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二语文课件:5.14《诸子喻山水》(沪教版必修3)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153796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7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二语文课件:5.14《诸子喻山水》(沪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1年高二语文课件:5.14《诸子喻山水》(沪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1年高二语文课件:5.14《诸子喻山水》(沪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诸子喻山水,范雅君,教学目标:,1、熟记课文中的名句,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2、初步感知文意,了解先贤在山水中寄寓的人生体验和生命哲理。,3、初步了解诸家思想学说。,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存,互为一体。自然万物中的名山大川对人类的意义,不只在于为我们提供了赏心悦目的自然美景,还在于引发我们对生命的思考。山是沉稳的,水是灵动的,古代先贤圣哲以他们睿智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热爱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同学们,我们去过很多美景胜地,当你流连于自然的美景时,是否也曾经有过更深入的思考?,本文中的十一则材料分别选自哪六部著作,请对作品及相关作者的情况作一简要介绍。,孔子与论语: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方面,在表达上,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孟子与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或子居,鲁国人。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等教子故事,成为千古美谈。孟子周游列国,游说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孟子是中国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元朝时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关于孟子 孟子共七篇,记述孟轲的言行,是他本人和门徒共同完成的。从体制上说,孟子基本上仍属于语录体,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文学性强,富有气势。 孟子的散文对后世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它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善于用文学手段达到实用目的。 孟轲关于个人修养以及如何理解古诗的一些看法,对后代文学批评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里“气”指一种光明正大的意气情感。后世的文气说(主要讨论作家才性与文章风格的关系)即由此发展而来。他又说,读古人之诗,要“知人论世”,要“以意逆志”,都是很精辟的见解,为后世文学批评中重要的原则。,老子与老子:,老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相传姓李,名耳,字伯阳,生卒年不详,楚国苦县人。 老子即道德经五千言讲宇宙的形成原出于道,道是一种无形无性,不能看到、摸到的东西。它无所不在,能攻坚破硬,能不惧水火。因此它又是最有力量的东西。“德”者是得到“道”的意思。人的品质修养要像道那样,适应万物,而又坚强不屈。他最喜欢用水做比喻,天下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但水能摧残最坚强的东西。水能应变,水能无所不至,因此人的品质要像水。由此,他研究出一套“柔弱能胜刚强”的战略思想。他的道又分为三类,首先,哲学最高范畴意义上的道。其次,是自然规律上的道。然后是人生准则的道。老子书中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人称老子是哲理诗,它有韵而又灵活,常用对比和排比,句式灵活多变,畅达自如,深得人心。,孙子与孙子兵法,孙子,名武,字长卿,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人,因齐国发生内乱投奔吴国,被吴王任命为将。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兵书,相传为孙武所著。现存孙子兵法有十三篇,所包含的朴素的唯物论思想和辩证法观点,对当今世界的军事、情报、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孙子的军事思想十分丰富,“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论述,揭示了战争指导的普遍规律。“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对战争中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现象予以分析,认为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唐太宗李世民也说过:“观诸兵书,无出孙武。”,管仲与管子,管仲(约公元前730年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谥号敬。春秋时期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南)人,春秋初期齐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因助齐桓公成为“五霸”之一,而被尊称为仲父。托名管仲所作的管子一书,包含着对管仲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我们今天见到的管子,是在刘向所编版本的基础上,由历代学者校订而成的。它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领域。现存为86篇,分为8大类,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学术著作。,韩非与韩非子,韩非(约前前),韩国的贵族,荀子的学生,生活于战国末期。起初秦始皇读他的著作,十分佩服,邀他来到秦国。他的同学李斯恐怕他被重用而动摇自己的地位,将他陷害入狱,最后自杀于狱中。他的著作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作,共五十五篇。韩非是一个聪明、深刻的人,对当时人情世故看得颇为透彻。他不相信人有美好感情,也不相信人可以经教育感化而为善,只相信赏罚分明,以利驱使人、以害禁制人。从文化思想来说,韩非鄙视一切属于艺术、美感范围的东西,是一个彻底的功利主义者。 一部韩非子,构筑了一整套极端专制主义的、严厉控制人的方法和理论,但善于运用大量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论证事理,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服力。“守株待兔”、“郑人买履”、“滥竽充数”“自相矛盾”等,都是生动的寓言故事,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初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特殊字的读音和意义:,虽覆一篑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乐,仁者寿 仲尼亟称于水 沟浍皆盈,其涸也 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通假字:,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 知者乐水,必:通毕,尽,完全 厌:通“餍”,满足 知:通“智”,智慧,词类活用:,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君子耻之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君子之志于道也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圣:形容词作名词,圣人的境界 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羞耻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小 志:名词作动词,有志于,下:名词作动词,处在下游,一词多义,舍,上下交朴,以道为舍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房舍,引申为归宿,停留,止息,至,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最高的境界,到达,翻译前四段中的重点句:,1、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好比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便能堆成,停止下来了,是我自己停止的。又好比在平地上堆土成山,即使才倒下一筐土,继续堆土,是我自己要前进的。,2、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所以君主的气魄像天地那样宏大,于是万物齐备;心胸像山海那样宽广,于是国家富足。,3、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圣明的君主不嫌弃百姓,所以能够聚集众多的臣民;读书人不厌倦学习,所以能够达到圣人的境界。,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聪明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活跃,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去不复返的光阴就像这河水啊,日日夜夜不停地流去!,研读 拓 展,仔细阅读孔子的几则言论,然后思考,1、水有怎样的物态物性? 2、这些物态物性引起你哪些生活联想? 3、知者为什么乐水?,1、“水”的常态是“动”,“不舍昼夜”的动力来自于“本”,方式是“避高趋下”,秉性是“柔之克刚”,“水”的目标是海,能成其为海,是因为“善下,不择小助”等。,2、生活联想:时光易逝,往事不再;为人应该心胸开阔,容人之短;君子处事能以柔克刚。,3、知者达于事理,周流无滞,其“动”的本性和“水”的物态物性相通,因而乐水。,作业,1、背诵全文。 2、你还知道哪些古代先贤以山水为喻的名篇佳作?从中你悟出了怎样深刻的人生哲理?,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