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说教材PPT.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1525457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教材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教材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教材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义务教育改革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教材,马静,课程标准与目标教材的编写意图及特点教材内容结构教学处理建议,说教材流程,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学段总目标,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一、课程标准学段目标,情感态度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思考要求学生能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并具有一题多解的能力。,四下册书的总体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应该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正数和负数,平行与相交以及统计和可能性。,本册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数与代数:1、主要内容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生活中的小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些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2、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诸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小数加、减法。它是数的运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与图形:1、使学生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2、使学生能正确理解辨认从前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模型形状3、会欣赏生活中的图案,会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4、让学生经历把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统计与概率: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的观念。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各自的变化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综合与实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向学生渗透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过程和方法:1、能结合之前学习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其意义,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2、在数学的课堂教学当中,要设计更多的动手动脑环节,让更多的学生亲身参与到其中,在实践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3、分组学习,通过组员之间的合作,掌握理解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并能从数学的视角观察生活。2、通过数学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意识,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3、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小数的应用,小数与生活联系,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一单元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意义,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能够正确读、写小数,小数的加、减法,比较小数的大小,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改写,小数、分数之间的转换,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质量检测要求面向全体,注重基础。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察。,教学目标,经历,体验,探索,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经历,体验,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经历,体验,探索,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多种方法用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经历,体验,探索,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质量检测要求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课标理念与要求教材内容结构教材编写体例与特点教学处理建议,说教材流程,小数的性质,四、正数与负数,七、综合应用,平行与相交,观察物体,六、统计和可能性,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四、正数与负数,七、综合应用,平行与相交,观察物体,六、统计和可能性,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生活中的小数,平行,垂直,相交,可能性,统计图,小数,小数认识,小数性质,生活中的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性质,小数点位移规律,小数读法及写法,小数概念,复名数化小数,小数的近似数,第一单元,大小比较,小数加减法,笔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位数不同小数加减法,位数相同小数加减法,减法性质,第二单元,比的应用,运算定律简算,鸡兔同笼问题,行程问题,植树问题,第三单元,实际问题,相向而行,一端种树,两端种树,两端不种树,负数,正数,正数和负数,0,第四单元,图形欣赏与设计,平行与相交,空间与图形,观察物体,第五单元,平行,相交,垂直,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统计和可能性,可能性,第六单元,课标理念与要求教材内容结构教材编写体例与特点教学处理建议,说教材流程,编写体例,编写体例,练习,主题图,例题,男孩、女孩的话,人物对话,涂一涂,增加了问题设计的开放性和探索性。,弹性的设计,既注意教材的普遍适应性,又为学生提供了有差异地发展的可能性。,突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充分展示数学问题的实际背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增强了孩子的独立思考及动手能力,教材编写特点:1.选取的例题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新颖的,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的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是学生能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2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本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如口算,估算,笔算有机结合编排。“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本教材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了解多种策略。四则混合运算也不再设单元,结合用乘法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一并进行学习。,3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融合为一个过程。本册教材不受严格的知识体系束缚,由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然后把学到新知识又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形成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的基本框架。4强化问题意识的培养。本册教材通过含有丰富信息的综合情境图让学生提问题。所不同的是,根据学生的认知变化和能力的提高,综合情境图中信息越来越多,提示性的数学问题逐步减少。这样,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以提高学生从数学角度选择信息,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本册教材的编写思路,呈现方式和栏目设置旨在积极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一种开放,民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与教方式,目的是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学习新知识。,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有步骤的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意实践与探究,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编写特点,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课标理念与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及特点教材内容结构教学处理建议,说教材流程,四、教学处理建议,(二)评价建议,(一)教学建议,(三)课程资源,教学建议,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教学建议,教学建议,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抓住关键点,组织针对性的练习。,教学建议,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锤炼教学语言和解题思路,做到简单明了。,教学建议,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抓住关键点,组织针对性的练习。,感悟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教学建议,教学建议,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抓住关键点,组织针对性的练习。,感悟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加强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教学建议,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教学建议,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抓住关键点,组织针对性的练习。,加强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培养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教学建议,感悟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1.要注意根据学段的知识与目标来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2.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情感态度发展,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3.注重评价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延伸教材资源2、运用生活资源3、捕捉意外资源4、拓展学科资源5、汲取文化资源,谢谢大家!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