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模块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知识整合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1506296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4.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模块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知识整合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模块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知识整合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模块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知识整合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块知识整合(二),一、西方工业文明,二、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一、以近代化史观诠释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近代化史观(现代化史观)解读近代化史观(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其主要内容包括:(1)政治近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内容。(2)经济近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3)文化近代化主要是指科学化和大众化进程。(4)社会生活近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2.列强经济侵略的“破坏”与“建设”作用(1)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中国农民、手工业者大量破产,促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因而具有“破坏”作用。(2)外国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农产品进一步商品化,客观上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从这一角度来讲,列强的经济侵略又具有“建设”作用。,3.从近代化角度评价洋务运动,4.全面理解“实业救国”思潮(1)含义:“实业救国”思潮就是指学习西方,以发展实业为救国救民的主要手段的经济思想。(2)演变历程“实业救国”思潮产生于晚清时期。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家和爱国人士纷纷投资设厂,以实际行动践行“实业救国”的主张。辛亥革命时期,全国各大报刊竞相宣传“实业救国”,并提出国家振兴实业的五条“要道”,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实业救国”论。五四运动前后,“实业救国”论盛行不衰。民族资本家大力提倡国货,抵制外国的经济掠夺,维护民族利益。,(3)积极影响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这有利于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为中国政治变革与思想革新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5.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启示(1)国家独立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前提。阻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对中国市场的占领,使中国丧失了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条件。,(2)善于抓住有利的国际环境是振兴民族经济的重要策略。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正是抓住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以及科技革命都为我们振兴民族经济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机遇。(3)优化投资环境,减少垄断经营。近代官僚资本的垄断成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重大障碍。当前建立公平、公正的经营投资环境,是推动我国民族经济全面振兴的重要条件。(4)提供充足的资金,以科技为先导。近代中国民族经济举步维艰的原因之一是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依赖性强。可见,民族经济若要发展,不但要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健全的金融体制,同时要注重技术的研发,增加国际竞争力。,二、以近代化史观探讨中国近代化“路在何方”1.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四方面争论(1)观念之争(是否学):主要是顽固派和洋务派之争。顽固派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2)内容之争(学什么):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激进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3)政体之争(学哪种):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无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实行俄国式的社会主义。(4)模式之争(向谁学):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英、日;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学习美、法;无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学习俄国。,2.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不断深化,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特征(1)一个主题: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2)双重性质: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与救亡相结合,体现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3)三个阶段甲午战争失败,宣告了单纯依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是不能挽救中国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了完全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同样也不能挽救中国。中国人最终选择的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真正符合中国国情的就是社会主义道路。,4.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根本保证(1)中国从落后的封建社会过渡到近代社会,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分不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促使中国封建自然经济解体,客观上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某些条件和可能,但它入侵的目的是要变中国为其殖民地,阻止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和实现工业化。所以,没有民族独立,就不能实现近代化。(2)民族独立从根本上说是要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近代化从根本上说是要解决生产力的问题。近代中国的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等主张,都是从发展资本主义入手以实现近代化为目的。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民族经济就无从发展。(3)在近代中国,只有首先解决民族独立问题,才能谈得上政治、经济、文化的近代化建设。,三、多元史观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用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等审视历史事件(1)在认识历史的主线上,以人类文明为主题,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变为线索,从不同的文明类型中把握人类文明的多样化。(2)在认识历史的视角上,以“大历史”的眼光审视历史,重视从现实追溯历史以及从历史联系现实。如依据这一视角审视新航路开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新航路开辟使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被打破,欧洲、亚洲、美洲大陆文明实现了全球性交融,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了。,2.运用多元史观分析新航路开辟和西欧殖民扩张(1)从革命史观看,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与掠夺之路,给亚非拉美地区的人们带来深重的灾难;亚非拉美地区的人们反抗其殖民扩张与掠夺具有正义性。(2)从全球史观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大洲的联系加强,殖民扩张是通往世界各地的重要途径,世界逐渐连成一体,世界市场逐渐形成。(3)从文明史观看,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的文明相互碰撞与交融,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4)从近代化史观看,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通过殖民扩张进行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到来。(5)从社会史观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交流加强,各种物品交流、交换,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类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3.运用多元史观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1)从整体史观来看,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2)从文明史观来看,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3)从近代化史观来看,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4)从社会史观来看,工业革命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问题、城市化问题。(5)从生态史观来看,工业革命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4.全球史观下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1)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三角贸易繁荣。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以大西洋沿岸为中心,随着世界规模的经济联系的加强,国际的劳动大分工第一次大规模实现。(2)殖民掠夺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荷兰、英国等国进行殖民侵略,掠夺当地财富,贩卖奴隶,流入欧洲的巨额财富,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即将发生的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和市场这两个重要条件。,(3)殖民主义者对殖民地野蛮的屠杀、掠夺、奴役,打断了亚非拉美的历史进程,造成这些地区的长期落后,东西方的距离大大拉开了。但同时殖民主义者给这些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5.全球史观下西方大国的兴衰(1)16世纪,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占据主导地位。17世纪的荷兰几乎垄断了当时的海外贸易,被称为“海上马车夫”,荷兰的海上霸权终止于英帝国的崛起。,(2)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英国相继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确立“日不落帝国”的地位,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占据了主导地位。(3)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美几乎共同主导世界市场。(4)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美国主导世界市场,形成了有利于美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体系。(5)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但直到今天美国仍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一、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二、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主要原因,一、近代中西方的综合比较,二、工业革命与近代中国的落伍1.第一次工业革命(1)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英、法、美等国强烈要求对外开拓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推动了他们对当时落后、闭关自守的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2)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受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的诱导,中国的洋务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沿海地区逐渐兴起,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近代化发展举步维艰。,2.第二次工业革命(1)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推动了西方殖民者经济上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空前严峻。在西方列强的资本输出之下,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之时,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中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获得了一定发展。(2)这一时期,中国国内的维新变法及辛亥革命等政治运动此起彼伏,客观上影响了中国对科技革命成果的吸收、转化,丧失了一次追赶世界科技革命潮流的重要机遇;帝国主义列强继续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继续服务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需要。,三、西方近代思想与中国近代化1.欧洲启蒙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1)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如严复翻译了许多西方名著,学习西方的“民权”思想,对维新运动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发生。如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大力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翻译了卢梭、孟德斯鸠的作品。(3)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产生。如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等以民权、平等为指导思想,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批判。,2.新文化运动和启蒙运动的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