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1527743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第一节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什么是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民众对当前社会重要问题的判断与大众传媒反复报导和强调的问题之间,有着高度的对应关系。“议程设置”(agendasetting)理论:“媒介似乎常把我们的注意力导向某些特定的问题和争端上”。,议程设置理论的观点:,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吻合,这与其接触传媒的多少有关,常接触大众传媒的人的个人议程和大众媒介的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传播媒介的“环境再构成”作业,议程设置功能暗示了这样一个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也就是说,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导是一种有目的的取捨选择活动。,传播媒介议程怎样设置?,时空因素办报宗旨和报导方针传播人员的新闻价值和趋向社会文化规范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力学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占统治地位的资讯源和传播媒介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议程设置理论的应用,建立共识,实现对话提高责任,引导舆论构造事件,吸引眼球,议程设置在“杜邦特富龙事件”中的动态应用,题目:您今后是否仍然信赖并会继续使用杜邦的产品?态度比例人数不会54.34%7500具体情况具体对待34.14%4712会11.53%1591,议程设置在“杜邦特富龙事件”中的动态应用,比较:大众态度的急剧转变议程的两个阶段时间总天数期间平均每天总人数参加调查人数新闻淡季(杜邦)7月12日8月18日共计37天13803人373人奥运会开始不久8月19日8月24日共计6天17人不足3人,作业:,请调查某网站某段时间(如:2007年12月1日12月10日)设置的主要议程,列出关于某个新闻事件的所有相关报道标题。,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评价,意义:议程设置理论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个理论中所包含的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重新提出了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议程设置理论对我们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它为人们认识传播与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局限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尽管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是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第二节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沉默的螺旋假说示意图,“沉默的螺旋”理论由以下三个命题组成:,个人意见的表达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大众传媒以三种方式影响沉默的螺旋:,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印象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到孤立形成印象,“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舆论观。舆论未必是事实上的多数的意见效果观。传媒提示和强调的即便是少数人的意见也会被人们当作是多数意见来认知,其结果也会引起“沉默的螺旋”过程的始动,传播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评价重要意义,强调社会心理机制在舆论形成种的作用,是一个突破。舆论的形成不一定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可能是对“强势”意见的趋同后的结果。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指出这种影响来自传媒营造的意见环境。,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评价局限性,对社会孤立恐惧,对优势意见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该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的抵制力依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多数意见的压力强弱受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制约。过于强调多数或者优势意见的压力,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第三节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培养理论提出的背景,培养理论(CultivationTheory),又叫培养分析(CultivationAnalysis)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它是一种关于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的效果理论。李普曼:三种意义上的“现实”一是“客观现实”;二是“拟态环境”,即“象征性现实”;三是“主观现实”。,培养理论的主要内容,培养理论认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现实社会具有重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所具有的倾向性,它所提示的“象征性现实”,使人们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出现了很大的偏离。大众传媒对受众的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显现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对受众起着一种实际的“培养”作用。社会观:大众传播形成社会“共识”传播观(电视观):培养理论尤其强调电视媒介在形成“共识”中的作用。,“培养理论”的外围,制度分析:揭示大众传播内容的特定性倾向的形成原因讯息系统分析:讯息系统分析揭示媒介讯息系统的整体倾向性培养分析:考察大众传播的特定倾向所造成的社会结果,对“培养理论”的评价,“培养理论”分析了在大众传播媒介高度发达的时代,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媒介对受众认知“客观现实”的巨大影响作用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培养理论”的重要目的在于揭示大众传媒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意识形态服务的本质。“培养理论”认为电视节目给受众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造成了很大混淆,使受众难以将二者明确区分开来,这是特别应该注意的地方。,第四节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知沟”理论,“知沟”理论,1970年,美国传播学者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研究中提出了“知沟”理论(KnowledgeGap),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的信息越多,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知沟扩大的原因: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传播技能上的差异,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社交范围的差异,资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大眾传播媒介的性质,知沟理论的反命题上限效果假说,理论: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饱和点)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论据:信息源的性质决定的“上限”。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现有知识已经达到“上限”。,对“上限效果假说”的评价,首先,个人在特定阶段对特定知识的追求会出现“饱和”现象,但是当新的知识出现的时候,他们的追求又开始了,这必然导致他们知识总量的增加,也就是说他们的新知识加老知识,仍然是大于另一部分人的老知识的。其次,由于知识的老化和更新,当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后来赶上某个“上限”的时候,这种知识的实际价值也大打折扣了。因此,认为通过大众传播的“知识平均化”效果可以消除社会“知沟”,实现普遍社会平等的观点是幼稚的。,“知沟”理论的应用,信息沟理论应用研究新媒介的普及过程研究地区开发和社会发展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