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经验交流材料.doc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152369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得体会/经验交流材料 小学数学经验交流材料 数学,从一开始就冠以“枯燥、严密、抽象”的形象。数学学习给学生留下更多的体验是:枯燥、苦涩和知识的深奥谈论到数学,人们关注的就是学业成绩如何,学到多少知识,看中的仍然是考试卷上的100分。数学究竟应该给孩子的童年和明天留下什么?学习是一种生活,我们究竟该怎样做才能让儿童享有幸福的数学学习生活呢?今天我从祁老师的课堂上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数学学习应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体验、一种享受,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体验开始,从直观的和容易引起想像的问题出发,让数学背景包含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景之中,使学生在解决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过程中,体会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近感。让学生徜徉于生活数学、活动数学、体验数学的快乐生活之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丰富的学习资源让教学涂上生活的本色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执行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身边素材,让学生轻松学习。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力与灵性。教师充分挖掘了学生熟悉的物品作为学习的资源,例如:出示“恐龙、鲸鱼、轮船、直升飞机”等大宗物品,让学生感受到用原来的千克作单位太小了,必须要用一个大的计量单位来表示,那就是“吨”;再出示“鸡蛋、奶牛、纯净水、绵羊”等小宗物品的重量,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估算或计算,深刻理解1吨的概念,最后再出示一组吨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马路的承载量、起重机的额定载重量、电梯的载重量等,把数学活动和生活应用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教者在尊重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和改造。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寻求最佳切入口,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了亲近感,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同在,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用。运用生成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每一分钟都在孕育着创造,都将可能诞生一种新的方法、新的思想和新的创意,已由完全地预设不断地走向动态生成,时时在彰显着课改的多彩魅力,演绎着课改的新理念。而这精彩的生成,有的在我们预设之中,有的在我们的意料之外。这就要求我教师要从关注预设的教案,走向关注学生、学情和生成。例如,在感受吨在生活中的运用时,教师出示了电梯的载重量1t,盖住了可承载的人数,让学生猜猜应该是多少人?学生的回答是:“二十几”、“20”、“25”、“30”、“27”,教师面对出现偏离预设的生成,没有强行把学生的思维拖回预设的轨道,而是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深入思考,这时第六个学生站起来说:“应该是13人,刚才他们说的是小孩,应该是大人。”教师蹲下身子看孩子的世界,故意反问“那小朋友应该是33人,那我们是不是该写小朋友33人?”这时学生想象着33个小朋友进电梯的情景,突然有同学醒悟:不行,虽然33人的重量没超过1吨,但是33人电梯里面是装不进去的。这时教师再请33人站起来,问道:“如果把这33人装进电梯里,情况会怎样?”学生看着这么多同学,一下子就明白了电梯里面为什么不写小朋友33人了。教师放慢脚步,与孩子同行,善于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从熟悉的地方显出新的风景,创造出了精彩的瞬间。让课堂教学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走向大气,走向洒脱,走向睿智;学生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全面、健康发展,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心灵共舞的家园。二、亲历过程,主动建构让学生在体验中亲近数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