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1659980 上传时间:2020-04-30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6.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中美第三轮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第三轮战略与经济对话于5月9日至10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和国务卿希拉里将作为本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东道主,中方代表团则由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国务委员戴秉国率领。中美将对汇率与债务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与交流。,2009年4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伦敦参加G20峰会期间举行首次会晤,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中美双方就事关两国关系发展的战略性、长期性、全局性问题而进行的战略对话。,议题一、促进贸易与投资合作,包括推进新兴产业领域的贸易与投资合作等二、完善金融系统和加强金融监管,主要包括金融业改革,跨境金融监管合作三、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四、促进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主要包括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与挑战,将涉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东北非形势对地区和世界经济影响、日本特大自然灾害等议题。,截至4月30日,美国公共债务总额为14.28万亿美元,相当于其2010年GDP14.6578万亿的97.5%,为全球国家中债务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另外,美国联邦政府预算赤字,2011年度上半年已达8300亿,折年率相当于其GDP的10.7%,远远超过占GDP3%的国际警戒线。中国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人。截至2010年6月30日,中国是美国证券的最大持有国,持有美国证券1.611万亿美元,其中包括美国长期国债1.11万亿美元。中国的外汇储备也已超过3万亿美元。,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1)“两点论”:战争危险是存在的,但是,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超过世界反动力量,必须和必能克服战争危险。(2)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的划分:(3)反帝反霸权、备战备荒。,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新论断,“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内涵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第三,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人心所向。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要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战后世界格局主要体现为“两极格局”,即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在全球范围内的对抗。,冷战遏制,针锋相对,政治,经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军事,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集团,美苏经济、政治、军事争霸,和平演变,反和平演变,意识形态,第二个时期,世界格局从两极向多极转变(从5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第三个时期,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从苏东剧变至今)。,三个演变阶段,第一个时期,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世纪50年代末)。,两极格局演变的三个阶段,世界走向多极化,换的时期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柏林墙倒塌,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两种政治制度的尖锐对立已经烟消云散。华约和经互会已经宣告解散,欧洲两大军事和经济集团的对立不复存在。两德统一,雅尔塔体系宣告终结。,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两极格局终结以来,各种政治力量经历了重新分化组合。虽然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完全形成,但世界政治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以美、俄、日、欧、中五大力量为基本框架的“一超多强”的多极化格局已初见端倪。,战后世界经济格局演变过程,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末,20世纪70-8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经济体系对立并存,美国独霸世界经济,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世界经济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增强,NIEs出现。苏联仍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与美国实力差距进一步缩小,世界走向多极化的基本依据,第一,世界多极化是战后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进入21世纪,苏联(俄罗斯)丧失世界经济大国地位美国新经济迅速发展,日本经济陷入“复合”危机,西欧经济一体化合作加深。美日欧三足鼎立世界经济东亚、中国经济崛起,俄罗斯经济实现较快发展日本经济恢复增长,美日欧依然鼎足世界经济中国、印度经济迅速成长。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进一步发展,第二,美国无力独霸世界。美国冷战时期的主要盟友欧洲大国和日本,都反对美国独家支配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和俄罗斯是反对美国单极独霸世界企图的主要力量。当今的美国与二战后初期实力相比,是一个实力呈下降趋势的大国。在战后实力处于顶峰时期,且控制西欧、日本等大国强国,广大发展中国家还不独立和解放的情况下,美国难以独霸权世界,何况如今实力已经大大不如战后初期,制约美国称霸的全球对手又很多,实力正在不断增强,美国又怎能独霸世界呢?,欧盟、日本等美国盟友独立自主倾向发展,最终摆脱美国控制尚需要一个过程。中俄同美国的实力差距悬殊。发展中国家力量虽有增强,但能够成为世界政治中有影响的力量还须时日。美国尚能控制国际局势为美国服务,其优势地位削弱存在反复和曲折性。,2005年世界主要经济体的GDP值及国际比较,19个大国中,6个非西方发达国家的GDP只有6万亿美元左右,占全球的13%左右。当今世界多极化还不能马上实现,美国也难建立单极世界。,发达国家的GDP占全球的比重在1980年至1992年一直呈上升态势。1980年为68%,1992年为81%。随后虽呈下降趋势,但1997年占全球的比重仍然高达75.8%。1998年至2003年出现小幅度上升。2004年后发达国家的GDP占全球的比重才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但2006年仍占全球的71.4%,依然高于1980年的水平。,原苏联东欧国家的GDP占全球的比重自1980年以来至1992年以来一直呈下降态势。由10.2%降至1.5%。1993年后呈小步上升态势,但力度不大。进入21世纪上升态势明显,目前占全球的比重为4.6%。IMF预测2007年为超过5%,为5.1%。,发展中国家的GDP占全球的比重自1981年以来至1991年呈下降态势,由22.5%降至16.4%。此后呈小幅上升态势,1997年达到21.2%。后再呈下降态势直到2005年,不过下降幅度小于20世纪80年代。2005年占全球的比重恢复到1981年的水平。2006年达到24%,预计2007年达到25%以上。,多极化对中国和平发展的意义,第一,世界多极化有利于世界持久和平与稳定。第二,世界多极化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第三,世界多极化有利于中美维持大体和平的双边关系。第四,世界多极化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为中国和平发展创造国际机遇。第五,多极化有利于维护世界多样性,便利中国坚持自己的社会制度、独立自主地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实现更快地发展。第六,世界多极化有利于经济全球化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持续发展,为中国和平发展提供良好的国际经济条件。,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连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整体,所有国家、地区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1)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2)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3)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发展中国家在扩大开放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循序渐进,注意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1.世界各国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的好处取决于其综合国力。它本身没有好坏善恶之分。世界各国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获取的好处大不相同的原因有二:一是世界各国强弱不同,实力差距很大(即竞争的起点不同)。二是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实力获得了国际规则的制订和实施的领导权、决策权(竞争的规则不平等)。2.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有能力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获取发展机遇,应付挑战。,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和平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2003年11月,美国高盛公司发表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展望2050年(DreamingWithBRICs:ThePathto2050)的报告,预测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英文简称BRICs)将在2050年前超过西方发达六国(简称“G6”,即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以美元计算,目前BRICs经济规模还不到G6的15%,但在40年内,可能超过G6;到2025年,它们将达到G6规模的一半;在2050年,目前的G6中,只有美国和日本可能位于世界六大经济体之列。InUSdollarterms,ChinacouldovertakeGermanyinthenextfouryears,Japanby2015andtheUSby2039.,美国苹果公司在美国国内没有装配线,该公司委托中国富士康公司在中国内地加工装配的一款iPad,在美国批发价为每台299美元。其中苹果专利、设计和营销收入163美元,中国的富士康公司从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和菲律宾进口的零部件133美元,富士康加工仅获得3美元。,(一)从和平崛起到和平发展,2003年11月3日,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作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的讲演。2003年12月26日,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坚持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2004年4月24日,在博鳌论坛年会开幕式上,胡锦涛指出,中国将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同亚洲各国共创亚洲振兴的新局面,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不再提和平崛起,而讲和平发展,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2004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阐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五大要义:第一,中国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第二,中国的崛起应把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雄厚的资金积累,以及改革带来的机制创新。第三,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第四,中国的崛起需要很长的时间,恐怕要多少代人的努力奋斗。第五,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RisingPeacefully或者RiseforPeace。Rise有造反、起义、反叛之意。崛起与邓小平确定的“韬光养晦”谋略相矛盾,在国际上过于张扬。中国还没有真正崛起,就宣扬崛起,容易引发国内民族主义发展,也易引起国际对中国的警惕。崛起不仅是个过程,也是结果。中国达到什么程度或者状态,才称之为“崛起”。因此,涉及到“崛起”的标准讨论。中国能否和平崛起,不仅仅取决于中国,还取决于国际社会。单方面把中国的强大限定在“和平”这一种形式,是自我束缚手脚。,中国崛起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也是中国最高的国家利益。至于中国是和平崛起或通过武力崛起,不是中国单方面可以决定,它取决于中国的外部环境。我们当然希望中国能和平崛起,但当外部环境阻挠、危害中国和平崛起时,中国就要有用武力来崛起决心。我们不能被和平崛起、负责任大国等虚名捆住手脚。,和平崛起论束缚了我们自己的手脚,最高指示: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二)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既通过争取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是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和谐世界: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民主平等的世界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互利共赢的世界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进步多元的世界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互信和平的世界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可持续发展的世界,中国的主张,它要求各国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三)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依据,反对“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主义制度和基本国情决定我们必须走和平发展道路。3.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我们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秉持公道,伸张正义。十七大报告(2007),第二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1、毛泽东、周恩来捍卫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布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2)50年代中期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60年代初,我国外交政策重心由“一边倒”调整为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反帝、反修”统一战线的国际战略。(4)70年代的“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建立“一条线”、“一大片”战略。,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邓小平主张一切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国际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奉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外交思想,继续开创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邓小平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友好关系;高度重视第三世界国家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力量。,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善于守拙、决不当头,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第三,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第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朝鲜5.25核试验,朝核问题六方外长会晤,相当于4.5级地震,思考:1、我们是否应当修正“韬光养晦”“绝不当头”的外交政策?2、当下大学生应当有怎样的国际观和民族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