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课时作业4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11513675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课时作业4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课时作业4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课时作业4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作业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2010浙江)读图,某经线上有一点M,虚线为过M点地面垂直线,L1、L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当角、之差小于6时,M点的纬度范围是( )A3N3SB6N17.5NC3N17.5N或3S17.5SD17.5S23.5S或17.5N23.5N解析:M地二至日时正午太阳光线分别从不同方位照射过来,说明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假设该地位于赤道以北且纬度为x,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公式可列出该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2326x),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2326x),若图中、之差等于6,则该地冬夏至正午太阳高度之差也为6,可求出x为3,且在北半球。越接近赤道地区冬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之差越小,赤道处为0。因为题意中、之差小于6,且图中没有标出L1、L2的南北方位,故3N3S皆符合题意,选A。本题也可选特殊值用正午太阳高度公式计算后排除。答案:A(2010江苏)下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23题。2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3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C丁、乙、丙、甲 D甲、丙、乙、丁解析:6月22日,丙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当地为2326N;甲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在52左右,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在6左右,且为四地中最小,可判断甲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丁地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在62左右,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四地中最小,可判断丁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乙地接近南回归线,且位于南回归线以北。丁地12月22日太阳高度比甲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大,说明丁比甲地更接近回归线,纬度比甲地低。四地纬度由低到高排列为乙丙丁甲。自北向南依次是:甲丙乙丁。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所以四地线速度由大至小为乙丙丁甲。答案:2.B3.D(2010宁夏银川二模)如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M、N分别是某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该日两点的经度差为90,一年中M、N两点有重合于O点的现象。读图回答45题。4该日后,若M点位置向东接近O点,则太阳直射点()A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B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C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D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解析:北半球的一段纬线,O点应为晨昏线和纬线的切点,MN为昼弧,当M向东接近O点时,表示北半球昼越来越短,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答案:D5一年中,O点的太阳高度最大值约为()A23B43C47D57解析:若一年中O点太阳高度最大,应该MN纬度最低,太阳直射点纬度最北,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MN为北极圈,O点正午太阳高度用公式求出为47。答案:C(2010安徽安庆一模)我国某城市居民小区,环境优美,楼房采光条件好,楼房之间对采光影响不大。小区内一栋楼房,在北京时间夏至日(晴天)14:40时太阳光线从南偏西30方向射向阳台,该日阳台日照时间是10小时40分钟。读下图回答67题。6该城市的经度是()A100EB105EC110ED115E解析:当北京时间14:40时,太阳光线从南偏西30方向射向阳台,即比当地正午时刻晚2小时,也就是当地地方时为14时,该地经度与东八区中央经线相差10度,且位于西侧,为110E。答案:C7此日该城市的昼长是()A13小时 B14小时40分钟C16小时 D15小时20分钟解析:该地阳台日照时间为10小时40分钟,是太阳在南偏东50度的位置到日落这个时间段,角度为160度,这说明下午角度为110。还有上午同样的角度和时间段,从对称性来看,昼长共14小时40分钟。答案:B(2010安徽合肥二模)下图中A、C、D、E四点均在赤道上,ABC为北半球晨昏线,B为AC中点;D点与E点经度相差180,且DBBE,D点位于昼半球。回答89题。8当北京时间为15点44分时,B点纬度达一年中最小值,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A2326N,64E B2326N,60EC2326S,64E D2326S,60E解析:由题意可知,B点是晨昏线的中点,应该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DE应该是与晨昏线垂直的经线圈,D在昼半球,DBBE,说明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当B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时,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而此时北京时间为15点44分时,可计算出太阳直射的经线,也就是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因此选择A项。答案:A9如果DBBE,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江淮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B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C塔里木河正处于丰水期 D全球各地昼夜等长解析:如果DBBE,此时晨昏线与其垂直的经线圈正好平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答案:D(2010皖北协作区)下图为晨昏线与某条经线的交点M的日移动轨迹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若M点移动速度最快时,则该经线地方时可能是()A4时B10时C12时D18时解析:M点是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只有在赤道上,此时地方时为6时或18时,地球自转速度最快,M点的移动速度也最快;因此本题选择D项。答案:D11若M点地方时为零时,则在下列日期中,该点移动速度较快的是()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解析:M点为零时,则该点应该是晨昏线和纬线相切的点,也就是出现极昼的纬度;纬度越低,自转速度越快;7月1日在四日期中,出现的极昼的范围最大,切点的纬度最低,移动的速度最快。答案:C(2010北京西城抽样测试)下图中大圆为纬线圈(6634),它穿过两个大陆的北部,纬线圈中心点地球自转角速度为零,据图回答1213题。12当纬线圈内各地太阳高度角始终大于0时()A尼罗河正处于枯水期B北京地区昼夜长短相等C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干燥D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13对图中甲地的叙述可信的是()A位于东半球的陆地上 B能够看到大面积的阔叶林C处于环球自然灾害带 D具有极昼现象等旅游资源解析:图中外圆为极圈,且穿过两个大陆,说明图中外圆为北极圈,纬线圈中心点地球自转角速度为零,说明纬线圈中心点为北极点。当北极圈内各地太阳高度角始终大于0时,即北极圈内为极昼时,地中海沿岸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应该炎热干燥。根据纬线圈中心点为北极点,可以得知地球自转为逆时针,判断图中的45为东经,则甲地为西经135和北极圈的交点,应该属于加拿大境内,具有极昼现象等旅游资源。答案:12.C13.D二、综合题(共24分)14(12分)(2010上海地理)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1)按东、西半球划分,图上阴影部分主要位于_半球,此时甲地地方时是_点。(2)按南、北半球划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3)该日乙地的白昼时间长约_小时。(4)如果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10,则该日正午时分上海(31N)世博园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面(墙面与地面垂直)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_。解析:(1)由图中经度变化规律可知,图中经度为西经度,再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依据也知为西半球。甲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其地方时为6时。(2)由图中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可判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甲地位于37.5W与22.5W之间的中点位置,故可推知甲地经度为30W,由上题可知甲地地方时为6时,而太阳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时,由此可算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60E。(3)甲地为30W,地方时为6时,乙地经度为22.5W,即可算出乙地地方时为6:30,而乙地正好位于晨线上,即可知乙地该日6:30日出,再根据昼长(12时日出时间)2,即可算出乙地白昼时间长约11小时。(4)由题可知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10N,再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算出该日上海正午太阳高度为69,由此推出,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面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69。答案:(1)西6(2)北东经60(3)11(4)6915(12分)(2010江苏通州调研)深圳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进行探究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予以解答。遇到的问题解答问题(1)他们认为:在一个窗户朝正南的房间里,全年正午阳光都能照射到房内。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2)下图是他们绘制的“冬至日旗杆影子在日出、正午、日落时的示意图”。该图表达是否正确?为什么?(3)他们在进行图像转换时遇到了困难,请将下图所示内容按要求转绘在下图中。(要求:在下图中绘出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部分,标出直射点所在经线的经度)解析:本题以研究性内容的形式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第(1)题,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只有在北回归线以北至北极圈的地区才符合要求,而深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第(2)题,冬至日,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影子朝向相反,图中绘制正确;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旗杆影子指向正北,且影子应是一天中最短时。第(3)题,绘制时应是北极圈以内极昼,且20W位于昼半球最中间。答案:(1)不正确;深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夏至日前后,阳光不能进入房内(2)不正确;正午旗杆影长短于日出与日落时旗杆影长(3)见右图: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