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藏书楼大全.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59673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藏书楼大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国古代藏书楼大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国古代藏书楼大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中国古代藏书楼大全编辑:GNLSXBS藏书楼藏书楼,中国古代供藏书和阅览图书用的建筑。中国最早的藏书建筑见于宫廷,如汉朝的天禄阁、石渠阁。宋朝以后,随着造纸术的普及和印本书的推广,民间也建造藏书楼。著名藏书楼浙江宁波天一阁建于明朝嘉靖四十年(1561),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为面宽六间的两 浙江宁波天一阁层楼房,楼上按经、史、子、集分类列柜藏书,楼下为阅览图书和收藏石刻之用。建筑南北开窗,空气流通。书橱两面设门,既可前后取书,又可透风防霉。 五桂楼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是余姚人黄澄量所建私人藏书楼,因其周围有四明山七十二座山峰环绕,又名“七十二峰草堂”。楼中藏书最多达到6万余卷,其中明文类体在清朝文字狱时期保存了明代四百多家文集奏议,最为史家看重。 玉海楼此楼为清人孙衣言所建,而其子孙诒让生平致力于文献研究搜集,使规模不断扩大。楼中藏书,均依照四库全书的体例按照经史子集编成书目,目前藏书大部分由浙江大学图书馆收藏。 徐家汇藏书楼该楼的创建起源于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1847年,法国传教士南格禄购地建楼,并在随身带入中国图书基础上四处搜购书籍,这就是徐家汇藏书楼雏形。该楼于1956年并入上海市图书馆。 四库全书七阁四库全书卷帙浩繁,不曾付梓刊行,只手抄了七部,分别藏于北京紫禁城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故宫(今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在镇江建文宗阁、扬州建文汇阁、杭州建文澜阁,阁与书历尽沧桑,伴随着中国近代史上的频繁战乱而饱受摧残。文宗阁、文汇阁、文源阁先后遭兵火焚毁。只有文渊、文津、文溯、文澜四阁尚屹立人间。中国七大藏书楼百科名片中国七大藏书楼,文渊阁 位于北京故宫太和殿东南,东华门西北,文华殿之后。文源阁 位于北京圆明园内。咸丰十年八国联军入侵时纵火焚毁。文津阁 位于避暑山庄平原区西北部山脚下,藏书于年运至北京,现归北京图书馆收藏。文溯阁 位于辽宁沈阳故宫之西,现属辽宁省图馆。文汇阁 位于江苏省江都县大观堂,咸丰四年毁于大火。文淙阁 位于江苏省镇江市的金山寺,咸丰三年毁于大火。文澜阁,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面,是江浙三阁中仅有的一阁,咸丰十一年倒毁,部分藏书散失。光绪六年重建,现属浙江省图书馆。概述清朝在北方收藏四库全书的四座书阁,分别为北京紫禁城皇宫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故宫(今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合称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此外,清政府又在南方的镇江金山寺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建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孤山圣因寺建文澜阁,即江浙三阁(或称南三阁)。 简介文渊阁位于北京故宫太和殿东南,东华门西北,文华殿之后,清代乾隆四十年(1775年)建。文渊阁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文源阁位于北京圆明园内,乾隆四十年(年)建,咸丰十年(年)八国联军入侵时纵火焚毁。 文津阁位于避暑山庄(今河北省承德市)平原区西北部山脚下,建于乾隆三十九年(年),藏书于年运至北京,现归北京图书馆收藏。 文溯阁位于辽宁沈阳故宫之西,乾隆四十七年()兴建,是七阁中藏书最完整而散失较少的一阁。于1966年运于甘肃,现藏于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 文汇阁位于江苏省江都县(今扬州市)大观堂,乾隆四十五年(年)建, 咸丰四年(年)毁于太平天国运动 。 文宗阁位于江苏省镇江市的金山寺,建于乾隆四十四年(年),咸丰三年(年)毁于天平天国运动。 文澜阁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面,是江浙三阁中仅有的一阁,初建于乾隆四十七年(年),咸丰十一年(年)倒毁,部分藏书散失。光绪六年(年)重建,现属浙江省图书馆。 详文四库七阁释名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一部御敕、官修的大丛书,其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海汇百川,纲举条贯,萃四千余年之文化,以成历代典籍之大观。”1是我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宝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大部类,“收入四库全书中的有三千四百六十一种,七万九千三百零九卷,存目中的有六千七百九十三种,九万三千五百五十一卷。这些书基本上包括了乾隆以前中国古代的重要著作”。2并“首缮四部,弃置于大内之文渊阁,奉天之文溯阁,圆明圆之文源阁,热河之文津阁。其后又续成三部,分储杨州之文汇阁,镇江之文宗阁,杭州之文澜阁,每部三万六千三百册,连翰林院副本合计共二十九万四百册。”3一部大丛书抄写了八份,并为其在全国建造了南北七处藏书楼,此壮举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甚称为史无前例的世界文化伟业。 四库七阁名与四库全书乾隆三十七年(1772)正月,清高宗自称“稽古右文”,要“彰千古同文之盛”4,下诏搜访遗书,十二月就开始纂修四库全书,次年二月成立“四库全书馆”,任命皇室都王及大学士十六人为总裁,六部尚书及侍郎为副总裁,下设总纂官、总校官等三百余人,如当时著名学者纪昀、陆锡熊、戴震、邵晋涵、周永年、朱筠、姚鼐、翁方钢、王念孙等人均任编修要职。另配缮写人员达四千余人,可谓人才济济,盛时兴文之壮观。历时十年,至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1782年1月)第一部四库全书编写完毕,庋藏于文渊阁。后其它六阁全书相继完成。 四库七阁名之缘起早在四库全书开始纂修时,乾隆就决定建立宫廷藏书楼阁“籍资乙览”,这一思想在其文渊阁记中表达的十分明确:“凡事预则立,书之成,虽尚需时日,而贮书之所,则不可不宿构,宫禁之中,不得其地,爰于文华殿后建文渊阁以待之。”(高宗御制文二集卷十三,页一至二)此后,北四阁先后建成。又“因思江浙为人文渊薮”,高宗决定再续写三部藏于江南三阁。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初八谕:“朕稽古右文,究心典籍,近年命儒臣编辑四库全书,特建文渊、文溯、文源、文津四阁,以资藏庋。现在缮写头分告竣,其二、三、四分,限於六年内按期蒇事,所以嘉惠艺林,垂示万世,典至钜也。因思江浙为人文渊薮,其间力学好古之士,愿读中秘书者,自不乏人。兹四库全书允宜广布流传,以光文治。如扬州大观堂之文汇阁,镇江口金山寺之文宗阁,杭州圣因寺行宫之文澜阁皆有藏书之所,著交四库馆再缮全书三分,安贮各该处,俾江浙士子得以就近观摩誊录,用昭我国家藏集美富,教思无穷之盛轨。”5 “天一阁”与四库七阁之缘古之藏书,十分困难,不仅怕兵荒马乱、天灾人祸,更恐“俱之灰烬”。正如清代康熙年间大学问家黄宗羲所说:“尝叹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天一阁书,范司马所藏也。从嘉靖至今,盖已百五十年矣。”6这是黄宗羲在其天一阁藏书记中对天一阁藏书发出的由衷地赞叹。清嘉庆有名的学者阮元在其宁波范氏天一阁书目序中也赞其曰:“海内藏书之家最久者,今惟宁波范氏天一阁岿然独存。其藏书在阁之上,阁通六间为一,而以书厨间之。其下乃分六间,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乾隆间,诏建七阁,参用其式且多。”7 乾隆因“办四库全书卷帙浩繁,欲仿其藏书之法,以垂久远。”8所以,在纂修之初就了解到,浙江明代嘉靖年间修建的“天一阁”藏书楼,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藏书不霉烂、不虫蛀,具有防水火之功效。于是即命仿范氏之“天一阁”豫构四阁为将来庋贮之用。如乾隆文源阁记所述:“藏书之家颇多,而必以浙之范氏天一阁为巨擘,因辑四库全书命取其阁式,以构庋贮之所。”(高宗御制文二集卷十三,页二至三)并派专人赴天一阁,了解构建情况。乾隆三十九年(1774)六月二十五日谕:“浙江宁波府范懋柱家所进之书最多,因加恩赏古今图书集成一部,以示嘉奖。闻其家藏书处曰天一阁纯用砖zhu,不畏火烛。自前明相传至今,井无损坏,其法甚精。著传谕寅著亲往该处,看其房间制造之法若何?是否专用砖石,不用木植。井其书架款式若何?详细询察,烫成准样,开明丈尺,呈览。”9寅著尊旨至范氏家查看后“即行覆奏”:“天一阁在范氏宅东,坐北向南。左右砖zhu为垣。前后檐,上下俱设窗门。其梁柱俱用松杉等木。共六间:西偏一间,安设楼梯。东偏一间,以近墙壁,恐受湿气,并不贮书。惟居中三间,排列大橱十口,内六橱,前后有门,两面贮书,取其透风。后列中橱二口,小橱二口,又西一间排列中橱十二口。橱下各置英石一块,以收潮湿。阁前凿池,其东北隅又为曲池。传闻凿池之始,土中隐有字形,如天一二字,因悟天一生水之义,即以名阁。阁用六间,取地六成之之义。是以高下、深广,及书橱数目、尺寸俱含六数。特绘图具奏。”10于是,高宗即仿其式分建内廷四阁,及江南三阁。从此,“天一生水”之义与七阁的命名结下了不解之缘。 四库七阁仿“天一阁”之建设七阁的建设,因地点、环境及各种因素条件的不同,分别进行了新建、改建和扩建等工程的实施,相继完成,但均仿“天一阁”构建之制。 首先蒇工者,则为热河避署山庄之文津阁及圆明园之文源阁。高宗御制诗四集(卷三十三,页三十三)月台诗曰:“天一取阁式,文津实先构。”注云:“命仿浙江范氏天一阁之制,先於避署山庄构文津阁,次乃构文源阁於此。” 文津阁位于承德避暑山庄,乾隆三十九年(1774)秋动工,次年夏建成;文源阁位于京郊圆明园,乾隆三十九年进行改建,在圆明园北部原有建筑“四达亭”的基楚上“略为增葺为文源阁”(高宗御制诗五集:题文源阁诗),次年继文津阁之后建成,为北四阁中建成之第二阁;文渊阁建于乾隆四十年(1775),第二年完工建成。地址在紫禁城内文华殿后,阁名沿袭明代文渊阁之称,藏贮着四库馆完成的第一部四库全书;文溯阁在北四阁中建造最晚,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动工,次年竣工。它位于盛京(沈阳)故宫的西部。 以上文津、文源、文渊、文溯四阁俱在禁地,为内廷四阁,亦称北四阁。所有阁式,均仿范氏天一阁之制为之。高宗御制诗五集:趣亭(卷四十,页三十)曰:“书楼四库法天一”句下注云:“浙江鄞县范氏藏书之所,名天一阁,阁凡六楹,盖义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为厌胜之术,意在藏书。其式可法,是以创建渊、源、津、溯四阁,悉仿其制为之”。 江浙三阁,文宗、文汇、文澜三阁,亦仿范氏“天一阁”之式为之。只是文宗、文汇因先御赐古今图书集成送藏,故预构建於先,而文澜阁则在续缮三分四库全书之后,始为建筑。三阁皆于江南,故亦称南三阁。续金山志云:“文宗阁在行宫之左,乾隆四十四年建。”11文汇阁建成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高宗御制诗五集(卷四,页十九)文汇阁叠庚子韵:“天宁别馆书楼耸,向已图书贮大成,”注云:“此阁成於庚子(乾隆四十五年)亦仿范氏天一阁之式为之。”文澜阁始建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告竣于四十九年(1784),是因“玉兰堂”改建而成。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初八日谕:“杭州圣因寺后之玉兰堂,著交陈辉祖(浙江巡抚)盛住(浙江布政使)改建文澜阁,并安设书格备用。伊龄阿(两淮盐政)、盛住於文渊等阁书格式样,皆所素悉,自能仿照妥办。”(办理四库全书档案上册,页85。)杭州府志:西湖图说亦云:“近复於行宫之左建阁,储藏四库全书,赐名文澜;东壁光昭与西泠渊映,永资津逮於靡涯矣。”(邵晋涵纂,乾隆四十九年刻本,卷一,页四十四)又题文澜阁诗末联云:“范家天一於斯近,幸也文澜乃得双”(高宗御制诗五集卷六,页四)。至此,南三阁规“天一”之迹显然。 四库七阁的命名如上所述,七阁均仿范氏“天一阁”之式,缘因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为厌胜之术,意在藏书。”为藏书久远,乾隆不仅仿其式,并借其名,在“水”字上下功夫,意在“以水克火”,保护四库藏书“以垂久远”。于是,“水”便成了七阁命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难发现,七阁的名字:文渊阁、文津阁、文源阁、文溯阁、文汇阁、文宗阁、文澜阁,有一个共同特征,即都是三个字,并前后两字全一样,首字为“文”,末字为“阁”,只有中间一字不相同,但都带有“水”旁(文宗阁除外)。其名字寓意十分明白,即首字“文”,代表了中华的文化与文明,代表了大清的文化盛世之意,四库博大精深的文化等。中间带“水”旁之字,如上所述,则意模范范氏藏书楼“天一生水”期厌火灾之术,以保护藏书。至于文宗阁,一说可以写成“文淙阁”;一说因为镇江一地历来水患,该阁又建在金山之上,金山又面临大江,如再加“水”反而会遭成“水灾”了;又一说“宗”字本身就带有水意,“虽镇江文宗,外似独异,而细籀其涵谊,则固寓江河朝宗于海之意。”12总之都是以水克火之意。以上这些解字之说,只能算“望文生意”。 乾隆的解释却让人顿开茅塞,入木三分。仅就内庭四阁为例,可见乾隆释名之内涵。他释“文”之义,以文喻水,将浩瀚的文化典籍比作江河之水。在其文源阁记中这样写道:“文之时义大矣哉!以经世,以载道,以立言,以牖民,自开辟以至於今,所谓天之未丧斯文也。以水喻之:则经者文之源也,史者文之流也,子者文之支也,集者文之派也。派也,支也,流也,皆自源而分。集也,子也,史也,皆自经而出。故吾於贮四库之书,首重者经,而以水喻文,愿溯其源。且数典天一之阁,亦庶几不大相径庭也夫。”(高宗御制文二集卷十三,页二至三)又在其文溯阁记中,对“文”的内涵又进行了阐发:“权舆二典之赞尧、舜也,一则曰文思,一则曰文明,盖思乃蕴於中,明乃发於外,而胥藉文以显。文者理也,文之所在,天理存焉。文不在斯乎?孔子所以继尧、舜之心传也。世无文,天理泯,而不成其为世,夫岂铅椠简编云乎哉?然文固不离铅椠简编以化世,此四库之辑所由亟亟也。”(高宗御制文二集卷十四,页四至五)文之义大矣,“文之所在,天理存焉,”又“数典天一之阁”,从“水”而立义,“天一生水”而克火,以求阁书永存,实求“文”之永存。 四库七阁的释名对于北四阁的命名,乾隆还有专门的解说如:“文渊阁之名,始于胜朝,今则无其处,而内阁大学士之兼殿阁衔者,尚存其名,兹以贮书,所谓名实适相副。而文华殿居其前,乃岁时经筵讲学所必临,於以枕经史、镜己牖民,后世子孙奉以为家法,则予所以继绳祖考觉世之殷心,化育民物返古之深意,庶在是乎!庶在是乎!”(高宗御制文二集文渊阁卷十三,页一至二)因此,虽“文渊阁”一名是明代的产物,但因“名实适相副”,所以仍延用其名。又“文华殿居其前”,此乃讲经之所,这样“於以枕经史、镜己牖民”,“继绳祖考觉世之殷心,化育民物返古之深意,庶在是乎!”再如,对文津阁也有一段特写:“盖渊即源也,有源必有流,支派於是乎分焉。欲从支派寻流,以溯其源,必先在乎知其津,弗知津,则蹑迷途而失正路,断港之讥,有弗免矣。故析木之次丽乎天,龙门之名标乎地,是知津为要也。而刘勰所云,道象之妙,非言不津,津言之妙,非学不传者,实亦先得我心之所同然。夫山庄居塞外,伊古荒略之地,而今则闾阎日富,礼乐日兴,益兹文津之阁,贮以四库之书,地灵境胜,较之司马迁所云名山之藏,岂啻霄壤之分也哉!”(高宗御制文二集文津阁记卷十三,页三至四)“津”之奥妙,解释的如此尽善尽美,天衣无缝。 乾隆四十七年(1782),在他的文溯阁记里对北四阁的命名给予了总结:“四阁之名,皆冠以文,而若渊,若源、若津、若溯,皆从水以立义者,盖取范氏天一阁之为,亦既见于前记矣。若夫海源也,众水各有源,而同归於海,似海为其尾而非源,不知尾闾何泄,则仍运而为源。原始反终,大易所以示其端也。津则穷源之径而溯之,是则溯也,津也,实亦迨源之渊也。水之体用如是,文之体用顾独不如是乎?恰於盛京而名此名,更有合周诗所谓溯涧求本之义,而予不忘祖宗创业之艰,示子孙守文之模,意在斯乎!意在斯乎!”(高宗御制文二集卷十四,页四至五)可见乾隆对七阁命名用心之良苦,“意在斯乎!”元朝藏书楼应伯震“花崖书院” 应伯震(1217-1291),字长卿,鄞县人。自幼从师学诗经,深得本旨。但目空一切,看不起同辈。乡会试不中,并无灰心丧气,更致力以学,筑花崖书院,藏书五千卷,请良师教育子弟。(光绪鄞县志) 胡三省“南湖石窖” 胡三省(12301302),字身之,宋元之际史学家,宋理宗宝祐年间进士。宁海(时属台州府)人。历任县令、府学教授等职,宋亡后隐居不仕,藏书于南湖石窖。他早年撰就资治通鉴广注九十七卷和论文十篇,原稿于临安陷落后流亡新昌时丧失,继而又发愤重撰,于至元二十二年(1285)完成资治通鉴音注,对通鉴作了校勘、解释、考证。对旧释文作了辩误,并对史事有所评论。(宁海县私人藏书楼稿) 袁桷“清容居” 袁桷(12661327),字伯长,元庆元鄞县人。师事王应麟,精史学,习掌故,长考据,通诗文,工书法。初任丽泽书院山长,后荐为翰林国史院检阅官,终为侍讲学士。袁桷承曾祖父袁韶、祖父袁似道、父袁洪三世素业,广藏书卷。藏书之富,元朝以来甲于浙东。编有袁氏新旧书目,著有易说、春秋说、清容居士集、延祜四明志共四部,前二部因世久无传,后二部尚存。“清容居”故址在南湖学士桥旁。殁后子孙不肖,藏书为仆从窃去转卖他人或为婢妾所毁者过半。又因朝廷议修宋辽金三史,其孙袁曮将遗存数千卷全部上呈(鄞县通志) 明朝藏书楼童氏“石镜精舍” 宁海人,童伯礼兄弟为纪念已故父亲而建造。石镜精舍藏书千余卷,使子弟讲习其中。明建文年间(1399-1402)侍讲学士方孝孺曾在此讲学。永乐元年(1403),方孝孺因不肯为明成祖起草登极诏书而被诛灭十族(方之九族及方之学生),凡八百七十人,童伯礼兄弟也在其中。为此,“石镜精舍”从此冷落。至童伯礼十七代孙从新修复。(宁海私人藏书楼稿) 胡万阳“南国书院” 胡万阳,字功复,明宁海人。诸生。鼎革后,筑“南国书院”于台屏山,藏书甚富,诵读不出户,自号龙南居士。(宁海私人藏书楼稿) 金华家藏书 金华,字宗实,明初鄞县人。日座狭小的屋子里,寄情于诗经,一生校订藏书万余卷。(浙江通志) 袁忠彻“瞻衮堂” 袁忠彻(13771459),字公达,又字静思,明鄞县人。家住今宁波市西门外,父子相术起家。其父袁琪曾因预言坚定燕朱棣夺取帝位决心之故,朱棣登极后,袁琪遂被拜为太常寺丞。故袁家乃故家旧族。袁忠彻好学,博涉多闻,明成祖时被封为“尚宝司少卿”,日与官宦文士磨砺讽咏,其瞻衮堂藏书甚富。(鄞县通志) 丰坊“万卷楼” 丰坊,明嘉靖二年(1523)进士,字存礼,后更名道生,又字人翁,别号南禺外史,鄞县人,官至礼部主事。出身藏书世家,其家藏书起自北宋。宋南渡后,历元迄明,代有闻人,收藏愈富。丰道生继承祖业,曾出卖田地千余亩,全用于购买法书名帖。其家“万卷楼”处于马园巷。累藏图籍数万卷,有唐贺秘监千字文、孝经、龙瑞宫记和许多宋元珍贵刻本、抄本、碑帖,乃海内墨宝。惜性怪僻,只知买书读书,不理家业,加之治学欠严谨,景况日衰。晚年心疾多病,穷困潦倒,藏书管理松弛,所藏宋版书与珍贵抄本为其门生之辈及邻里窃去者几乎十之有六,余存无几。其后又遭火灾,剩余部分卖给范钦。其著作有易辩、古书世学、鲁诗世学、春秋世学、诗说等。 张瑞“甬州书庄” 张瑞为元张文英之裔孙,鄞县人。甬洲书庄藏书万卷,张瑞隐居其中为子侄讲学。(鄞县通志) 范钦“天一阁” 范大澈“西园” 大澈系范钦侄子。字子宜,又字子静。26岁跟范钦到京师,后留为塾师,补国子监生三年。37岁起七奉玺书,出使外国,进秩二品。生平酷嗜抄书,每见人有写本未传者,必苦求借之。居长安时,雇抄书人多至二三十人。尤嗜书法名画,凡唐宋以来各家名画,还有印章和外国作品,诸方搜集,足迹几遍及全国,一生网罗书法名画、印章独多。仅印章即收有四五千种。藏书之富几与天一阁相埒。晚年归乡安居鄞城西,建西园于前莫家卷,内设“卧云山房”、“宝墨斋”藏书,翻经阅史,品画评书,历二十年。当初,他常去天一阁借抄,然天一阁章法甚严,不顺其意,拂袖而回,决意遍搜海内异书秘本,不惜重金购之,充其家藏。每逢得异书而知天一阁未备者,特备酒菜恭请叔父范钦到西园,并特地把所得异书置于案上,范钦见书诧异,知其用意,默然而去。西园藏书在清初尚有残存,至乾隆年间已不可问。(鄞县通志) 范汝梓家藏书 汝梓为范大澈侄子,从小由范大澈抚养。好藏书与大澈相同,家藏四部典籍之富,与天一阁、西园鼎足,然早湮灭。(鄞县通志) 陈朝辅“四香居” 陈朝辅,鄞县人,居鄞城竹湖(今带河巷)。嗜藏书,筑“四香居”、“云在楼”、“桂松轩”、极林泉之胜,晚年隐退其中。藏书之富,仅次于天一阁。其子自舜精于小学,凡字汇、古今韵略诸书,有一字未经搜入者,一一为之补辑,亦喜购书,故收藏益富。(鄞县通志) 陆宝“南轩” 陆宝,字敬身,一字青霞,号中条。明末清初鄞县人。建“辟尘居”于鄞城月湖畔(今挂井巷110号),内设南轩书屋,藏书甚富,多善本,仅亚于范氏天一阁与陈氏四香居。后为抗击清军入关,陆宝将全部家产捐输军饷,披发遁入山林,藏书四散。全祖望在其飘零之后收拾,得其宋刻版开庆、宝庆四明二志及草庐春秋纂言,皆属海内孤本。著有霜镜辟尘、悟香等集。(鄞县通志、全祖望鲒埼亭集) 周人龙家藏书 周人龙,明鄞县人,北宋理学中“濂溪学派周敦颐之五世孙。生平钻心研习字学,凡秦汉碑刻至唐书法,必探其精。为人博学能书,曾参与修永乐大典。性喜蓄异书。对珍藏版本,向其子交代说“宁薄吾木以易之。(鄞县通志) 余有丁“五柳庄” 余有丁,明鄞县人,官至宰相。告病辞官回乡后于东湖一古洞外构筑亭榭,门外种五棵柳树,故名五柳庄。明神宗御书“名山洞府”赐之。其藏书处为“觉是斋”。觉是斋有房屋七植,一楹藏书。余有丁生平校书严谨,南监本二十一史尚有其校刊之题识。(鄞县通志) 董世登家藏书 董世登家居丽江之畔,富有藏书,园庐花竹,也极一时之胜。子守谕晚年困守书园,苦心易学,聚古今言易数十家,考其异同,抄积成帙。至孙道权家遭火灾,三代藏书尽毁。(鄞县通志) 朱勋“五岳轩” 朱氏是鄞县世家旧族,朱勋与明文学家王世贞友好,素性嗜古。“五岳轩收藏先代彝顺名物甚多。苏州府好事家簿目记述:“是物藏甬上朱氏不可屈指。全祖望甬上耆旧传述:“五岳轩图书法物甲于天下”。其子陛,孙釴,曾孙泂都能继承其业,尤其孙釴鉴别古玩,半面了然,特具神眼。惜所藏法物图书迄清朝年间遭大火尽丧。(鄞县通志、江浙藏书家史略) 朱献臣“小五岳轩” 朱献臣为朱勋孙子釴之族人,原名廷钅龙,字馀古。明末清初值世乱而诸家法物多失散之际,朱献臣一一收拾善藏,故所藏法物图书一时有“小五岳轩之称。(鄞县通志) 诸来聘“昌古斋” 诸来聘,字九徽,初名学圣,明末余姚人。好学嗜古,建“昌古斋”藏书万卷。著有精思楼诗集。(余姚六仓志) 谢三宾“博雅堂” 谢三宾,鄞县人,官至太仆寺卿。辞官归来后在月湖滨(今宁波谢家巷)筑“天赐园”,其书室称“博雅堂”,收藏之富几与其师钱谦益“绛云楼”相等。清兵入关后,把书迁于密林山寨,将大册图书蘸上油,短小图书用棉花包上,一炬了之。其所藏海内珍本如宋版前后两汉书,虽传其后代子孙,但终于辗转流入清朝延藏书阁。(鄞县通志)清代四大私家藏书楼中国近代历史上有四大藏书楼,它们是浙江归安(今浙江湖州)的皕宋楼、江苏常熟的铁琴铜剑楼、山东聊城的海源阁和浙江杭州的八千卷楼。四大藏书楼的第一代主人分别是陆心源、瞿绍基、杨以增和丁申、丁丙兄弟。皕宋楼:陆心源(18341894)字刚文,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清咸丰举人。陆心源一生爱书,从青少年时就开始藏书活动。陆心源一生著述颇丰,是一位大学者,其遗作汇成洋洋大观的潜园总集达940多卷,可谓著作等身。陆心源的藏书达15万多卷,其中多是四库全书未收之书。而且宋、元版尤多。他称藏书处为“皕宋楼”,意指收藏宋版书多达两百部。陆心源去世后13年,即1907年,陆氏百百宋楼的全部藏书,已被陆心源的后人以10万两银的代价卖给日本人,后归属日本财阀岩崎静嘉堂文库。铁琴铜剑楼:瞿绍基(17721836)字厚培,号荫棠。瞿氏自幼就喜读书,深受家乡藏书文化的熏陶,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许可,使他能一心一意收藏图书。其最大特点是酷嗜书籍,遇到好就出资购置。经十几年的收集,瞿氏的藏书达10万多卷,在藏书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藏书管理极严,连皇帝来借也要受限制。因瞿家珍藏铁琴一张,铜剑一把,故称藏书为“铁琴铜剑楼”。解放后,这些藏书几乎全部归北京图书馆。海源阁:杨以增(17871856)字益之,号至堂,晚号东樵,清道光进士。杨以增平身没有别的嗜好,只是喜爱读书,特别喜好收购书籍。他在任江南洒道总督时,正值战乱,一些藏书家纷纷将书散出,杨乘机收购归入自己的海源阁。他儿子杨绍和(同治进士)又有扩充。到第三代杨保彝时,藏书已达到3336种20多万卷。杨氏藏书的存余部分,后辗转归入北京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得以保存至今八千卷楼:丁申、丁丙(18321899),时人称之“双丁”。丁申,字竹舟,生年不详,卒于1887年。因其以抄补文澜阁四库全书有功,被赏四品顶戴。弟丁丙,字嘉鱼,别字松生,晚称松存。23岁入杭州府学,后一心瞩意于地方公众事务及文献、书籍搜集保存,终身未仕。其留下的著作有谈礼私记等十多种。丁氏兄弟均博览群书,对图籍嗜藏不怠,一生专好读书治学,丁氏兄弟传名后世,不仅因为家有8000卷藏书,还因为他们在战乱中尽力抢救和保护了杭州文澜阁的四库全书。这四大藏书楼的第一任主人无一例外都是书痴,他们差不多处在同一时代,共同的特点是对书的痴迷加上必要的财力,凭着各自的努力搜求,收集同时也保护了珍贵的古籍,造就了中国私家藏书史上的一段传奇。一、铁琴铜剑楼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常熟古里镇,是清代四大私家藏书楼之一。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建筑面积285平方米。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原名“恬裕斋”,创始人瞿绍基,瞿氏五代藏书楼主都淡泊名利,以藏书、读书为乐。瞿氏第二代、绍基之子瞿镛,对鼎彝古印兼收并蓄,在金石古物中,瞿氏尤为珍爱一台铁琴和一把铜剑,铁琴铜剑楼由此得名。在全国各地的众多古藏书楼中,铁琴铜剑楼与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浙江归安陆氏“百百宋楼”、浙江钱塘丁氏“八千卷楼”合称为全国四大藏书楼,有“南瞿北杨”之称。四大藏书楼中,铁琴铜剑楼巍然独存。该楼系荫棠先生之祖建于乾隆中。原有四进,其中第一、二两进毁于抗日战争中。收储多为乡邦文献 以及未收入铁琴铜剑楼书目之宋元明本及旧钞批校诸书,长篇巨著不多。藏书除部分遭劫外,绝大部分于建国初由瞿氏后人捐赠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常熟市图书馆等。 为阳湖县学训导瞿绍基及子孙五世藏书处 。因主人收藏有铁琴与铜剑,故命名为“铁琴铜剑楼”。楼主瞿氏数代藏书,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1991年12月,铁琴铜剑楼纪念馆开馆。在常熟历史上,从中国文化发展史看,自明代赵琦美“脉望馆”、毛晋父子“汲古阁”、清初钱谦益“绛云楼”、钱曾“述古堂”以后,瞿氏铁琴铜剑楼更有其独特的地位。 铁琴铜剑楼之藏书,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间,经嘉庆、 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民国数朝,又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经历了初创、发展、鼎盛、劫难、稳定、善终等阶段,给后人留下了比较完整的藏书和藏书楼,为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海源阁 海源阁,海源阁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历史上(清代)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进士杨以增所建,总计藏书约4000余种、22万余卷。珍本书主要得之于黄丕烈等藏书家,很多是孤本秘籍。故与其现存的藏书书目有楹书隅录及续编、海源阁宋元秘本书目。其中宋元珍本逾万卷。与北京的文渊阁、皇史宬,宁波的天一阁同为中国历史上公私藏书典范。它与江苏常熟县翟绍基的“铁琴铜剑楼”,浙江吴兴县陆心源的“皕宋楼”,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楼”合称清代四大藏书楼。其中以翟杨两家所收藏的宋元刻本和抄本书为最多,因之又有“南翟北杨”的美称,深为海内外学者所仰慕。 海源阁藏书楼位于光岳楼南万寿观街路北杨氏宅院内,为单檐硬山脊南向楼房,面阔三间,上下两层,下为杨氏家祠,上为宋元珍本及手抄本等秘籍收藏处。藏书楼上层中间门额上悬挂“海源阁”阳言语匾额一方,为杨以增亲书,额后有杨以增自题跋语。 海源阁藏书浩瀚,是杨氏四代人潜心搜集的结果。杨氏第四代人杨保彝编著海源阁宋元秘本书目及海源阁书目计有208300卷有余。另有不载于书目者尚多。 海源阁为单檐硬山脊南向楼房,上下两层。下为杨氏家祠,供杨氏先人牌位,上为宋元珍本及手抄本等秘籍收藏处。藏书楼前有一长条状小院,东侧有两座长廊式高台读书亭。楼下东首为通往后院的通道,杨宅第四进院内为海源阁明清版本藏书处。海源阁藏书浩瀚。至清末,海源阁藏书已达三千二百三十六种计二十万八千三百卷有余,是杨氏四代人潜心搜集的结果。后历经战乱,迭遭破坏,所藏图书大部散失,只有一小部分辗转收入北京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现已在原址按原来的结构样式重建,并开始对游人正式开放。三、皕宋楼 湖州的皕(b)宋楼:皕宋楼藏书为三部分:皕宋楼(藏宋元刊及名人手钞手校者)、十万卷楼(藏书以明刊本为主)、守先阁(.藏明后及明刊的重校本和传钞本)。距今一百三十多年前的大清同治年间,著名藏书家郁松年的宜稼堂藏书开始散出,引起各方的争购风潮。据时人李宗莲皕宋楼藏书志序说皕宋楼中藏有“宋刊至二百余种,元刊四百余种”,皕宋楼超过天一阁的地方有五;大学者俞樾的陆心源墓志铭也持此说。叶德辉书林清话云:“如近人陆心源之以比宋名楼,自夸有宋本书二百也。然析百川学海之各种,强以单本名之,取材亦似太易。况其中有明仿宋本,有明初刻似宋本,有误元刻为辽金本,有宋板明南监印本,存真去伪,合计不过十之二三。自欺欺人,毋乃不可”-只有五十种上下,不能确信。 昭和五年(1930年)出的静嘉堂文库图书分类目录-原属皕宋楼藏书的有:宋版书一百二十四部,二千七百七十九册;元版书一百一十六部,二千零七十册;金版书一部,十册。皕宋楼藏书散出,如吴兴周越然之言言斋,曾收宋纂图互注南华真经、稿本吴兴蚕书、明初本管子、吴钞疑狱集、丁钞栲栳山人诗集等八种。惟宋元版书多,总藏量也富,至光绪八年(1882年),不计普通坊刻之本,总数已达十五万多卷,远超天一阁。陆心源于1894年方去世,此时总量应该还要多,散失,至1907年出售时的藏书数尚有四千部二十万卷。1993年中华书局出版清人书目题跋丛刊,皕宋楼藏书志续志以晚清的辈分而列丛刊第一种。(注:皕宋楼和十万卷楼为陆氏故宅的二室而已,陆心源亲手所建为潜园,规模宏大,他的另一藏书楼守先阁即在其中,守先阁嘉惠学子,空前绝后,待后叙。)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陆心源长子陆树藩将皕宋楼十万卷楼守先阁等藏书售于日人,举造成中国文化遗产的重大损失,著书舶庸谭的董康说:“古芬未坠,异域长归,反不如台城之炬、绛云之烬,魂魄犹长守故都”,称“皕宋楼事件”。陆树藩将守先阁剩余之书捐赠给刚办的海岛图书馆,计一千余部一万四千多册(事见陆氏守先阁捐助书目);后陆树藩又曾在苏州办孤儿院并任院长,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过世,享年五十九岁。皕宋楼藏书东渡后,杭州丁氏“八千卷楼”,经张之洞、端方、缪荃孙及丁氏后人努力,端方代官方购下,建江南图书馆(南京)收藏;次年,湖州姚氏、扬州徐氏藏书,先后购至京师广化寺收藏(张文襄公年谱);又次年,京师图书馆立。光绪三十三年,英国汉学家斯坦因来敦煌,首次带走570种精品。四、八千卷楼 八千卷楼被誉为清末四大藏书楼之一。中国清代杭州丁丙藏书楼。丁丙,字嘉鱼,别字松生,晚号松存。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末四大藏书家之一。与其兄丁申在其祖父丁国典、其父丁英藏书的基础上访求图书,或购或抄,在将近30年间,聚书1.5万多种、20余万卷。丁氏指的是对杭州历史文化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丁家。除有宋本40种左右、元本约百种之外,明刻精本、四库全书底本、 名人稿本和校本 、日本和朝鲜所刻汉文古籍等较多,是其藏书的主要特色 ,而且其中很多都曾为明清藏书家所递藏。光绪三十四年(1908)丁氏后人将全部藏书低价售予江南图书馆,后藏南京图书馆,该馆辟专库贮藏,完好无损。八千卷楼藏书目录,主要有丁丙撰善本书室藏书志, 丁仁编八千卷楼书目。 丁敬是其中之一,他是印学家,“浙派”篆刻艺术的鼻祖,他的艺术成就对后来的“西泠印社”有深刻影响。“西泠印社”仰贤亭里有他的石刻像。丁申、丁丙是著名的藏书家,八千卷楼的主人。丁氏宅院的祖居自清末、民国和抗战后日渐衰落,丁氏子孙徙居各处,八千卷楼也似“王谢旧堂”。在清末民初,丁氏后人中的丁立中做起了丝绸生意,组织起绸业会馆,其中一间两层楼房“天章阁”打造成了财神殿。会馆建成后,他们还专门刻了一块杭州重建观成堂记绸业会馆的碑石。解放后,绸业会馆成了杭州一家机械修配厂的厂房。天一阁 天一阁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市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天一阁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简介 天一阁外景天一阁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人藏书楼之一。始建于公元1561年(明嘉靖四十年),建成于1566年(明嘉靖四十五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1982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2007年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天一阁现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是一个以藏书文化为核心,集藏书的研究、保护、管理、陈列、社会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现藏古籍达30余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余卷,除此,还收藏大量的字画、碑帖以及精美的地方工艺品。设有天一阁发展史陈列、中国地方志珍藏馆、中国现存藏书楼陈列、明清法帖陈列等陈列厅,书画馆常年开展各种临时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天一阁分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以宝书楼为中心的藏书文化区有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和新建藏书库。以东园为中心的园林休闲区有明池、假山、长廊、碑林、百鹅亭、凝晖堂等景点。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为中心的陈列展览区,包括芙蓉洲、闻氏宗祠和新建的书画馆。书画馆在秦祠西侧,粉墙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栋,曰:“云在楼,博雅堂,昼锦堂,画帘堂,状元厅,南轩。”与金碧辉煌的秦祠相映照。 宁波市城市口号与天一阁有关: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 天一阁博物馆宣传语是: 风雨天一阁,藏尽天下书! 历史天一阁于1561年由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范钦平生喜欢收集古代典籍,后又得到鄞县李氏万卷楼的残存藏书,存书 天一阁正门达到了七万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珍稀。公元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下诏开始修撰四库全书,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献所藏之书638种,于是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七阁”,用来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库全书,天一阁也从此名闻全国。明清以来,文人学者都为能登此楼阅览而自豪。 范钦为了保护藏书而订立了严格的族规,如女子不得上楼。世代的子孙严格遵循“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遗教,但终因年代过于久远,藏书还是有很多的失散。公元1808年(嘉庆十三年),阁内的藏书实有4094部,共53000多卷。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者掠去了一统志等数十种古籍。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又有盗贼潜入阁内,偷去了许多的藏书,转卖给法国的传教士和造纸厂。后来又经历了许多的变故,到1940年,阁内的藏书仅存1591部,共13038卷。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天一阁,专门设置了管理机构,探访得到了流失在外的3000多卷原藏书,又增入当地收藏家捐赠的古籍,现藏珍版善本达到了8万多卷。 范钦的私人藏书历经十三世,保存四百余年,虽然也有过几次大的失窃,但事后范氏族人又会想方法不惜重金赎回。历代藏书家很多,其藏书能保存百年以上的并不多见,而范氏藏书却保存至今,这与范钦对藏书的管理制度密不可分。天一阁藏书制度规定:“烟酒切忌登楼”、“代不分书,书不出阁”、还规定藏书柜门钥匙由子孙多房掌管,非各房齐集不得开锁,外姓人不得入阁,不得私自领亲友入阁,不得无故入阁,不得借书与外房他姓,违反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还制订了防火、防水、防虫、防鼠、防盗等各项措施。正因为如此,天一阁的藏书才得以保存到今日。“外姓人不得 天一阁石雕入阁”一条,使得天一阁的藏书不为外人所知,直到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才有幸成为外姓人登阁第一人。允许黄宗羲登阁的是范钦曾子孙(四世孙)范光燮。自此以后天一阁才进入相对开放的时代,但仍只有一些真正的大学者才会被允许登天一阁参观。 天一阁之名,取义于汉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阁”。书阁是硬山顶重楼式,面阔、进深各有六间,前后有长廊相互沟通。楼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公元1665年(康熙四年),范钦的重孙范文光又绕池叠砌假山、修亭建桥、种花植草,使整个的楼阁及其周围初具江南私家园林的风貌。 清代思想家,历史学家黄宗羲曾获准在天一阁翻阅了全部藏书,把其中流通未广者编为书目,另撰天一阁藏书记留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波市人民政府先后将紧邻天一阁的陈氏宗祠、闻家祠堂和秦氏支祠,以及白云庄、银台第、鼓楼、天封塔、伏跗室等文保单位(点)纳入天一阁统一管理,并在陈氏宗祠内增设麻将起源地陈列、白云庄设置了浙东学术文化陈列、银台第开设官宅博物馆;秦氏支祠、白云庄相继列入第五批、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布局书阁为木构的二层硬山顶建筑,通高8.5米。底层面阔、进深各六间, 天一阁前后有廊。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此外,还在楼前凿“天一池”通月湖,既可美化环境,又可蓄水以防火。天一阁的建筑布局后来为其他藏书楼所效仿。乾隆帝南巡时,命人测绘天一阁房屋、书橱的款式,以此为蓝本,在北京沈阳、承德、扬州、镇江、杭州兴建了文渊阁等七座皇家藏书楼以收藏四库全书。天一阁从此名扬天下。天一阁面积约2.6万平方米,分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以宝书楼为中心的藏书文化区有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和新建藏书库。以东园为中心的园林休闲区有明池、假山、长廊、碑林、百鹅亭、凝晖堂等景点。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为中心的陈列展览区,包括芙蓉洲、闻氏宗祠和新建的书画馆。书画馆在秦祠西侧,粉墙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栋,曰:“云在楼,博雅堂,昼锦堂,画帘堂,状元厅,南轩。”与金碧辉煌的秦祠相映照。 博物馆天一阁博物馆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 宝书楼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26000平方米。环境幽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总体布局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 天一阁藏书楼是中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之一,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之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近年来,天一阁事业发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处。中国地方志珍藏馆收藏中国全国各级各类当代地方志6730多册,占总数的80%以上。银台第博物馆展示了清代官宦人家的家居艺术和建筑艺术,获2000年度“中国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最佳创意奖”。麻将起源地陈列馆以三维空间展示麻将的起源及与宁波的历史溯源。建于二十年代的秦氏支祠以其独特的祠堂文化,精湛的民间工艺为游客所叹服,并列入第五批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天一阁博物馆常年举办各种书画展览,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成绩显著,自1996年以来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并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宁波市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市一级绿化单位及市十佳旅游景点等等。 组织沿革一、建阁 公元15611566年(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明兵部右侍郎范钦辞官回里后,开始于宅东建造藏书楼,并命名为“天一阁”。时藏书七万余卷。 东明草堂二、解放前 1933年10月,重修天一阁委员会成立。公推陈宝麟为主席,下设总务、交际、工程、经济四组。 1947年2月,由社会各界共同组成的天一阁管理委员会成立,推定委员27人,其中俞济民为主任委员,陈佑华、周大烈为副主委,下设总务组、图书组、劝募组、会计组。 三、19491993年 1949年5月,宁波解放,6月9日,宁波军管会文教部接管天一阁,在尊经阁内设古物陈列所。范鹿其任主任并负责兼管天一阁。 1951年9月,市文教局决定,将鄞县通志馆和文献委员会并入宁波古物陈列所(天一阁),马涯民被委为古物陈列所负 天一阁侧景责人。1959年4月,邱嗣斌任所长。 1960年2月,宁波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天一阁成立,副市长周文祥兼主任。同年11月,虞逸仲任专职副主任。其办公机构和天一阁合署,邱嗣斌任办公室主任。市古物陈列所同时撤销。 1970年2月,市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决定,撤销市文管会和市图书馆,合并成立宁波市图书文物馆,实际分两处工作。1971年7月,市委批准建立宁波市图书文物馆革命领导小组,方秉为组长。 1978年2月,省文化局批准成立宁波市天一阁文物保管所,市文管会和市图书馆分别恢复建制。6月,天一阁建立独立机构,全称为“宁波市天一阁文物保管所”。9月,市委任命邱嗣斌为天一阁文物保管所所长。后蔡灿臻、骆兆平先后任所长。 四、1994年以后 1994年11月,市编委办公室批复市文化局,同意将宁波市博物馆并入天一阁,并更称“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人员定编35人,内设部门7个,办公室、基建办公室、研究室、藏品部、保卫部、群工部、古玩交易所。同时私人藏书楼伏跗室划归天一阁管理。1995年5月,市文化局任命孟建耀为天一阁博物馆馆长。1996年,人员编制增加到43人。1998年,成立中国地方志珍藏馆。2004年,天封塔、白云庄、鼓楼等外设文保点划归该馆管理,外设文保点增至5处。1998年5月,市文化局任命徐良雄为天一阁博物馆馆长。 2005年8月,市文化局任命虞浩旭为天一阁博物馆馆长。2007年5月,该馆内部机构设置调整为7个部门:办公室、保卫部、典藏研究部、社会教育部、陈列展览部、藏品修复部、文物保护部。 藏品介绍宁波天一阁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藏书楼之一,与历代大学者、大文豪有着不解之缘,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袁枚等文化名人均曾登临天一阁,为其作文吟诗,倾诉仰慕之情。上个世纪90年代中叶,著名散文家余秋雨写出风雨天一阁,更使天一阁名震一时。 藏书天一阁现收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以地方志、登科录等史料性书籍居多。收藏现代作家铁凝、黄亚洲、叶辛、高洪波、雷达、王宏甲、王剑冰、韩作荣、陈源斌、王旭峰、叶文玲、陈祖芬等12位作家的书稿,计14部23卷,是天一阁迄今第一次成批量收藏当代通俗类文学作品。徐良雄认为,这是古老的藏书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增进社会参与性的需要。 藏书楼是千百年来中国士子文人永久的精神家园和圣殿,“文心向天,毕生如一”,“心清如水,肃然起敬”,是这些活跃在当今中国文坛“大腕”来到天一阁的第一感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著名作家铁凝表示,能将自己的作品与天一阁历代藏书“共存于一个空间”,给了她荣幸和自信。让文学结缘藏书,让藏书楼与藏书文化薪火相传留芳百代,则是作家们对天一阁的共同祝愿。 天一阁博物馆接受了新昌市儒岙镇横山村村民王世朝、王世恒赠送的天姥王氏宗谱一箱十册。天一阁已经接受市民捐赠各类家谱十部,分别有:吕氏后人捐赠的吕氏宗谱一部;东阳史氏后人捐赠的史氏宗谱(八行堂)一部;江苏徐州郑氏后人郑在君捐赠的荒里郑氏谱族一部;宁海张林光捐赠的张氏宗谱一部;余姚邵九华捐赠的兰风邵氏宗族一部;河南鹿邑丁氏宗谱一部;广西范阳卢氏支谱一部;象山墙头蒋氏宗谱一部;乐清王定光捐赠的左原王氏史料集(宗谱类);杭州张泉根捐赠的滨江张氏宗谱一部;新昌金樟兴捐赠的彭城射圃金氏宗谱一部等等。 家谱的捐赠极大地丰富了天一阁此类藏品的数量,使其成为科举录和地方志之外天一阁收藏的又一亮点。随着天一阁博物馆“四个中心”建设目标得确立,天一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文献的收藏,不断丰富馆藏资源。目前天一阁新老家谱的数量已接近五百五十部,内容涵盖了一百余个姓氏,已经成为浙东第一家谱收藏中心。 周边环境清康熙四年(1665年),范钦的曾孙范光文在书楼前后环绕水池堆叠假山,筑亭架桥,环植竹木,使之具有了江南园林的风貌。1933年,天一阁的东墙被台风吹倒,范氏后人无力维修。于是地方人士组成了重修天一阁委员会,筹款修缮天一阁,并把原来在宁波孔庙内的尊经阁,连同当地的一批宋代至清代碑刻,一齐迁建于天一阁的后院,命名为“明州碑林”。 明州碑林1986年和1997年,当地政府又分别在藏书楼的东南侧和西南侧修建了两座附属园林,使整个天一阁建筑群的占地面积达到了25000平方米左右 与天一阁紧邻的有一座秦氏支祠,建于1923年至1925年。祠堂面积约2165平方米,前后三进院落,以照壁、门厅、戏台、正楼、后殿等形成南北中轴线,左右两侧建有厢房。在装饰上,它融合了木雕、砖雕、石雕、贴金、拷作等多种传统民间工艺,并且题材丰富,造型优美,是宁波民居建筑的集大成之作。其中尤以朱金木雕最为出众,典型建筑为戏台。戏台的屋顶为单檐歇山顶,由十六个斗拱承托。穹形藻井用近千块板榫搭接构成,盘旋而上,牢固巧妙。梁柱上雕刻各种人物故事,刷以紫漆,外贴金箔,得金碧辉煌之效果,故称朱金木雕。整个戏台流光溢彩、熠熠生辉,是祠堂中最华丽的建筑。秦氏支祠在1949年以前的每年都要举行祭祖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被当作厂房和仓库,直到1981年才开始加以保护,1991年维修后,并入了天一阁,作为统一的博物馆对外开放玉海楼玉海楼坐落在浙江省瑞安古城东北隅,是中国东南的著名藏书楼之一。玉海楼含孙诒让故居和百晋斋,原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其三面环水,前后两进。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命名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简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