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节金属材料,常考透视,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挑战自我,常考透视,常考1金属及金属材料的性质与用途;学会分辨金属、非金属、金属材料。,第1节金属材料,【考试热度】,例1图2-1-9是一台照明用的台灯,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标示的各部件中,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填序号)。(2)灯管后面的反光片是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性。(3)铜质插头是利用了金属铜的性;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不用银制作插头是因为。,延展,导电,银的价格比铜高,解析铁螺丝钉、铝箔反光片和铜质插头都是金属材料制成的;因为铝有良好的延展性,所以能压成铝箔;铜和银虽然都有良好的导电性,但由于银的价格太高,所以插头用铜制作。,方法透视金属的性质决定其用途,根据用途还可以推测金属的性质。根据用途推测性质时,应首先分析作为该用途的金属(或合金)需具有的性质。如用来铸造硬币的合金需要具有以下性质:硬度和耐磨性好、抗腐蚀性好、密度小、熔点较高、色泽美观等。,【试题链接】小试身手1、2、3,创新培优6、7,第1节金属材料,常考2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和怎样回收利用金属,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考试热度】,第1节金属材料,例2下列关于保护金属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废旧易拉罐无回收的意义B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C采用多种方法防止金属锈蚀D回收废旧金属可减少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解析回收利用废旧易拉罐可以节约金属资源,故A不正确。,A,方法透视要熟练记忆保护金属资源的几条有效途径,即:防止金属锈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试题链接】小试身手4、5,创新培优7,第1节金属材料,挑战自我,小试身手,第1节金属材料,1.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它不仅被视为美好和富有的象征,而且还以其特有的价值造福于人类。常言说“真金不怕火炼”主要是指()A熔点高B延展性好C有金属光泽D化学性质稳定,D,第1节金属材料,2.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中,一元币为钢芯镀镍合金,五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在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A金属的硬度B金属的导热性C金属的耐腐蚀性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解析在选择铸造硬币材料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金属的硬度、金属的耐腐蚀性、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至于金属是否导热则不需要考虑。,B,第1节金属材料,3.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不属于金属材料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C合金属于金属单质D多数合金的熔点高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解析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合金属于混合物;多数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B,第1节金属材料,4.金属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保护金属资源是我们的职责。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力开采矿物以保障金属材料的使用B提高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率C在金属制品上刷漆、涂油等防止金属腐蚀D用特种塑料代替金属制造机器的零部件,A,第1节金属材料,5.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双休日到废品回收站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图2-1-10,请你从金属资源等方面提出至少三条合理化建议。,(1);(2);(3)。,防止金属的锈蚀,大力回收废旧金属制品,寻找金属的代用品,解析从节约资源和能源、降低成本、变废为宝等方面回答,创新培优,第1节金属材料,6.所谓合金,就是不同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在熔融状态下形成的一种具有金属特性的熔合物。根据下列四种金属的熔、沸点判断,其中不能形成合金的是()A铁和钠B铝和钠C铁和铜D铝和铜,解析两种金属都呈液态时才能进行熔合形成合金;铁熔化时温度达1535,由于金属钠的沸点较低,此时金属钠已变成气态,因此无法完成两种金属在液态时的熔合。,A,第1节金属材料,7.“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请你应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参与有关废品收购的实践活动。(1)假如你在打扫卫生,清理出下列物品:A.废纸、B.矿泉水瓶、C.易拉罐、D.霉变的蛋糕、E.生锈的铁钉。其中应放入“可回收垃圾箱”的是(填字母);废品收购人员发现金属铝做的易拉罐“不生锈”,而铁生锈最厉害,便认为金属铁比铝性质活泼。你认为铝做的易拉罐“不生锈”的原因是。,ABCE,铝性质活泼,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内部的铝继续和氧气反应,第1节金属材料,7.“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请你应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参与有关废品收购的实践活动。(2)废旧电池中含有汞,如果随意丢弃,会造成污染,威胁人类健康。汞的元素符号是,它在常温下的状态是。常用的干电池内部填有氯化铵和二氧化锰等物质,若通过分离得到氯化铵,在实验室需进行的操作是:溶解、过滤和;得到的氯化铵在农业上又可用作。,Hg,液态,蒸发结晶,化肥(或氮肥),第1节金属材料,7.“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请你应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参与有关废品收购的实践活动。(3)废旧铁锅、铝锅等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减少环境污染,节约金属资源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