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形象》PPT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1580937 上传时间:2020-04-29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形象》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诗歌鉴赏形象》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诗歌鉴赏形象》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鉴赏作品的形象,“古诗词鉴赏”复习专题第二讲:,一、考点精释,什么是诗歌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鉴赏诗歌中的形象,(1)人物形象分为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主人公)。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如江雪中的渔翁)。(2)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咏柳中的柳)和人文景象(如归园田居中的方宅、草屋等)。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称之为“意象”。(3)事物形象是指那些托物言志诗中描绘的形象(石灰吟中所咏叹的石灰),诗人往往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的区别:1、景物形象又称意象,多个意象可组成一个意境2、事物形象一般出现在咏物诗中,是贯穿全诗的主要物象。,第一课时人物形象,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二、分类探微,(一)人物形象,临江仙风筝(宋侯蒙),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自我形象,田园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塑造“山客”形象,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所塑的人物形少年英雄周瑜(客观人物形象):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我”(抒情主人公):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通过周瑜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对比刻画,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人生易老而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课本回顾,咏怀古迹(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塚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客观人物形象)命运悲苦的王昭君:绝世美颜却远嫁胡尘、客死他乡(诗人自己)路途多舛的自己:才华横溢去报国无门,漂泊流落杜甫通过王昭君与自己的悲苦命运类似描写,既表现对王昭君的同情,又叹自己怀才不遇、怨君王昏庸无德,悲年老漂泊孤苦。通过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你猜猜它们表达什么内容?,近试上张籍水部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宫词朱庆馀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所以:很多男子所写的宫怨、闺怨诗,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女生白白浪费青春年华的同情,对这种社会制度的含蓄批判;另一方面也含蓄地抱怨自己就像那些女子一样得不到重视(任用、重用),【知识积累古诗常用人物形象特点:术语】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怀天下、忧国忧民、厌恶战争、同情百姓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热爱自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献身边塞、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爱恨情长,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游子形象,少女形象,战士形象,闺妇形象,【知识积累古诗常用人物形象:术语】,1、常见艺术形象类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仁者形象。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的激愤者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5)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6)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7)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的形象。杜甫的兵车行、曹操的蒿里行等作品通过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不幸表达了他们对战争的批判。8)爱恨情长的形象。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9)孤寂、落寞(惆怅),愁苦幽怨的形象。王昌龄的闺怨。10)积极乐观,笑傲人生的形象。苏轼的定风波。11)爱民惜才的形象。龚自珍的己亥杂诗,2、掌握诗歌中常见的塑造形象的方法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人陆游;世南宋,抗金;背景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三山时所写。,(2)、抓人物心理:“万里”、“匹马”、“关河梦断”、“身老沧州”抓人物神态:“泪空流”等词句理解全词;抓外貌:“鬓白”、“泪流”,(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田园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抓客观环境:通过描写春雨过后,桃染红,柳抽绿,村落里缭绕着缕缕炊烟,满庭落英缤纷的惬意闲适的途径,表现“山客”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向往。,【方法点拨】(1)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细节等。(直接描写)(2)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间接描写)(3)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知人论世),胡令能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直接表现小儿的形与神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辛弃疾)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通过侧面环境描写和对比烘托,表现了一个由于岁月蹉跎、年华老去,而壮志难酬、功业未成、漂泊憔悴的形象。,走进高考,命题模式:1)诗中形象的特点是怎样的?2)分析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2011高考(四川卷),1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陈与义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3分),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答案:诗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2005年全国卷)试赏析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答案】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中度节而思念家人的形象。(要点一)“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要点二)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还应说着远行人”既说明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也体现了家人对诗人的思念。(要点三),借他人咏自己分析下面这首诗的人物形象。贫女(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注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被荐为工部侍郎。俭:通“险”,怪异。时世:当代。白居易新乐府时世妆:“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压金线:用金线刺绣。压:手指按住,刺绣的一种方法。,【参考答案】(步骤1)本诗描写了一位哀伤、惆怅的贫女形象。(步骤2)她风采优雅、品德高尚、勤劳能干,针线刺绣精巧,但生于蓬门陋户,伤叹无媒人可托,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步骤3)诗人借她表达了因怀才不遇、寄人篱下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咏物咏自己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题葡萄图(明)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名。,【人物形象分析答案构成】1.观点:形象的总体特征2.摘句分析: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结合诗句点明手法分析其特征及意义3.作用或效果: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方法点拨答题步骤】(步骤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遭遇、性格身份):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步骤2)结合诗句、手法分析人物性格:首句写出了以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步骤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情感):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鉴赏人物形象方法小结(步骤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遭遇、性格身份);(步骤2)结合诗句点明手法分析人物性格;(步骤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情感)。,中心论点+分论点、论证+作用,作业巩固,高考试题集2、3、4、5题,第二课时景物形象,意象,意境,课堂练习,答杨柳,代表初春季节,暗寓男女离别。飞絮,代指暮春季节,暗寓青春流逝。表达的情感有:伤春伤别之愁,久别怀人之情,试题集6题、14题,答“峡口送友人”描写的是暮春的景色,通过“飞花”这个意象表达出来的,马致远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田家凄清、苍凉的意境。意象是具体事物,意境是具体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1)抓意象,探知诗词的感情基调(意境)。,看画面形、色、动、静,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雄浑壮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清幽明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和谐静谧“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壮阔苍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高远辽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萧条凄凉“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凄清荒凉“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判断下列诗歌的基调,雄浑壮阔,高远辽阔,雄浑壮丽,宏阔苍凉;(雄)孤寂冷清,萧瑟凄凉,冷寂荒凉,清冷寥落;(冷)恬静优美,幽美宁谧,自然和谐,细腻朦胧;(幽)热烈高亢,繁丽奇幻,绚丽热烈。(丽),常见的意境类型,古代诗词常是感情深沉,含蓄不露,富有哲理,在表面意义之下,还可以挖掘到其深层含义,这正是作者要表达的主题。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从字面是看是写一段行程,水流急,船行快,实质是写心情的轻松和愉悦。,(2)析意境,探知诗人的深层感情。,雄浑意气风发苍凉悲愤感伤萧瑟悲伤无奈寥落孤独寂寞恬静悠然自得绚丽高兴愉悦,【意境赏析类答题模式】,答案一般按下面三个步骤组织: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课堂训练】,例1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提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步骤一)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二)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三)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06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8分)江宁夹口三首(其三)宋王安石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舟下建溪宋方惟深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答案:诗中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氛围”“心绪”各2分。),课堂练习,12第一步: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第二步: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点出明显手法),营造出雄健、壮美(意境特点)的意境第三步: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13诗歌描写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通过小桥、曲水、村落、岸阁、绿萍、荷花、人家等景物展现石湖的宁静恬淡,表现了作者对此的喜爱。,第三课时,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描绘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所以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三)、鉴赏诗歌的物象,常见的咏物诗物象,植物:岁寒三友:松、竹、梅(高洁)菊花(隐逸、高洁、脱俗)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高洁)兰花(高洁、君子之德)杨柳(离情别恨;摇摆不定;春天的美好)松(坚贞、独立)竹(清高、雅致),动物: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蝉(悲凉;高洁)杜鹃(哀怨、凄恻、思归)画眉(谄媚、无奈)风(自由、奉献)莎衣(脱俗、高洁)云(飘忽、自由、),1、鉴赏咏物诗的方法:1)、整体把握;(读清全诗,咏的什么物,题目是关键))、把握特征;(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知人论世;(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为何要咏此物)、把握表现手法;(整体:托物言志;具体常用比兴、象征、反衬、拟人、比喻),画菊郑思肖(南宋)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元兵南下,郑思肖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不第后赋菊黄巢(唐)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注:黄巢长于骑射,爱扶危救急;爱读书,参加进士考试,不中。,1、这两首诗中的菊花分别是怎样的形象?2、诗人托物言志,各表达什么情感?,画菊郑思肖(南宋)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元兵南下,郑思肖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1、事物特征: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孤芳自赏。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2、所言之志:赞美菊花傲然不屈,清高脱俗。表达自己凌然的民族气节和忠贞爱国的情怀。,不第后赋菊黄巢(唐)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注:黄巢长于骑射,爱扶危救急;爱读书,参加进士考试,不中。,1、事物特征:在百花凋谢后,菊花盛开,香透长安。2、所言之志:抒发了自己的凌云壮志,不甘为人下的远大抱负。,试做高考题.【2012.天津卷】见试题集8,野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政:通“正”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野菊生长在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新。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形象,2、答题步骤,(1)指出形象并概括形象的基本特征;(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3、答题示例,【例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答案】(步骤1)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步骤2)“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步骤3)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1、看题目,明确诗中的物象是什么。2、整体把握物象的形态特征,紧扣文本。3、找“物”与“人”的契合点,联系写作背景,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不能架空分析情感。4、关注表现手法。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反衬、侧面描写(环境烘托)的手法。5、注意答题规范:明物象指特点析感情,小结:鉴赏咏物诗步骤与方法,三步到位:第1步:概括事物的特征第2步:结合表现手法分析第3步:指出作者寄寓的情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