1、 判断 (1)2是因数,4是倍数。( )(2)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15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4)1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 )(5)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这个数小。( )(6)1是任何自然数的因数。( )(7)5是30的因数,30是5的倍数。( )2、完成练习二1、5、8题课后反思学生写上课前、课中、课后的疑问、想法、体会、学习过程笔记等。教师写上课前、课中、课后的设计、教法、思路、体会,对本案修改的增删内容等。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二、因数与倍数2. 2、5、3的倍数的特征2、5的倍数的特征设计者审核者第2单元共6课时 分课时:第3课时执教者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和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2、我会认识偶数和奇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偶数还是奇数。3、能根据题目要求灵活解决问题,培养分析能力。重点难点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会正确运用2、5的倍数的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课前预习导 学 过 程 师生笔记1、预习旧知识。(1)你能找出2和5的倍数吗?(2) 根据你写出的2的倍数,想一想怎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呢?2、预习课本第9页例题1(1)观察图表,按照要求涂一涂,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2)什么是偶数,什么是奇数?(3)根据你的发现写出的2的倍数的特征,看看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设疑导入1.复习因数、倍数的意义。2.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判断下面几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3245 2936 8037 7231 1000合作探究3.你想知道2或5的倍数的特征吗?1、观察第9页例题1图表,把2的倍数、5的倍数分别涂上红色、黄色,你发现了什么?2、根据你涂上红色、黄色,说说2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5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3、什么样的数是偶数,什么是奇数呢?你是怎么发现的?自然数中,是( )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 ),不是( )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4、举例说明2、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达标检测1、完成课本9页做一做。2、完成课本练习三第1、4题。3、火眼金睛辨是非。(1)、在所有的自然中,除了偶数,就是奇数。 ( ) (2)、一个奇数与一个偶数的和一定是2的倍数。( )(3)、任意5个自然数的和一定不是2的倍数。 ( )(4)、只有个位上是5的数才是5的倍数。 ( )达标检测1、快乐闯关。 在12 、16 、15 、 10 、32 、45 、60 、78中,2和5的倍数5的倍数有:2的倍数有: 2、有36个苹果,把它放在13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只能放奇数,这个事你能办到吗?3、完成课本练习三第2、6题。课后反思学生写上课前、课中、课后的疑问、想法、体会、学习过程笔记等。教师写上课前、课中、课后的设计、教法、思路、体会,对本案修改的增删内容等。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二、因数与倍数2. 2、5、3的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的特征设计者审核者第2单元共6课时 分课时:第4课时执教者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3、使学生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以及数学表达的能力,感受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点难点1、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2、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课前预习导 学 过 程 师生笔记1、判断下面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18 25 46 84 100 325 560 1872 457 10202的倍数有 5的倍数有 在上面的10个数中,你能找出多少个3的倍数呢?我要试着找一找: 。 2、回忆我们是怎样探索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个位上是( )的数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 )或( )的数是5的倍数。3、预习第10页例题2.,你有什么发现? 导入新课检测预习合作探究探索第10页例题2,3的倍数的特征1、 观察第10页例题2图表,把3的倍数涂红色,你发现了什么?2、怎样判断3的倍数的特征? 3、任意找出3的表示,把各位上的数相加,你有什么发现?课堂练习1、用1、5、9这三个数字能组成几个是3的倍数的三位数? 2、完成课本10页“做一做” 3、完成课本练习三第3、4、8题。归纳总结 达标检测完成课本练习三3、4、9、10题课后反思学生写上课前、课中、课后的疑问、想法、体会、学习过程笔记等。教师写上课前、课中、课后的设计、教法、思路、体会,对本案修改的增删内容等。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二、因数与倍数3.质数和合数质数和合数设计者审核者第2单元共6课时 分课时:第5课时执教者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能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重点难点1、理解和掌握质数、合数的意义。正确能够判断一个常见的数是质数还是合数。2、质数、合数同奇数、偶数的区别。课前预习导 学 过 程 师生笔记1、复习旧知识。你能说出2、3、5的倍数的特征吗?(可以说给家长听,也可以写在预习本上)2、预习新知识(1)找出120的所有因数,然后给他们分分类。看一看能够从中发现什么?(2)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3)预习课本14页例题1。按要求做一做,你有什么发现?设疑导入检测预习合作探究1、找出120的所有因数,然后给他们分分类。看一看能够从中发现什么?(1)每个因数的个数是否完全相同?(2)按照每个数的因数的多少,可以分为几种情况?讨论交流后完成下面的表格 只有一个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有两个以上的因数(3)观察思考:有两个因数,如2、3、5、7等,这几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征?4、6、8、9等这些数的因数与上面的数的因数相比有什么不同?(4)你还有什么发现?(5)根据分类,我来归纳质数和合数的概念:(6)“1”应该怎么分类? 判断一个自然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看什么?2、 出示例1,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你是怎么找的?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单?达标检测1、完成课本练习四第3、5题。课后反思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二、因数与倍数3.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设计者审核者第2单元共6课时 分课时:第6课时执教者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 通过猜想和验证,总结出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2、 掌握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并能正确判断一个数的和合数的奇偶性。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1、理解和掌握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2、利用数的奇偶性解决实际问题。课前预习导 学 过 程 师生笔记1、复习旧知识。(1)质数、合数的概念。(2)怎样判断质数、合数?2、预习新知识(1)找出120的所有因数,然后给他们分分类。看一看能够从中发现什么?(2)什么是奇数?什么是偶数?(3)预习课本15页例题2。试着按要求做一做,你有什么发现?设疑导入合作探究探究例题21、阅读和理解: (3)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2)探究奇数和偶数相互之间的和。说说你的发现?2、分析与解答:(1)通过奇数和偶数相互之间的相加的和,你发现什么规律?(2)奇数+偶数=( )、 奇数+奇数=( )、 偶数+偶数=( ) 3回顾与反思(1)用一些大数验证以下,你的判断是不是正确?(2)你的结论:(3)你还有其它方法吗?达标检测1、不用计算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吗?10389+2004 11387+131 268+10243721+2007 22280+102 38800-3452、完成课本练习四第2、6、7题。课后反思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设计者审核者第3单元共11 课时 分课时:第1课时执教者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触摸,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能力,逐步形成空间观念。重点难点1、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的过程,发现长方体的特征。2、使学生形成长方体的空间观念。课前预习导 学 过 程 师生笔记1、预习课本18、19页内容。观察主题图,你有何发现?2、准备一个长方体模型,观察并填空:(1)长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2)用上下、前后、左右标在长方体的面上,然后沿着棱剪开,比一比, 的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3)用尺量一量,长方体 的棱长度相等。(4)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吗?设疑导入合作探究一、观察课本18页主题图:1、说说你的发现。2、什么叫长方体?日常生活中你见到哪些长方体?二、探究例题1:1拿出一个长方体,认识长方体的面、棱、点。2讨论长方体的面:摸一摸自己的长方体,说说你的的发现 。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3认识长方体的棱和顶点:在长方体中,有几条棱?几个顶点?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棱和顶点。4研究面、棱、顶点的特征。填空:课本19页上面表格。三、探究例2:用细木条核橡皮泥,小组同学共同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说一说在制作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3、揭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课堂练习1、完成课本19页做一做。2、完成课本练习五第5题达标检测 1、完成课本练习五第1、3题 2、如图:(1)长方体前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个面?(2)哪个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 (3)面积是48平方厘米的有哪几个面? 4cm 6cm 8cm 课后反思学生写上课前、课中、课后的疑问、想法、体会、学习过程笔记等。教师写上课前、课中、课后的设计、教法、思路、体会,对本案修改的增删内容等。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正方体设计者审核者第3单元共 11课时 分课时:第2课时执教者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我能掌握正方体的特征,形成正方体的概念。2、我能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重点难点1、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2、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课前预习导 学 过 程 师生笔记1、自学教材第20页2、准备一个正方体模型,观察:3、正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4、用上下、前后、左右标在正方体的面上,然后沿着棱剪开,比一比, 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设疑导入5、用尺量一量,正方体 条的棱长度相等。检测预习合作探究一、拿出你准备的正方体模型,观察后说说你的发现。正方体是由 个 的正方形围成的 图形。正方体也有 条棱,它们的长度 。正方体也有 个顶点。二、剪出附页下面的图样做一个正方体,再量出它的棱长是多少。三、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1、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说说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2、把你的发现填写在表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形体面棱顶点面的形状面积棱长长方体正方体3、从比较中可以看出,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关系?课堂练习完成课本20页做一做。完成练习五2、8题。达标检测完成练习五4、6、7题。课后反思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三、长方体和正方体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设计者审核者第3单元共11 课时 分课时:第3课时执教者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我能理解长方体、正方体每个面的长、宽与长方体长、宽、高的关系,从而建立表面积的概念。2、我能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我能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出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3、发展空间概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理解并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课前预习导 学 过 程 师生笔记预习课本23、24页1、 分别展开一个长方体纸盒和一个正方体纸盒。(1)观察一下展开的形状中那几个面的面积是相同的?(2)观察展开的长方体纸盒,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2、 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设疑导入合作探究展开一个长方体纸盒和一个正方体纸盒。观察展开后的形状。说说你的发现。1、哪几个面的面积是相同的?2、 展开的长方体纸盒,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3、长方体的长宽高与每个面的长宽的关系:上、下面面积( ),每个面都等于:( )( )前、后面面积( ),每个面都等于:( )( )左、右面面积( ),每个面都等于:( )( ) 4、归纳总结:长方体的表面就是: 正方体每个面都相等,都是( )形,每个面都等于( )( ) 2、 所以,正方体的表面就是: 3、 展开图的面积与原长方体面积大小怎样?7、你知道了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了吗?达标检测 1、完成P23“做一做。”2、完成练习六 1、2题。 课后反思学生写上课前、课中、课后的疑问、想法、体会、学习过程笔记等。教师写上课前、课中、课后的设计、教法、思路、体会,对本案修改的增删内容等。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三、长方体和正方体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设计者审核者第3单元共 11课时 分课时:第4课时执教者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我能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问题。2、发展空间概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灵活运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课前预习导 学 过 程 师生笔记1、 复习旧知: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预习课本24页例题1、例题2.阅读观察例题1、例题2.试着计算。复习导入合作探究 一、出示例题1。1、观察主题图,请你指出它的表面积是什么? 2、说说怎样计算它的表面积?3、计算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上、下每个面,长 ,宽 ,面积是 ; 前、后每个面,长 ,宽 ,面积是 ; 左、右每个面,长 ,宽 ,面积是 ;表面积: 4、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二、出示例题2。1、求至少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就是要求什么?2、那么正方体的表面积又该怎样计算呢? 它的六个面义有什么关系? 3.试着计算。课堂练习4、说说你的计算方法。1、完成P24“做一做”2、完成练习六第3、7题。拓展延伸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时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中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如:油箱、罐头等都是6个面,游泳池、鱼缸等都是5个面,烟窗等都是4个面。判断:下面各种计算应该考虑几个面1、 作一个无盖的铁皮水桶 2、粉刷教室四面墙壁和顶棚3、给会客厅的大立柱刷油漆 4、给水池抹水泥5、给长方体罐头盒的4壁贴上一圈商标纸达标检测完成练习六4、6、8题。课后反思学生写上课前、课中、课后的疑问、想法、体会、学习过程笔记等。教师写上课前、课中、课后的设计、教法、思路、体会,对本案修改的增删内容等。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三、长方体和正方体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体积与体积单位设计者审核者第3单元共 11课时 分课时:第5课时执教者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我能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2、我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重点难点1、建立体积概念。2、认识体积单位。课前预习导 学 过 程 师生笔记1:自学教材27、28页2:什么是体积?(1)、请每位同学拿出学具,把它们拼在一起,摆成一排拼成了一个什么形体?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你能想像或比划一下他们个个有多大吗?设疑导入我们以前学过乌鸦喝水的故事,你知道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吗?合作探究1、观察课本27页主题图。说说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2、实验观察: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1)会出现什么情况?(2)为什么?(3)这说明了什么? (4)感受体积。3、说说下面的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4、归纳: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5、比较:用学生手中的文具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6、认识体积单位:体积的单位是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 7、认识体积:(1)认识立方厘米:棱长是( )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如( )、 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2)认识立方分米:棱长是( )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如 ( )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新|课 | 标|第 |一| 网课堂练习(3)认识立方米:棱长是( )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如( )、的体积是1立方米。1、完成课本28页做一做2、完成练习七1、2题达标检测 1、( )叫做物体的体积。2、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 ) 、( ),可以分别写成( )、( ) 、( )。3、完成练习3、4题 课后反思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三、长方体和正方体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设计者审核者第3单元共 11课时 分课时:第6课时执教者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我能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还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2、培养自己的空间和空间想象能力。重点难点1、长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2、运用公式计算。课前预习导 学 过 程 师生笔记一、复习旧知1、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二、自学教材29页到30页1、请用4个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把它们拼在一起,摆成一排拼成了一个什么形体?(_)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_)2、你能摆出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吗? 摆出的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3、想一想、你们是怎么摆的?观察这些从实际操作中得出的数据,结合拼摆成的图形,看一看你们摆出的长方体体积是多少?这些数据与长方体的体积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导入新课一、实验操作:用体积是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在小组里合作摆出不同的长方体,边摆边想:1.你们是怎么摆的?2.你们摆出的长方体体积是多少?3.把每次拼成的情况记录在下面的表格里长宽高小木块的数量长方体的体积 4、观察这个表,你发现了什么?5、长方体体积公式是什么?怎样用字母表示?6、正方体体积公式是什么?怎样用字母表示?二、 探究例题1,运用体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1.试着计算长方体体积和正方体体积。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3.比较长方体体积和正方体体积计算的不同点。4.什么是底面积?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5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的统一计算公式:归纳总结完成课本31页“做一做”。达标检测 完成课本练习七8、9、10题课后反思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三、长方体和正方体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设计者审核者第3单元共 11课时 分课时:第7课时执教者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理解体积单位间的进率。2、我能掌握体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3、培养我类比推理能力,感受知识间的相互关系。重点难点理解掌握体积单位的进率。课前预习导 学 过 程 师生笔记一、知识回顾:1.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是怎么求的?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怎样?二、自学P34、35页1.例题2的底面积是什么?试着推算1=( )。2.试着计算例题3、例题4.设疑导入检测预习合作探究探究例题2: 棱长是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立方分米。想一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比较面积算式和体积算式,你有没有发现什么?2、摆一摆,想一想怎样推算1=1000棱长改用厘米作单位:因为1分米=( )厘米。所以体积是( )( )( )=( )立方厘米底面积是( )平方分米,也就是( )平方厘米,利用体积的计算公式( )( )=( )平方厘米1立方分米= ( )立方厘米3、根据上面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吗?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 )立方米棱长改用分米作单位:体积是 ( )立方分米1立方米= ( )立方分米 4、小结: 相邻的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5、填写表比较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不同。类别单位名称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长度 面积 体积 观察上面表册,说说你的发现?达标检测填空:1、 和 和分别是相邻的( )单位。进率都是( ),2、 1 =( ) 1=( )3、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 ;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课后反思学生写上课前、课中、课后的疑问、想法、体会、学习过程笔记等。教师写上课前、课中、课后的设计、教法、思路、体会,对本案修改的增删内容等。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三、长方体和正方体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单位间的进率(2)设计者审核者第3单元共 11课时 分课时:第8课时执教者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我能在认识体积单位,知道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联系和区别基础上,学习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与化、聚方法。 2、学习计算重量的解答方法。重点难点1、体积单位的进率。计算物体的重量。2、体积单位的进率的化聚。课前预习导 学 过 程 师生笔记一、复习旧知 1、填空: 1厘米 1平方厘米 1立方厘米( )单位 ( )单位 ( )单位说一说:计算长度用( )单位;计算面积用( )位;计算体积用( )单位。1米=( )分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分米=( )厘米 1 平方分米=()平方厘米2、计算:一块长方体泡沫长4.2米,宽3.6米,厚0.4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3、 1立方米=( )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二、预习课本35页,试着计算。设疑导入检测预习合作探究1、计算例题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计算的?2、 计算例题4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计算的?课堂练习1、完成课本35页做一做2、完成练习八第1、6题。 达标检测 2、完成课本练习八2、3、4、5题 课后反思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3、长方体和正方体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和容积单位(1)设计者审核者第3单元共11 课时 分课时:第9课时执教者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我不但知道容积的含义,还能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毫升,弄清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简单的进率和名数的变换。2、我要培养自己的分析、比较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重点难点1、容积的概念。 2、容积与体积的关系。 课前预习导 学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复习旧知1、什么叫物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 )、( )。相邻两个体积单位的进率是( )二、预习课本38页及例题5.1、 什么叫容积?容积单位是什么?2、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是怎样的?3、试着计算例题5设疑导入合作探究1、 解读容积的意义是什么?2、 认识容积的单位。 (1) 常用的容积单位是什么?(2) 怎样用字母表示?(3) 它们有什么关系?3、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4、怎样计算物体的容积?小组活动:(1)将一瓶矿泉水倒在纸杯中,看看可以倒满几杯?(2)估计一下,一纸杯水大约有多少毫升,几纸杯水大约是1升。(3)在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标有毫升、升?5、比较一下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与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你有什么发现?6、探究例5,试着计算:课堂练习完成练习九1、2、3题达标检测完成练习九4、5、6题课后反思学生写上课前、课中、课后的疑问、想法、体会、学习过程笔记等。教师写上课前、课中、课后的设计、教法、思路、体会,对本案修改的增删内容等。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3、长方体和正方体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和容积单位(2)设计者审核者第3单元共11 课时 分课时:第10课时执教者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我能进一步认识容积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和互换。2我能在动手操作中初步建立“转化”的数学思想。掌握求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的方法。3.我要培养自己的分析、比较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重点难点学习重点:掌握用排水法来求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的方法。学习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求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课前预习导 学 过 程 师生笔记一、回顾旧知1、长方体的体积= ,用字母表示是:V= ;正方体的体积= 用字母表示是V=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 ,用字母表示V=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 )、( )。相邻两个体积单位的进率是( )3、什么叫容积?容积单位是什么?4、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是怎样的?二、预习课本39页例题6.1、试着计算:2、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计算的?设疑导入合作探究探究例题6:1、 阅读与理解:(1)要解决什么问题?(2)观察这些问题有什么特点?2、分析与解答:(1)怎样解答,说说你的方法?(2) 试着解答。3、回顾与反思:(1)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要注意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