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1532861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35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一、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和凯恩斯理论的不同点三、现代货币数量论和传统货币数量论的两个明显不同点,第四节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1956年,在对货币数量论的一片反对声中,弗里德曼发表了他的名作货币数量论一种重新表述,从而标志着现代货币数量论的诞生。弗里德曼认为:人们想要持有的资产远远不止生息资产(债券)和货币两种。而是应该在更广泛的资产范围内进行选择。,一、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首先、财富总量。弗里德曼认为,利用一般的现期收入指标来衡量财富是有缺陷的,因为它会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必须用持久性收入来作为财富的代表。持久性收入,是指消费者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所能获得的平均收入。,一、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其次、财富在人力与非人力形式上的划分。弗里德曼认为,总财富包括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人力财富是指人们获取收入的能力;非人力财富是指物质财富。弗里德曼认为,人力财富对非人力财富的比率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因为人力财富是流动性最差的财富,所以当人力资本占总财富的比重较大时,说明总财富的流动性就比较低,因此对流动性高的资本的需求就大。所以说、人力资本在总财富中占的比例越大对货币的需求就越大;非人力财富占的比例越大对货币的需求就越小。,一、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第三、持有货币的预期报酬率。弗里德曼认为,持有货币的预期回报率不能简单地看成一个常数,它会随着其它资产收益的变动而变动。第四、其它资产的预期报酬率,即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如股票和债券的收益包括两部分:首先是任何当期支付的所得或所支;其次是各种资产项目价格的变动。而实物资产的收益率是物价水平的变动率。此外还有财富所有者的特殊偏好等其它因素。,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Md/P实际货币需求,Md名义货币需求P一般物价水平Yp恒久收入;W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rm货币的预期名义收益率rb债券的预期名义收益率,包括债券价格的变动re股票的预期名义收益率,包括股票价格的变动1/P(dpdt)预期物价变动率,是实物资产的预期名义收益率u表示主观偏好以及其他影响货币服务效用的非收入变量,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和凯恩斯理论的不同点,首先、凯恩斯考虑的仅仅是货币和生息资产之间的选择,而弗里德曼所考虑的资产选择范围要广泛得多。其次、凯恩斯把货币的预期报酬率视为零,而弗里德曼则把它当作一个随着其它资产预期报酬率变化而变化的量。最后、从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货币流通速度是比较稳定的,是可以预测的。,货币流通速度比较稳定的原因,其一、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中暗含着货币需求对利率并不敏感这样一个意思。因为弗里德曼在他的理论中假定货币收益并不始终恒等于零。弗里德曼认为,事实上货币和其他资产的预期报酬率往往是同向变化的,所以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是持久性收入。即:,货币流通速度比较稳定的原因,其二、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本身是相当稳定的。我们假定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是指系数a和b本身是稳定。,货币流通速度比较稳定的原因,其三、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中,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故货币需求也是稳定的。根据交易方程式得:,由此可知,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可以预测的。那自然,根据MV=PY,货币跟名义收入之间的关系也是稳定的,可以预测的。这就是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论的核心观点,从而也实现了现代货币数量论向古典货币数量论的回归。,三、现代货币数量论和传统货币数量论的两个明显不同点,第一、货币流通速度不再被认为是一个固定的常数,而被认为是一个稳定的,可以预测的变量。第二、只复兴了传统货币数量论两个观点中的一个,M与YP之间稳定的,可预测的关系。(另一观点:M与P之间的比例关系)通过这些论证,弗里德曼成功地在凯恩斯的攻击下为货币数量论找到了现代的生存空间。直到今天,交易方程式仍然在宏观经济学中被广泛采用。,四、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政策含义,1、名义收入货币理论弗里德曼认为,名义收入是一个综合指标,它既包括产量又包括物价。当因为货币数量的变动而引起名义收入发生变动后,在一定时期内既可以体现在物价上又可以体现在产量上。传统货币数量论认为,产量恒等于充分就业时的产量且固定不变,货币量的变动完全体现在物价变动上;而凯恩斯的理论则假定在充分就业以前,物价基本不变,名义收入的变化完全是由产量引起的。2、政策依据根据恒等式:MV=PY,如果V变化不大,通过M变化便完全可以影响P、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