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83389.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1125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8338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8338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8338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成长的快乐与烦恼1、生活中的快乐教学目标:1.通过呈现快乐的场景,带动学生去细心观察、发现快乐;知道快乐并不难寻找,让学生在发现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2.知道快乐有很多种,而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的快乐更持久。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感受快乐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快乐。当我们听到好消息、取得好成绩时,当我们尽情地玩耍、唱歌时,快乐都伴随着我们。快乐是好心情。活动一:多变的情绪1.上个星期,老师让同学们记录一周之内自己的心情变化;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把这星期里快乐和不快乐的事情告诉小伙伴们。(小组交流)2.谁愿意给全班同学讲讲一周内自己的情绪变化,什么事使自己感到快乐?什么事使自己不高兴?你自己是快乐多一点?还是不高兴多一点?活动二:快乐驿站1.让学生通过讲笑话、唱一首快乐的歌、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表演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快乐的事情,表达快乐的心情。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快乐的情绪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好处;在愉悦、快乐的心境下学习、做事有什么感受。活动三:找寻快乐1.大家都希望自己快乐多一点,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快乐。现在让我们来寻找快乐。2.师给生发“快乐卡片”,大家把自己往日或今天的快乐或家人生活中的快乐写下来且说一说。3.快乐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呢?家庭其乐融融,学习更有动力,生活更有情趣、更美好 第二课时汗水换来的快乐快乐有很多,有单纯的快乐,也有掺杂着痛苦和汗水的快乐;有短暂的快乐,也有能持续长久的快乐有些快乐轻而易举就能得到,有些快乐则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活动四:汗水换来的快乐1.出示教材,分小组选择一幅图说一说。(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1)农民丰收的喜悦是如何得来的?(2)中国女排为什么夺冠后激动地拥抱在一起热泪盈眶?他们都是经过努力,征服自己,超越自我,达到一个新目标,由此获得的快乐。2.接下来我们来看一则日记,为什么说这是他最快乐的一天?(生畅所欲言)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会吗?(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看来,付出努力、汗水后得来的快乐,会使我们感到更兴奋,更回味无穷!第三课时活动五:给予的快乐1.课前,我让大家完成调查:“你做过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事情吗?如果有,是什么事情?你的感觉怎样呢?”(小组交流,全班交流)(1)我给邻居王奶奶,提过热水瓶。(奶奶谢谢我,我心里感到美滋滋的,能够帮助她。)(2)在公共汽车上,我给老爷爷让座。(老爷爷说我是个雷锋似的好少年。2.出示教材,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人感到快乐?因为他们给了别人快乐,一份快乐给了别人,就变成了两份快乐了。3. 让我们读读高尔基写给他儿子的信,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活动六:有感快乐让我们来做个学习总结:用一句话,或一个比喻说说自己对快乐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2、拥有好心情教学目标:1.知道烦恼人人都有,烦恼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尝试分析、思考造成烦恼的主客观原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有些烦恼是客观原因造成的,自己无法回避。面对这样的烦恼,应该在接受现实的同时,面对现实,并寻求排解的方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活动一:坦言烦恼1.调查统计(1)结合书中的表格,在班内或向周围的人做测试。(2)将测试结果做简单统计,看看有什么发现。2.说说我的烦恼3.鼓励学生上台说说自己的烦心事。第二课时1.课件演示:一天大扫除,李萌去大队部拿报纸,回到教室时,听见几个同学在议论她。 2.思考:假如你是李萌,听到同学议论后,你会是什么感受?你会怎么做?(1)被同学误解,受到委屈而感到心里不高兴,有些生气,甚至有时伤心地哭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因此而长时间闷闷不乐,发脾气或对误解自己的同学总是耿耿于怀,就是不正常的情绪。(2)如果李萌向同学解释后,很快化解误会,原谅同学,对自己及自己与同学的关系会怎样?如果为此而总是闷闷不乐,不理同学,又会怎样? 3.交流,评议(说说哪种方法比较好)。 情境二: (1)课件演示:放学时,李萌看到几个在前边,她叫了几声,可是她们没有理她。 (2)思考:假如你是李萌,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思考:不良的心理表现会给自己与同学的关系带来什么后果?为什么李萌总会遇到烦恼?原因是什么?给李萌开个药方。活动二:诊断烦恼 走出烦恼 1、 请同学们来当当医生,为李萌开个“药方”。李萌想_,所以她很生气。如果李萌这样想_,就不会生气了。 2、给自己的烦恼开一剂良方 3、总结别烦恼的方法。A 面对这些烦恼,我们可以克服,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听听他人的建议,写出自我反思。B有些烦恼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但我们却无法回避,我们该怎么做?大家一起想办法。(自我宽慰、倾诉、宣泄、情绪转移(唱歌 听音乐等)第三课时活动三:多对生活笑一笑1.不同的态度不同的人生 (1)师讲述故事:有两个年轻人在一场车祸中丧失了一条腿。面对灾难,甲青年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时常摔东西来发泄,认为世界那么不公,要和他过不去;而乙青年则很高兴,他说:“还好,我还留住一条腿,我可以用它快乐地走完下半辈子。” (2)面对同一种情况,他们的态度截然不同,你喜欢谁呢?谈谈你的看法。 (3)假如是你,你会怎样接受无可改变的现实呢? 2如果你也遇到了挫折,你会怎样去面对呢?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3.结合教材12页“两个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想法”,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对同样一种情况,两个人的想法却不一样,哪种想法会使人不快?4.遇到烦恼的事,改变一下我们的思考方式,换个思路想想,看看结果会有什么不同。结合教材13页的几幅图,让学生讨论,假如你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你觉得怎样想、怎样做才会使自己接受无可改变的现实?或以愉快的心情去做一件枯燥的事?5.说说你怎样做到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3、尝尝苦滋味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是由酸甜苦辣等多种滋味组成的,挫折和逆境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同时它们也是人生的一笔重要财富。2.培养学生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的正确态度,学会以平和的心态和坚强的毅力面对挫折和失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我爸爸小时侯上学要走一个小时的山路,回到家还要干活。爸爸说,小时候多吃一些苦,长大了遇到困难就不会退缩了。师:从采访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听了大人们成长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小结:舒适美满、事事如意的生活自然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但是,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也会有困难、挫折和失败,身处逆境的时候,人生就像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当面对挫折和逆境,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挫折和逆境也是一笔财富1让我们来读一读一则真实的故事,美国一名演员的成长经历。出示教材:爱迪生曾经说过“失败也是我们所需要的,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自由发言,失败带给我们什么第二课时一、梅花香自苦寒来不同的生活对我们的成长各有利弊,不幸的生活确实会使我们失去一些美好的东西,但同时也会使我们对生活有更多的体验.出示教材上的案例,说说你们收集到的材料。说说你们的体会,让我们来读读霍金的故事,说说你的体会。小结:面对疾病、困苦、挫折,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去面对,乐观的去面对,迸发出了他们的人生光彩。二、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看故事,思考。胡萝卜,鸡蛋,咖啡粉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面对逆境,我们有关选者哪种态度?小结:沸水就象我们生活中的挫折,面对挫折,我们有不同的态度,也会有不同的结果,只有不怕挫折的人,挫折才会变成我们前进的阶梯。三、小小故事会大家把收集来的名人的故事进行交流小结:这是成就辉煌的人,看看他们走过的路,都有一连串的坎坷和挫折,说说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四、磨炼毅力要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要把生活中的失败变成财富,需要我们有坚强的毅力,而毅力是可以磨炼出来的。1 测测我的意志力结合教材第22页的问题,参考“资料库”中的意志品质小测试,让学生测试自己的意志力。当遇到下面的情况,我通常怎么对待?(1)锻炼身体,炼了一半,感到很累,我会(2)自己想做成一件事,可是总是做不好,我会(3)每次定了计划或作出承诺,我会(4)学习中遇到难题,我会2从坚持做一件小事开始(1)结合对苏格拉底故事的讨论,让学生思考自己怎样从坚持做一件小事开始培养自己的毅力。(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个小计划。3设想一下,要完成自己的这份计划会遇到哪些困难?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一起探讨解决的办法。4我的座右铭。找一句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小结: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不断地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练起。毅力不是口头承诺,是一种践行,他的伟大不仅会成就一个人而是一种高贵的品质。第二单元 追根寻源吃穿住话古今(一)教学目标:1. 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以及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2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3了解和欣赏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感受饮食文化中闪烁着的祖先的智慧和创造。4尝试运用传说,文物资料等拖册和再现历史的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走进远古时代吃穿住行是生活最基本的需要,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考察吧。小组交流自己收集的缘故的故事,全班交流师: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吃什么/穿什么?住在哪里?他们生活中会有哪些苦难和危险二告别饮血茹毛的生活查字典“饮血茹毛“是什么意思?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在谋取食物和社会方面与最初给人类有哪些变化?1自己阅读熟食的故事,从吃生食-吃熟食2出示教材,图片,刀耕水种,人拉犁,牛拉犁。让学生观察人们的耕作是怎样一步步进步的?在漫长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我们的祖先把一些植物培养成农作物,把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创造了农耕和饲养技术。思考:这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第二课时1 出示课前收集的农谚。(小组交流,全班交流)2 学生说说这些农谚,告诉了我们什么(自然现象和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中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3农历有二十四节气,我们在日历中找一找它们的名称。再设想一下,这些节气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中华食文化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什么?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千年来,中国人不仅学会了种植和养殖,还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食文化,今天我们来谈谈中国的食文化P31P32。1.你们了解了什么?(出土的石器、面团变面条、饺子的做法、屈原的故事、筷子的使用)除了书上的介绍,你还知道什么?(从习惯、讲究、礼仪等方面引导)2.全班齐读奇妙的筷子,读后最大的体会是什么?你们还能举出反映出祖先聪明的例子吗?3.古代与现代食文化有哪些联系呢?(以饺子为例教学P85)4.刚才有的同学说喜欢肯得基、牛排,那它们属于西餐。对,每个民族和国家,由于生活的环境和历史文化存在着差异,所以在食文化上也不相同,我们比较一下,中、西两餐各有什么特点?P33除书上的以外,你们还知道哪些?5.小结:这两课我们了解远古时代的生活状态,以食这一话题,感受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及对现代的影响,除了食文化,还可以从哪些地方再次感受这些呢?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吃穿住话古今(二)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服饰与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关系,由此体会人类的文明进步与社会的发展。2、学习用联系、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课时划分:二课时二、教学流程:活动一:引入学习(一)服饰与气候的关系。 根据穿的服饰,准确地判断出是什么季节,由此推算出服饰与什么有关? (二)服饰与职业的关系。1、请大家看大屏幕的图像,说一说他们是从事什么工作的?2、由此看来,服饰还与什么有关? (三)刚才我们知道了服饰与季节气候、职业有关,那么服饰还和什么有关呢?活动二 服饰起源与人类文明进步1、出示两张图片,分别是赤身裸体和穿树叶的远古人。2、请同学们看这两幅图,同是远古的人,有什么不同?3、远古时期的人们从赤身裸体到懂得用树叶遮身,从这一过程中,你可以猜测出什么?4、从用树叶遮身发展到用兽皮做衣服,你还能猜测到什么呢?5、(出示教材上第一副图)同学们看,这个古人在做什么?用什么来缝衣服?为什么是用的骨针?那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缝制衣服?活动三: 服饰变化与社会发展一、出示教材上的麻和丝衣图1、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祖先们走出了用树叶兽皮为面料制作服饰的远古时代,后来,他们的服饰和面料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2、(课件展示教材中的图)知道这是什么面料吗?(麻布)3、那这件衣服是什么面料呢?(丝)4、这些服饰的颜色绚丽,面料丰富,款式多样化。透过服饰的变化,我们能看到当时社会怎么样?(板书: 社会发展)二、出示黄道婆的图片。1、同学们,前面谈到的树叶、兽皮、麻布这些面料是天然的。丝呢?这种面料靠的是人们养蚕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二、三千年前,人们知道了种植棉花。2、谁能把黄道婆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三、出示唐朝的武士服、百姓服、宰相服、皇帝服1、接下来,请看一看,猜一猜:这几套唐朝服饰分别是什么人穿的?2、你们看,皇帝穿龙袍,武士穿战袍,宰相穿官服等,我们从这些可以看出,那时候服饰与什么有关?四、出示唐服和服。1、(出示唐服)这是我们唐朝的服饰。2、(出示和服)这是什么服饰?3、同学们感觉日本和服与唐朝服饰有相似的地方吗?中国和日本是不同的国家,两套服饰为什么那么相似?五、出示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1、同学们知道这套服饰的名称吗?2、在很多中国人还在穿长袍马褂时,西方国家的人们却普遍穿着这样的服装,我们称之为西装。3、透过服饰的相互影响,你知道了什么?请同桌的议一议。六、当代社会的发展与服饰的繁荣1、(出示课件:牛仔服、T恤衫、喇叭裤、旗袍、唐装)2、当代服饰样式繁多,当代服饰又是用什么面料做的呢?小结:我们不仅看到了当代服饰的繁荣景象,更感受到了社会的开放,经济的受繁荣,科学技术的先进。七、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研究服饰的发展和变化,体会到了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同时,今天我们也初步学习用联系、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3、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陶瓷及青铜器等冶炼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与人类生产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密切关系。2.感知我国古代陶瓷文化的卓越成就和对世界文化产生的影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人类的创造性发明陶器1.出示一陶器:陶器在今天看来,既简单又普通,可是在七千多年前,我们祖先就创造出自然界中没有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猜一猜,他们怎样创造出陶器的?P442.这些说法有道理吗?说明了什么?(是在人们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在不断地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3.现在我们来看看三个不同时期具有典型特点的陶器P45。猜猜这些陶器是做什么用的(盛水、盛物、装饰品)?唐代的骆驼载乐俑:骆驼是唐代主要的陆上交通工具,胡乐器是唐代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最典型的胡乐器是琵琶,是当年盛行的写作照。4.除了陶器,中国的瓷器也以神奇的风采,独特的技法,浓郁的民族韵味,享誉世界。5.P46比较一下瓷器与陶器有什么不同?(制作材料的不同、款式的不同、光泽的不同等)。各个时期的瓷器又有哪些不同?6.你们知道吗?享有“瓷都”之称的就是我们江西省景德镇,你们对景德镇有哪些了解呢?课前大家已搜集了有关资料,小组分享。7.小结:这节课,我们站在古人的角度,推测陶器的来历,陶与瓷的区别来了解陶瓷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与人类生产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密切关系。第二课时文化的使者瓷器1小组汇报.把自己找到的陶瓷列出来,说说它的材料、用途。.没带实物的可用调查、文字、照片的形式讲述。2全班汇报要求:不管以什么方式展示,必须说明其方法、途径、以及阐明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归类。3小结:通过同学们的展示,我们能切身感受到陶瓷器现在依然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三课时灿烂的青铜文化1.我们的祖先不仅用自己的智慧制成了精美的陶瓷器,同时,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还创造了青铜,什么是青铜?(铜和铅,锡的合金,其优点硬度高,熔点低)到底是怎样的呢?P50P512.你们在哪儿看到青铜器?老师简介青铜的制作情况,教参P623.看书上的“利益”你发现了什么?(文字记载史实)4.从其他青铜上你们还发现了什么?你们从这些青铜上找出历史故事吗?学生小组交流。5.小结:谈收获。(了解了青铜器中的历史故事,知道人们生产与生活的方式,了解历史事实的历史研究方法)4、汉字和书的故事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及与现实事物的联系,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2.了解书的产生及演变历程,并通过学习,体会到我们今天的一切事物都有它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这其中我们的祖先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教学过程:书的演变1. 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聪明智慧创造了汉字,那这些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又是怎么知道的呢?(记载)我们学习的大多都是从书上获得的,那“书”又是怎么来的?这节课我们将探讨这个问2. 看到我们思品书封面上拼音下面的“五年级下册”,“册”是什么意思?字典的解释:古时称编串好的许多竹简,现在指装订好的书或本子,“册”字的形状像什么?我们来猜想它的由来?3. 那我们现在的书与“册简”有什么关系?是谁发明造纸术的、印刷术P56P57,学生谈文中所得。4. 假设没有造纸、印刷术,我们来算一算:一片竹简写25个字,把我们一本教材刻在册简上会是什么结果?(不方便,但此骨文好,可以保存、传递)把我们所学的书都刻在册简上又会是什么结果?5. 在蔡伦造纸和毕昇印刷术创造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是怎样解决的,从中你学到了什么?6. 随着科技的发展,今天人们又采取了哪些更先进的印刷技术?P57(更简便、收藏量大、速度快等)7. 谈收获8. 课后活动探究第三单元 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1、伟大的先人教学目标:了解孔子等在中国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了解一些他们的思想与事迹,学习他们的精神。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我国古代的伟大先人1.课前,让你们去了解古代有哪些优秀的人物,我们来交流交流。要求:说出信息的来源,优秀人物的名字及年代。2.板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相信这句名言大家都懂其中的寓意,这是谁写的呢?(孔子)有谁了解孔子P62P63(思想家、教育家,在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3.为什么孔子离我们两千多年了,还有那么多人知道他纪念他?P63两句格言,说含义4.原来,我们今天提倡的要关心人,要虚心好学,孔子在几年前就说过,那你们还知道哪些孔子的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事父母,能竭其力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从孔子的名言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所以说,世人把孔子推崇为“至圣先师”尊为“世界文化名人”,在空子的故乡曲埠还保留着著书讲学的地方,在世界各地大多地方能看见空子的画像、雕塑。第二课时活动一:司马迁与史记1除了孔子,还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司马迁P64P65,你了解了哪些内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司马迁用他坚忍不拔的毅力,为我们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能了解过去的历史。)2你了解史记中哪些历史任务和故事?从这些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设想一下,司马迁著书会遇到哪些困难?他的这句格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4一本书为什么会需要这么长的时间?5在如此长的时间内著书,回付出怎样的努力和代价?活动二:制作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传1 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并说出理由。也可以按类别,分组寻找著名的皇帝、民族英雄、爱国诗人、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等。2 学生自愿结合,查资料。3 汇报展示、制作成册。2、我国的国宝通过本课学习,引起学生对古遗迹的热爱之情,激发他们保护古遗迹的责任意识。通过课前收集“古遗迹的价值”“破坏古遗迹的事例”等相国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过程:1导入:2新授:(播放课件中国的占遗迹)(学生谈感受:为我国有这么多珍贵的古遗迹而感到自豪)师总结:是啊,这些古遗迹犹如一颗颗灿烂的明珠,分布在祖国各地,镶嵌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都为自己的祖国拥有这巨大的财富而感到骄傲。这些古遗迹究竟蕴含着怎样的价值呢,课前同学们调查了占遗迹的价值,请大家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一会儿把你们的发现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学生畅所欲言)师总结:古遗迹是我国的瑰宝,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力,代表着祖国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但是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看这样几个地方,它们也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出示图片:残破的万里长城)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你们心目中的万里长城是什么样的?长城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人去参观游览?看看图片中的万里长城,谁说说你看见什么了?长城是我国的一大奇迹,但是今天,长城正逐渐遭到破坏。看看城砖,上面斑斑点点留下游客的涂鸦和“到此一游”的字迹,看看长城上新的残垣断壁,那是近几年被当地的农民一块砖一块砖地拆毁的,更有甚者为了眼前的利益或某个投资项目,嫌长城“碍事”,而将整段城墙夷为平地,使得我们的万里长城正在逐渐消失!(出示图片:被涂抹的卢沟桥的狮子)师:这是哪儿?师:都有哪些同学去过卢沟桥,说说你们为什么去那儿?师:你们看图片中的石狮子怎么了,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出示被毁坏的鼓楼照片)师:这是哪儿?师:对了,这是我们最熟悉的鼓楼。师:现在的鼓楼什么样儿,谁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说一说。(教师继续出示古遗迹被毁图片,可以将毁坏前后进行对比。并进行讲解:为了修路,一些保存完好的古遗迹、古城被拦腰截断,为了建房、建酒店,一些列为保护的百年历史故居,转眼间变成了废墟,在一些贪婪的盗墓者、一些急功近利的施工单位的破坏下,千年古墓惨遭浩劫,大量文物正在流失,古老的文明正在地下哭泣、呻吟)(学生畅所欲言)师:你还知道哪些古遗迹被毁的资料,谁愿意跟大家说一说?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古遗迹是过去的东西,我们能不能毁坏,如果古遗迹被破坏了,我们失去的是什么?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古老的文明正在阵阵呐喊,告诫着自己的子孙:延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血脉是历史赋予的责任,绝不能让历史文明的血脉在我们的手中被切断。师:同学们,为了保护这些古遗迹,我们的国家、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你们知道哪些?能跟大家说说吗?(学生交流资料:法律、修复。或者说一说哪些地区保护古遗迹的工作做得好)(引导学生回答出:爱护古遗迹责任意识教师板书)师: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我们又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爱护古遗迹呢?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爱护古遗迹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是社会功德的表现,我们年龄虽然小,但同样能为保护古遗迹做出自己的贡献。(放本节课最初课件)3小结:3、我们的国粹教学目标:1通过说说国粹、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2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等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在教室前后左右挂上学生们上个学期美术课亲手制作的京剧脸谱)一、导入:一说国粹1播放课件一我们的国粹京剧中的红灯记选段,“你听懂了些什么?你们爱听京剧吗?”今天同学还给我们带来了空城计,请大家认真听,看看我们能听懂什么?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第三学习主题:3我们的国粹(板书)2说说国粹3过渡:(引出京剧)二、新授活动一:感受京剧过渡:你们认为京剧与我们平时看的影视剧有什么不同的地方?1讲京剧:“京剧知识知多少?”“什么是京剧?你们对京剧有哪些了解?”课前我们进行了预习,同学们提出了15个问题,各个学习小组收集了资料,来解决这些问题。先听听同学们对这些问题的解答,让我们对京剧多一些了解吧。你们从这些知识中能发现什么?2播放课件京剧知识及四大行当看了包公的演唱,你们又能从中体会到什么?3过渡:京剧为什么被称之为国粹?(二说国粹)在京剧中什么被称为艺术中的艺术?播放课件一4说脸谱: 播放课件 说唱脸谱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球 1、蔚蓝色的地球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知道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2、体会人类为揭开地球奥秘,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3、激发学生探索地球的愿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都是地球的居民,对于我们生存的地球,你了解多少呢?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蔚蓝色的地球,板书课题。二、学习“从太空看地球”1、我们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如果你乘座宇宙飞船遨游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的呢?欣赏书中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全景照片。2、指名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3、请同学们读一读书中描写的语句。4、你知道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从太空中观察地球全貌的人是谁吗?最早测算地球大小的人又是谁呢?读一读文中有关介绍。5、你知道了什么?6、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那究竟是多大呢?学习小伙伴告诉了我们。7、你还能用其他的事例来具体说明地球的大吗?三、学习“人类对地球的探索”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可是你知道吗?人类认识地球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人类最早将天想象成一个半圆的盖子,高高在上,无所不包。大地如一个方方正正的棋盘,被天所覆盖,人们是怎么证明地球是圆的呢?在很早以前,麦哲伦做了一次环球探航。2、请同学们阅读瞭望台中麦哲伦环球航行一文(1)麦哲伦和船员们遇到了哪些困难?(2)麦哲伦率领的5艘大船,200多名水手,历时3年返回西班牙时,还剩多少只船、多少队员?(3)从这一个个困难,一组组数据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全班交流4、历时3年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第一次通过实践,向世人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引导学生探究麦哲伦环球航行地图。5、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因此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千百年来,人类一代代不懈地探索着,用自己的智慧一次次揭开了地球的奥秘。(1)数百万年前的三叶虫化石(2)中国北极黄河站建成6、你还知道哪些人类探索地球的人和事?向大家介绍介绍。四、总结 人类为了揭示地的奥秘,在浩瀚的宇宙中,不断探索进取,充分显示出人类无穷的智慧,惊人的毅力和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第二课时一、板书课题,人类对地球的探索二、讲解(1)地球是一个球体(2)认识地球经历漫长过程(3)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证明地球是球形的。(4)地球是个球体三、讨论麦哲伦环球航行四、师生共同讨论96页问题五、作业(1)地球是怎样形成的?(2)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生命?(3)在地球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有生命的星球?2、我们的地球村教学目标:(1)知道经线、纬线、赤道、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大洲、大洋的名称和位置。(2)了解地球村的自然环境。(3)了解世界上许多国家及一些国家的地理位置和概况。(4)感受地球的美丽与神奇第课时一、从地球仪上找出自己的家乡、展示缩小的地球仪、学生读文中第一段的文字,理解意思,回答问题:你从地球仪上发现了什么?、学习经线、纬线和赤道以小组为单位,借助地球仪来进行探究性学习、从地球仪上找出七大洲,四大洋所处的位置二、学生一条龙式读有关小资料然后同学们说出自己读后的感受三、教师总结,订正所学过的内容四、布置作业记七大洲、四大洋第课时教学过程:一、巩固旧知识二、了解地球村“绿色走廊”“珠穆朗玛”“亚马孙平原”分小组活动,从书上找出地球之最和风景图片,来增加同学们的印象。撒哈拉沙漠安赫尔瀑布珊瑚礁大堡礁三、同学们打开书104页找出哪个洲的国家最多?哪个洲的国家最少?哪个洲没有国家?四、教师总结五、布置作业 书上的简答题写在作业本上。3、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教学目标: (1)知道世界有不同的人种,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2)探讨人种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3)学会尊重、欣赏、接纳、树立人种无优劣的观念。教学过程:谈话:你知道世界上人的肤色都相同吗?板书课题:不同肤色的居民二、教学达标1、讲述:世界上的人类,根据他们的外表、物征,主要可以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2、如图:观察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3、讨论:他们的长相他们的头发提问:中国人是什么人种?(黄种人)讲述:每个种族有不同的特点和各自的优势,我们的世界也因此多姿多彩。总结:人种族虽然不同,但是并没有优劣之分,都是平等的,不同种族的人都是我们地球村的兄弟姐妹。三、巩固练习1、比较一下,不同的人种有什么特征?2、世界上的人类,根据外表特征主要分( )、( )、( )人种?四、布置作业 致力于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为大家助力来源网络仅供参考欢迎您下载我们的文档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