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现代交换第1章概论.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11547263 上传时间:2020-04-2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现代交换第1章概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通信现代交换第1章概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通信现代交换第1章概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地位,交换是现代信息网络的灵魂,“交换”的发展决定了“整个通信网络的发展”。由此确定了现代交换原理课程在工科院校中的重要地位,是通信信息类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1.1交换与通信网,第1章概论,1.2交换技术的分类,1.3课程介绍,1.1交换与通信网,1.1.1将交换引入通信系统的必要性,通信的目的?,任意终端对之间实现信息的传递,点对点的通信系统,图1.1点对点通信,如何实现多个用户之间的通信?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两两互相连接。,图1.2全互连通信网,全互连通信系统分析,对于N=8的全互连系统,需要多少对连线和多少个线路接口?,问题?,全互连方式存在什么问题:N2问题,连线数:N(N-1)/2接口数:N(N-1)长途线路费用高终端异构时情况将更加复杂,N2问题变成了N条用户线,开关设备,最终解决方案,-引入交换节点设备,将交换节点引入通信网的优点?,(1)统一标准接口(2)集中共享通信网中的资源、提供各种业务(3)方便构筑大型异构通信系统,由多台交换机组成的通信网,用户交换机,市话交换机,汇接交换机,用户线,中继线,1.1.2交换机的组合,终端传输线路交换设备,1.1.3组成通信网的三个基本要素,交换设备是通信网的核心,交换的基本概念,1.2交换技术的分类,在本课程中,“交换”的广义概念指信息从通信设备的一个端口(无论物理或逻辑的)输入到另一个端口输出的过程。“交换”实际完成的功能是:业务的汇聚、转接、分配。,交换技术的分类,按交换器所接续的信号分类:模拟交换与数字交换窄带交换与宽带交换电交换与光交换等等,按交换器所承载的业务分类:话音交换数据交换图像交换及多媒体信息交换等,按交换器所应用的场合分类:电信网络-电信交换计算机网络-IP交换,按交换对信息的处理方式分类: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帧中继ATM交换IP交换,1.2.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的过程,三个阶段:呼叫建立、信息传输(通话)、呼叫释放,电路交换的优点,1、时延小(时延固定)2、对数据不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透明传输3、编码方式不受网络限制(一般在终端完成),1、呼叫建立时间长2、无论是否有信息传输,电路始终被通信双方独占,网络利用率(电路利用率)低。3、通信要使用相同的协议、格式、同步方式等,限制不同终端互连4、有呼损,电路交换的缺点,1、为了克服电路交换中各种不同类型和特性的用户终端之间不能互通,通信电路利用率低以及有呼损等方面的缺点,提出了报文交换的思想。2、报文交换基本原理是“存储转发”,不需要提供通信双方的物理连接,而是将所接收的报文暂时存储。,1.2.2报文交换(messageswitching),报文交换,H2H4,1、实现不同类型终端之间的相互通信2、通信线路利用率高3、用户不需要叫通对方就可发送报文,无呼损,报文交换优点,报文交换缺点,1、时延大(且不固定),不满足实时性2、要求交换机具有高速处理能力和大的存储容量。,1.2.3分组交换(packetswitching),类似于报文交换技术,将报文分成若干个报文组(packet),每个报文组要加上地址、编号、校验码,然后以报文组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到达目的地再按编号组装成原报文。,分组的形式与格式,分组交换基本工作原理示意图,分组交换2种工作模式(方式),1、数据报(datagram)以分组为基本单位逐节点转发,且不同分组可沿不同的路径传输,类似报文交换。2、虚电路(virtualcircuit)首先网络在通信两端建立逻辑连接,然后用户数据以分组为单位沿该路径顺序传送到达终点(逐节点转发)。类似于电路交换,但通路不是一直占用。,数据报方式,虚电路方式,分组交换除了具有报文的优点外,与报文交换相比有以下优缺点:优点:1、加速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2、减少了出错几率和重发数据量3、由于分组短小,更适合于采用优先级策略,缺点:1、仍存在存储转发时延2、当分组交换采用数据报时,可能出现失序;且在终端交换机,需要对数据排序,增加交换机复杂度3、当分组交换采用虚电路时,传送方式与电路交换类似,链路建立及释放占用时间。,1.2.3课程介绍,本课程主要围绕以下内容进行讲解:1.绪论2.交换单元与交换网络3.电路交换技术及接口电路4.存储程序控制原理5.分组交换与帧中继技术6.信令系统7.ATM技术,小结,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是通信网最基本的交换技术。帧中继、ATM以及IP交换则是基于这两种技术的综合或改进。,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信道利用率越来越高,支持可变速率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复杂的协议体系来保证服务质量。,习题与思考题,1.1为什么通信网不直接采用全互联方式?1.2在通信网中引入交换机的优点是什么?1.3比较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的异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