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pptx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1535503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PPTX 页数:23 大小: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唐敏2015.1.31,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涉及的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理论、设计理论、视听理论、认识论、教育哲学,1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1.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1.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1.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1.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行为主义主要研究学习的外显行为,他们把个体的学习行为归结为个体适应外部环境的反应系统,即“刺激-反应”系统。行为主义认为只要控制刺激就能控制行为和预测行为,从而也就能控制和预测学习效果。根据这一观点,人类学习的过程被理解为被动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而教师的任务只是提供外界刺激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任务是接受外部刺激,理解和接受知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成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心理学基础。如:斯金纳的程序教学,1.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认知学派学习理论主要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重视学习者内部的因素,认为学习中存在着不同水平的认知过程;学习的成效取决于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学习是知识在头脑中不断组织和表征的过程,是一种积极建构的过程。认知理论认为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就是在教学刺激与学习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过程。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并起重要作用。主张学习就是获得一个把旧的认知结构改变成新的认知结构的不断上升的过程。如: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技术,1.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1.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1.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中的建构是双向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同时也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突出学习的主观性、社会性和情景性。,1.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使用的教学设计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从而支持“教”强调学习过程最终的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2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2.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2.2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学设计,2.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的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依据此开发的教学策略有: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和随机进入教学。,2.2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学设计,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在1983年提出。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存在智能。他提出了“智能本位评价”的理念,扩展了学生学习评估的基础;他主张“情景化”评估,改正了以前教育评估的功能和方法。,2.2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学设计,3系统理论与教学设计,3系统理论与教学设计,运用系统理论的教学思想认为教学可以看做一个由若干要素有机结合起来组成的,有一定教学功能的系统。要素、层次、最优化学习过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动态的过程,4传播理论与教学设计,教育传播过程是一个教育者借助教育媒体向受教育者传递与交换教育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拉斯威尔传播模式海曼-弗朗克传播模式贝罗传播模式,拉斯威尔传播模式,美国政治家哈罗德,拉斯韦尔1932年提出了“5w”理论,并于1948年作了补充。“5W”公式清楚明了地阐述了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要素和直线式的传播模式。即:谁(Who)说什么(Saywhat)通过什么渠道(Throughwhichchannel)对谁(To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1运用“5W”公式分析教学传播活动,可以看到教学过程也至少涉及这些类似的要素,用图示表示如下:,拉斯韦尔传播模式与教育要素图,海曼-弗朗克传播模式,德国的鲍尔.海曼(P.Haimann)致力于教与学的相关研究,是德国柏林学派的代表人之一以及“柏林教学论模式”的创始人。他提出了影响教学过程的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前提条件:意向、课题、方法、媒体、人类心理学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他把教学媒体看做是学习的外部条件,并将媒体称为教与学的材料。他十分重视授课中教学媒体的使用,对于媒体的研究投入大量的研究,使柏林学派把媒介从总体的教学方法中分离了出来。德国的另外一位教育家赫尔马.弗朗克(H.Frank)很支持鲍尔.海曼的关于教学设计的理论,弗朗克认为教学过程的“心理结构”和“社会结构”是教学与教学设计的基础条件。他们俩提出了一个课堂教学系统的六维空间结构模式,即“海曼弗朗克传播模式”,如图:,海曼弗朗克传播模式,海曼-弗朗克传播模式,整个六维坐标系表示出影响课堂教学的六大因素,它们是:B教学系统怎样施教?L用什么教材施教?M用什么教学媒体施教?P对谁施教?S在什么情况下(环境)施教?Z为什么(目的)施教?这六大要素相互关联、互相制约构成教学传播过程。这种由六大要素构成的模式,明确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六大要素。教学过程不仅需要同时重视这六大要素,还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得到好的教学效果。这一模式简单易懂,清晰的列出了教学系统的六个重要变量,需要适当的控制这六大要素才能优化教学过程。但这一模式过于简单,未能表示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贝罗传播模式,作业,斯金纳的程序教学与化学教学设计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与化学教学设计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技术与化学教学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化学教学设计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化学教学设计多元智能理论与化学教学设计系统理论与化学教学设计拉斯威尔传播理论与化学教学设计海曼-弗朗克传播理论与化学教学设计贝罗传播理论与化学教学设计从以上给出的选题中选择一个合适你的理论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