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lon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技术探讨.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1549637 上传时间:2020-04-28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57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ilon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技术探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Pilon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技术探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Pilon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技术探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ilon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技术探讨,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Pilon骨折,指胫骨远端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常导致关节面压缩、胫骨下端粉碎。,胫骨下端解剖特点,皮肤软组织与骨骼“紧密相连”可变空间小血运差,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97年2000年共17例Pilon骨折性别:男10例,女7例年龄:23岁66岁(39.5岁)大于60岁3例伤因:高处坠落及车祸12例,分类(Ruedi&allgwer)型11例,型4例,型2例,手术方法,要点,型:远折端交叉穿针,近折段一根半针与一根全针,非超关节固定。型:跟骨穿针后复位,再按型方式穿针并形成超关节固定。(图),型骨折:穿针及固定方式同型,但关节面往往需要切开复位,骨缺损需要植骨。,注意点,勿损伤神经血管,勿进入关节内,术后骨折成角及时调整。超关节部分34周拆除(型骨折可适当延长固定时间12周)。,结果,15例获平均23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18周(1228周)。针道分泌物及浅表感染5例。无畸形愈合,无肢体短缩,无骨折不愈合。,评定标准,主观感觉客观检查X线检查,优无痛,步态正常。踝关节活动度大于其正常的75%。关节面解剖复位,成角小于5。,良行走轻度疼痛,步态正常,不影响工作。踝关节活动度为正常的50%70%。关节面复位良好,成角510,差疼痛,步态不正常,影响工作。踝关节活动度小于正常的50%。关节面复位不良,成角大于10,或踝关节存在内/外移位。,本组17例,随访15例优12例(型10例,型2例)良2例(型1例,型1例)差1例(型,关节面复位不良),讨论,Pilon骨折外固定术的可行性(Pilon骨折占胫骨骨折5%7%),1911年Destot喻为“Pestle”(捣碎骨折)1950年Bonin称为“Plafond”(拱顶骨折)1997年Ruedi&Allgwer结合创伤特点分为类1986年Ovadia将涉及干骺部、骨干者进一步分为型、型,无论怎样分型,其特点为作用力:剪切力、垂直压缩力或两者相结合骨折:关节内骨折,治疗焦点复位关节面有效维持骨折复位早期关节活动,石膏托外固定难于满足复位、固定及早期活动要求难于维持肢体长度难于处理伤口问题,内固定术“AO”内固定术使疗效得到明显提高(报告优良率大于80%)缺点1.进一步剥离软组织2.伤口闭合困难或内置物、骨质外露,外固定架固定术创伤小、局部干扰少交叉穿针固定可靠操作简单、灵活适合于各级医院应用,Pilon骨外固定的优点,可利用肌腱、关节囊等软组织进行牵伸复位(韧带复位术)术后可调性能有效调整骨折成角Pilon型、部分型非超关节固定,能早期活动踝关节,型短期超关节固定能有效维持肢体长度和骨折对线,早期允许关节少量活动外固定连接杆可增减,能改变其固定强度独特的牵伸作用,能较好地保持良好关节间隙,避免对胫骨关节面的撞击,交叉穿针能控制大骨折块,提高固定的可靠性适合于软组织损伤较重、也可用于有骨质疏松的患者,Pilon骨折治疗方式选择,石膏托外固定虽有缺点,但可用于不适合于手术者骨牵引术对软组织损伤重或感染者较石膏托固定更有可取之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尤其“AO”技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对于软组织损伤严重或Pilon型骨折有一定难度,外固定术适合于无外固定手术禁忌症的Pilon骨折,但对糖尿病患者应慎要。且术后要加强护理及针道管理早期关节融合术不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方式,注意事项,遵循先复位后穿针再固定的原则骨折远端穿交叉针尽量非超关节固定针道无张力处理型骨折延长带架时间加强术后护理,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