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与重大危险源.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1523427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源辨识与重大危险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危险源辨识与重大危险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危险源辨识与重大危险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危险源辨识与重大危险源,一、危险源辨识及辨识程序,危险源辨识原理是依据辨识区域内存在危险物料、物料的性质、危险物料可导致的危险性三个方面进行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1.进行危险源辨识的目的,识别与系统相关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鉴别产生危害的原因,估计和鉴别危害对系统的影响,将危险危害分级,为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事故提供依据。,2危险源辨识方法和单元划分与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方法和辨识单元划分相同。,3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和危害后果分析,事故危害后果分析有较多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不同场所、不同物质、不同行业对技术分析的适用性也有较大的差异。如在化工生产进行事故危害后果分析时常使用的有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及爆炸指数评价法;日本化工企业六阶段安全评价法;中国的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等。机械工厂、电力行业也有适合本行业的危害后果分析方法,4.危险源辨识的工作程序,对辨识对象应有全面和较为深入的了解,找出辨识区域所存在的危险物质、危险场所,对辨识对象的全过程进行危险危害因素辨识,根据相关标准对辨识对象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对辨识对象可能发生事故的危害后果进行分析,对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的参考分级,为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危险源分级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划分辨识单元,并对所划分的辨识单元中的细节进行详尽分析,为企业应急预案的制定、控制和预防事故发生,降低事故损失率提供基础依据,举例:加油站为例,讲述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一般过程,1.了解加油站所涉及危险物料的种类,一般加油站主要经营汽油、柴油和润滑油,由此可知可能发生危险的物料为汽油和柴油,并以汽油的危险性为最大。,2.分析汽油的理化性质,物理性质:汽油为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液体,具有特殊臭味。主要成分是C4C12脂肪烃和环烷烃。熔点小于60,沸程在40200。液体相对密度:0.700.79,气体相对密度:3.5。闪点为50,引燃温度在415530,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1.36.0。汽油的危险性类别属于低闪点易燃液体,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易燃性、易爆性,并且在运输和流动时易产生静电。,化学性质: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能使人体器官受害而产生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经常与油品接触的皮肤会产生脱脂、干燥、龟裂、皮炎和局部神经麻木。空气中的最大容许浓度为300mgm3。,3.辨识加油站的危险危害因素,(1)火灾爆炸,汽油挥发性强,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低,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明火事故,如火柴、香烟、打火机等的带入;非防爆电器的使用;加油车辆未熄火;动火维修作业;油罐附近的烟道的火星;车辆喷出的火星;放鞭炮和烧纸的飞火;罐区内违章吸烟;动明火、电气焊作业等,极易引燃泄漏在地面的油品或引爆弥漫在空气中的油蒸汽。,正要加油货车突起火2008年1月5日10点50分左右,东莞东城牛山加油站内,一辆进站正等待加油的双环牌小货车车头突然着火。油站员工拿来10多个灭火器均没有将火扑灭,只好合力将“火车”推出20多米,一辆小货车烧得只剩下铁架。小货车女司机说:“我停在加油机前,说要,加90号汽油,油站的人说只有93号。”她正在考虑时,油站员工突然说车头冒火星了。油站员工紧急关闭电源封锁现场,相继拿来10多个灭火器扑火,但火越来越大。油站员工赶忙冒险用手将“火车”推出20多米,静电事故,石油产品在装卸、灌装、泵送等作业过程中慢慢积聚产生静电荷导致油罐燃烧爆炸。静电的积聚放电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输油管线中产生的静电;过滤器产生的静电;装、卸油产生的静电;汽车油罐车产生的静电和人体静电,电气火灾事故,加油站一旦发生电气火灾是比较危险的,其主要原因是在爆炸危险区内乱拉电线;电器、电线老化、接线松动或脱落;电气设施损坏;违反操作规程等。油罐区的主要电气设备(如线路、泵房电机、照明设备等)若发生短路、漏电、过负荷等故障时,产生的电弧、电火花、高热极易引燃泄漏的油及油蒸汽。若泵房电机、灯具、开关等采用非防爆型或防爆等级不够也易点燃泄漏的油蒸汽。,2000年9月1日23时30分左右,湖北省武汉市钟祥市一加油站发生爆炸,一个年仅17岁的少年当场被炸死,另有3人受伤。事故原因系输油管内残余汽油因静电发生燃烧,继而引起爆炸,1999年8月10日16时10分左右,位于江苏省如东县岔洋路西侧与古丰路交会处的古坝镇前姚村个体加油站“前姚加油站”发生特大油罐爆炸事故。死亡16人,多人重伤。该加油站与紧邻的一排房屋顿时被炸为平地,地下贮油罐燃烧起数米高的大火。据悉,该店从初建到扩建一直到经营,均未报经当地消防审核,存在油罐建在营业用房之上、油罐埋设不合要求、无防火间距、加油用房改作他用等严重问题。爆炸事故系加油机的长时间运行,加油机内防爆继电器的一根相线绝缘层被断电器外壳夹破,发生漏电。绝缘层起火点燃了管沟和地下室爆炸性混合气体。,雷电事故,雷电对设施设备有很大的破坏力和多方面的破坏作用。由于油罐顶孔口关闭不严或未安装阻火器,避雷装置设计不合理或发生故障,金属罐接地电阻过大(大于10)静电荷不能及时消除,混凝土油罐中钢筋未能安全电气闭合,在雷击时易引起火灾或爆炸。油蒸气沉淀爆炸燃烧在作业过程中,会有大量油蒸气外泻,由于油蒸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会沉淀于管沟、电缆沟、下水道、操作井等低洼处,积聚于室内角落处,一旦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燃烧。油蒸气四处蔓延把加油站和作业区内外沟通起来,将站外火源引至站内,造成严重的爆炸燃烧,另外,加油现场使用手机,国外曾经发生过在加油时打手机而引起爆炸的事故;由于黏度低的油品流动扩散性强,如有渗漏会很快向四周流散,油品的扩散、流淌性是导致火灾的危险因素。石油产品受热后蒸气压升高、体积膨胀。若容器罐装过满或储存密闭容器中,会导致油罐膨胀,甚至爆炸引起火灾。铁钉鞋摩擦、金属碰撞、电器打火、发动机排气管喷火等都可导致火灾。,(2)漏油事故加油站内油品泄漏是非常危险的,油品泄漏主要发生在加油时油箱溢出、加油机漏油或胶管破损、油箱破损、管道或油罐漏油、密封垫破损、快速接头紧固栓松动等原因,使油品滴漏至地面,2000年5月27日下午,武汉市一地处闹市区的公共汽车加油站因汽油泄漏,先后引起2处下水道爆炸,约200m长路段上的部分窨井盖被爆炸气流掀起数米远。由于处理及时得当,未造成人员伤亡。经初步查明,事故是因加油站内的汽油泄漏到地下排污管道中,油气挥发后遇明火导致爆炸,2006年4月30日海珠区礼岗路加油站发生漏油事故一辆油罐车进入油站后突然发生泄漏,大量的汽油洒了一地,随时会引起火灾和爆炸。消防部门接报赶到现场后向地面喷粉沫灭火剂消除了险情,礼岗路部分路段为此封路7小时。禁止行人和车辆进入,而原来在禁区内的车辆都要熄火推行离开。为了防止意外发生,警方要求加油站附近的几家小食店全部熄灭明火,关门停止营业,同时劝说围观的市民远离现场。,油站运油车发生泄漏后,消防人员在现场喷洒大量泡沫灭火剂,(3).冒油事故,据不完全统计,冒油事故有93属于责任事故,7由其他事故造成。发生冒油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卸油前没有计量容器、卸油时对液位监测不及时易造成油品跑冒。油品溢出罐外后,周围空气中油蒸气的浓度迅速上升,达到或超过爆炸极限,遇到火星,随即发生爆炸燃烧。在油品漫溢时,使用金属容器刮舀,开启电灯照明观察,开窗通风,均会无意中产生火花引起大火,某加油站在卸车时,计量员在未对罐内油品数量计量的情况下擅自估计罐内存油,致使该站站长误以为罐内存油不足而通知油罐车卸油。油罐车司机在接好卸油管并打开量油口卸油后,司机随即到食堂吃饭,卸油现场无人监控致使发生跑油事故,经查共跑油500L,事故案例,【事故原因分析】:事后经检查,该站在卸油时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1)卸油的时候打开量油口;(2)卸油的时候没有接静电接地装置;(3)卸油时没有停止加油作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该加油站忽视安全生产,违章作业,严重违反操作规程。首先是计量员没有计量,致使罐内存油数量失真;其次油罐车司机在卸油时没有在现场监护。发生跑油事故后,应立即报告上级有关领导,并组成现场指挥部关闭加油站,断电源,并在加油站四周设立警戒,防静电与明火。【事故教训】(1)加油站操作人员应执行操作规程、规范作业,任何疏忽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2)加油站在卸车作业前,应对罐内存油量和罐车中的油量进行准确计量,以防发生溢油事故;,(4).其他危险、危害性加油站的工人长期接触油品,对健康不利。噪声、机械伤害、电气伤害等因素也应引起重视。,(3)加油站的卸油作业计量人员应亲自操作,不得让他人代操作;(4)卸油作业中,罐车司机不得离开现场;(5)卸油时必须先接静电接地装置;(6)加油站应加强日常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4.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的标准。加油站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化学品是汽油,属于GB182182000标准中易燃物质,其储存区临界量为20t。当加油站汽油的储存量大于等于20t,认为该加油站构成重大危险源,6.评价(辨识)单元划分,评价单元是在对该加油站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其经营过程划分为若干个有限、确定范围并分别进行评价的单元。可根据加油站的实际将加油站分为十个单元进行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和分析评价,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组织,从业人员要求,场、站建设单元,储油罐单元,工艺系统,消防设施单元,电气设施单元,防雷、防静电单元,证件文书单元。,5.火灾爆炸危害后果分析,二、国际上采用的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1.国外重大危险源辩识标准简介,英国是最早系统地研究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的国家。1976年英国重大危险咨询委员会(ACMH)首次建议的重大危险源标准为:,(1)可能发生相当于10t氯气泄漏事故效应的有毒物质储存或加工设施。,(2)可能发生相当于15t可燃气体或蒸气火灾爆炸事故效应的可燃物质储存或加工设施,(3)储存或加工5t以上性质不稳定、放热反应性高(如环氧乙烷、乙炔和无机过氧化物等)的设施。,(4)具有高压能量的设施,如有1OMPa(100bar)以上压力的气相反应工艺过程,(5)储存或加工闪点低于22.8,总量超过10000t的易燃物质的设施,(6)储存或加工总量超过135t液氧的设施,(7)储存或加工总量超过5000t硝酸铵的设施,(8)储存或加工的物质若发生火灾事故,其效应相当于10t氯气危险性的设施,1979年,ACMH提出了下述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修改标准,第一类:毒物,光气(phosgene),2t;氯气(chlorine),10t;丙烯腈(acrylonitrile),20t;氰化氢(hydrogencyanide),20t;二硫化碳(carbondisulfide)20t;二氧化硫(sulfurdioxide)20t溴(bromine),40t;氨(ammonia),100t,第二类:极毒物质,lmg以内能将人致死的极毒液体、气体及固体物质100g,第三类:高反应性物质,氢气,2t;环氧乙烷,5t;环氧丙烯(propyleneoxide),5t;无机过氧化物(inorganicperoxides),5t;硝化火药(nitrocellulosecompounds),50t;硝酸铵(ammoniumnitrate)500t;氯酸钠(sodiumchlorate),500t;液氧(1iquidoxygen)1000t,第四类:为其他物质和工艺过程,上述13类未包括的易燃气体,15t;上述13类未包括的易燃液体,20t;液化石油气(如民用煤气、丙烷、丁烷),30t;1atm下沸点低于0,未包括在上述13类的液化易燃气体,50t;闪点低于21,未包括在13类的易燃液体,10000t;复合化肥500t;泡沫塑料,500t;具有5MPa以上的压力且容积超过200m3高压能量设施,2.其他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由于ACMH等机构在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方面极富成效的工作,促使欧共体在1982年6月颁布了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EECDirective82501),简称塞韦索法令,该法令列出了180种(类)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1996年12月,欧共体通过了82501EEc的修正件:“C0uncilDirective9682EC”,其中修正件的第一部分列出了29种(类)物质及临界量,第二部分列出了10类物质及临界量,临界量从极毒物质甲基异氰酸盐150kg到极易燃液体50000t。如果工厂内某一设施或相互关联的一群设施中聚集了超过临界量的上述物质,则将这一设施或一群设施定义为一个重大危险源。,(1)塞韦索法令,欧共体用于重大危险源辨识的重点控制危险物质,为实施塞韦索法令,英国、荷兰、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欧共体成员国都颁布了有关重大危险源控制规程,要求对工厂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和应急计划措施,并向主管当局提交详细描述重大危险源状况的安全报告。,根据塞韦索法令提出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英国已确定了1650个重大危险源,其中200个为一级重大危险源。1985年德国确定了850个重大危险源,其中:60为化工设施,20为炼油设施,15为大型易燃气体、易燃液体储存设施,5为其他设施,(2)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OECDCouncilAct(88)84中也列出了20种重点控制的危险物质。,0ECD用于重大危险源辨识的重点控制危险物质,(3)1988年,国际劳工组织编写了重大事故控制实用手册,1991年,又出版了重大工业事故的预防,均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及控制措施提出了建议;1993年通过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临界量从极毒物质甲基异氰酸盐150kg到极易燃液体50000t。,(4)1992年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颁布了高度危险化学品处理过程的安全管理(PSM)标准,该标准定义的处理过程是指涉及一种或一种以上高危险化学物品的使用、储存、制造、处理、搬运等任何一种活动,或这些活动的结合。在标准中提出了138种化学物质及其临界量,详见附件4: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摘自OSHA高度危害化学品处理过程的安全管理)。该标准中临界量最小值为1001b,最大值为150001b。,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估计符合标准要求的重大危险源达10万个左右,要求企业必须完成对上述规定危险源的分析和评价工作。随后,美国环境保护署(EPA)颁布了预防化学泄漏事故的风险管理程序(RMP)标准,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提出了规定,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摘自EPA预防化学泄漏事故的风险管理程序)。临界量标准最小值为100lb,最大值为150001b。随后,美国环境保护署(EPA)颁布了预防化学泄漏事故的风险管理程序(RMP)标准,对危险源的确认作出了规定。,(5)1996年9月,澳大利亚国家职业安全卫生委员会颁布了重大危险源控制国家标准。澳大利亚各州将使用该标准作为控制重大工业危险源的立法依据。该标准定义重大危险源为制造、加工、储存或处理超过临界量的特定物质的设备或设施。特定物质是指被确认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物质。重大危险设备或设施包括危险物质制造厂、加工厂、永久性或暂时性储库、排列放置场、仓库、运输管路、浮坞结构、码头等。,3.中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各国应根据具体的工业生产情况制定适合国情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标准的定义应能反映出当地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及一个国家的工业模式,可能需有一个特指的或是一般类别或是两者兼有的危险物质一览表,并列出每个物质的限额或允许的数量,设施现场的危险物质超过这个数量,就可以定为重大危险源,任何标准一览表都必须是明确的和毫不含糊的,以便使雇主能迅速地鉴别出他控制下的哪些设施是在这个标准定义的范围内要把所有可能会造成伤亡的工业过程都定为重大危险源是不现实的、因为由此得出的一览表会太广泛,现有的资源无法满足要求。标准的定义需要根据经验相对危险物质了解的不断加深进行修改。,1997年由原劳动部组织实施的;六城市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结果。贮罐区(贮罐)危险源的主要危险物质依次是: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重油、润滑油、硫酸、原油、煤油、甲苯和甲醇等;库区(库)危险源的主要危险物质依次是: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甲苯、乙醇、丙酮、油漆、润滑油和二甲苯等。生产场所危险源的主要危险物质依次是:汽油、液化石油气、柴油、硫酸、甲苯、盐酸、乙醇、天那水、二甲苯和液氨等;压力管道的主要危险物质依次是: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氢气、煤气、柴油、汽油、乙烯和乙炔等;压力器的主要危险物质依次是:液化石油气、氯(氯气、液氯)、丙烯、氨(氨气、液氨、氨水)、氢气、天然气等,参考国外同类标准,结合我国工业生产的特点和火灾、爆炸、毒物泄漏重大事故的发生情况,以及1997年由原劳动部组织实施的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工作中对重大危险源辨识进行试点的情况、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提出了国家标准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前言重大危险源辨识是重大工业事故预防的有效手段。目1982年欧共体颁布了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以来,美国、加拿大、印度、泰国等也都发布了相应的标准,1996年澳大利亚颁布了“重大危险源控制”国家标准NOHSC;1014(1996)人这些法规或标准中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都是物质的危险性及临界量,这种做法在技术上是合理的,在使用上是方便的。考虑到与国外相关标准接轨本标准采用了与此相同的方法。1997年由原劳动部组织实施的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工作中,对重大危险源辨识进行了试点实施,本标准是在上述试点工作基础上提出的。本标准由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宗之、王广亮、高进东、李永兴、陈志刚、刘雪峰、魏利军、蒋涛。,2009年对本标准进行了修订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本单位参加起草单位:中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宗之、魏利军、刘骥多英全、师立晨、高进东、孙猛、于立见张海峰、杨春笋、彭湘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IdentificationofmajorhazardinstallationsGBl82182000,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本标淮不适用于:)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军事设施)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危险化学品的运输)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l2268一90危险货物品名表,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危险化学品(危险物质)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3.2单元(unit)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3.3临界量(thresho1dquantity)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3.4重大事故(majoraccident)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3.5重大危险源(majorhazardinstallations)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3.6生产场所(worksite)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3.7.贮存区(storearea)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4.危险品重大危险源辨识4.1辨识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4.2重大危险源的分类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4.2危险化学品临界量的确定方法)在表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其临界量按表确定)未在表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依据其危险性,按表确定临界量;若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多种危险性,按其中最低的临界量确定,表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表未在表中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4.2.1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根据物质不同的特性,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按以下4类物质的品名(品名引用GBl22681990危险货物品名表)及其临界量加以确定。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活性化学物质名称及临界量。有毒物质名称及临界量。,4.2.2贮存区重大危险源贮存区重大危险源的确定方法与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基本相同,只是因为工艺条件较为稳定,临界量数值较大,具体数值见表。4.3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表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4.3.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4.3.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Q1,Q2,Q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关于GBl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几点说明,1.关于适用范围鉴于核设施和军事设施的特殊性,本标准不适用于它们。本标准特别注重可能会对社会带来灾害的工业生产中的危险不适用于地下采掘业(如煤矿等)。本标准不适用于危险物质的运输,虽然它们有导致众多人员伤亡的危险但这类事故有它们的特殊性。2.关于技术内容GBl821820004.1主要强调了“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三种危险。在工业活动中存在着诸多危险,单就事故发生的起数来看,事故发生次数较多约是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及物体打击等等;但是从死亡人数来分析,火灾、爆炸及中毒事故成为主要危险。,例如19491982年33年间发生的化学工业事故统计:事故发生起数中占比例较大的前三位是机械伤害(27.23)、高处坠落(12.32)及物体打击(10.67),但在死亡人数中占比例较大约前三位依次是火灾、爆炸(20.3)、中毒窒息(11.99)及高处坠落(11.03)。这表明火灾、爆炸及中毒事故有较严重的后果,这是本标准确定火灾、爆炸和中毒为主要危险的理由之一;其次,与其他危险相比,这三类危险更容易涉及到危险源相邻地区,造成社会性灾难事故4.2节辨识重大危险源的出发点是物质的危险性及其数量。在国际广大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均是采用限定某种物质及其数量的方法。如国际劳工局、欧共体、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为与国际接轨,本标准采用了类似的方法,4.2节和4.3节分别提出了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并分别给出了辨识标准。同等数量的危险物质在生产过程中和贮存状态下的危险性不同,这是因为生产过程中工艺条件相对复杂,发生事故的危险性较大,这在国内外的危险分析中及我国“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的方案中已经体现出来。从实际危险性的大小来考虑,本标准区分为以上两大类危险源。关于物质名称及临界量,本标准提供了爆炸性化学物质名称及其临界量、易燃化学物质名称及其临界量、活性化学物质名称及其临界量和毒性化学物质名称及其临界量4个表格。在国外的有关标准中虽然一般都包括以上4类物质,但有的并没有明确细分,如欧共体在其标准中提出3类物质:有毒物质(剧毒和有毒的)、易燃物质和爆炸性物质,但在物质清单中没有分类列出,重点控制的有五大类(一般性易燃物质、特殊易燃物质、特殊爆炸性物质、特殊毒件物质、极毒物质)19种(类)物质,综观各国有关标准,危险物的临界量有较大区别。这不仅取决于生产水平,又与各个标准的立足点有关。总的来说,我国的生产技术和规模与国外尚有差距,因此,临界量的确定应比国外小些为宜,本标准临界量主要参照了欧共体的标准,又结合我国现有的有关法规及实际生产技术水平来制定。如在我国标准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5008998)和火药、炸药、弹药及火工品工厂设计安全规范(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1990年)中均对一些爆炸性物质的最大存放量做出了限制,因而在本标准中的临界量均应低于相应的数字关于能引发重大事故有毒物质及其临界量的确定,很难找到合适的判定指标,参照国内外已颁布的一些法令和标准的做法,本标准采取直接列名单的形式来确定。本标准有毒物质从其临界量的确定,主要参考了欧其体颁布的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美国环保署颁布的预防化学泄漏事故的风险管理程序和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颁发的(L高度危险化学品处理过程的安全管理卞列出的危险物质,在确定有毒物质名单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1)为使制定的标准适合我国国情,在确定有毒物质时,筛选范围主要限于我国目前正在生产和使用的有毒化学品,其重点为国内历年有毒物质泄漏引起中毒事故的有毒化学风。(2)有毒化学品对人体有急性、慢性致畸、致癌性等危险,本标准在确定有毒化学品名单时,主要考虑了有毒化学品急性毒作用。(3)从国内外历次发生的毒物泄漏引起的重大中毒事故来看,引起事故的化学品主要为气态或沸点低、蒸气压高的液态有毒化学品,故本标准在确定有毒化学品名单时,充分考虑了有毒物质的这些特性。(4)综合考虑了毒物的理化持性、半数致死量浓度及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危险情况。,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重大危险源分类遵循以下原则:从可操作性出发,以重大危险源所处的场所或设备、设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类;再按相似相容性原则,依据各大类重大危险源各自的特性进行有层次的展开。,重大危险源分为7大类(1)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储罐区(储罐),(2)易燃、易瀑、有毒物质的库区库),(3)具有火灾、爆炸、中毒危险的生产场所,(4)企业危险建(构)筑物,(5)压力管道,(6)锅炉,(7)压力容器,三、重大危险源的分类和分级,3.1重大危险源的分类,3.2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分级,国际国内通用的做法是以辨识单元固有危险性大小作为分级的依据。分级目的主要是便于政府对危险源进行分级控制,危险源分级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分级的标准不变或分级结果不随参加分级的危险源数目多少而变化,即危险源静态分级方法;(2)危险源数目发生变化或分级的标准是可变的或两者皆可变,即动态分级方法,3.2.1危险源静态分级的方法在很多情况下,主要是以打分方式来进行的,如美国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指数法,日本劳动省基准局制定的化工企业六阶段评价法以及中国的机械工厂危险程度分级方法、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法、冶金工厂危险程度分级法以及工厂危险程度分级等方法。优点:有利于政府部门建立对危险源的监控机制。打分法操作起来比较简便,缺点: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所打出的分数有很大的差异,危险性等级划分的尺度很难把握,势必影响危险分析的准确性。,3.2.2危险源的动态分级是按某种原则反复进行分级和修改,直到分级满足某种规则为止。,危险源动态分级的常用方法:具有自组织模式聚类功能的无教师监督学习的神经网络方法、DT动态分级法等。具有自组织模式聚类功能的无教师监督学习的神经网络可发现样本在空间的分布规律。,研究对象:全体同类危险源,其包含的元素的数目极大。要研究总体的元素不可能也不现实,只能根据抽样的部分去建立分级的标准。分级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可随样本数目进行动态调整,也可依据危险源等级划分的数目的改变而进行动态调整。,中国最早提出动态分类的方法始于岩石稳定性分类,为DT法,由中国学者林韵梅教授提出。这种方法是基于聚类分析原理进行的分级方法,与传统的分级法的最大区别是它揭示了分级三要素,即分级判据、分级挡数和分级界限之间的内在规律。因此,近年来被一些学者引入到危险评价中。,中国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分级尚未制定统一的分级标准,在易燃、易爆、有毒的生产场所较为经常的做法是根据重大危险源的死亡半径进行分级,其重大危险源的等级划分为四级:一级重大危险源由国家主管部门直接控制;二级重大危险源由省和直辖市政府控制;三级由县、市政府控制;四级由企业重点管理控制。,3.3中国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分级,用重大危险源的死亡半径R作为危险源分级标准时,定义:一级重大危险源,R200m;二级重大危险源,100mR200m;三级重大危险源,50mR100m;四级重大危险源,R50m。,四、中国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介绍,总体来看中国对重大危险源缺乏系统、有效的监控管理,尚未整理出全国范围内重大危险源的分布、分类情况,许多地方对当地重大危险源的分布和动态情况不清,尚未建立起监测、控制、预警系统以及防范突发性事故的应急救援系统,无法从宏观上对这些重大危险源进行有效的监控管理,政府主管部门对各城市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和管理情况也缺乏有效的宏观监控手段。这些原因也是导致重、特大事故经常发生的因素之一。,4.1中国1996年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采用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1996年,原劳动部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青岛、成都6城市组织实施了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工作,就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提出了初步的意见。普查试点的辨识标准主要参照了欧共体的标准,又结合中国的有关法规及实际生产技术水平,按场所的不同制定,包括储罐区(储罐)、库区(库)和生产场所三类。,普查试点储罐区(储罐)临界量,普查试点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所使用的临界量,4.2在北京、上海、天津、青岛、深圳、成都6个城市进行的重大危险源普查结果,(1)北京、上海、天津的重大危险源数量基本上在同一档次,而青岛、深圳又在另一档次,成都最少,这和各城市的工业发达程度和工业规模是一致的。(2)各城市的重大危险源数量基本上是各城市安全监察部门力所能及进行管理的。因此,该标准是基本可行的。(3)根据原国家经贸委主管部门的总结,此项工作已经对试点城市和企业的安全保障起到良好作用。(4)为中国重大危险源辨识积累了宝贵的基础数据,也为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的颁布作了较好的铺垫。,4.3结论,4.4中国重大危险源管理介绍,4.4.1概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3年11月正式组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司,专门负责全国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的综合监管工作新组建的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2003年11月1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危险化学品的监管也被作为重要内容多次提及。2002年国务院决定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2003年4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下发关于深化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对深化整治工作作了具体安排。目前全国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共计376685家,其中生产单位26103家,储存单位6619家,经营单位213071家,运输单位6244家,使用单位124390家,废弃处置单位258家。同时在煤矿、非煤矿山、民爆品、道路交通、建筑等专项整治和检查工作也在有序和稳妥地积极进行,4.4.2中国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一般来讲,重大危险源总是涉及易燃、易爆或者有毒性的危险物质,并且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生产、加工或储存超过了临界数量的这些物质。可能是具体的一个企业,也可能是生产经营单位内的某一车间或者是某台设备。因此,分析辨识危险源应按照系统的不同层次进行,这是防止事故的第一步。如何辨识重大危险源,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是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一个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重大危险源逐一登记建档,这是做好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基础。,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重大危险源是变化的,应当对其定期进行检测,掌握危险源的动态变化情况。同时,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分析、辨识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对危险源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危险等级划分,以确定管理的重点。生产经营单位要制定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生产经营单位要制定应急预案,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一般危险源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者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者危险物质量的大小。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事故。重大危险源也是如此,而且造成的事故可能更大。,正是由于这些特性,对待重大危险源要与对待重大事故一样,在事故发生前制定应急预案,以在事故发生时能及时进行救援,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急预案是重大危险源控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制定,并定期检验和评估其有效程度,以便必要时进行修改。同时,要把有关应急救援知识通过安全教育和培训,及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以便在紧急情况下采取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告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以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能够及时掌握有关情况。一旦发生事故,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调动有关方面的力量进行救援,以减少事故损失。,1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中对重大危害设备的定义为不论长期地或临时地加工、生产、处理、搬运、使用或储存数量A的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或多类危险物质的设施。A超过临界量B低于临界量C大于需要量D难以控制,2为了对危险源进行分级管理,防止重大事故发生,提出了重大危险源的概念。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A的单元。A临界量B20tC50tD上限,3消除系统中的危险源,可以从A防止事故的发生。A根本上B过程中C观念上D生产中,4_C_是一种常用的控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安全技术措施。A限制能量B减少故障和失误C隔离D个体防护,5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不适用于核设施、军事设施、危险物品的运输。A采掘设施B石油加工设施C制药设施D烟花爆竹生产设施,6重大危险源控制的目的,不仅是预防重大事故发生,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限制到A最低B最好C合理D标准,7由于工业活动的,有效地控制重大危险源需要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A多变形B排他性C多样性D复杂性,8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依据是物质的及其。A生产方式,储存类型B危险特性,数量C协调性,干扰性D形态,数量,9重大危险源分可为重大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两种。A国家级,省级B火灾爆炸,毒物C一级,二级D生产场所,储存区,11根据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确认后,就应对其进行。A风险管理B风险预防C风险分析评价D风险回避,10通过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可以确定哪些是的潜在危险源。A可能发生事故B一定发生事故C一定不发生事故D发生重大事故,三、某火力发电厂有6台额定压力13.72MPa、额定蒸发量670th的电站锅炉。为保证锅炉启动和稳定燃烧,建有2个500m3的轻柴油储罐。为发电机冷却,建有制氢站。制氢站装有1套制氢设备和4个氢罐,氢罐的工作压力3.2MPa、体积13.9m3。锅炉燃用煤粉由磨煤机加工后,经输粉管道直接进入炉膛。因生产需要,该厂决定对磨煤输粉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工程包括:拆除部分距离地面6m高的破损输粉管道,更换新管道。在施工中,部分拆除和安装工作在脚手架上进行,使用额定起重量为5t的电动葫芦。拆除旧管道时,使用乙炔进行气割。新管道焊接前,使用角磨机进行抛光。拆除的旧管道和其他旧设备使用叉车运走。施工现场周围有正在使用的动力电缆和高温管道,还有部分未清除的煤粉。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1该施工现场有哪些特种设备?哪些作业属于特种作业?2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指出该企业应申报的重大危险源。3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规定,说明该施工场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发发因素。4简述该施工现场应采取的安全措施。,1.说出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5分)特种设备:锅炉、氢罐(压力容器)、电动葫芦(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叉车)特种作业: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电动葫芦操作(起重机械作业)、叉车驾驶、脚手架(登高架设作业)、锅炉作业、制氢(压力容器)作业(切割作业、脚手架)2.企业应申报的重大危险源类型(3分)书上说的9种类型:储罐区、库区、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答案:锅炉储油罐、氢罐,3.按“标准”进行事故分类(7分)答案: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车辆伤害、物体打击、触电、火灾、高处坠落、灼烫、锅炉爆炸、容器爆炸、中毒和窒息(co中毒),4.施工现场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7分)参考答案:(1)编制及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各类作业指导书(2)高处作业防坠落措施(3)易燃易爆场所防火措施(防静电、禁明火、按规定着装等)(4)特种作业人员资质审查,持证上岗(5)严格检测锅炉水位、氢罐压力、煤尘浓度等,及时发现事故隐患(6)做好电气设备的检修和维护,防止电气短路、漏电等事故引起火灾或爆炸(7)带电设备附近作业做好防触电隔离措施(8)安全管理人员、监理人员做好现场的监督和监护,及时杜绝违章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