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一部分专题一第二讲.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1666248 上传时间:2020-05-0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第一部分专题一第二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地理第一部分专题一第二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地理第一部分专题一第二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讲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1高度计算高度有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海拔)。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陡崖或任意两点间的相对高度可利用公式计算:(n1)dH(n1)d(其中n为陡崖或任意两点间经过的数值不同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为所求相对高度)。陡崖顶部和底部绝对高度(海拔)的计算:假设重叠于某断崖处的等高线中最大值为a,最小值为b,等高距为h,则a顶部绝对高度(海拔)ah;bh底部绝对高度(海拔)b。,如下图,崖底海拔:200米H底300米,崖顶海拔:500米H顶600米,陡崖的相对高度:(31)100H(31)100,即200米H400米。,2等高线疏密与坡度及河流流速关系的判读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比值越大则坡度越大,水流越急;等高线越稠密表示坡度越大,水流越急。3判断地形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和延伸方向、数值大小可判断出山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类型。在大范围内可判断五种基本地形:,4.判断水系、水文特征(1)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河流沿山谷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高值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2)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和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5判断气候特征及差异(1)判断气候特征: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2)气候差异及判断:对于气温差异,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米)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差异: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光照差异:阳坡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6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1)选点。,(2)选线。,例1(2012年高考课标文综)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2)题。(1)Q地的海拔可能为()A90米B230米C340米D420米,(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260米B310米C360米D410米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点有:(1)根据等高距和山峰高度确定出山峰附近的等高线的高度,然后推算其他等高线高度。(2)根据瀑布落差,推算出桥梁附近河岸的高度。第(1)题,本题考查等高线数值判读。注意图示区域地势由河流向两侧渐高。根据山峰高程、河流位置、等高距100米三个条件可确定图中从山峰到Q点每条等高线的数值分别为500、400、300、300、400,从而判断Q地海拔范围为400米到500米之间,故选D项。第(2)题,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相对高度的计算。已知山峰海拔为580米,要想求出其与桥梁附近河岸的高差,须求出桥梁附近河岸的海拔。,桥梁附近河岸与瀑布都位于200300米海拔范围,而位于桥梁上游的瀑布落差为72米,据此求出桥梁附近河岸的海拔应为200228米之间,故其与山峰的高差在352380米之间,故选C项。答案(1)D(2)C,1判断陆地、海洋位置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2判断月份(1月或7月)判断月份时,要注意南北半球冬、夏季节的差异性。1月: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7月: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3判断寒、暖流寒流:寒流中心水温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故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类似于冬季的陆地或夏季的海洋)。暖流:暖流中心水温比同纬度的其他他区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类似于夏季的陆地或冬季的海洋)。4判断地势起伏地势高:在等温线图上,地势高处等温线的数值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或等温线向高值弯曲。地势低:在等温线图上,地势低处等温线的数值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高或等温线向低值弯曲。5判断地形类型等温线为闭合状态时,数值里大外小为盆地;数值里小外大为山地。,6判断温差大小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温差小,稠密的地区温差大。从世界和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可知: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等温线稀疏。因为冬季时各地温差较夏季时大。温带地区等温线密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疏。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陆地等温线密集,海洋等温线稀疏。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而海洋的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洋。温馨提示等温线判读中的六个“注意点”判读等温线图时,应注意:(1)根据等温线判断南、北半球位置。由于全球温度分布规律是由低纬向高纬降低,等温线的数值逐渐减小表示纬度逐渐增大。数值北小南大为北半球,北大南小为南半球。,(2)等温线的疏密。等温线越稠密,气温的水平变化越大;反之越小。一般情况下,等温线冬季密集,夏季稀疏;温带密集,热带稀疏;陆地密集,海洋稀疏。(3)等温线的延伸。等温线平直,延伸方向大致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分布受纬度影响显著;若延伸方向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分布受海洋影响显著;如果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则地形因素对气温的影响显著。(4)等温线的弯曲。若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说明该地气温比同纬度地区气温偏高。如果在陆地上受地形的影响,则该处可能是盆地或洼地;如果在海洋上受洋流的影响,则该处可能有暖流经过。,(5)闭合的等温线。若等温线呈封闭状态,则可能是寒冷中心或炎热中心。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山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小,盆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大。(6)等温线的季节变化。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海陆位置、季节等信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洋和陆地的升温、降温速度并不相同,冬季时陆地上的温度较低,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而海洋的温度较高,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夏季时情况刚好相反。,例2(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1)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A4B12C16D18,(2)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思路点拨解答该题需要把握以下关键点:(1)读图可知横坐标表示气温的时间变化,纵坐标表示气温的空间变化。(2)材料提示8日多云,9日晴,可判断不同天气状况下气温及变化有较大差异。第(1)题,图中最高气温在2023之间,最低气温在57之间,故温差应该在1418之间。,第(2)题,多云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最高气温低于晴天;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而不是正午;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变化最剧烈处在9日813时;从题中信息可以判断8日为多云,9日为晴天,晴天时白天气温变化更剧烈。答案(1)C(2)B,进行等压线的判读与应用前首先要明确:影响气压的基本要素有海拔、温度、空气运动等;从高度来看,同一地点,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高空的气压总是低于近地面的气压;从气温来看,同一高度,气温越高的地方,气压越低;从空气运动状况来看,气流上升处,气压低,反之气压高。具体判断方法如下:1判断气压类型:凡闭合等压线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为高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为低气压。,2.判断等压面形状:由于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地面上的气压总是高于高空的气压,所以高压中心处的等压面形状总是向上空拱起,低压中心处的等压面形状总是下凹弯向地面。3判断天气与天气系统:与高气压对应的天气系统是反气旋,与低气压对应的天气系统是气旋,台风、飓风是热带气旋中最强的一级;低压槽是冷暖锋易形成的位置,高压脊则不利于冷暖锋的形成;高压脊与反气旋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低压槽与气旋控制的地区多阴雨天气。4判断季节:就北半球而言,大陆上空出现高压中心或海洋上空出现低压中心,为冬季,反之为夏季。,5判断风向与风力大小:在不考虑地转偏向力时,风向垂直等压线并指向等压线数值变小的方向;等压线越密集则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则风力越小。6结合风向判断半球:风向偏离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方,说明在北半球;反之在南半球。7结合风向判断高气压和低气压的方位:北半球,背风而立,右后方是高压;南半球,背风而立,左后方是高压。,例3(2012年高考山东文综)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下图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读图,回答(1)(3)题。(1)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ABCD,(2)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A获取卫星云图B查询地理数据C选择考察路线D对科考船实时导航(3)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A10小时B11小时C13小时D14小时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点有:(1)根据风向和等压线形状,确定出低压中心,北半球低压中心东侧为一暖锋。(2)暖锋控制下多连续性降水。(3)遥感能获取卫星云图。,(4)根据“对称性”分析推算昼长。第(1)题,从经纬度以及海路轮廓可知图示地区为北美及相邻海域,由气流的逆时方向旋转汇聚,可以判断气压中心为低压,符合“4月21日”这一时间标志。根据中纬度天气系统的形成,可知该地形成了锋面气旋,地位于暖锋的前方,所以会出现连续性降水,而都不具备这个特点。第(2)题,3S技术的区别在于,RS是“获取”信息,GIS是“分析”信息,GPS是定位、导航,因此科学考察利用遥感(RS)可以“获取卫星云图”。第(3)题,由题干可知,科学考察经历了两个月,出发时昼长为11小时,时间是2月21日,到3月21日(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昼长是12小时,即一个月昼长增加了一个小时,由此推断,4月21日的昼长为13小时(符合北半球昼大于夜的特点)。答案(1)C(2)A(3)C,【典例】(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读图,完成(1)(3)题。(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50mB55mC60mD65m,(2)图中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ABCD(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A15mB40mC65mD90m【思维过程】,【答案】(1)C(2)C(3)B【方法技巧】等值线图的判读,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本小节结束请按ESC键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