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课堂管理心理.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1535620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7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与课堂管理心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教师与课堂管理心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教师与课堂管理心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章教师与课堂管理心理,2,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教师角色、教学效能感的含义;了解教师专业素质的表现;了解课堂管理的功能、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理解课堂心理气氛含义及课堂学习纪律的特征和功能;掌握营造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方法和处理课堂纪律问题的有效策略。关键词:教师角色、教学效能感、教学反思、教学监控能力、教育机智、课堂管理、课堂心理气氛、课堂学习纪律,3,一、教师角色的含义(一)教师角色的概念角色,亦称社会角色,是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权利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第一节教师心理概述,4,从社会职业角色来解释(狭义),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人才的专业人员。,5,(二)教师角色的分类1、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角色。这是教师职业的中心角色。2、父母形象角色、朋友角色、管理员角色3、青少年团体工作者、公共关系人员、心理辅导人员等社会活动家角色4、榜样、模范公民角色5、学生灵魂塑造者角色6、教育科学研究者角色,6,二、教师角色的影响和作用(一)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经大量实验研究证实,教师的领导方式对班集体的社会风气有决定性影响,另外对课堂教学气氛,学生的社会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个性发展以及师生关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教师的四种领导方式(强制专断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型)中,相比较而言,民主型的领导方式是最理想的。,7,(二)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所谓教学风格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国外教育心理学讨论教学风格时,常涉及的问题:第一是讲演式教学与讨论式教学;第二是以学生集体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8,(三)教师人格特征对学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种重要特征会对学生产生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情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此外,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积极的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也是影响学生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人格品质。,9,(四)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教师期望效应又叫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期待、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人格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10,(五)教师举止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的,一条是有声的言教,另一条是无声的身教。在各种系统的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主要是采用“言教”的方式;而在大量的师生之间无意识的日常交往中,除言教外,经常起作用的是“身教”。言教固然重要,但身教意义则更大。,11,第二节教师专业素质,一、教学效能感(一)教学效能感的含义心理学上把人对自己进行某一活动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效能感,效能感的高低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认知和行为。,12,所谓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可以分为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育效能感两个方面。,13,(二)教学效能感的影响与作用,14,(三)教学效能感的发展与提高,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一般可分为外部环境因素和教师自身因素。从教师所处的外部环境来说:首先,在社会上必须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其次,创立良好的学校工作与教师发展的条件;再次,良好的校风建设,提高福利待遇等。,15,从教师的自身方面来说,首先,要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其次,教师要增强自信心,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16,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反思不是简单的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17,三、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18,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19,四、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和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20,一、课堂管理概述(一)课堂管理的涵义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协调课堂内各种人际关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环境达到最优化的状态,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它具有促进和维持两大功能。,第三节课堂管理心理,21,管理客体,管理主体:教师,师生关系,学生关系,管理环境:课堂,实现预定教学目标,22,(二)课堂管理的功能1、促进功能:即促进学生的学习2、课堂管理的维持功能:即维持秩序课堂教学的正常秩序,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23,(三)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1、了解学生的需要;2、创造积极的课堂人际关系;3、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4、建立相对稳定的课堂规范。,24,(四)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1、社会和学生的定型期望;2、班集体的特点;3、学校领导的管理类型;4、教师的自身素质。,25,二、课堂心理气氛及营造(一)课堂心理气氛的涵义心理气氛:指在群体中占优势的人们的某些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反映了群体的精神面貌,使每个群体都有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独特风格,给群体活动染上一层独特的色彩。,26,课堂心理气氛:指班集体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也就是说,课堂心理气氛主要指群体的心理状态,是在课堂活动中师生相互交往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知觉、注意、情感、意志、定势和思维等心理状态。具有独特性和相对稳定性。,27,28,(二)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课堂内物环境的因素,29,(三)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1、正确鉴定课堂心理气氛的现状;2、公正评价、合理期望;3、教师要以自己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4、树立教师的教育威信;5、教师要合理利用信息传递;6、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建立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7、维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良好心理状态,30,三、课堂学习纪律的管理(一)课堂学习纪律的概念指在课堂学习环境中,学生必须共同遵守的课堂行为规范,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外部准则和控制,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和条件。,31,(二)课堂学习纪律的功能1、社会化功能2、促进学生人格完善与优化的功能3、稳定学生情绪的功能4、发展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功能5、调控与监督的功能,32,(三)课堂学习纪律管理的一般策略1、建立积极、正向、有序的课堂规则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结构,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3、做“有效管理者”4、区别对待课堂环境中的三种行为:积极行为、中性行为、消极行为5、正确、有效地处理纪律问题6、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33,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教师角色?如何理解现代教育条件下教师角色的作用?2、联系实际分析说明教学效能感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3、课堂管理的涵义是什么,它有哪些功能?4、什么是课堂心理气氛?课堂心理气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作为未来的教师,你认为应该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5、联系实际说明处理课堂学习纪律问题的有效策略。,34,各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其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什么?2、怎样理解人的心理实质?3、简述科学心理学诞生后不同的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4、试析心理学研究中观察法、实验法、个案法、测验法各有哪些优缺点。,35,第二章认知理论,1、解释下列概念: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想象、表象、思维、问题解决。2、注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3、如何利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4、感觉现象一般有哪些?对每一种感觉现象进行举例说明。5、感觉与知觉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36,6、知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7、试述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征?8、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哪些?9、记忆保持的方法和条件有哪些?10、影响遗忘的因素有哪些?11、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37,第三章人格理论,1、解释下列名词:人格、气质、性格2、人格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分析自己的气质特征。4、分析自己的性格特征。5、论述性格的形成受哪些因素的影响。6、论述:气质差异与因材施教。7、简答:良好的性格对学习具有哪些功能?8、简答:性格与气质的关系。,38,1、解释下列名词:需要、动机、情绪、意志、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2、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3、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4、简答: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5、简答:意志行动的特征。6、简答:意志的品质。,第四章行为动力理论,39,第五章智能理论,1、什么是能力?能力有哪些种类?2、请简述能力与智力的区别与联系。3、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4、简述几种重要的智力理论。5、有哪些因素影响智力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智能?,40,第六章青少年认知发展与学习,1、什么是知识?影响知识学习的心理因素有哪些?2、请以概念学习为例,说明促进知识掌握的教学方法有哪些。3、联系技能的定义,谈谈你对技能的理解。4、如何有效形成动作技能?,41,第七章品德心理,1.什么是品德?试述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2.结合影响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因素,谈谈如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以促进他们的品德健康发展。,3.谈谈如何充分利用各方面积极因素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良好品德。,4.不良品德的转化要经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应注意哪些问题?,5.学生不良品德形成的主客观原因是什么?分析说明矫正不良品德的心理学依据。,42,第八章群体心理,1.什么是非正式群体?如何管理?2.举例说明群体对个体的影响。3.从众的影响因素有哪些?4.什么是人际关系?如何提升自己的人际魅力?,43,第九章心理健康教育,1.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哪些?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途径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