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复习之必修一第四章.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1519576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4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考复习之必修一第四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会考复习之必修一第四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会考复习之必修一第四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聚落的概念及分类,平原村落和山区村落的特点,平原村落:规模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格局,山区村落: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地形对聚落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丽江古城),地形对聚落空间分布的影响(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影响交通线路的密度(我国东部稠密,西部稀疏),影响交通线路的分布和形态,平原地区多呈网状分布,山区限制性因素多,公路多呈“之”字形,影响交通线路的走向(沿河谷延伸),科技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不断减弱,1、浙江某山村进行新农村建设,拟新建带太阳能屋顶的房子。读该地地形剖面图(图11),判断房子最适宜建设在(),(A)(B)(C)(D),2、山区公路呈“之”字形分布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植被B、减缓坡度C、减少侵蚀D、增加流量,气温波动变化,冷暖干湿交替变化,出现过三次大冰期,气温波动变化,气温波动4-6C,气温波动上升,读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图(图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860年1900年气温变化最小(B)1860年920年全球平均气温较低(C)1920年1940年气温持续上升(D)1980年以来,寒冷与炎热交替,自然资源,概念及属性,分类,矿产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自然资源及其利用,前煤炭时期“木柴时代”,以木柴、水力为基本能源,煤炭时期“煤炭时期”,煤炭取代木柴成为主要能源,后煤炭时期“石油时代”,石油,天然气取代煤炭的优势,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特点:以煤炭为主,能源生产和消费逐渐多样化,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农业社会阶段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工业社会阶段矿产资源对工业布局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后工业社会阶段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影响减弱,可再生资源,图8为2005年一2O08年我国石油生产和消费统计图。回答2526题。,25、2005年2008年我国石油()(A)生产量大幅上升(B)消费量基本不变(C)进口量呈增长趋势(D)生产量增长快于消费量26、目前,缓解我国石油紧缺状况的措施有()限制汽车工业发展拓宽石油进口渠道以新能源全面取代石油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A)(B)(C)(D),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及主要特征,按成因和发生过程分,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主要特征: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因性、潜在性、群发行,自然灾害的危害,中国的自然灾害,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洪涝、干旱、地震等,中国的洪涝灾害,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繁性和严重性,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气候原因,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东南沿海受台风的影响,多个暴雨系统的叠加,长江洪涝灾害的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淮河洪涝灾害的原因及治理措施,案例分析:2003年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阅读材料和淮河流域图,分析原因及防灾办法),淮河洪涝原因,气候流域地形水系特征流域植被,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降雨集中在夏季,多暴雨;流域内地势比较低平,水流不畅中游河道弯曲,下游入海河道淤塞,排水不畅;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低,涵养水源能力差。,流域内植被破坏,降低涵养水源的能力;围湖造田,降低湖泊对河流的调蓄能力;占用河流两岸洼地,缩小蓄洪空间等。黄河夺道,河道淤塞.,淮河洪涝防治,工程措施,生物措施,面对洪水,我们该怎么办?,1.在夏季风比较弱的年份,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的灾害状况是()A南旱北涝B南北皆涝C南涝北旱D南北皆旱,2、下列物质和能量中,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铁矿B、棉花C、耕地D、石油3、下列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铝土矿B、耕地C、森林D、水能4、目前世界上利用最广泛的能源资源是()A、核能B、地热C、化石能D、太阳能5、农业社会阶段,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资源条件有()炎热的气候丰沛的水源平坦的地形广阔的草原A、B、C、D、,1.受台风“罗莎”影响,2007年杭州遭遇40年未遇的水灾,造成部分地区严重内涝,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台风引起的强降水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城市绿化率过高水泥地面过多(A)(B)(C)(D),下表是中国20世纪下半叶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读表回答1416题14、下列现代技术可以对沙尘暴和土地沙化现象进行监测的是(A)遥感技术(B)数字地球(C)地理信息技术(D)全球定位技术15、导致强沙尘暴次数和土地沙化速度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围湖造田(B)深居内陆,降水稀少(C)植树种草(D)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生产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