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2单元《五月蝉歌》课件3 花城版.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1606205 上传时间:2020-04-3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6.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2单元《五月蝉歌》课件3 花城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2单元《五月蝉歌》课件3 花城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2单元《五月蝉歌》课件3 花城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月蝉歌,观看贵州侗族大歌介绍,(1)听一听:欣赏五月蝉歌,A、师: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说说该民歌的表演形式有何特点?,表演形式:无伴奏无指挥演唱形式为合唱,B、师:多声部演唱时,高声部一般由几人演唱?出现在低声部之前还是之后?,高声部一人演唱,出现在低声部前。“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而侗族则称为“众低独高”。,C、师:你们认为主旋律出现在高声部还是低声部?,低声部,D、师:一般我们听到的合唱主旋律是出现在高声部还是低声部?,高声部,侗族大歌的高声部是派生出来的,是树岔,低声部才是主杆:主旋律出现在低声部。,E、完整欣赏五月蝉歌,分析歌曲的音响特点。,音响特点:高亢明亮、自然朴素、声部此起彼伏,造成了一幅很热闹的景象,表达了夏日来临,蝉争鸣的欢跃气氛。,五月蝉歌的歌词较短。从实质上看,这种歌的衬词要比歌词重要的多。因为其衬词部分才是歌的主体。通常,歌手们要凭借歌曲的优美的旋律及令人遐想的和声来展示自己动人的歌喉及高超的演唱技巧。这首歌采用了二声部合唱的形式。歌曲的主旋律有时在第一声部,有时又在第二声部。因此,演唱者既要演唱主旋律,也要以和声去伴合主旋律,从而表现蝉虫在树上鸣叫的情景。,歌曲简介,(2)讲一讲:1、侗族大歌,师:在侗族中,“大歌”含有古老的歌、很长的歌、很大的歌等意思。因此,“侗族大歌”可以理解为结构庞大的侗族民间合唱歌曲。侗族大歌的分类:声音大歌(侗语称“嘎所”)柔声大歌(侗语称“嘎嘛”)伦理大歌(侗语称“嘎想”)叙事大歌(侗语称“嘎吉”),提问:五月蝉歌是属于哪一种大歌?,声音大歌,声音大歌是“以表现歌曲的曲调和歌队的声音为主的大歌”。这种歌的歌词较短,一首歌通常有两段词,多的也不超过五段,每段歌词也仅有三、四句。它的主要特点是:每段歌的后半部分都有一个相当长的持续音衬腔,侗族人民把这部分视为声音大歌的主体,常常要使用“循环呼吸”的方法来演唱。声音大歌往往对自然景物进行惟妙惟肖的模仿与刻画。蝉鸣声、杨梅虫叫声、山羊跳跃的形象、小河蜿蜒流水的情态等。,2、侗族介绍,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侗族。侗族人口总数为296万人(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侗族人民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木。林业以产杉木著称。以生产鱼粳稻为主,选育栽培有本民族独特优质的水稻品系“香禾糯,善用稻田养鱼,创造和传承了以“稻鱼鸭共生”为特点的侗乡有机农业文化遗产。有自己的民间戏曲侗戏。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族的主要标志。,活动:欣赏侗族布谷催春片段,让学生模仿,尝试用bugu进行二声部练习,这一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侗族大歌风格特点及音调特色,而这只是西南民族音乐文化的一部分;浩瀚的西南音乐文化有待我们继续不断地去学习。也希望同学们能用不同的方法更好地去了解、学习我国灿烂的民族音乐文化。,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