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时讲练通配套课件:4.5《牛顿第三定律》()ppt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11516792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课时讲练通配套课件:4.5《牛顿第三定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高中物理课时讲练通配套课件:4.5《牛顿第三定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高中物理课时讲练通配套课件:4.5《牛顿第三定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欢迎进入物理课堂,1.将两只气球甲、乙轻轻挤压.观察并回答:(1)两气球是否都发生形变?(2)形变有无先后之分?提示:(1)两气球都发生了形变;(2)形变无先后之分.,2.请同学们进一步思考:两气球间力的作用分别是哪两个力?能否认为它们是同一个力?提示:两气球间的作用力有两个,分别是甲对乙的作用力和乙对甲的作用力,它们不是同一个力.,3.将甲、乙两个悬挂在同一高度的磁铁,慢慢地靠近些,当靠近到一定程度时,可以看到它们很快地相向运动起来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提示:磁铁甲对磁铁乙施加了力的作用,同时磁铁乙也对磁铁甲施加了力的作用磁铁间有相互作用,表明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的力的作用也是相互的.,4.结合上述探究,复习力的概念,总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提示:(1)两物体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物体施加了力.(2)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四个性质1.同质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即作用力是重力,反作用力也是重力;作用力是弹力,反作用力也是弹力;作用力是摩擦力,反作用力也是摩擦力.2.异体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自对自己的受力物体产生作用效果,所以它们产生的作用效果不会抵消,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永远不能相抵消,永远也达不到所谓的平衡,不能进行合成运算.,3.同时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4.普遍性: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是接触力,也可以是非接触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适用于静止物体之间,也适用于运动物体之间,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参考系的选择也无关.,【知识归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的一对力2.任一物体既是对另一物体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另一物体作用的受力物体3.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中,任何一个力都可作为作用力或者反作用力,典例1(2011临沂高一检测)下列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互相平衡B.弹力的反作用力也可能是摩擦力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产生无先后之分D.当两相互作用的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才相等,解答本题时应把握以下三点:(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和异体性.(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始终大小相等,与物体的状态无关.,【规范解答】选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根本不存在互相平衡的问题,A错;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因此,弹力的反作用力一定是弹力,B错;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不分先后,C正确;两相互作用的物体,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始终大小相等,与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D错.,【变式备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从树上落下,落向地球,说明苹果受到了地球的作用力;而地球不动,说明地球没有受到苹果的作用力B.汽车运动时,并没有别的物体在牵引它,因此汽车的牵引力就无施力物体C.喷气式飞机飞行时,是依靠喷出的气体对飞机产生巨大动力D.以上说法都不对,【解析】选C.苹果受重力落向地球,同时对地球也有吸引力的作用,地球不动是因为地球的质量比苹果大得多,其加速度非常小,A不正确;有力产生必有施力和受力物体,汽车的牵引力是地面对汽车的向前的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面,B不正确;喷气式飞机喷出大量的气体,对气体有力的作用,同时也受气体的反作用力,C正确.,1.把A、B两个弹簧测力计连接在一起,B的一端固定.用手拉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有什么关系?它们受力的方向有什么关系?提示:可以看到两弹簧测力计指针同时移动.这说明弹簧测力计A受到B的拉力F;同时,弹簧测力计B受到A的拉力F.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总是相等、方向总是相反.,2.先把一个力传感器固定在物体上,两个传感器的钩子相互钩在一起.钩子受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可由计算机屏幕显示,如图所示,分析计算机屏幕显示的图象,可得出怎样的结论?,提示:分析计算机屏幕显示的图象,可得出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任何时刻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结论.,3.结合下表分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不同点和共同点.提示:,牛顿三定律的区别与联系(一)区别1.物理意义(1)牛顿第一定律:加深了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力的认识,指出了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2)牛顿第二定律:F合=ma,揭示了加速度是力作用的结果,揭示了力、质量、加速度的定量关系.,(3)牛顿第三定律:F=F,揭示了物体间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明确了相互作用力的关系.2.研究方法(1)牛顿第一定律:根据理想实验归纳总结得出,不能直接用实验验证.(2)牛顿第二定律:用控制变量法研究F、m、a之间的关系,可用实验验证.(3)牛顿第三定律:由实际现象归纳总结得出,可用实验验证.,(二)联系牛顿三定律是一个整体,是动力学的基础,牛顿第二定律是以牛顿第一定律为基础,由实验总结得出的.,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表达式:(作用力)F=-F(反作用力),式中的“-”号表示方向相反.,典例2一个榔头敲在一块玻璃上把玻璃打碎了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榔头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对榔头的作用力,所以玻璃才碎B榔头受到的力大于玻璃受到的力,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C榔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应该是等大的,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D因为不清楚玻璃和榔头的其他受力情况,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解答本题时应明确以下三点:(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受力物体.(3)不同物体承受力的能力不同.,【规范解答】选C.这里要明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的问题,因为相同大小的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效果往往不同,所以不能从效果上去比较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故选项C正确,【变式备选】物体静放在水平桌面上,则()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的大小,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性质的力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解析】选A、D.物体和桌面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因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且FN和G是一对平衡力,故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因压力是弹力,而弹力与重力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故选项C错误.由于支持力和压力是物体与桌面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因此FN和FN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选项D正确.,1.前面我们学习了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在分析这三种力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这三种力的分析顺序是什么?提示:(1)重力的作用点是重心,方向竖直向下.物体所受的弹力和摩擦力则是接触的物体对它的作用力;(2)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要按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加以分析.,2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是分析物体的性质力还是分析物体的效果力?提示: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必须知道每一个力的施力物体,因此是分析性质力,不分析效果力.3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为什么要选“隔离体”?提示:把所要研究的物体隔离出来,便于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和所研究的对象发生相互作用,所以要选“隔离体”.,4在分析一个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如果有一个力不便于确定,可采取什么方法?提示:如果一个力不便于确定,但其反作用力比较容易确定时,可以先确定反作用力,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确定作用力.,典例3如图所示,A、B、C三木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对B木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三木块共同向右匀速运动,已知三木块的重力都是G,分别对三木块进行受力分析.,解答本题时应明确以下三点:(1)本题中对几个物体的受力分析采取了“隔离法”,按先易后难的顺序.(2)对某个物体的受力分析顺序,一般是先根据力的性质和产生原因去分析.(3)使用牛顿第三定律,可使分析简单.,【规范解答】先从受力情况最简单的A开始分析,如图甲.A受力平衡,竖直方向受向下的重力G,B对A的支持力FN1=G,水平方向不受力.然后依次向下分析,B木块也受力平衡,如图乙,竖直方向受三个力作用,重力G、A对B的压力FN1=G、C对B的支持力FN2=2G;水平方向受两个力,向右的恒力F和C对B的摩擦力FCB=F.C木块同样受力平衡如图丙所示,竖直方向受三个力作用,重力G、B对C的压力,FN2=2G、桌面对C的支持力FN3=3G;水平方向受两个力,B对C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FBCF,桌面对C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C桌F.,受力分析的注意事项(1)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所施的力.(2)只分析根据性质命名的力.(3)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出施力物体.(4)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所受的力.,【变式备选】在斜面上放一物体静止不动,该物体受重力G、弹力FN和静摩擦力Ff的作用,该物体的受力图正确的是(),【解析】选D.分清研究对象和物体所受各力特点是正确受力分析的关键.选取斜面上的物体为研究对象,物体所受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弹力方向垂直接触面斜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斜面上的物体;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相对斜面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摩擦力的方向和接触面相切,沿斜面向上.本题选D.,典例4如图所示,家用吊扇对悬挂点有拉力作用,正常转动时吊扇对悬挂点的拉力与它不转动时相比()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思路点拨】正确分析吊扇在静止和转动两种情况下受力特点及吊扇所处的状态.,【规范解答】选B.吊扇不转动时,吊扇对悬点的拉力等于吊扇的重力,吊扇旋转时要向下扑风,即对空气有向下的压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空气也对吊扇有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使得吊扇对悬点的拉力减小,B正确,1.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而后才有反作用力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它们的合力为零C.压力和支持力总是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者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D.马能将车拉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解析】选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所以A错;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所以不能进行合成,B错;马拉车和车拉马,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力,大小总是相等的,故D错,压力和支持力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正确.,2.(2011南通高一检测)汽车拉着拖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能拉着拖车向前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拖车拉汽车的力B.汽车先对拖车施加拉力,然后才产生拖车对汽车的拉力C.匀速前进时,汽车对拖车的拉力等于拖车向后拉汽车的力;加速前进时,汽车向前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向后拉汽车的力,D.加速前进时,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地面对拖车的摩擦阻力;汽车加速是因为地面对汽车向前的作用力(牵引力)大于拖车对它的拉力【解析】选D.汽车对拖车的拉力与拖车对汽车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者一定等大、反向、分别作用在拖车和汽车上,故A错.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故B错.不论汽车匀速运动还是加速运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相等,故C错.拖车加速前进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地面对拖车的摩擦阻力(包括其他阻力),汽车能加速前进是因为地面对汽车向前的作用力大于拖车对它向后的拉力,符合牛顿第二定律,故D项正确.,3.对于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作用力产生后,再产生反作用力;当作用力消失后,反作用力才慢慢消失B.弹力和摩擦力都有反作用力,而重力无反作用力C.甲物体对乙物体的作用力是弹力,乙物体对甲物体的作用力可以是摩擦力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平衡【解析】选D.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性质相同,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可判定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4.抖杠是我国传统杂技节目,演员落到杠上之后,杠逐渐被压弯,然后把演员反弹.在演员和杠接触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员对杠的作用力大于杠对演员的作用力B.演员对杠的作用力小于杠对演员的作用力C.演员对杠的作用力等于杠对演员的作用力D.演员对杠的作用力先是小于杠对演员的作用力,然后大于杠对演员的作用力,最后又小于杠对演员的作用力,【解析】选C.演员对杠的作用力与杠对演员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二者始终大小相等,故选C.,5.(2011连云港高一检测)甲、乙两人质量相等,分别站在质量也相同的两条小船上.如图,开始时两船均静止.甲的力气远比乙的力气大.让甲、乙二人各自握紧绳子的一端,并用力拉对方.两人均相对船静止,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甲船先到达中点B.乙船先到达中点C.两船同时到达中点D.无法判断【解析】选C.甲对绳的作用力与绳对甲的作用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乙对绳的作用力与绳对乙的作用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也总是等大反向.而由轻绳状态可知,绳上各处的拉力大小处处相等,由此可知绳对甲、乙两人的力等大,两船运动的加速度时刻大小相等,因而只能是同时到达中点.,6.人站在电梯上.人与电梯之间相互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是_和_;电梯静止时,这两个力大小_,方向_;电梯匀速下降时,这两个力大小_,方向_;电梯匀速上升时,这两个力大小_方向_.【解析】人与电梯底板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人对电梯底板的压力和电梯底板对人的支持力,无论电梯做何种运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答案:人对电梯底板的压力电梯底板对人的支持力相等相反相等相反相等相反,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如图所示,P和Q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A.P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B.Q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C.P对Q的压力和Q对P的支持力D.P所受的重力和P对Q的压力,【解析】选C.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本题选C.,2.一个人用一条绳子把一桶水从井内提上来,则()A.水桶加速上升时,绳对桶的拉力大于桶对绳的拉力B.在提水过程中,绳对桶的力总是等于桶对绳的力C.如果水桶匀速上升,绳对桶的拉力才会等于桶对绳的拉力,其他时候这二力均不相等D.只要把水提上来,绳对桶的力就大于桶对绳的力【解析】选B.当水桶加速上升时,绳对桶的拉力大于桶的重力,绳对桶的拉力与桶对绳的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满足大小相等.本题选B.,3.(2011苏州高一检测)两个小球A和B,中间用弹簧连接,并用细绳悬于天花板下,如图所示,下面四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绳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A的拉力B.弹簧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C.弹簧对B的拉力和B对弹簧的拉力D.B受到的重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解析】选D.若是平衡力,必定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同一物体上.A项中两个力大小不相等;B项中两个力是弹簧分别对A、B球的弹力,受力物体不同;C项中两力受力物体不同,满足平衡力条件的只有D.,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由下落的物体对地球没有反作用力B.两叠放着的木块A、B一起在光滑斜面上自由下滑而没有相对滑动,A、B之间没有相互的摩擦力C.从物体受到的一对平衡力中撤去其中一个力,另一个力也同时消失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解析】选B.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所以物体对地球存在反作用力,故A错误;两个叠放着的物体在没有相对滑动的情况下自由下滑,则整体的加速度a=gsin,若对叠放在上方的物体受力分析,由加速度a=gsin可得,必不受摩擦力作用,故B正确;一对平衡力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比如一个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若去掉支持力,则重力不会消失,故C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必定是同种性质的力.故D错误.,5(2011烟台高一检测)双人滑冰比赛表演刚开始时两人静止不动,随着优美的音乐响起在相互猛推一下之后他们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假定两人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已知甲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乙远,这是由于()A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力小于乙推甲的力B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时间小于乙推甲的时间C在刚分开时,甲的初速度大于乙的初速度D在刚分开时,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解析】选C.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在推的过程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等大、反向、共线的,它们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的,所以推力相等,作用时间相同由于两人和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得两人的加速度相同(均为g),由运动学公式v22ax可知,加速度相同,甲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乙远,说明在刚分开时,甲的初速度大于乙的初速度,故选C.,6“嫦娥一号”卫星的姐妹星“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火箭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下面关于飞船与火箭起飞的情形叙述正确的是()A火箭尾部向下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空气,火箭虽然向下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D飞船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解析】选A、D.火箭升空时,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箭体与被喷出的气体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火箭向下喷气时,喷出的气体同时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即为火箭上升的推力,此动力并不是由周围的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提供的,因而与是否飞出大气层,是否在空气中飞行无关,因而B、C项错误,A项正确;当飞船进入轨道后,飞船与地球之间依然存在着相互吸引力,即地球吸引飞船,飞船也吸引地球,这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要有必要的文字叙述)7.(10分)(2011南通高一检测)如图所示,用力F拉着叠放在一起的A、B两物块一起沿粗糙斜面匀速上行,对木块B,存在_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对木块A,存在_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解析】对于B:B受到的重力和B对地球的万有引力,B受到A的支持力和B对A的压力,B受到A的静摩擦力和B对A的静摩擦力.对于A:A受到的重力和A对地球的万有引力,A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A对斜面的压力,A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和A对斜面的摩擦力,A受到B的压力和A对B的支持力,A受到B的摩擦力和A对B的摩擦力,A受到的拉力F和A对拉力F的施力物体的反作用力.答案:36,8.(10分)质量分别为40kg和60kg的甲、乙两个小孩都穿着滑冰鞋站在溜冰场的冰面上,其中一个小孩用120N的水平力推另一个小孩,不计其他阻力,则两个小孩各得到怎样的加速度?【解析】两个小孩之间的作用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两小孩受到对方的力大小都为120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知,二者加速度方向相反.答案:3m/s2和2m/s2加速度方向相反,【规律方法】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的综合应用(1)对于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为了分析其中一个物体的受力可先选另一个受力较少、分析较易的物体为研究对象.(2)对先选的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并画出受力分析图.(3)建立坐标,正交分解后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出未知力.,(4)再以另一个物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情况,利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反作用力,此时这些力便成为已知条件.(5)对于不宜直接分析的物体,如地面,可先转化研究对象分析与之直接接触的物体,解出作用力以后,再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说明反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Thankyou!,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