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中语文 6.9《孙武》课件 粤教版选修之《先秦诸子名著选读》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160810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中语文 6.9《孙武》课件 粤教版选修之《先秦诸子名著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12年高中语文 6.9《孙武》课件 粤教版选修之《先秦诸子名著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12年高中语文 6.9《孙武》课件 粤教版选修之《先秦诸子名著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孙武,一、介绍孙武 二、孙子兵法的主要内容 三、孙子兵法的国内外影响 四、学习孙子兵法的意义,一、孙武介绍:(一)、历史契机、军旅世家,孙武 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大约与孔子同代。 他的祖先姓陈,是陈国(河南淮阳)人。陈厉公的儿子陈完因战乱到齐国避乱,被齐桓公授之以主管手工业的官,后来改名为田完。几代之后成为齐国新兴势力的代表。 田完的第五代子孙田书也就是孙武的祖父因为作战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并将乐安封给田书。人们把田武又称为孙武。 孙武后来因齐国内乱到吴国(江苏苏州),经伍子胥七次推荐被吴王委任为将。见吴王,演兵法,斩美姬。孙武为将以后,为吴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据史记记载,孙武助吴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吴王夫差当政以后国事紊乱,孙武的事迹已不见史书记载; 江苏吴县东门外建有孙武的坟墓,孙武可能是隐退山林,老死它乡。,(二)避患深居,潜心著书(公元前523512年),1、社会条件 齐(姜尚的封地)管仲任相多年,军事政治遗产丰富,正处社会大变革时期,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度,齐国领先。 2、家庭条件 (1)田桓采用税赋制变井田奴役制,“大斗借出,小斗收进,大秤分出,小秤收入” 办法,民众归附。 (2)田书(齐国大夫)攻莒有功,帝王封地赐姓(田改孙)。,3、个人勤奋,(三)扶吴破楚,功勋卓著 1、公元前512年,灭钟吾国、徐国之战; 2、公元前511年,三师肆楚克养之战; 3、公元前508年,吴楚豫章之战; 4、公元前506年,破楚入郢之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毛泽东,二、孙子兵法主要内容,(一)、计篇论战争谋划 (全书的总纲) 兵者,国之大事五事七计因利而制权诡道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庙算,重战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决定战争胜负的条件 五事七计 实现胜利的手段 庙算、诡道,善用计谋。,兵不厌诈十二法,“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视之远,远而视之近,强而避之,实而备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利而诱之,亲而离之,乱而取之。” 其核心“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二)作战篇论战略进攻思想,(战者)日费千金因粮于敌兵贵胜不贵久胜敌而益强。,“越南战争的结局早己被中国两千多年前的战略家孙武揭示出来” 当时他引用的话就是“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孙子认为在作战之前进行战争筹划时就应该立足于“速战速决”。原因有二:一是经济上承受不起,二是如果时间太长,既使胜利了,自己国力也会衰退,其它国可能乘机灭掉自己。,游击队歌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抢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因粮于敌,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而归,重要原因是环境的恶劣以及俄实施坚壁清野的政策切断了它的后勤来源。,“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箕杆一石,当吾二十石。”,(三)谋攻篇论谋攻原则,战争的目的是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不战而屈人之兵全胜原则。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上兵伐谋用兵最上乘之法是以谋略战胜敌人。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者,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四)形篇论军事态势,军队作战要使本方处于有利的态势,寻找时机,以优势战胜敌人。 自保而全胜根据力量对比,对攻守的灵活运用,保全自己战胜敌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胜兵先胜战争要基于对双方军事优劣的判断。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示形造势,气势上压倒对方,掌握胜利的先机。 “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五)势篇论战术,战争中要发挥将帅的才能,顺应有利态势,运用战术,出奇制胜。 择人任势,知人善任,顺势而为。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任势” 李筌:择其所能任之。夫勇者可战,谨慎者可守,智者可说,无弃物也。 善用奇正,出奇制胜 “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敌者,奇正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诱敌动敌,(六)虚实篇论作战指导思想,兵力大小,装备强弱,士气高低,饱和饥,逸与劳等等。条件有利为实,条件不利为虚。 虚实与主动,“致人而不致于人”。 -先处战地。“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避实击虚,“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 -兵无常势,敌变我变,因敌制胜。 -我专敌分。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分散敌人 “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十攻其一也。”,(七)军争篇论夺取战场主动权,用兵的战略。争取主动和先机的方法原则。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夺气夺心“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军争中困难之处:行军机动中缓急以及物资的处理 “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兵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八)九变篇论灵活用兵,通九变之术 “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智者之虑,杂于利害。 “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备而无患,国防巩固便可有恃无恐。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将有五危,克服性格上的五个弱点。 “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九)行军篇论行军打仗原则,处军相敌,料敌并力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a、战时适应地形,申明行军、驻军和作战的各种措置。 “凡处军相敌之法: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渡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 ”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 ”,b、料敌通过自然景象的特征和变化,以及敌人的行动变化,来观察和分析敌情。,“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 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 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 辞卑而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 奔走而陈兵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 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 杀马肉食者,军无粮也;悬缶不返其舍者,穷寇也;”,c、“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 d、管理军队的方法“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统御军队既要有教育又要有威信。,(十)地形篇论各种地形的作战方法,六地之道不可不察也 通地敌我均可往返之地; 支地敌我出击都不利之地; 挂地可往难返之地; 隘地两侧险要,中间狭窄之地; 险地险要之地; 远地离部队集结地较远之地。,地形者兵之助,将帅指挥作战的辅助和重要依据。 “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 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十一)九地篇论不同地域的作战原则,大体内容: 九地之变合于利而动兵之情主速,攻其所不戒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九地之变,名目 性质 战法 散地乡土熟路,士卒易逃散之地(不宜战); 轻地往返比较便利之地 (不宜久留); 争地双方必争之地 ( 先敌占领); 交地敌我均可往返之地 (严密戒备); 衢地与各国联络方便之地 (争取同盟); 重地进入敌国纵深难返之地 (因粮于敌); 汜地沼泽山林难行之地 (快速通过); 围地便于埋伏包围之地 (防敌包围); 死地易进不易出之地 (死战求生);,兵贵神速,攻其不备。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 “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将帅的沉着处置及军队关系。,“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十二)火攻篇论火攻的种类和方法,火攻助兵攻识五火之变发火有时,起火有日克敌制胜。 五火 火人焚烧敌军人员; 火积焚烧敌军粮秣; 火辎焚烧敌军辎重; 火库焚烧敌军仓库; 火队焚烧敌军运输设施。,(十三)用间篇论使用间谋的意义和方法,知敌之情必取于人五间俱起莫知其道圣智用间密间亲间厚间。 五间 乡间收买敌国中熟悉乡情者,充当我间谍; 内间收买敌国知内幕的官吏,充当我间谍; 反间将敌方间谍诱降为我方间谍; 死间派出向敌方传送假情报,使敌上当,事后被敌发现而处死的间谍; 生间派往敌国收集情报而且能活着回来的间谍。,二、孙子兵法的国内外影响,(一)国内的影响 1、家喻户晓 (1)“今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 韩非子五蠹,(2)“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 司马迁史记,2、承前启后,(1)武经七书基础是孙子兵法;,(4)“就中国历史来考究,二千多年的兵书,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书,便成为中国的军事哲学。” 孙中山,(2)注释孙子的兵家50多家,首推曹操;“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3)清朝:“武试默经不出孙吴”。,3、影响深远,(1)历史名将:孙膑、赵奢、韩信、黥布、曹操、孔明、李世民、李靖、岳飞、戚继光等均是孙武军事思想的继承者。,(2)刘伯承被誉为“当代孙武”。,(4)国内“孙子兵法学会”。,(3)毛泽东:“孙子的规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二)国外的影响,(1)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被视为“稀世珍宝”。 “孙子是东方兵学的鼻祖,武经的冠冕”。 士官学校教官尾川敬二 “孙子是富有天才的人,其书在今日,无论任何人,莫不称为万古不易的真理。” 阿多俊介 (2)日战国时代(14761573) 名将武田信玄将“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写在军旗上,以励将士。 (3)二战前,出版有关孙子的专著有100多种。 (4)近代日本各界,尤其经济管理界,出现研究和广泛应用“孙子”的热潮。,1、东入日本,2、西传欧美,中国的军事艺术 约.丁.阿米欧 拿破仑阅读并运用“孙子”成为佳话。,(1)法国:1772,(2)英国:1905,卡托普将“孙子”由日文译成英文。 1963年,格里菲斯(牛津大学)出版“孙子”新译本:“在以往的一切军事思想家中,唯一可与孙子相比者只有克劳塞维茨。但即使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其生命力也不及孙子兵法,尽管他写战争论时比孙子晚了二千多年,孙子的思想明确性正可纠正克劳塞维茨的模糊性”。,(3)德国:1910,中国的武经布.纳瓦拉,德皇威廉二世,在一战逃亡途中读到“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不胜感叹,此书“来迟了”。,(4)俄国:1860,斯莱兹奈夫斯基翻译出版孙子兵法。,1955年,国防部军事出版社,出版了中译俄孙子兵法,“古代中国高度发达的文化促进了它军事学术的高水平发展。当欧洲人还不知战争的知识体系为何物时,中国的将帅已在偿试总结战争的经验”。,(5)美国:1944,1944、1953年两次出版了孙子兵法。 “第一次得知孙子是在1977年,一读之后就佩服得五体投地”。“我愿孙子成为我们官兵、政治家、政府工作人员以及一切大学、中学的必读书”。“每年对官员进行孙子的学习考试,90分为及格分,不及格者一律自动辞职。 詹姆斯.拉维尔,三、学习孙子兵法的意义,(一)有利于推动军事学术研究和军事理论的发展。 (二)有利于指导实践: 1、指导军事斗争; 2、指导外交斗争; 3、指导军队建设; 4、指导经济管理及其它领域; 5、指导待人处世。 (三)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四)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主、自立、自信精神。,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