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59856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初一语文)第一单元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 字词菜畦 桑葚 油蛉 缠络 斑蝥 臃肿 蟋蟀 珊瑚 确凿 收敛脑髓 鉴赏 觅食 罕至 竹筛 倜傥 秕谷 鼎沸 书塾 宿儒蝉蜕 锡箔 叵 攒成 菜畦 斑蝥 好高骛远 2、 感悟中心1) 作者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儿童时代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描写,揭露和批判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封建教育制度的彻底否定。2)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描写,表现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3、 重点句解析1、如何把握“先生”这一形象? 为人正直,具有反帝的爱国思想。和蔼可亲,爱护学生。博学,但受封建思想影响,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比较束缚儿童的发展。2、 插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给百草园增加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3、 第一自然段中,“确凿”“似乎”两个词是否矛盾? 不矛盾,因为它表达了两种意思。“似乎”是指作者对那次见面印象不深刻;“确凿”是指追忆童年生活,那种快乐历历在目,故用肯定的语气。 2、爸爸的花儿落了1、 字词衣襟 掸子 徘徊 肿胀 栅栏 骊(l)歌 叮嘱 恐惧 花圃 抽屉廊檐 玉簪花 蒲公英 知交半零落 2、 感悟中心通过对“我”参加毕业典礼前后过程的描写,及其所引出的爸爸对“我”教育的一系列回忆,刻画了一个严厉而慈爱的父亲形象,也表现了“我”对爸爸的崇敬和怀念,同时也写出了自己真正体会到我已不再是小孩子,写出了一份爸爸和女儿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的厚重情感。3、 重点句解析1、“花”在全文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作为线索贯穿全文。2、 连续两次写到“快回家去”,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我”急于想回家向爸爸汇报一天的情况和自己的收获的心情,以及对爸爸的挚爱的感情。3、 爸爸的花儿虽然落了,但却结出丰硕的果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爸爸的眼里让“我”严格要求自己,爸爸的鼓励也让“我”坚强。当爸爸去世时,“我”的镇定意味着“我”已成熟。4、 文章最后两段在结构上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总结全文,篇末点题,点明主旨。内容上表现了爸爸去世,“我”已不再是一个小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了,应承担起家庭的重担。3、丑小鸭1、 字词 讪笑 丑陋 木屐 吐绶(shu)鸡 沮丧 冰雹 飕飕 啄食 嫉(j)妒 骇人听闻 来势汹汹 丑陋2、 中心思想 通过丑小鸭因其“丑陋”而遭到嘲笑和歧视,经历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最终变成白天鹅的曲折经历,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3、 关键句 1、为什么丑小鸭拼死也要“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也想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 因为他心中有着恒久的梦想,自己也想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 2、如何理解“只要你是一只鹅蛋,就算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关系”? 只要有理想有追求,并为着目标不懈努力,即使身处逆境也没有关系,理想终能实现。4、 作者背景安徒生,丹麦著名作家,世界著名童话大师,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等。4、诗两首1、 字词 忧郁 瞬息 涉足 伫立 萋萋 诱人 延绵 幽寂 2、 主旨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一首抒情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它告诉我们:对待人生要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冷静对待,要善于克制自己,放眼未来。 为选择的路也是一首抒情诗,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美好的,有许多道路都是我们想走的,但在生活的十字路口,我们应该清醒地作出选择,虽可能有遗憾,但绝不后悔。三、作者背景 普希金,俄罗斯民族诗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代表作有自由颂致大海。5、伤仲永1、 主题思想 通过记叙方仲永因为父亲“不使学”,而从神通到“泯然众人矣”的变化过程,说明天资固然重要,但没有好的后天教育,再好的天赋也不可能得到发挥,告诉我们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2、 作者背景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他们的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3、 字词 隶 邑人 扳(pn) 环谒 泯然 贤 耶4、 通假字 1) “扳”通“攀”,牵、引 2) “材”通“才”,才能5、 一词多义 书 然 闻 自 于 之6、 古今异义 是 或 文理7、 词类活用 宾客 奇 利 日8、 特殊句式 判断句: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省略句:还自扬州。 倒装句:1)即书诗四句。(定语后置) 2)还自扬州。(状语后置)九、“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 前者指天赋,后者指后天的学习教育。 第二单元6、黄河颂 一、字词 气魄 山巅 澎湃 狂澜 哺育 劈开 宛转 屏障 九曲连环 二、感悟中心 诗人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以黄河为榜样,像它一样伟大坚强。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整首诗的风格豪迈、直白。 三、句子解析 1、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作用? 歌颂内容由虚到实,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2、如何理解“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这是一个比喻句,体现了黄河气势磅礴、势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7、最后一课 一、主题内容 小说通过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着意刻画了乡村老师韩麦尔先生的典型形象,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字词 哽咽 挟 踱步 惩罚 诧异 祈祷 督学 膝头 懊悔 钥匙 三、关键句 1、小弗朗士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贯穿故事情节,深化小说主题的作用。 2、文章写教堂的钟声、起到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 钟声宣告最后一课的结束,号声预示着德语将要替代法语。钟声、号声的相继传来,使韩麦尔先生眷恋国土的心更为痛楚和悲愤,为下文起到烘托和铺垫的作用。 3、“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忽然”表明了什么? 说明这钟声是在韩麦尔先生争分夺秒的教,学生全神贯注的听的情况下敲响的,增加了悲怆的气氛。 4、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细节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韩麦尔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5、“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个高大”的含义是什么? 表现小弗朗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无比崇敬。 6、“监狱大门”和“钥匙”比喻什么? “监狱大门”指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通知和封锁;“钥匙”指法国语言;全句意思是:掌握祖国的语言,可以激发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败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四、补充:小说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安排情节。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1、 中心思想作者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坚信革命必胜,民族必兴,气魄雄健豪壮,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2、 字词逼狭 险峻 阻抑 崎岖 愈能 李大钊 回环曲折 亦复如是 3、 句子解析 1、如何理解“雄健的精神”? 指民族的精神,是一种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2、“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千里的迫势。”这句话中的比喻义分别是什么? 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 扬子江:比喻我们的民族精神。 浩浩荡荡:比喻中华民族的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平原无际,一泻千里:比喻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 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比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浊流滚滚,一泻千里:比喻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 这些比喻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9、土地的誓言1、 中心思想作者抒发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情;对美好家园的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2、 字词炽痛 嗥鸣 斑斓 怪诞 亘古 澜语 默契 田垄 镐头污秽 丰饶 辘辘 泛滥 白桦林 蚱蜢3、 句子解析1、 作者为什么将“关东原野”称为“她”? 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变化的结果,用“她”体现了作者对土地的深情,语言热烈,感情浓郁。2、如何理解“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 作者昔日在田垄留下的欢笑随着“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早已荡然无存,取代的是无尽的凄苦和悲愤。用“埋葬”使句子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情。10、木兰诗1、 文学常识 乐府诗集是宋朝郭茂倩编的北朝民歌,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叙事诗,收录上古至唐五代的乐章和歌谣,其中以汉魏隋唐的乐府诗为主。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木兰歌,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壁”。2、 中心思想 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古诗,塑造了木兰这一聪明勇敢、淳厚质朴、不慕名利、爱国爱家的巾帼英雄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儿女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纯朴的优秀品质。3、 字词 唧 燕山 辔头 可汗 姊妹 胡骑 金柝 鸣溅溅 云鬓 战袍 机杼 霍霍 啾啾 戎机 鞍鞯 星宿 4、 通假 1)对镜贴花黄:“帖”通“贴”,粘贴 2)出门看火伴:“火”通“伙”,同伍的士兵 5、 一词多义 市 将 帖 机 6、 古今异义 爷 迷离 但 郭 走 7、 词类活用 1)策勋十二转:名词活用为动词,记,登记。 2)当窗理云鬓:名词作状语,像云那样。8、 特殊句式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宾语前置) 2、昨夜见军帖。(省主语)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互文) 翻译: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次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9、 句子解析 1、“雄兔脚扑朔”等四句该如何理解? 比喻在日常生活中男女性别特征明显,但在战场厮杀时,要分辨出男女就十分困难了。 2、写木兰从军原因的诗句是:可汗大点兵。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写木兰奔赴沙场途中思念亲人的诗句是: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写木兰征战生活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第三单元11、邓稼先1、 字词氢弹 懈怠 癌症 开拓 署名 交瘁 奠基 元勋 孕育 选聘 无垠难堪 夐(xing) 挚友 日曛 妇孺皆知 鲜为人知 可歌可泣 当之无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锋芒毕露 家喻户晓 知人之明 马革裹尸 至死不懈截然不同 任人宰割2、 中心思想这篇回忆性散文将邓稼先生平和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来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赞扬了邓稼先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3、 句子解析 1、邓稼先一生的主要工作及其贡献是什么?他的贡献对中华民族有什么意义?主要工作是研制成功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他的工作使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了任人宰割的日子。 2、如何对邓稼先一生的工作进行评价?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被称为“两弹元勋”。 3、写邓稼先第二次手术期间和于敏写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建议书这一情节的目的是什么?用以表现邓稼先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 字词 衰微 弥高 卓越 迭起 小楷 锲而不舍 无无穷年 心会神凝 迥乎不同 群蚁排衙 慷慨淋漓 目不窥园 历尽心血 潜心贯注 气冲斗牛(指天空) 一反既往 2、 中心思想 通过记叙闻一多作为学者方面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的事迹,表现了闻一多说做统一,表里如一的崇高品质,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的献身精神。3、 句子解析 1、“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和“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体现了闻一多什么特点? 义正言辞,声震天地,蔑视敌人。 2、闻一多先生“巨”在何处,“高”在哪里? “巨”在他一切为民上,“高”在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上。 3、文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叙述闻一多先生研究学问的事迹是为了证明闻一多在做学问上不“说”而做。这八个字与全文呼应,也起到了印证作用,同时也起到强调的作用,强调在不“说”的情况下,却“做”出了卓越的成绩。13、音乐巨人贝多芬 一、文学常识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音乐家,代表作命运交响曲。2、 字词深邃 磐石 门槛 重荷 捏弄 踌躇 喧嚣 纽扣 下颏(k)喃喃(nn) 惹人注目 杂乱无章 不见天日 坚忍 蓬勃 小心翼翼3、 中心思想通过对贝多芬肖像和语言的描写,再现了贝多芬的形象,着重表现他内心世界的痛苦和对不幸命运的顽强抗争。4、 句子解析1、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耳聋给他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常常被人误解,而一棵树尚且可以听到大自然的声音;另外,耳聋后的贝多芬可以远离人世的喧嚣和纷争,获得心灵的纯净和安宁。2、 将“耳聋”比喻成“囚牢”有什么表达作用? 生动形象地表明耳聋带给贝多芬的极大不幸。3、 为什么贝多芬说“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贝多芬用他的整个生命和热情从事音乐创作,而乐队只能奏出有声的音符,却不能完美传达心灵的律动和生命的节奏,即贝多芬心里的音乐。4、 “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中“永恒”指什么? “永恒”指作为心灵载体的音乐艺术。意思是尽管贝多芬耳聋了,但这局限又使他超越形体和言辞,直接感知人的心灵世界,朋友会离他而去,会误解他,但音乐却不会。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1、 字词魁梧 魅力 白皙 一拍即合 轮廓 滑稽 脚踝 义愤填膺 荒谬固执 捋着 头颅 迸发 翘首以待 忘乎所以 博学多才 滑稽2、 文学常识莫泊桑,法国中短篇小说家。代表作羊脂球福楼拜,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文学导师。15、孙权劝学1、 文学常识司马迁,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主持编纂纪传体通史史记。孙权劝学一文选自资治通鉴。2、 字词卿(qng) 岂 涉猎 孰 遂 邪 更 刮目相看 吴下阿蒙3、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孙权劝学的古诗,强调了读书学习对增长才略、“当涂掌事”的重要作用。4、 通假字1)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道路。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5、 一词多义 乃 见6、 古今异义 博士 往事 孤 治7、 特殊句式 1、蒙辞以军中多务。(状语后置) 2、肃遂拜蒙母。(省略介词“于”)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8、 翻译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难道我是希望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学的学官吗?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相待。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9、 句子解析 1、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第四单元16、社戏1、 文学常识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2、 感悟中心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永久眷念和对童年自由生活的向往。3、 字词颇 怠慢 弥散 絮叨 撮 凫水 潺潺 蕴藻 蹿(cun) 踱行辈 家眷 惮 归省 宛转 纠葛 撺掇 委实 缥缈 宽慰4、 句子解析 1、为什么“我”认为鲁镇是“乐土”? 因为我在这里可以得到优待,可以不念诗经之类难懂的书,还可以体验乡间生活的无穷乐趣。 2、如何理解“但我还觉得船慢”? 表现出“我”急欲看戏的心情。 3、六一公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淳朴乡民,好客。17、安塞腰鼓1、 中心思想这篇文章通过描写气势恢宏的安塞腰鼓,歌颂了生命奔腾的力量,让人感悟到从黄土高原产生的壮阔、豪放的气概和精神,催人奋进,给人震撼与鼓舞。本文既是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也是对民族魂魄的诗情礼赞。2、 字词 晦暗 困倦 瞳仁 捶 戛(ji)然 烧灼 亢奋 羁(j)绊 恬静 冗杂 束缚 淋漓 骤雨 磅礴 战栗 愈加 咝 惊心动魄 叹为观止 蓦(m)然 大彻大悟 奔突 飞溅 3、 句子解析1、如何理解“后生”的含义? 指年轻人,年轻的生命,朴实,不做、不招摇,像“高粱”一样无话而茁壮,自然健康。2、 “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这几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 不能,因为它们的排列是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中心到四周,顺序不可颠倒。3、“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这是人对闹声的一种感受,以静来反衬动,可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4、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鸡啼声是天亮的标志,是新的一天的开始和希望的象征。5、“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 为全篇确定基本的音高、色泽、氛围和主要的精神走向,每一次出现都有新的感觉、内涵和情景。“好”字突出了作者饱满的激情。6、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原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句中是指舞姿给人强烈的美的享受。 7、“思绪中不存在任何隐秘”中的“不存在任何隐秘”怎样理解? 指尽情的宣泄内心的情感。18、竹影1、 作者背景 丰子恺,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2、 文章内容 以几个少年充满童真童趣的描描画画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说明艺术并非高不可攀,儿童也可以有艺术上的发现,关键是要在生活中感受艺术的能力。3、 字词 蘸 惬意 口头禅 一缕 幽暗 肥硕 丰子恺 疏密 朱砂 赵孟頫(f) 水门汀(tng) 包罗万象 参差不齐4、 句子解析 1、如何理解“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 所谓“符号”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内容(所指),二是形式(能指),关键是内容,而不在于形式。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两种审美体系,两种绘画形式的不同。 2、“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 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竹石高贵、有气节的象征,而墨画在中国画中石一种很高贵的画法,用墨来画竹正能表现竹的品质。同时也体现出了爸爸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19、观舞记1、 作者背景 冰心,原名写完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2、 字词咿哑 粲(cn)然 浑身解(xi)数 颦蹙 静穆 嗔视 端凝 叱咤(zh) 尽态极妍 惆怅 花鬘(mn)斗薮(su) 高视阔步息息相通 本色当行3、 句子解析1、 “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体现出卡拉玛不但舞姿非常优美,而且整个人的心灵都完全投入其中,身心浑然一体,所以“忘怀了观众和自己”。2、安塞腰鼓和观舞记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不同点安塞腰鼓都写出了舞者的心灵和身体一齐舞蹈,通过任务的描写来体现舞者的心灵美。主要表现阳刚之美大量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语言真实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写出了在偏僻、贫困、落后、闭塞的黄土高原上的高原情和对生命的激情。观舞记主要表现阴柔之美大量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来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蹈。描写了她们的舞姿、服装、神态、外貌、身形等,表达了作者对她们的赞美之情,对她们舞蹈的喜爱之情。20、口技1、 中心内容 作者通过对口技表演中各种声音的生动逼真的描摹。赞扬了口技者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口技艺人的智慧和才能。2、 字词 哗 齁(hu) 中间 几欲 呓语 屏障 林嗣环 颈 犬吠 曳屋 许许声 絮絮 少(sho)顷 3、 通假字 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4、 一词多义 乳 绝 妙 指5、 古今异义 但 闻 股 会 少 6、 词类活用 善 宴 名 目 手7、 特殊句式 1、会宾客大宴(宾语前置,“会大宴宾客”) 2、口技人坐屏障中(“坐”后面省略介词“于”)8、 词语积累 表示时间的词语 1、表示突然发生:忽 忽然 2、表示同时发生:一时 3、表示相继发生:继而 4、表示特定时间发生:是时 5、表示过来很短的时间就发生:俄而 少顷9、 句子解析 1、文中五个“百千”连用,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对偶、夸张和顶真的修辞手法。对偶句的句式相对整齐、妥帖;夸张的手法赞扬了口技表演者技艺高超;顶真的运用,使语句连贯且很有气势。 2、结尾再次交代几样道具,这样写与开头是否重复?为什么? 不重复,这样写能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进一步衬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第五单元21、伟大的悲剧1、 中心思想文章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对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和他的队友们在征服南极点失败后在归途中的悲壮覆没,高度赞扬了她们勇于探索的精神、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以及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2、 字词拽出 无垠 坚持不懈 癫狂 凛冽 精疲力竭 吞噬(sh) 销蚀 怏(yng)怏不乐 皑皑 毋宁 毛骨悚然 羸弱 步履 姗姗来迟遗孀 告罄 忧心忡忡 夺眶(kung)而出 语无伦次 粟米 战栗风餐露宿 夜不成眠 耀武扬威 疲惫不堪 畏缩不前 鲁莽大胆念念有词 精打细算3、 句子解析 1、题目中的“悲剧”和“伟大”是否矛盾? 不矛盾。失败,死亡的“悲剧”性结局的确令人感到悲哀,但其中体现的英雄气概、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足以汇聚成一种“伟大”的力量,震撼人心。 2、为什么奥茨想早点结束自己的生命? 表明奥茨不想拖累同伴。体现了他无私和献身精神以及同伴们真挚的爱心和难得的集体主义精神。 3、如何理解奥茨提出要独自出去走走时,同伴们无人阻拦也不握手? 因为奥茨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震撼了同伴。那是一个勇士最后的尊严,大家虽然十分悲伤,却理解并尊重奥茨的选择。 4、“心中的海市蜃楼”指什么? 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往事和他对遥远祖国、亲人与朋友的怀想,它们与现实的严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5、“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等人崇高的赞誉:尽管斯科特等人在于大自然的搏斗中失败了,肉体倒下了,但他们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高尚。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22、在沙漠中心1、 中心思想 记叙了“我”在沙漠中由“痛苦、绝望”到“乐观、平静”的心理过程,通过对沙漠奇景的描绘和“我”内心的独白,表现了“我”战胜困难、走出沙漠的坚定信念,以及对生命的热爱与渴望。2、 字词 硌(g) 辐射 筛糠 协奏 噎 躯壳 脐带 犁铧 真谛 虫豸乙醚 根深蒂固 阴谋诡计 桅杆 枢纽 卷土重来 芸芸众生 死得其所 幻影3、 句子解析1、作者能从痛苦、绝望中转而变得乐观、平静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认为他的死亡时人的忍耐力所致,决不是他的错。如果能回去,他会卷土重来。他的冒险是去寻找自己的真理,这就是对人类的责任感。他认为为人类的命运而死是死得其所,所以他不抱怨。2、 作者的这种冒险精神是为了什么? 作者热爱生命,但人的幸福不在于自由,而在于对一个责任的承担。这个责任就是对人类咱新的建设事业负责,对人类的命运尽一点责任。为此冒险是值得的,是崇高的。3、 “我”喜欢“生命”,却又“平静地面对死亡”,矛盾吗? 不矛盾。“我”喜欢生命,但因为“我”理解了生命的真谛,认为人只有在“工作中是幸福的”,只有那样人生才会充实有意义。“我”“平静”是因为我没有遗憾,因为已经“奋斗过”,所以能够平静地面对死亡,但也决不会放过任何求生的机会。4、作者为什么说“飞机,它不是一个目的,而是一个工具”? 因为人们只是通过飞机这个工具,去达到自己的目的,去寻找真理。5、 如何理解“我把露水当做希望”? 表明了我当时处境的艰难,同时也说明了“我”的顽强和乐观的精神。 6、如何理解作者把某些人比作“蚂蚁一样的虫豸”? 把因承受着某种感觉不到的压力而没有思想的人比作蚂蚁一样的虫豸,贴切、形象。也写出了“我”对奋斗与人生意义的思考。7、 “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分别指什么? “我奋斗过”是指“我”驾驶飞机用生命探索,开辟新航线。“但我失败了”是指在这次飞行中,飞机坠毁在利比亚沙漠。 8、 如何理解“不过,我总算呼吸过海风了”? 这里的“海风”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理想实现前的曙光,事业成功前的指向标。23、登上地球之巅1、 中心内容这是一篇通讯录。文章记叙了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赞扬了他们强烈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2、 字词砭骨 崔巍 窒息 漆黑 镶嵌 匍匐 锥形 威胁 冰镐 滞留 轮廓 积雪 缭绕 巅峰 履践 牲畜 抽搐 脊梁 燎原 养精蓄锐 异口同声 斩钉截铁 齐心协力 腰酸背痛 勇往直前 3、 句子解析1、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它们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 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欣赏美丽的珠穆朗玛峰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之为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2、 这篇文章给你怎样的启示? 我们遇到困难时应该鼓起勇气,勇往直前,只要拥有顽强的意志,任何困难都会迎刃而解。24、真正的英雄1、 中心内容这篇演讲稿哀悼了罹难的航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2、 字词 哀悼 勋章 锲而不舍 锤炼 阴霾 孜孜不倦 祈求 凝聚 战栗 拓荒 弥(m)补 不朽 余暇 疆域 迫不及待 刚毅不屈 梦寐以求 3、 题目解读“英雄”,指才能超群、英勇无畏的人,又用“真正”加以修饰、强调,表达了对在这次空难中罹难的七位英雄的充分肯定和赞扬。4、 句子解析 1、“他们彼此很不相同,但他们每个人的追求和肩负的使命却又是那样的一致” 这是一个过渡句,由这句话引出下文对七位英雄生平的介绍,引起人们对英雄的回忆。 2、宇航员因为航天飞机的失事而牺牲,但演讲者却说:“这是述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如何理解? 人类探索本身就意味着冒险,宇航员的每一次升空,都意味着危险,很有可能是灾难,但他们没有害怕,而是义无反顾随时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都是胜利者,都是勇敢者。 3、里根总统所宣扬的美国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怎样看待这种精神? 宣扬的是开拓精神、想象力、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刚毅不屈的品质等。 这种精神是优秀的、高贵的,不分民族、种族、国家,都应当学习和借鉴。 4、演讲词中提到一个世纪前美国西部的开拓者是为了什么? 将开发美国西部的拓荒者的开拓进取与当前的宇航事业作对比,说明发展宇航事业同样需要前仆后继、开拓进取的精神。25、短文两篇1、 文学常识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山海经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地理书,主要记载了古代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其中保存了不少古代神话的资料。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2、 中心内容夸父逐日这篇深化描写了巨人夸父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手杖化为桃林的故事。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共工怒触不周山反映了远古部落之间的斗争,塑造了一位具有非凡神力的共工形象,从神话的角度,向人们解释了天倾西北,河流东流的自然现象的原因,从侧面反映了远古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3、 字词渭 颛顼(zhun x) 水潦(lo)4、 一词多义日 道 入 5、 古今异义走 河 维6、 词类活用1)北饮大泽 :方位名词做状语,向北 2)天倾西北 :方位名词做状语,向西北3)地不满东南 :方位名词做状语,向东南4)道渴而死 :名词作状语,在半路上7、 特殊句式地不满东南:状语后置,应为“地(于)东南不满”8、 句子解析 1、怎样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的挑战精神? 共工不甘于压迫,他敢于向强大的颛顼挑战。 2、对夸父“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后已、甘愿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故事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3、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都很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夸父敢于与太阳赛跑,共工敢于与颛顼争帝。 4、怎样看待夸父“与日逐走”? (1)从积极的角度看:表现了夸父宏大的志向、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2)从消极的角度看:表现了夸父不自量力。 第六单元26、猫1、 中心内容叙述了“我”家先后养的三只猫的故事,抒发了“我”的喜爱、痛惜和勇于自责的思想感情,进而告诫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摆脱偏见,决不可主观武断。2、 字词污涩 红绫 诅骂 怅然 蜷伏 惩戒 相称 怂恿 提心吊胆辈楚 妄下断言 27、斑羚飞渡1、 中心内容本文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歌颂了老斑羚为了拯救种群的无私奉献精神,赞扬了镰刀头羊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英雄精神。2、 字词 对峙 逞能 湛蓝 苍穹 娴熟 甜腻 斑斓 肌腱 蹿(cun)跃山涧 坠落 悲怆 磐石 铸就 狩猎 剖开 恍惚 戛(ji)洛山进退维谷 眼花缭乱 迥然不同 秩序井然 目瞪口呆 略胜一筹28、华南虎1、 中心内容 这首诗写于人们的精神自由受到严重束缚的“十年动乱”时期,诗人以被囚禁在铁笼中失去自由还饱受摧残、嘲弄的华南虎为象征,表现了自己以及同时代人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2、 字词 铰掉 劝诱 抽搐 沟壑 不羁 栅栏 胆怯 旖旎 呵斥 苍苍莽莽 叽叽喳喳 吃破天惊 29、马1、 中心内容本文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流露出作者对“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 2、 字词小觑 项鬣 剽(pio)悍 锦毡 疮(chung)痍 阔绰 窥伺 观瞻畸形 妍丽 庇荫(yn) 遒劲 颚骨 慷慨 鞍辔 相得益彰有过之无不及3、 句子解析 人工饲养的马:勇毅、驯良 天然野生的马: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团结和睦30、狼1、 中心内容 讲述一个屠户途中遇狼,经过惧狼、御狼,最后杀狼的故事,说明了狼再狡猾也斗不过人,也告诫人们: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应丢掉幻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最后才能取得胜利。2、 字词缀行 大窘 苫蔽 驰担 眈眈 少(sho)时 意暇 毙之 黠 瞑 尻 假寐3、 通假字1)止有剩骨:只2)止增笑耳:只4、 一词多义止 敌 意 前5、 古今异义几何 股 盖6、 词类活用1)一狼洞其中: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状语,从柴草堆中打洞3)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7、 特殊句式1、投以骨:“以骨投之”2、一狼洞其中:“一狼于其中洞”8、 “狼亦黠矣止增笑耳” 这是作者的议论,点明文章的主旨。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狡诈、贪婪的恶狼的嘲讽和蔑视,对像恶狼一样的人物深恶痛绝。说明无论狼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