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专版)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复习 高分保障 专题1 化学图表类试题课件 鲁教版.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1617558 上传时间:2020-04-3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州专版)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复习 高分保障 专题1 化学图表类试题课件 鲁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滨州专版)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复习 高分保障 专题1 化学图表类试题课件 鲁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滨州专版)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复习 高分保障 专题1 化学图表类试题课件 鲁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专题复习高分保障,专题1化学图表类试题,分类突破,类型1坐标图像题,【例1】2017滨州七校联考下图中,有关量的变化图像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D),A向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固体NaClB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ZnO和Zn(OH)2C向Na2CO3溶液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D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H2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思路点拨】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至饱和,溶质质量先增大,后不再改变,但是溶质的质量不会从零开始;由化学方程式ZnO2HCl=ZnCl2H2O、Zn(OH)22HCl=ZnCl22H2O可知,前期等质量的固体与盐酸反应时生成氯化锌的质量不相等,生成水的质量不相等,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也不会相等;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所以溶液的起点不会从7开始;每98份质量的硫酸和8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142份质量的硫酸钠和36份质量的水,所以硫酸、氢氧化钠的质量逐渐减少,但是硫酸先反应完,硫酸钠质量逐渐增大,然后不变。,【备考指导】解题时应正确分析图像中表达的信息,要做到“五看”:看坐标、看比例、看起点、看终点、看特征。把图像表示的意义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找出图像与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列出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或依据图像走势分析作答。,押题训练,12017江西中考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C,22017广东中考现有以下曲线,与之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D,【例2】2017湘潭中考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A.x的取值范围是:0x45B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之比为31C当y20时,该反应为化合反应Dxy65,类型2表格数据分析题,【思路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只能确定xy(15152520)1065,无法确定x、y的取值范围;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150)g(1510)g31;当y20时,该反应是ABDC,是化合反应,当y20时,该反应是ABC,是化合反应。,【备考指导】要读懂题意,对表格数据进行分析,筛选有价值的信息,获取相关数据、性质、规律,形成解题思路。若是多次或多组数据或条件,则需通过对比、分析确定出需要的量,然后依据题意设计解题方案。,押题训练,32016随州中考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甲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过程中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35D丙可能是单质,C反应后乙物质增加了9g,为反应物;反应后丙物质减少了15g,为生成物;反应后丁物质增加了6g,为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甲物质为2g。该反应可以表示为丙乙丁,为分解反应,A错误;甲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B错误;反应的过程中消耗了15g甲,生成了9g乙和6g丁,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g15g35,C正确;丙是反应物,该反应为分解反应,丙属于化合物,不可能是单质,D错误。,42017黔东南中考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数据记录如下:在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物质X由碳、氢元素组成B物质X由碳、氢、氧元素组成C充分反应后剩余氧气质量为16克D生成CO2与H2O的质量比是8954,【例3】2017安顺中考某品牌矿泉水的标签上标明的矿泉水主要成分如下表所示,请根据本表回答下列问题:,类型3标签信息题,(1)碳酸氢钙的化学式是Ca(HCO3)2。(2)二个镁离子的化学符号是2Mg2。(3)用结构示意图表示Cl的核外电子排布。(4)请在偏硅酸化学式中标记硅元素的化合价(5)矿泉水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6)淡水资源有限,我们需要节约用水,下图中表示节水标志的是B。,【思路点拨】,【备考指导】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1)正确解读标签信息,要能根据题意,从标签中找到解决问题的依据;(2)注意标签中有关的图像及表示的意义;(3)利用标签中的信息考查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时,要结合化学式的计算公式进行解答。,押题训练52017重庆B卷如图是某品牌矿泉水的标签,回答下列问题。,(1)钙、镁和钾等指的是C(填序号)。A分子B原子C元素(2)已知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Mg2的质子数为12。(3)已知偏硅酸的化学式为H2SiO3,则偏硅酸钙的化学式为CaSiO3。,根据标签计算。(1)HCl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71(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2)这瓶盐酸溶液的质量为595g。(3)现要配制38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的质量为1000g,需要这种浓盐酸2瓶。,62017绥化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清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浓盐酸,标签如下。,(1)HCl中氢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35.5271;(2)盐酸溶液的质量为500mL1.19g/mL595g;(3)设需要浓盐酸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的原则,则有3800g10%38%x,解得x1000g,一瓶盐酸的质量为595g,因此可知需要这种盐酸2瓶。,类型4溶解度曲线题,【例4】2017邹平模拟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1)35时,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丙乙甲。(2)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3)将25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65g。(4)35时,分别用等质量的甲、乙、丙配制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最小的是甲。,【思路点拨】(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35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丙乙甲;(2)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提纯甲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3)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25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5,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25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65g;(4)35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大,所以分别用等质量的甲、乙、丙配制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最小的是甲。,【备考指导】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和意义,溶质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变方法,以及物质的溶解和结晶的方法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境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押题训练,72017无棣模拟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甲、乙两物质都是易溶性物质C将t1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质量分数变为相等D当物质甲中混有少量物质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比较溶解度大小需要给出一定的温度,A错误;不知道在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故不能判断是否是易溶性物质,B错误;将t1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组成不变,故质量分数不会变为相等,D错误;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比乙明显,故当物质甲中混有少量物质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正确。,82017盐城中考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考虑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0时,甲、乙具有相同的溶解度B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20时,可以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的甲溶液D50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同时等速降温,则乙溶液中先有固体出现,C根据曲线,20时,甲、乙具有相同的溶解度,A正确;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正确;20时,甲的溶解度为25g,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不可以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的甲溶液,C错误;50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同时等速降温,则乙溶液中先有固体出现,D正确。,类型5微观图示题,【例5】2017无棣模拟如图三幅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反应,但生成物中都有氯化钠。(1)图1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1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A(填字母序号)有密切的关系;A最外层电子数B内层电子数C电子层数(2)图2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A、B两处微粒符号依次是OH、H,图中C处应填入的化学式为H2O;(3)图3表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ClO22NaCl。,【思路点拨】(1)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2)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此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氢氧化钠电离出的A是氢氧根离子,盐酸电离出的B是氢离子,生成的C是水分子;(3)据图3可以看出,该反应是Cl2和NaClO2反应生成了ClO2和NaCl,化学方程式是Cl22NaClO2=2ClO22NaCl。,【备考指导】微观图示题的解题步骤一般为: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所给微观图示中的图示信息;然后对具体的图示进行分析,将微观图示转化为具体的物质或反应,如物质的化学式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等;最后对转化的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得出正确结论。,押题训练,92017邹平模拟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得水煤气(混合气体),下图即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参加反应的甲烷和水的质量比为89D反应后生成的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C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CO3H2。该反应的生成物中有单质,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A错误;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B错误;参加反应的甲烷和水的质量比为161889,C正确;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后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氢气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D错误。,102017滨州七校联考“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如图所示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2H2O。(2)写出图中C方框内甲、乙两种粒子的符号:甲Na,乙(3)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上述反应的实质是H(填粒子符号,下同)和OH结合成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