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六单元教学设计表格.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8972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六单元教学设计表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六单元教学设计表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六单元教学设计表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了四篇课文:乡下人家描写了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牧场之国展现了异国的田园风光,古诗词三首更是生动地再现了一幅幅乡村风光、田园意趣的图画,麦哨则侧重于描绘了乡村儿童在乡间田野无拘无束、充满乐趣的童年生活。每篇文章虽然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的景色和生活,描写方法也各具特色,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即对乡村田园生活由衷地热爱、赞美与向往。 配合本组专题,在21课的后面和语文园地里相应地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等项训练,即引导学生开展观察、了解乡村景物和生活的活动;说、写有关农村的景物和生活情况,对田园风光的感受、体验,活动过程中的见闻、趣事,表达自己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和体会作家描写景物的语言特点。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要统筹安排,加强教材整合的意识,把读与思、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单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会认、会写本单元的生字。正确读写新词等,了解拟人手法的特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过程与方法学会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是通过怎样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丰富自己的语言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读课文,感受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激发热爱和向往乡村田园生活的情感。单 元 训 练 重 难 点重 点难 点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感受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并由此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是通过怎样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单元课时安排21 、乡下人家 2课时22、牧场之国 1课时23、古诗词三首 3课时24、麦哨 1课时语文园地六 4课时单元测试 2课时 合计 13课时课 题乡下人家主备人A授课班级四年级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棚架、风趣、装饰、顺序、照例、瞧见、率领、觅食、捣衣、向晚、归巢、和谐、辛苦、鸡冠花、大丽菊、催眠曲、房前屋后、天高地阔、月明人静”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二、过程与方法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教学难点1、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特别是从未接触过农村生活的城市的孩子。2、是了解课文在空间、时间上交叉叙述的顺序。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第 一 课 时 总第(59)课时课时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认识“檐”、“饰”等五个生字。会写“棚”“饰”“冠”等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二、过程与方法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导入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在辽阔的草地上,你会看到成群的牛羊有一位叫陈醉云的作家用非常细腻、优美的笔触描写了乡下人家的生活,这节课我们将随着作者陈醉云一起走进乡村生活,走进这平凡的农家小院,去领略田园生活的美好。检查预习,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前曾让同学们简单预习课文,现在你读正确了吗?读通顺了吗?读美了吗?把你认为文中最难读的一段或是几句话再练读一番。2、师知道我们班人才济济,朗读水平高的同学也不在少数,现在师要请同学读课文,如果你流畅地读完了一个自然段,你就有资格推荐另一位朗读高手继续往下读,不然则由我确定听仔细,有什么意见或有什么疑问可随时提出;边听边想:这乡村生活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生自由练读课齐读本文最后一句话。学生讨论后师小结:“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真是这样吗?同学们,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的美吧。学生自由读课文去发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的美。感受田园诗情,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的片断 1、作者描写这浓郁的乡村生活抓住了哪些独特的迷人的乡村风景?默读课文找一找,试着给这些风景画取一个漂亮、顺口的名字。(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齐读,多么漂亮多么漂亮的名称啊,我们继续走进这独特迷人的风景画,来感受田园诗情,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的片断。2、仔细观察文中插图,自由读课文,画出你认为描写得最美的一处乡村风景,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美美地读一读,边读边在脑海里出现那些美丽的画面。 1、小组交流,为全班交流做好准备。 2、全班交流。 3、学生在旁边写自己的感受,然后美美地读一读。A、“别有风趣的装饰”1)理解“别有风趣”、“装饰”的含义(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2)在这里“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B、“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1、请学生读一读相关描写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2、再请学生读一读,其它学生评读:他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还能比他读得更好吗?整体回顾,想象拓展。1、 学到这儿,你最想说什么?是啊,无论在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的确具有它独特、自然的美,现在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节,我想,此时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2、 师生齐读最后一节。3、生畅所欲言。4、想象一下,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吧,说给同座听一听。5、全班交流。课外延伸。1、有感情地朗读课后的的小诗在天晴了的时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背诵下来。2、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段落。3、小练笔: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快拿起笔写下来吧。板书设计乡下人家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迷人乡下景第 二 课 时 总第(60)课时课时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二、过程与方法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作家陈醉云,他带着我们走进了诗情画意的乡村。“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在辽阔的草地上,你会看到成群的牛羊。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的哪句话写出了作者的感受?指名读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不论什么时候指的是什么?不论什么季节指的是什么?(不管什么时候,一年四季都与众不同,独特吸引人的美讲读课文1、那作者都写了哪些独特的迷人的乡村风景?你默读课文看一看(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2、就是这样的乡下人家,这里屋前搭满瓜架,门前鲜花盛开,屋后春笋探出头,院中鸡儿们在悠闲的觅食,河中小鸭在欢快的游戏。到了夏天的傍晚还能在轻柔的微风下吃晚饭,睡梦中能听着纺织娘轻声吟唱,这是多美的乡村呀,你出声的读读这些优美的画面。边读边在脑海中出现那些美丽的画面。一会请你来说说头脑中出现的画面,或者绘声绘色的给大家读一读。(1)体会“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一句。在这里“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农家屋子前攀着爬上屋檐的绿绿的藤和叶子,点缀其中的青的红的瓜,色彩明丽,生活气息浓厚,别致亲切可爱,纯朴自然,春种秋收,夏可遮凉)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特殊、不同,与城里的房屋门前不同)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吗?“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一般是什么地方能看到的?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乡下人家的“可爱”吗?“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一句,想象一下什么样?(生想象)会给人什么感觉?(威严,冷漠)(2)眼前除了绿绿的瓜架还有什么,对,有红花。怎么描写的?谁来读读?我们大家边听边想象画面,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体会“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理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一句。整体回顾,想象拓展课文学到这里,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1.无论在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无论早上晚上乡下人家的确具有它独特、自然的美,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指名6人。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最后一段齐读。布置作业1、课文写的多优美呀,你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下来吗?试着背背自己喜欢的内容。2.想象一下,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3、准备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活动吧!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吧,说给同座听一听。板书设计 屋前瓜架 夏天傍晚门前鲜花21乡下人家 屋后春笋(独特迷人) 院中鸡儿 秋天夜晚河里小鸭教学反思课 题牧场之国主备人A授课班级四年级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认识8个生字。二、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的可爱;体会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教学准备生字卡课时安排1课时第 一 课 时 总第(61)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课前谈话同学们,在我们这本书的第一组课文当中,我们领略了漓江之水的静、清、绿,感受到桂林之山的奇、秀、险;观赏了金华双龙洞的独特、神奇;更饱览了七月天山的奇丽景色。那么,除了课文中向我们介绍的这些优美风光,你还知道哪些美丽的景物呢?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真多啊,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风光(生发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今天老师也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游玩,这是欧洲的一个美丽国度,在这个国家有很多的花,尤其是郁金香,多达200多个品种。还有水仙、风信子每年的三月到九月,这里就是一个万紫千红的世界,被人们称为“花之国”(课件出示)。不仅如此,这里运河纵横交错、大小不一的风车随处可见,于是又有“水之国,风车之国”(课件出示)的雅称。大家知道这是哪个国家吗?根据回答课件出示:荷兰是啊,荷兰不仅是水之国、花之国,荷兰的牧场更是辽阔无垠,占全国领土的三分之一,所以人们又称他为“牧场之国”(课件出示)。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荷兰的牧场。(板书、读题)看到“牧场”这个词,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同学们的想像力很丰富,现在我们就赶紧牧场之国游览一下,去感受真正的荷兰吧。自学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先请一位同学把阅读提示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指名读大家听清楚了吗?现在就请你们带着要求自由读读课文,要注意(课件出示自读提示):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次,要字字入目;2、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生自由读课文。2、检查字词(出示词语)毛毡 镶嵌 模样 羊圈 牛犊 骏马 牲畜 公爵 吆喝 呼噜 哞哞声 极目远眺 膘肥体壮仪态端庄 辽阔无垠 悠然自得 默默无言3、 学会了字词,咱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美美地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感情读出体会,同时用笔划你喜欢的句子。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所选段。深入阅读,欣赏牧场之美1、学生间交流 2、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怎么读?指导朗读小结升华,感悟牧场之美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四次,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多次的说这句话呢?同学们,通过这课的学习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许许多多花牛的家园就是真正的荷兰!成群的骏马的王国就真正的荷兰!羊、鸡、猪的天堂就是真正的荷兰!牧场的静谧、恬美就是真正的荷兰!如此美丽的牧场,作者就用优美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了,相信同学们通过课文的学习,一定也学会了许多吧。下面就请同学们拿起笔写一写:试着写一写(任选一题):1、这就是真正的银武威。2、这就是真正的家乡蔬菜基地。 板书设计22、牧场之国黑白花牛的家园成群骏马的王 绵羊猪群的天堂 真正的荷兰!静谧恬美的夜晚教学反思课 题古诗词三首主备人A授课班级四年级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蚕桑、耘田、白鹭”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诗。二、过程与方法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体会古诗词中对乡村风光的赞美教学难点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字词卡片课时安排3课时第 一 课 时 总第(62)课时课时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二、过程与方法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意象铺展,切入正题走进田园,就像走进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我们欣赏到:那独特迷人的乡下人家,那异国风情的牧场之国,相信这些现代美文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古代的乡村又是怎样的? 1、我们跟随着宋代诗人翁卷一起领略江南的乡村四月。(板书“乡村四月”)齐读课题2、四月是什么季节?那,你心中的“乡村四月”是怎样的?3、带着乡村的美、四月的美再读课题!1、学生齐读课题。2、生自由说心中的“乡村四月”是怎样的?3、带着乡村的美、四月的美再读课题。 通读全诗,感受诗的节奏美。1、(出示全诗)谁来说说以前学古诗的方法? 2、请自由读古诗,读四遍。读前两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后两遍,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读得有节奏、有板有眼。明白吗? 3、谁想读?4、检查生字“蚕”“桑”5、(配乐)读出诗的节奏。(方法:多诵读)1、分小组讨论,回答。2、学生自由读诗四遍。把词句读通顺,字音读准确。3、指名读。检查朗读情况。请学生再读词句,指导读出词的节奏。4、学习生字“蚕”“桑”5、配乐齐读。理解诗意,感悟诗的语言美。过渡:在你们有滋有味的朗读声中,诗歌醉人的韵律已经缓缓流出。1、读了这么多次能结合注释说出诗意思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说。2、汇报:(点拨一二句写:景;三四句写:人)3、这诗意明白了吗?赶紧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相信你会读得更好。1、生小组讨论,结合注释理解诗意。2、生汇报对诗的理解,师点拨。3、想象画面自由朗读。品味诗句,感悟诗的意境美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如画的乡村四月,一定吸引了你的视线,留住了你的脚步。我们就开个诗画品读会吧!分小组自由朗读,品味诗句。1、品味第一、二句1)把这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读出来。2)这雨让你又想起了哪些诗句?2、一动一静的杜鹃烟雨图已呈现我们面前了!读出动静的美感3、此时此景,你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让我们一起吟诵这两句诗吧。4、小结:1、生带着感情美美得读。2、生自由说积累的诗句,看谁积累的多。3、生齐读第一、二句布置作业背诵古诗乡村四月。板书设计乡村四月(宋 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教学反思第 二 课 时 总第(63)课时课时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二、过程与方法体会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复习旧知,引入新诗 1、我们刚学了一首古诗,题目叫乡村四月,谁来背背?一起来吧!2、释题: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3、帮助学生解题,(1)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介绍作者)1、背诵乡村四月。2、读诗题,解题意。看图说话,初步感知。1看图谁在干什么?2.朗读诗歌,寻找对应的诗句。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1、观察图画,感受画面内容。2、生自由读,找对应的诗句。学习诗文,探究诗意。1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串讲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2全班交流。3、指名试着概述全诗大意4、质疑。1、请学生自由朗读词句,把词句读通顺,字音读准确。2全班交流。1、学生自主学习,理解整首词的意思,并在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中的见解。2、反馈汇报对四意的理解。细读,走近田园生活的画面1、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1)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2)想象:昼和夜分别指什么?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3)、结合想象诵读反复读:自由读、指读、评读、教师读、学生再读、做着动作竖着大拇指来读、齐读。各当家是什么意思?他们是如何当家的?小孩懂得当家吗?2、赏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品后指导诵读,带着作者对那些儿童的喜爱之情来读。1、学生根据理解各抒己见。2、运用各种方法朗读诗句,体会诗意。3、生思考并回答。4、生带感情反复诵读,一次比一次读得好。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1、放声自由读诗,想象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2、指名读3、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1、 学生想象词中的画面。2、 学生交流想象的内容3、学生通过多元品读,继而诵读,感悟画面的和谐与动态之美。布置作业1、 背诵古诗。2、 默写古诗。板书设计村庄儿女-耘田 纺线织布四时田园杂兴童孙-学种瓜教学反思第三 课 时 总第(64)课时 课时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二、过程与方法体会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领略了两位宋代诗人为我们展现的田园风光,使我们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质朴,谁能想象画面,再来背诵一下这两首诗。背诵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回顾词的特点。1、 谁还记的我们第一节课学的一首词,你们 还能背诵吗?忆江南2、 词有什么特点?词有词牌名,是词的调子的名称,词调是写词时依据的乐谱。有的词牌原来就是词的题目,如忆江南渔歌子但后人写的渔歌子忆江南就与词牌无关了。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故又称长短句。1、背诵忆江南学习第三首词渔歌子一、学习第三首诗渔歌子 1、理解课题2、简介作者背景: 3.老师范读渔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各抒己见二、自读渔歌子理解词意1、自读全词,整体感知。(读音:白鹭,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桃花流水要读得像画。)2、读渔歌子有什么感受?你眼中呈现什么画面了?3、谁能说说这首词中写了哪些景物?写了哪些色彩?生自由读词,体会词的意境。想象画面,谈感受。找出词中所描写的景物与色彩。三、细读渔歌子理解诗意1、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4、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自学渔歌子理解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总结拓展。1、学习了这三首古诗词后,你对乡村生活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自由谈感受。作业布置1、 背诵古诗。2、 默写古诗。板书设计 白鹭飞斜 风细雨渔歌子 桃花流水 热爱大自然鳜鱼肥 不须归课后反思课 题麦哨主备人A授课班级四年级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8个生字。二、过程与方法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三、情感、态度、价值观3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重点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品味优美语言,丰富语言积累。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和乡村孩子童年生活的欢乐、无拘无束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时安排1课时 总第(65)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听田园牧歌、板书课题:给这两个字分别组一个合适的词,想想麦哨是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听听吹响麦哨的声音是怎样的?看看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3、读通相关段落(课文第一、二、七、八自然段)。、读了课文,谁能来模仿吹响麦哨的声音?变化丰富的麦哨声就像一曲曲风格不同的田园牧歌,我们听着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有感情朗读描写麦哨声的段落。学习写法:麦哨声一呼一应,你呼我应,此起彼伏,欢快柔美。你还发现什么也前后呼应着?生分小组交流1、学生自由读课文相关段落。2、有感情朗读描写麦哨声的段落。3、学生各抒己见赏田园画意、为什么孩子们的麦哨声吹得那么欢快、那么柔美?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的其他段落,去欣赏乡野生活里的“欢快”与“柔美”的画面。2、随机交流所欣赏到的“乐”与“美”和画面,边交流边指导朗读,读出相应的感受。哪些颜色映入你的眼帘?这些颜色是一起出现的吗?田园里丰收乐:哪些词语让你看到了丰收的景象?你又从哪里感受到了丰收的欢乐?跳动的音符奏出的是什么乐曲?、学生自读自悟,把“欢快”与“柔美”标注在相关的句子边。(看图品味:碧蓝的湖水边,茵茵绿草地上,孩子们玩耍割草,就像是绿草地上盛开了无数美丽的花儿,好一幅色彩艳丽的画。抒田园诗情、同学们,刚才我们品味着课文,仿佛看到了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玩耍嬉戏的情形,那快乐美好的田园生活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你再仔细读读课文,一定会发现课文中的好多词句也像麦芒一样齐刷刷的,也是那样的美。2、学生自读,寻找有规律的词句,交流美的语句,诵读积累喜欢的词句。作业布置请同学们选用这一单元中欣赏的词句,尝试着写几句诗,赞美田园景色。板书设计麦 哨碧湖,绿田,孩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油菜,蚕豆,稻花,一曲欢庆丰收的歌;翻跟头,竖蜻蜓,麦哨声声,小伙伴们乐开怀!教学反思课 题语文园地六主备人A授课班级四年级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2、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教学准备搜集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文字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课时安排4课时第 一 课 时 总第(66)课时课时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2、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田园的美好风光。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复习词语1、认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2、听写词语3、同学们,在学习完这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1、齐读读读记记,读读写写。2、听写词语。3、生自由发言。我的发现。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屏幕显示三个句子)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换一换,将加点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又会发现什么?4、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1、组内交流:发现了什么?2、仿说句子日积月累。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2、同桌互读,体会诗意。3、背诵诗句。回忆全诗,尝试背诵。4、拓展延伸,搜集整理。将你了解的描写景物的其他诗句背给大家听。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盘点,2、背诵日积月累第 二 课 时 总第(67)课时课时目标1、扩大口语交际的面,提升口语交际的质量。2、听、说、写三结合,写一个小练笔在评议互动中,提升说话的水平。3、培养学生有条理说话的能力。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复习导入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大家在综合活动中又搜集了课外资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去看看你们对田园生活的学习成果吧!学生口头交流展示搜集的课外资料。组成小组,自由谈乡村见闻。分小组活动。1、小组交流,互说互评。2、代表交流,师生共评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汇报1、小组汇报乡村的生活。(1)、乡村生活清贫但淳朴。(2)、乡村风光优美、恬淡。(3)、现代农村与城市差别不大。2、小组汇报乡村新闻。(1)、乡村新事。(2)、乡村奇事。3、出示相应的与乡村生活有关的图片,资料以促进认识。1、派代表谈小组讨论结果。2、看图片加深认识。 小结美丽的乡村在鸡鸣声声中迎来黎明,在牛羊回圈中走入夜幕,在灯火依稀中进入梦乡。乡村是一副永恒的画,一首古老的歌。希望我们热爱乡村,热爱自然。作业布置将今天口语交际的过程写下来。第 三 课 时 总第(68)课时课时目标1、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对田园风光的感受、体验。 2、把写的内容表达清楚,注意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3、写完后先认真读一读,再和同学交流,互相改一改。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认为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把你们所谈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阅读提示,明确要求将上一节课,书写的词语,语句,用比喻,拟人等写作手法扩句,丰富文章,添加结构。引导写作要求读一读:上节课整理的好词佳句。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词句的。写一写:你感受最深的内容。用一用:本组课文作者抓住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生自读写作提示,说说这次作文写什么?试写初稿,反复修改自己书写师引导:注意:写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而不是面面俱到,其次,不能全抄资料。自己书写老师 巡视老师巡视重点:字词的书写要规范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段落格式。书写,誊抄同桌 互改老师巡视同桌互改布置作业完成写作范文:乡村生活去年秋天,妈妈带我去老家看望外公、外婆。在那里,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乡村生活,直到现在,还是回味无穷!清晨,我早早地起了床,就跟着弟妹出去玩。小鸟在不时地站枝头讴歌;野花野草随处可见,它们在秋风中摇曳,在阳光的沐浴中,显得那么可爱;鱼儿在水中嬉戏;小溪欢快地流淌。一路上好不快活。一眨眼的功夫,便到了中午,大伙的肚子就开始唱“空城计”了,我们正打算回家吃饭,在路上,我们见有些人在烤花生。看见他们吃的那么香,我们都被馋的直流口水,于是大家开始计划烤花生行动,我和妹妹偷花生,其他人偷麦杆。材料准备齐全后,我们找了一幢废弃的砖房,作为烧烤地点。首先,用几块砖搭一个灶台(不用太复杂)。接着,在里面放一些麦杆。接下来,把花生放进去,用开始放的麦杆盖住(只要用一点麦杆盖住就可以了)。然后,等麦杆烧完后,用烧完的黑灰盖住5分钟就可以吃了。当我们吃着自己做的东西的时候,心里别提有多自豪了。不知不觉中,傍晚到了。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归巢的鸟儿,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句叫喊声。最后一抹晚霞也消失了,整个天空暗了下来。人们纷纷关紧大门,进入甜蜜的梦乡,到处都是那么安静,只有几声鸟叫偶尔传来 乡村生活,你是那么使人回味无穷,那么使人流连忘返!第 四课 时 总第(69)课时课时目标1、练习修改写作。2、对照优秀习作,完善自己的习作。3、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个性展示台教师发下习作本,词语:上台在黑板上写。句子、段落、篇章:上台宣读,自己谈谈向大家宣读的理由,适当引导评议。对于有特色的习作,教师可推荐在班上朗读。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学生自主上台展示本次习作中的“亮点”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写得好的句子、段落。教师做小结教师从优劣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提出有共性的问题(如语句、层次、标点等)引导全班评议集体修改。注意记录,为以后习作打基础。个人再修改对习作不合格的同学,教师指导重新写作或当面指导修改完善。各人放声朗读自己的习作,用修改符号再次修改明显错误或有毛病的地方,错别字词订正写在习作“眉批”空处,每个写三遍。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生各抒己见作业布置修改自己的习作 第六单元测试题 总第(70-71)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cu min cn sn zhun sh shui ln yn tin( ) ( ) ( ) ( ) ( )yu mn rn jn shn x pn ji( ) ( ) ( )二、多音字组词。(4分)yng ( ) gun ( ) qun( ) s ( )应 冠 圈 塞 yng ( ) gun ( ) jun ( ) si ( )三、填上合适的字。(8分)sh 装( ) 城( ) ( )故 ( )否xn ( )苦 温( ) ( )年 ( )脏xi 和( ) 皮( ) ( )调 倾( )m 寻( ) 乌云( )布 甜( ) ( )密四、请用“”画出句中的错别字,改正后写在括号里。(6分)漂肥体壮( ) 及目远眺( ) 默默无严( ) 仪态端装( ) 忧然自得( ) 牙苞初放( ) 灰复平静( ) 此起比伏( ) 成群结对( ) 骏马奔弛( ) 自然和偕( ) 土镶肥沃( )五、我会选。(3分)跑 竖 翻1、男孩子( )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 )跟头,( )蜻蜓,还有摔跤比赛。爬 搭 攀2、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 )一瓜架,让那些瓜藤( )上棚架,( )上屋檐。六、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3分)1、填数量词。如:(一个个)麦穗儿( )月季花 ( )音符 ( )细汗2、填跟颜色有关的词语。如:(金黄的)油菜花( )的蚕豆花 ( )的麦叶 ( )的萝卜花3、填上形容词。如:(欢快的)麦哨( )的滋味 ( )的野草 ( )的原野 七、按要求写句子。(3分)1、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写一句拟人句) 2、人们进入梦乡。(扩写句子)3、草地上有几只数不清的小鸡在悠闲地散步。(修改病句)八、请选择合适的词句填空。(3分)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1、自己不想做的事,也不要勉强让别人去做,这就是“( ),2、我多么向往“ ( , )”的乡村生活!3、清晨的天空就朝霞满天,我不明白爸爸为什么不带我们去旅游,爸爸随口就说:“ ( , )”九、默写古诗乡村四月,并写出两行诗的意思。(5分)两行诗的意思是 十、按课文内容填空。(5分)1、乡下人家,不论 ( ) ,不论( ) ,都有一道 ( )的风景。2、独出前门( ),月明荞麦 ( ) 。(陶渊明) 竹外桃花三两枝,( )。(苏轼) 人闲桂花落,( ) 。(王维)3、“童孙未解供耕织, ( ) 。”其中的“未解”是( ) 的意思,“供”的意思是( )。十一、在“走进田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对乡村生活和田园景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受。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学习的收获。请把你的学习收获写下来。(2分十二、读乡下人家片段,回答问题(15分)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进水下去觅食。(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从不吃惊。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1、“谐”字是( )结构,部首是( ),音序是( )。(3分)2、在第一自然段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分)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2分)倘若( ) 吃惊( )4、用“”画出文中你喜欢的一个句子。(2分)5、第二自然段写作者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时看到的情景。作者看到了 6、你对文中描写的哪处乡村风景最感兴趣?原因是什么?(3分 十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我爱花城我刚到花城,便陶醉在花的海洋里记得春天时节 那昂立枝头的就是被誉为 英雄花 的木棉花 它色彩鲜艳 蓬勃向上 给人以坚定 凝重 朴实的感觉。当热风吹走带有几分寒意的春季时,花城已成为白兰花的天地了。我漫步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陶醉在白兰浓郁的清香里。继白兰花之后,最美的要数凤凰花了。它的花似红云,像彩霞,一枝枝,一片片,开满了枝头,看上去一片红火,像一团正在燃烧的火。秋风飒飒,群花中的佼佼者要数菊花了。当我走进菊花园中,不禁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瞧!菊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黄的色彩各异,五颜六色。菊花的姿态更美,有的倒挂枝头,有的一枝独秀,有的千朵成群真是千姿百态啊!一阵风吹过,百花凋零。路边似乎看不到什么花了,其实不然,在每家的窗台上,不正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它那碧绿的叶子衬托着黄白的色的小花,散发出芬芳,越发惹人喜爱。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的一年四季,我更爱把花城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1、短文按( )的顺序写,文中写了( )、( )、 ( ) 、( )等花,体现本文的中心的句子是: 2、在第二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分)3、根据下列提供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下来。(3分)(1)眼睛看着复杂纷繁的景物感受到迷乱。 ( )(2)形容看的确良东西太多,看不过来。 ( )(3)形容女子体态修美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 )4、用“”画出描写菊花千姿态百态的句子。(1分)5、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在填空。(3分)这个句子把 ( )比作( )、( )和( )。6、你喜欢花城吗?为什么?(2分) 十四、习作(23分) 题目:第一次 要求:在日常生活中,你一定会遇到许多第一次(如第一次学电脑,第一次上台表演)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选择一件自己印象最深的事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1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