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语文全新教程系列课件:3.9《议论散文两篇》(粤教版必修2)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162024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语文全新教程系列课件:3.9《议论散文两篇》(粤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12语文全新教程系列课件:3.9《议论散文两篇》(粤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12语文全新教程系列课件:3.9《议论散文两篇》(粤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9课 议论散文两篇,留别王维 唐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 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 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 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 还掩故园扉。,【赏析】 留别王维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将离长安、赠别王维之诗作。孟浩然入长安无功而返,心中惆怅。诗中“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是不遇的叹息,既写出了落第后门前冷落,车马稀疏的景象,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寂寞。说明归去的原因,又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怨怼、愤懑的感情。“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既照应了前四句思归惜别的内容,又是后两句写归隐态度之坚决的依据。,孟浩然要回故乡隐居,与王维分别,他是把王维作为知音。朝廷中没有人帮助,求仕无望,孟浩然只能归去故乡,寂寞地度过余生。诗里有对朝廷压抑人才的怨愤,有不忍远别知心朋友的留恋,还有怀才不遇的嗟叹。 【思考】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两句,被认为是全诗的重点。试分析这两句表达的内容和感情,并联系全诗,简要说明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课堂互动探究,写作素材积累,知能优化演练,第9课 议论散文两篇,基础自主学案,美文佳作欣赏,基础自主学案,三、词语辨析 (1)严峻严肃 严峻:(问题、情况)严肃,严厉。 严肃:(神情、气氛)使人感到敬畏。 例:从总指挥_的神情上,大家看出了问题的 _性,其实,谁都知道,这是关系到几十号人身家性命的问题。,严肃,严峻,(2)息息相关休戚相关 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休戚相关: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例:环境和我们的生活_,保护环境,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作为一个集体,我们_,荣辱与共。,息息相关,休戚相关,(3)接踵而来摩肩接踵 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例:日本“311”地震后,海啸、核污染、余震_,使本来就艰难的灾后重建工作雪上加霜。 国庆期间,许多旅游景点游人如织,_,给环保和安全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接踵而来,摩肩接踵,四、词语释义 寒暄:_ 希冀:_ 羲皇上人: _ 光天化日: _ _,问寒问暖。,希望。希望得到。,太古之人。羲皇,伏羲氏,传说中的古帝。,原形容太平盛世。后比喻大家看得非常清楚 的场合。,眼花缭乱:_ _ 彬彬有礼:_ _ 小心翼翼:_ _,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五、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 号槐聚。江苏无锡人。1933年 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 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后赴英国留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_、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文论谈艺录、管锥编等。,围城,克里斯托弗莫利(18901957),美国作家,生于宾夕法尼亚州哈佛福市。主要作品有小品文集_、小说特洛伊木马、基地福伊尔等。本文选自外国散文百年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月北京第一版,译者夏月)。 2资料链接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桑迪加夫酒,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议论等方式表达。钱钟书的散文,内涵丰富,逻辑缜密,文笔老辣,机趣盎然,嬉笑、讥讽、幽默、夸张、拟人、引经据典、类比取譬、小说笔法俱成文章,文风行云流水,几达于“_”之境,可谓自成一家。,无技巧,课堂互动探究,文脉探究 1窗中为什么说奢侈是更高的进化阶段? 【提示】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世人做屋子,先有门,后来慢慢地才学会开窗子。门满足了人的物质需要生存(保护);窗子满足了人的精神需要享受(奢侈)。物质需要的满足,是人的动物性生存的第一要素,是由不得你我的,所以是不自由的。精神需要的满足,是人的动物性生存需要满足后的高一层需要的满足,因而可视为一种“奢侈”,一种享受。只有在这种奢侈的享受中,人才是自由的。,2窗是一篇议论散文,行文中作者处处体现着文章的线索。文中能反映行文线索的句子有哪些? 【提示】 第1段:“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第2段:“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第3段:“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第4段:“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3第二段作者着重阐述了门和窗的不同意义,说“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作者是如何论述这一观点的? 【提示】 作者采用先破后立,横向铺陈。先驳斥了把“有没有人进来出去”作为门和窗的根本分别;再举“赏春”一事说明窗有“赏春”功能而门没有;继而又引用陶渊明的诗句证明,从容主宰自己生活的“羲皇上人”确实可以通过窗户来获取享受;后面又引用缪塞的“妙语”和学习的“捷径”说明通过“窗”执行自己的意志的是真正的主人。在这里,作者广征博引,铺陈设譬,信手拈来,直指心灵。,4“开门”和“关门”在人生中的含意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们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 【提示】 “开门”指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烦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关门”指一个结束。因为“开门”和“关门”有着丰富的生活内容,有着至乐的情绪体验,也有着完美丰富生活完结时的悲壮,它们是严峻的生命流动的一部分,它们是如此的重要,所以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5门会不会逗引风和太阳?如果不会,门和窗的意义究竟又有什么不同呢?如何理解“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名师点拨】 人为了生存,必须通过门从屋里出去,匍匐于大自然的怀抱,劳动生息,生死歌哭,做自然的奴隶;而窗隔开了人与自然的心理距离,将人与自然的生存、生死关系转化为审美欣赏和享受的关系,借此,人执行了主人的意志,保全了人性。可以说:“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洞开的是人的世俗社会,通向人的动物性存在;“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洞开的是人的精神世界,通向人的人性存在。作者发人之所未发,见解独到,充满着人生的哲理。,6为什么门和窗这两种平常之物在作者笔下变得如此意蕴深远,并借此写出世间百态?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抒写自己对人生的探讨,而要选择“门”和“窗”这样一种具体的事物来寄托自己的思想? 【名师点拨】 直接抒写深刻的思想或者抽象的道理往往会令人难以理解,而如果能借助某种具体的事物来抒写这些思想道理,或通过某种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与之相似的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这样就可以使深刻的思想变得浅显易懂,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形象可感,同时也能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这种象征手法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门就是运用了象征手法,写的是具体的“门”,表达的却是作者对社会以及人生终极的思考和感悟。只有理解了门的象征意义,才能理解整篇文章的寓意所在。,细剖深析 楼主 在莫利的哲理散文门中,有一句话特别耐人寻味:“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我理解为,安静的环境能使人精力集中,高效率地工作学习;人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不能只追求热闹,像马那样成群结队。不知当否?请教各位。,沙发 我的理解与你不完全相同,我认为应该这样理解:“牧放的马群”的含义是受人约束,没有自由和属于自己的隐私的空间。联系这段文字前面的语句:“只要他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可见,这里的“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强调的是有一个不受约束的自由的空间。,板凳 我认为你们的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面。“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是说在自由的环境中工作的效率最高,而不仅仅指“安静”的环境;“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这句话的重点应该是“人”不是“马群”,人应该是有思想的,而不能仅仅是“一群动物”。,三楼 呵呵,楼上的各位分析地真精彩!综合各位的观点,我补充如下,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人和动物是有区别的,人有思想情感,有隐秘需求,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思考的空间和独立的天地,只有在这样的天地里,人才能思想的更深刻,工作的更有成效,约束、管制只能使其相反。,写作素材积累,1从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不一般的生活感悟。 门和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事物。但由于作者深刻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从中挖掘出深刻的道理。钱钟书为我们揭示的“窗”主要意义是:窗子表示享受,它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奢侈,它可以算作是房屋的眼睛。而门的作者莫利告诉我们:开门和关门是生命的一部分,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寻常的事物,非凡的感悟,这就是我们从两位作家的作品中感悟到的。 2对比手法的运用。 窗的第一段用对比手法将屋子外的春天(阳光到处都是,风懒洋洋的,鸟语琐碎而单薄)与屋子里的春天(阳光明亮,风有生气,鸟语清脆悦耳)对比。从中得出结论,屋子外的春天杂多混乱则显得太贱了,唯有透过窗子在屋里感知到的春天才富有生机,弥足珍贵,这些就在于窗子的有无。,第二段将门和窗的不同意义进行对比: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门的第七段拿开门和关门进行对比,开门意味着重聚、和解、喜悦和安慰;关门意味着结束、悲伤。,3比喻手法的运用。 比喻的作用就是使深刻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窗一文中,“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作者把通过窗子欣赏春天比作是一幅画配了框子来看,形象地表现了窗子的作用。门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这里作者把人和马群进行对比,形象地说明了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人是有思想感情的,人需要有自己的天地。,随堂练笔 请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个你最熟悉而又含有一定哲理的事物,仿造门和窗的写法,写一段文字,阐释其中蕴含的哲理或你的独特思考。(100字以内),1课内素材开发 窗,是瞭望的视点,是连接两个世界的通道;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房间有了窗才有了阳光,阳光是无孔不入的,能冰释冬季带来的萧条和寒冽,能熔化冰雪和寒霜。可是,虽然窗是房屋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然而眼睛不能代替一切。假如我们失去眼睛,难道就意味着永远与世界隔绝了吗?,不!海伦凯勒不幸因病丧失了视力和听力,然而凭借着海伦凯勒的坚强意志和她的老师安妮苏利文的不懈努力,没有语言,没有光明,沉默中她们在彼此的心上打开了一扇互相沟通的窗口,海伦学会了讲话,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成为著名的作家。 心灵的窗户就是互相沟通。心灵有了窗,就会有更明亮的阳光,就能在绝望处得以逢生,在悬崖上危险中勒马,在失败后发现希望。因此,开一扇心窗吧,让爱的阳光透过心窗,充斥心中或广阔或狭窄的空间。,朋友,如果你正在悬崖和深渊的交界处迟疑,或在失望与希望中徘徊,那么,切记开一扇心窗。从此阳光的每一次折射都是你的一个新生,一份潇洒,一份魅力,充满希望的新生! 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适用于“乐观”“交流”“打开心窗”等话题或材料作文中。,2鲜活素材速递 守墓老兵欧兴田 只因为60多年前对战友的一句承诺,安徽省宿州市清凉村的86岁的老人欧兴田,放弃了天伦之乐,拖着伤病之躯,为重建淮北西大门抗日烈士陵园四处奔走,并坚持在此为牺牲了的战友们守墓近30年。作为当年新四军四师的一名侦察员,老人誓与战友们一起共生死,他说:“百年后,把我的骨灰撒在这里陪战友。”,欧兴田老人的守望故事, 不仅叙述着当年战争时期枪林弹雨的激烈,饱含着战友同生共死的情怀,还蕴藏着为祖国而舍生取义的奉献。即使现在已经远离战争,但听到这感人的故事,我们怎么能忘记这些为国捐躯的将士?怎么能不坚守自己的许诺?怎么能不思考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从何而来? 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可以用于“铭记”“坚守”“诚信”“奉献”等话题或材料作文中。,知能优化演练,撞开心灵的墙 浦拉图斯曾说过:我就是我的主宰。 可是,在生活当中,我们真的可以这样肯定、自信、骄傲和铿锵有力吗? 如果考试考砸了,我们会悲泣;如果比赛比输了,我们会伤心;如果最好的朋友与你绝交了,我们会流泪;如果为了小事顶撞父母而使他们不快,我们会懊恼不已是的,所有的这些心情都会有:,美文佳作欣赏,交流有了隔膜、沟通有了壕沟、思想有了枷锁、心灵有了城墙。当你自卑的时候,洞悉“你之所以感到巨人高不可攀,是因为你跪在地上”的道理么?当你痛苦的时候,想到“人比神伟大,因为神不懂痛苦;只要还能流泪,就还有希望的种子”的意蕴吗?聂鲁达在太阳颂歌中说“过去我不了解太阳,但那时我过的是冬天”,但他还是了解了太阳;鲁迅先生不也曾有过“人最苦闷的是猛醒之后的无处可走”的苦恼吗?但他毕竟走出了心灵的“沼泽地”。我们说再微弱的光,也是刺向黑夜的利剑。,有形的墙,我们必须面对;这无形的心灵的墙,我们更难以回避。为了思想的安全和心灵的自由,为了自己的信念与身后的两行实实在在的脚印。我们必须撞开心灵的墙。 “轰”我听到了墙的倒塌声。朦胧之中,出现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自信、乐观、微笑、言与行的统一、灵与肉的和谐,“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经历磨难,才能走向心灵的成熟。冷静地处理纷繁复杂的事情,不必苛求一草一木的完美无缺;智慧地面对千变万化的世界,保持健康稳定的心境尤为重要。 不要因为害怕有的种子难以发芽,就拒绝播种,让自己的园圃一片荒芜;不要因为害怕别人的嘲讽,就拒绝迈开尝试的脚步,让自己的将来一事无成。,既然青春是我们的资本,活力是我们的骄傲,敢闯敢拼是我们无悔的宣言,那么,我们就可以勇往直前地冲锋,用我们的睿智做抵押,用我们的青春做本钱,用我们的永不言败做支柱! 相信,撞开心灵的墙,就打开了精美的画卷:清澈见底的淙淙流水,巍峨厚重的绵延群山,争奇斗艳的各式花草,美轮美奂的崭新建筑! 相信,撞开心灵的墙,就铺设了成功的桥梁:体验,尝试的感受,品味奋斗的欣喜,借鉴失败的启迪,接受未来那让人心醉的灿烂的微笑! 【赏评】 本文亮点:一、文章有丰厚的文学内涵,诗文名句能信手拈来、运用自如,无丝毫斧凿的痕迹;二、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使文章韵律和谐、清新雅致;三、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最后两段为点睛之笔,在讴歌高尚的思想境界的同时,给人以美的启迪和享受。,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点此进入课件目录,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谢谢使用,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