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练习5(湘教版必修1)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11513875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练习5(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练习5(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练习5(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选择题读北非五国绿色工程示意图,回答12题。1.影响图中绿色工程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地形 D.洋流解析:图中的绿色工程地处撒哈拉沙漠,主要功能是防治土地荒漠化,水分是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答案:B2.该项工程建设所遵循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解析:绿色工程主要表现为东西方向延伸,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致。答案:A(2010深圳一调)下面是理想大陆自然带(局部)演变趋势图,读图完成34题。3.在T1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自然带与自然带体现的分布规律在我国都很典型B.自然带为苔原带C.自然带在大陆东侧分布纬度比西侧低,与西侧沿海有寒流经过有关D.自然带的形成主要与水分有关,与温度无关解析:图中由沿海向内陆变化,体现的是经度地带性规律,这种规律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典型;从较低纬向较高纬变化,体现的是纬度地带性规律,这种规律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分布典型,A对;自然带为冰原带,B错;自然带在大陆东岸受寒流影响,大陆西岸则受暖流影响,因此东岸分布纬度比西岸低,C错误;图中自然带的形成,水分是主要因素,热量是次要因素,不能说与温度无关,D错误。答案:A4.在T2时期下列叙述可信的有 ()A.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将降低B.我国华北平原会变得更湿润C.俄罗斯海运条件将得到很大改善D.天然橡胶种植的纬度将进一步降低解析:T2时期冰原带消失,意味着气候变暖,因此,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将升高,A错误;我国华北因蒸发加强,变得更加干旱,B错误;天然橡胶的种植纬度也将升高,D错误;俄罗斯因北冰洋沿岸极冰融化,海运条件将得到改善,C对。答案:C读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56题。5.沿EF线自然带变化的规律属于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C.非地带性分异D.垂直地域分异解析:自然带分布的规律: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很明显沿EF线自然带变化的规律属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答案:A6.M自然带南北方向延伸的主要原因是 ()A.受南北走向高大山地的影响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C.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D.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解析:洋流会对沿海地区的气候等环境特征带来影响。非洲南部本格拉寒流自南向北流,在此影响下M自然带南北方向延伸。答案:D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下图中的甲、乙两图。读图完成78题。7.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 ()A.甲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B.乙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C.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分异D.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分异解析:甲图各自然带分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热量,故A正确;乙图各自然带分异主要受降水的影响,体现了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答案:A8.某地水热状况与A和地区相似,则该地 ()A.自然带为热带疏林草原带B.该地自然植被可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C.光热资源丰富,盛产长绒棉D.可能为我国热带作物生产基地解析:依据A地的积温情况可知该地处于热带,由地年降水量情况可知该地的年降水量在1 200 mm以上,故该地应位于我国的热带季风区,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我国没有热带疏林草原带,长绒棉主要分布在光热条件优越的南疆地区,因而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答案:D(2008海南高考)某山共分布三类原生森林。下图显示三类森林每年每平方米净增的有机物质干重(NPP)与温度变化、降水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完成910题。9.三类森林分布的海拔自低至高依次是()A.、 B.、 C.、 D.、解析:海拔越低,水热条件越好,森林的NPP越高;从图中看出,、的NPP依次降低,说明其所处海拔依次升高。答案:C10.若为针阔叶混交林,则该山可能位于 ()A.河南省 B.吉林省 C.安徽省 D.福建省解析:的海拔最低,若为针阔叶混交林,说明该山位于中温带,故选项B是正确的。答案:B读雪线高度随纬度变化表,回答1112题。纬度2326S2326N040S40N雪线高度5 800米5 600米4 800米4 800米4 000米11.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的雪线比赤道地区高的原因是 ()A.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降水量多、蒸发量大B.赤道地区降水量多,蒸发量比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C.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D.赤道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解析: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主要有气温、降水。赤道地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山上积雪多而雪线较低;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则山上积雪少而分布在较高海拔上。答案:C12.假设30S40S的海平面处有一座海拔6 000米的高山,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该山垂直带谱与喜马拉雅山相同B.暖湿气流的迎风坡一侧冰川海拔较高,背风坡一侧冰川海拔较低C.该山麓地区气候可能受到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影响D.该山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解析:30S40S的海平面处的一座海拔6 000米的高山,西侧形成地中海气候,其自然带要受地中海气候的影响,不可能与喜马拉雅山自然带谱一致;暖湿气流一侧由于降水多而冰川海拔较低(雪线低);30S40S附近主要受强大的西风漂流影响。答案:C读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据此回答1315题。13.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甲、乙 D.丙、乙、甲解析:通过山麓自然带可以判断,甲地位于温带;乙地位于亚热带,丙地位于热带,所以纬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甲、乙、丙。答案:A14.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A.南坡为向阳坡 B.北坡为向阳坡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解析:迎风坡降水条件较好,同一自然带在迎风坡出现的海拔较低;同一海拔,迎风坡更为湿润,植被生长情况较好,植株较为高大。答案:D15.以下各项中,按地带性分布规律,前者对应两种自然带,后者对应两种气候类型的是 ()A.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温带海洋性气候苔原带D.地中海气候热带荒漠带解析: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可以形成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两种自然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形成的气候条件可以是温带季风气候,也可以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答案:B二、非选择题16.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1:我国部分区域图。材料2:我国部分山地自然带及植被分布示意图。(1)材料1中A是山脉,B是山脉,C是山脉,D是山脉。(2)若材料2中各山地分别属于材料1图中的四座山脉,那么可能属山脉;可能属山脉;可能属山脉;可能属山脉。(填字母)(3)山地中M处植被可能是 ()A.常绿阔叶林 B.高山草原C.针阔混交林 D.落叶阔叶林(4)山地中南坡的森林植被比北坡分布广泛的主要原因是,中森林分布状况与此原因相同的还有。(5)山地南北坡基带存在差异,原因是。(6)基带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的地域分异规律。(7)基带也有区别,主要影响因素是 ,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的地域分异规律。解析:第(1)题,根据A、B、C、D山脉的位置判断。第(2)题,根据各山地自然带基带判断所属山脉。第(3)题,是阴山,基带为温带草原带,M带之上为针叶林,故M带应为针阔叶混交林。第(4)题,、两侧自然带分布不同主要都与降水因素有关。第(5)题,是秦岭,南北两侧的气候区不同,故南北坡基带不同。第(6)、(7)题,由于基带为当地自然带,故基带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基带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1)阿尔泰山阴山太行山秦岭(2)BDAC(3)C(4)南坡降水丰富(5)南北坡基带所处气候类型不同(南北坡基带热量条件不同)(6)热量由赤道到两极(7)水分从沿海向内陆17.(2010盐城调研)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1中数码表示的自然带名称是:, 。(2)图1中自然带从表示的是自然带的规律和规律。(3)自然带在南半球的同纬度有无分布?,原因是。(4)图2是沿46S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A的自然带与图1中的(填序号)自然带相符;图中B自然带名称是,原因是 。(5)自然带在洲分布最广,自然带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大陆东部的地区。解析:该自然带分布图综合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与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判读难度较大。根据图中的雪线以及纬度的分布等因素可以判断出自然带的名称。分别为寒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或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雨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在南半球是不存在的。自然带在我国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带雨林带在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分布最广泛。根据46S以及图示的海拔高度可以判断该地区位于南美洲,A处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处因受地形的影响降水较少,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答案:(1)寒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或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垂直地域分异(3)无该纬度全部是海洋(4)温带荒漠带位于西风带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5)南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