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延安社会实践报告.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56716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赴延安社会实践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赴延安社会实践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赴延安社会实践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_革命圣地延安之旅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摘要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着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因此,2011年赴延安暑期社会实践我们将唱响“延安精神,永垂不朽”的光荣口号,让延安精神永驻心间!“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之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同延安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华儿女无论何时都要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在中共的语汇中是一个极具魅力的字眼,它的内涵丰富多彩而且具有深意。它意味着艰苦奋斗的岁月,它意味着激情澎湃的日子,它意味着炮火硝烟中的追求,它意味着矢志不渝的理想。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时间会带走一些该带走的东西,也会留下一些该留下的东西。历史在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环峙的延河中转了一个弯,又大步东去,但在延安,杨家岭的灯火和枣园里的灯光,已经成为一种信仰的象征,将永远在中国青年心中闪耀。今天,我们被感动,明天,我们会行动!延安精神,永垂不朽2011年7月9日,在校团委的组织下,暑假所有的社会实践小组在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校区报告厅,举行了隆重的出征仪式。会上副校长对我校历届的社会实践活动做了简单的回顾与总结,并且对我们这批实践活动的成员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学生代表也作了慷慨激昂的发言,向老师们做了保证,一定不辜负老师们对我们的期望。2011年7月12日,早上8:00我们顺利登上了去往革命圣地延安的火车。路途中160人有说有笑,沿途的山山水水更让我们这些习惯于穿梭于城市的人惊叹不已,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感受,期待着更快的到达延安。下午1:00左右我们到达了延安,宏伟的火车站让我们眼前一亮,在广场上大家进行了合影,为期3天的红色之旅开始了。一杨家岭7月13日上午,我们小组首先参观了杨家岭。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在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住处。当年这里还曾进行过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这里有中共中央七大会址、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在会址后面的小山坡上,散落着一排窑洞,这就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同志们当年的住所。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中央大礼堂,这是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的地方;我们还参观了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旧居,在这里,毛泽东完成了新民主主义论等光辉著作。同时,此地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延安居住时间最长的驻地,期间发生了不少有影响的事在来延安之前,就听说只有在杨家岭,才能看到这闻名中华大地的“安塞腰鼓”,而此次延安之行,杨家岭那浓厚的陕北风情像优美的画卷留在了我的记忆。 通过对杨家岭的参观和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工作环境,他们的艰苦奋斗让人钦佩不已。2. 延安革命纪念馆 7月13日下午,我们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距城1公里处。建于1950年1月,整个纪念馆外观朴素大方,结构紧凑,高大宏伟,具有传统的民族风格。延安革命纪念馆展出的大量珍贵革命文物、文献和照片,按历史顺序分列11个单元,400多米长的展览大厅,以1000多幅历史照片和800多件革命文物,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小米、驱日寇的光辉业绩。展览主要介绍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同时介绍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介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对研究中国革命史和陕西地区陕甘宁边区革命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延安革命纪念馆前是一个大型广场,广场正中间巍然耸立的是毛泽东铜像,铜像名为“高瞻远瞩”,毛泽东身着中山装,双手叉腰目视远方,浩气凌霄。延安革命纪念馆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最为生动的历史教材,是中国20世纪一个辉煌的聚光点。在陈列大厅里,展出“延安革命史”和“西北革命斗争简史”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陈列手法,以800余幅照片及千件革命文物及雕塑、油画、图表、场景复原等展品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党中央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艰苦岁月。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延安新市场”,真实的再现了当年的景象,有当铺,有理发店,有祖孙同乐,还有打铁的场面,等等,使我仿佛看到了当时的人们自力更生的场面,令人感触颇深。参观完延安革命纪念馆,我对延安精神有了一个更加真切的认知。三文艺联欢会7月13日晚上,160名实践成员在延安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了文艺联欢晚会。在晚会上,我和其他几个实践成员们表演了诗歌朗诵延安精神,永垂不朽,为此次延安之行增添了一份难忘的回忆!整个晚会现场,气氛比较活跃,大家都玩的其乐融融。晚会结束时,我校的带队老师作出讲话,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回味至今,他说“只要大家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受,就一定会有所收获!”这句话陪伴我完成了暑期社会实践,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依然会以此来鼓励自己、指导自己。四枣园 7月14日上午,我们前往了五大书记旧居枣园。枣园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的枣园村,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 。 毛泽东旧居位于枣园东北的半山坡上,与周恩来和朱德的旧居左右为邻,窑洞面向西南,共分5孔,由右边起分别为会客室、办公室、寝室,其余两孔是工作人员住室。毛泽东在枣园居住期间,正是土地革命时期向抗日战争的转变时期。毛泽东以极大的精力去研究中国的军事学、战争学,他用哲学思维,深刻分析总结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中国革命根据地、中日双方进行战争的国情、国共两党军事史等重大问题,撰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著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周恩来旧居位于任弼时旧居后的山坡上,为两孔石窑洞,左边是办公室,右边是寝室,1944年10月至1947年3月,周恩来就住在这里。 枣园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老一辈革命家铜像(图),这些铜像启示我们应该时刻不忘老一辈革命家们艰苦奋斗的作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五、宝塔山宝塔山,古称丰林山,宋时改名为嘉岭山,位于延安城东南方,海拔1135.5米,为周围群山之冠。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此外山上还有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齐,岸石完整,是难得的石刻艺术。 巍巍宝塔山,经常出现在诗人、画家的笔下,人们歌颂宝塔,怀念宝塔,实际是在怀念延安岁月,歌颂延安精神,缅怀党中央在延安的革命业迹,宝塔山成了人们追寻当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 因此便有这样一种说法:“只有登上宝塔山,才算真正到了延安”。 七报告会及参观延安大学校史馆14日下午在延安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我们参加了有关延安精神的报告会。此次报告会着重讲解了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以及现实意义。高教授首先回顾了延安在中华民族抗争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他强调说,“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鼓励当代大学生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大力弘扬延安精神。高教授清晰的条理、精辟的语句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令大家受益匪浅。通过报告会我进一步了解到延安精神的实质,我更加明白了,作为新时期大学生,要将延安精神与勇于创新、勇攀高峰的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断激励自己勤奋学习,为今后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紧接着我们参观了延安大学校史馆。延安大学校史馆浓缩了学校七十多年的风雨历程,是中国共产党高等教育孕育、发展、壮大与成熟的历史长廊。延安大学是我党民主革命时期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在中国革命史、党史、现代高等教育史上都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他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从此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和战略总后方,成为光明的所在和抗日胜利的希望。1941年至1942年,敌后人民抗日战争处于最艰难的相持阶段,延安大学便应运而生,成为时代的杰作。校史馆序厅中的“毛泽东在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大型油画(图)真实再现了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幕场景。在校史馆精英厅,我了解到,延安大学可谓是战争年代的“龙潭虎穴”,这里走出了千千万万威震敌胆的革命战士和文韬武略的将军!在和平年代,这里是凤巢龙渊,莘莘学子来自五湖四海走向四面八方各条建设路线。如今,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已形成延安大学独特的精神资源和文化特色。8 总结大会14日晚,全体实践成员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了总结大会。会上每个小组均派一名成员发表自己红色之旅的感受,每个人内心都洋溢着一片热情。我校团委书记在会上还作了总结,希望全体实践成员谨记延安精神,将延安精神付诸行动。至此,我们的延安之旅结束。 归程,反思,是什么支撑着您的发展?是什么让人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开辟了自己的乐土?是什么让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站起来过上了当家作主的日子? 归程,沉思,那“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点缀的究竟是什么?那革命先烈誓死捍卫的精神又昭示着什么?也许一切的一切只能从现代的旖旎风光中找到答案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