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诗词》PPT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1504045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8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咏史怀古诗词》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咏史怀古诗词》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咏史怀古诗词》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咏史怀古诗词,第四章咏史怀古诗词,第一节咏史怀古诗歌的含义和历史源流,咏史诗是指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的诗歌创作。历史题材涵盖的内容十分宽泛,既可以指历史上的某个人物、某个事件,也可以指某个历史时间段。文镜秘府论中说:“读史见古人成败,感而作之。”(论文意)但凡历史上所存在的人、物、事等进入了诗人的视野,并触发了他的感慨,由此所得来的诗,便可视为咏史诗。怀古诗则指“经古人之成败(之地)咏之”(文镜秘府论论文意),指作者登临古地、凭吊古迹时(或之后),追念往事、抒发感慨而作的诗。从题材和内容上讲,咏史和怀古各有不同的侧重,咏史诗大多是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则多为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但从大的范畴上讲,怀古诗也是以历史为题材的一类诗歌,应该属于广义的咏史诗。从两者的共同性特征来看,它们都是以古代的人物、事物、地点等为描写对象,都是可以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或者发表评论、或者抒发感慨、或者借古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所以这里我们将咏史、怀古诗放在一起,一并加以论述。,咏史怀古诗的产生源远流长。堪称中国古代诗歌两大源头的诗经、离骚中,即有咏史类型的作品存在。诗经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大明、皇矣等篇什,以组诗的形式记录了周部族的起源和周部族祖先后稷、公刘、文王等的英雄事迹,从题材上说,应该属于最早的咏史之作。但是这些诗以记录周部族历史作为诗歌的主要内容,因而更像是一组周部族的史诗,与后来所说的咏史诗,尚有较大的区别。,屈原的传世之作离骚中的一些部分涉及到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如“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诗歌追述历史上的贤君和暴君,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和对楚国命运前途的担忧。这种借古说今、古今结合的写作手法和抒情方式,更接近于后世的咏史诗。朱自清先生说:“咏史、游仙、艳情、咏物这四体的源头都在楚辞里。”(诗言志辨)只是,这样的部分在整首诗歌中并不占主要部分,因而也算不得是一首咏史诗。,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班固咏史缇萦救父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淳于)意,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书闻,上悲其意。此岁中亦除肉刑法。,公元前167年(汉文帝四年)的一天,山东临淄城里出了一件大事。一向耿直、不趋势权贵的名医淳于意因为不愿为齐王治病,最后被仇家借机以“不以家为家,或不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为由诬告获罪(参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最后,被当地的官吏以有医术不治病之罪判为“肉刑”。按照汉代法律,因淳于意做过齐国太仓长的小官,所以要把他押解到长安去受刑。史记孝文本纪第十这样记载:“齐太仓公有罪当刑,诏狱逮系长安。”这一消息对于淳于意一家来讲,无异于大厦将倾。在家中,五个女儿围着淳于意只是一个个哭哭啼啼、以泪洗面,想不出什么应对良策。49岁的淳于意走出房门,在院子里踱来踱去,心中异常愤懑和无奈。他仰天长叹:“想我淳于意一生光明磊落,视为百姓除疾患为快慰,最厌趋炎附势,到头来落得这般田地!”此时,淳于意两行清泪不觉潸然而下。屋子里一阵阵嚎啕痛哭传到耳边,使他心情更加烦闷。内心长期无子的缺憾最终爆发了。他无奈地向五个女儿吼了起来:“哭哭哭,就知道哭,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参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肉刑非比一般刑罚。人一旦受此刑,轻则失去劳动能力,重则丧命。据史书记载:“肉刑”,是古代残废肢体、残害肌肤、破坏身体机能的一种刑罚。所谓肉刑,共分三种:一为黥(qing),就是面上刺字;二为劓(yi),就是割鼻;三为刖(yue),为断左右趾,就是把足趾截去。夏、商、周朝如此,秦朝更是风行,西汉桓宽所著的盐铁论中就有“劓鼻盈车、履贱踊贵”的记述。这种让人切齿痛恨的酷刑,一直延续到汉初。所以,淳于意当时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在感叹没有一个能为自己帮忙助力的儿子之的无奈之中,淳于意只好决定只身赶赴长安。可谁承想,刚才的责骂倒使最小的女儿止住了哭声。她想到父亲平日游行乡里,访名家,求大医,不辞辛劳地为老百姓解除疾苦的艰辛,想到正是对权势人家态度冷淡,不是有求必应,才积下了权贵对他的抱怨。十几岁的小缇萦决心为其父洗刷冤屈。此时,缇萦擦干了脸上的泪痕走上前来,用无比坚定的口气对父亲说道:“父亲,孩儿虽是女流之辈,但也要像男儿一样为父解忧。如今您喊冤获罪,我要和您一起去长安,上书皇上,替您洗辩冤屈。”她说的话让淳于意惊愕无比。淳于意没有想到小女儿竟如此勇敢,心中感到很有些宽慰。,从临淄城到长安千里迢迢,路上的饥餐渴饮、风餐露宿。到长安城后,淳于意被下狱。缇萦就求人写了一份书表,将父亲的遭遇和舍身救父的意愿详细阐述。然而,如何才能面见天子上书成了难题。据传说,缇萦是在汉文帝一次出巡打猎时冒死拦住了汉文帝的圣驾才得以面圣上书。那天衣衫单薄,满面愁容的缇萦跪在灞桥中央,将书表举过头顶,等候着汉文帝车冕的到来。远处尘土飞扬,渐行渐近,皇帝的车骑终于出现在眼前,武士们把瘦小的缇萦押到皇帝跟前,汉文帝看到的是一个泪流满面的弱女子,一向宽仁贤德、深知百姓疾苦的汉文帝,立即吩咐左右接过她的书表,并不许为难她。据汉书二十三卷刑法志记载,缇萦书表:“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妾愿没人为官家奴婢,愿赎父刑罪,使得自新。”大意是说:“我父亲做太仓长的时候,清正廉洁,为人称道。现在被判处肉刑,受肉刑致残的人不可复原,即使想改过自新,也已经毫无用处了。我愿意按照法律,自愿卖身做官婢,以求赎我父亲的刑罪。”当时官府中的奴婢生活是相当凄惨的,她们日夜劳作没有丝毫人身自由,和囚徒没什么两样。缇萦为父亲免遭酷刑的这种千里迢迢冒死上书的胆识孝心,和这种甘为奴婢的自我牺牲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汉文帝。后来,经查此案确属冤案。于是就赦免了淳于意。,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咏史诗出现在东汉时,是班固的咏史。诗曰: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仓令有罪,就递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愤,不如一缇萦。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夏禹商汤周武王。乐府诗的鸡鸣,刻划社会上贫富悬殊、民间疾苦的现象。说这首诗是诗歌史上的第一首咏史诗,不仅仅是因为它以“咏史”二字为题,而且从诗的题材选取和结构来看,此诗都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展开的。咏史所咏赞的本事是历史上确有的缇萦舍身救父的事迹。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诗歌的首二句追述历史,写肉刑产生的历史。紧接着从“太仓令有罪”开,用了诗歌的绝大部分篇幅敷写缇萦救父这一历史事件的始末。从行文上看“太仓令有罪”等十二句基本上是史传所载内容的翻版,尤其是“死者不可生”一句,其实就是史记本传中原文的照搬。最后二句是作者针对缇萦救父一事抒发的感叹。,这首诗的特点是:“隐括本传,不加藻饰。”(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整首诗都是围绕着缇萦救父一事发生的先后顺序展开的,而没有丝毫地脱离本事;而且从文采上来说也确实是朴实无华。,班固的这首咏史诗在诗歌史上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开启了中国诗歌史上咏史一体的先河,是后世咏史之作的滥觞;而且是现存最早的一首文人五言诗。钟嵘诗品序说:“自王、扬、枚、马,词赋竞爽,而吟咏靡闻。从李都尉迄班婕好,将百年间,有妇人焉,一人而已。诗人之风,顿已缺丧。东京二百载中,唯有班固咏史,质木无文。”许多人认为钟嵘的这段话是批评班固咏史的“质木无文”。其实钟嵘的这个评论,是针对汉代文学的发展状况而发的。汉代是一个以赋名世的时代,赋是汉代文学的标志性文学体式。而汉赋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铺彩摛文,铺张扬厉,讲究夸饰和辞藻的铺排。相对而言,这时的文人诗创作还很不发达,东汉二百年间,流传下来的文人诗寥寥可数。其中班固的这首咏史诗就是现存最早的一首文人五言诗。这是弥足珍贵的。这里钟嵘所给予的评价,主要是从诗歌发展史上认识到其重要的地位;“质木无文”也只是相对于汉赋的彩丽竞繁的又一种文风的评价,意谓质朴无华,其实并不含有否定的意味。,班固以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咏史类题材的诗歌作品随着五言诗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多乱的时期,频繁的朝代更迭,连绵的战乱带给当时人们的是难以言传的生命无常的苦痛感受。于是乱离的社会,多舛的命运使得许多文人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历史,借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吟咏,以古喻今,抒发感慨,抒写心志。这一时期的许多文人,如王粲、曹植、阮籍、陆机、左思、陶渊明、颜延之、谢灵运、鲍照、庾信等,都有过咏史诗的创作。较为著名的如王粲的咏史诗、左思的咏史八首、陶渊明的咏荆轲、颜延之的五君咏等。不同于班固咏史的是,这一时期咏史诗的抒情意味大为增强,诗歌不再局限于对历史本事的书写,而是增加了更多的咏怀成分。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为左思的组诗咏史八首。,左思是西晋时最为著名的诗人,他的赋也写得很好。他的名篇三都赋写成之后,“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晋书文苑传)。而奠定左思在文学史上不朽地位的还是他的诗歌代表作咏史八首。左思生活的西晋是一个“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晋书刘毅传)的社会,门阀势力把持着政权,出身低微的人很少有机会受到重用。左思出身寒门,晋书文苑传左思传说左思“齐国临淄人也。其先齐之公族有左右公子,因为氏焉。家世儒学。父雍,起小吏,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低微的出身使得左思很难跻身权贵之列,因此叙写自己在门阀世族社会里才能得不到施展、理想无法实现的痛苦和愤懑,便成了左思咏史八首一个共同的主题。但是不同于班固咏史的是,左思的八首诗歌并不局限于一人一事的书写,沈德潜说:“太冲咏史不必专咏一人,专咏一事,咏古人而己之性情俱见。此千秋绝唱也。”(古诗源卷七)而且咏史八首也不再以咏写历史本事为主,更多的情况下,诗人只是以古证今,借史言志,书写情志却是诗歌的重心之所在。,试看组诗其二: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ni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诗歌分三个层次,每四句一个部分,是一个对比。第一部分头四句借物起兴,先从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写起:山涧里的百尺长松郁郁葱葱,却被山上仅有寸长的小苗遮蔽着;这是一个对比。中间四句由写景转入对人事叙述:世族子弟占据着高官要职,而俊杰之士只能屈居下等小官,这又是一个对比;世道是如此的不公平,为什么呢?是因为各自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的缘故,而这种不平的社会现象存在已非一日,是一个积习极深的老问题!最后四句以史实证之,归结到“咏史”上来。诗人把金张世家和冯唐对照起来写,这第三个对比格外鲜明强烈。金日磾d和张安世两家从汉武帝时候开始就是朝廷的宠臣;七叶:七代,七世。叶:时期,犹世。珥(r):插戴。貂:貂尾,用作侍中、中常侍等冠上的装饰。冯公:指冯唐,汉文帝时人,敢于犯颜直谏,但一直到很老了,还只是中郎署长。九十岁时,才被举为贤良,但已经不能做官了。冯唐虽然才华出众,文帝时年届七十仍是一个中郎署长的小官。张玉谷说,咏史八首“或先述己意而以史事证之;或先述史事而以己意断之;或止述己意而史事暗合;或止述史事而己意默寓”(古诗赏析卷十一)。从写法上看,咏史八首其二应该属于“或先述己意而以史事证之”这一类。,针对魏晋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腐败局面,以“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强烈对比,反映出寒门与士族的矛盾,暴露出门阀制度的腐朽与黑暗,又引用史实说明有才之士横造压抑乃古有之。这样的诗歌所评论的就不止是现实,而且包容了历史;所谴责的就不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社会的痼疾;所抒发的也不只是作者的个人怨恨,而是代表了古往今来寒士们的不平之鸣。这首诗开端巧用比兴,然后用自然现象引入社会现实,最后援引史实进行说明,使史实与现实紧密结合,咏史实为咏怀,这是左思咏史成熟的重要标志。,第二节唐代咏史怀古诗,一、初唐咏史怀古诗唐王朝建立之后,李氏父子有感于隋朝覆灭的深刻历史教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采取了积极的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得新的王朝在建立不久,便局面一新,出现了有名的“贞观之治”。唐初君臣对“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旧唐书岑文本传)的深刻认识,和以史为鉴的积极历史观,也深刻影响了当时文人的诗歌创作,尤其是咏史怀古类诗歌的创作。于是,以史为鉴,咏写故去朝代的兴亡,以告诫警醒当世的君主,便成了初唐咏史怀古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第二节唐代咏史怀古诗,从初唐君臣和文人们所留下的咏史怀古诗歌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趋势,即对汉初君臣的歌咏占了这一时期咏史怀古诗的大部分,如王珪的咏汉高祖、李百药的谒汉高庙等,就都是以汉代开国君主刘邦为叙写对象,对其创建汉家江山的功绩给予了追述;王珪咏淮阴侯、卢照邻咏史四首、长孙无忌灞桥待李将军等,也都是对汉初名臣名士韩信、季布、李广等的歌咏;而魏征的赋西汉,则是以历时性的结构赞美了汉代几朝皇帝为汉室江山的建立所做出的功绩。从总的情况看,这一类诗歌的主要特征还是杂采史事,叙而成篇,对于史事的隐括成分偏多,兴寄的成分则反而相对的减弱。,借史咏怀,借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追怀以抒发建功立业的怀抱,也成了初唐咏史怀古诗的又一类重要主题。主要的作家和作品有:骆宾王的于易水送别、杨炯的广溪峡、陈子昂的白帝城怀古、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登幽州台歌等。而最具代表性的当推陈子昂的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其二燕昭王和登幽州台歌。燕昭王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万岁通天二年(697),武后派建安郡王武攸宜北征契丹,陈子昂随军参谋。武攸宜出身亲贵,全然不晓军事。陈子昂屡献奇计,不被理睬,剀切陈词,反遭贬斥,徒署军曹。作者有感于燕昭王招贤振兴燕国的故事,写下了这首诗歌。燕昭王,是战国时燕国的君主,他广招贤士,当时的许多名士如邹衍、乐毅、剧辛等都被招揽到他的国中,这就使得燕国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并且打败了比自己势力强大的齐国。“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碣石馆,即碣石宫。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亲师事之。“黄金台”也是燕昭王所筑。昭王置金于台上,在此延请天下奇士。未几,召来了乐毅等贤豪之士,昭王亲为推毂,国势骤盛。以后,乐毅麾军伐齐,连克齐城七十余座,使齐几乎灭亡。诗人写两处古迹,集中地表现了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主风度。从“登”和“望”两个动作中,可知诗人对古人何等向往!当然,这里并不是单纯地发思古之幽情,诗人如此强烈地推崇古人,是因为深深地感到现今世路的坎坷,其中有着深沉的自我感慨。,燕昭王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次二句:“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抒发了世事沧桑的感喟。诗人遥望黄金台,只见丘陵上长满了乔木,当年置金的台已不见,燕昭王到哪里去了呢?这表面上全是实景描写,但却寄托着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为什么乐毅事魏,未见奇功,在燕国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呢?道理很简单,是因为燕昭王知人善任。因此,这两句明谓不见“昭王”,实是诗人以乐毅自比而发的这牢骚,也是感慨自己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作品最后以吊古伤今作结:“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诗人作此诗的前一年,契丹攻陷营州,并威胁檀州诸郡,而朝廷派来征战的将领却昏庸,这怎么不叫人为国运而担忧?因而诗人只好感慨“霸图”难再,国事日非了。同时,面对危局,诗人的安邦经世之策又不被纳用,反遭武攸宜的压抑,更使人感到前路茫茫。“已矣”二字,感慨至深。这“驱马复归来”,表面是写览古归营,实际上也暗示了归隐之意。神功元年(697),唐结束了对契丹的战争,此后不久,诗人也就解官归里了。这篇览古之诗,一无藻饰词语,颇富英豪被抑之气,读来令人喟然生慨。杜甫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胡应麟诗薮说:“唐初承袭梁隋,陈子昂独开古雅之源。”陈子昂的这类诗歌,有“独开古雅”之功,有“始高蹈”的特殊地位。,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同前首一样,也是作者登临蓟丘览古有感而作。诗题登幽州台歌,内容上却无一字涉及史事,尽为作者登幽州台时的所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诗人登上幽州台,举目遥望是“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联系前章的描写,可以与此诗诗意相互发明。昔日那位招贤纳士的燕昭王早已不可追及,但是他的后继者又在哪里呢?我怎么也不能够遇见呢?作者胸怀旷世之才,很想有一番作为,但是却不能遇到识贤的明主,这是作者的深意所在。后二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怀才不遇的忧郁引发的自然是对人生的深入思考,而思考的结果是天地的永恒与个人的渺小和生命短暂所形成的鲜明对照,这又使得诗人胸中充满无限悲慨,于是形之于外的便是诗人因为悲伤而流下的痛苦的泪水。整首诗纯为作者内心情志的外化,短短四句,却把一个深情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活化于读者面前,让读者和他一起感受天地的苍茫和生命的短暂,一起感慨,一起哀伤。诗歌语短情深,诗风质朴却感人至深,不失为千古以来的怀古佳构。沈德潜说:“(子昂)追建安风骨,变齐梁之绮靡,寄兴无端,别有天地。昌黎荐士诗云: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唐诗别裁卷一)这首登幽州台歌即是沈氏这段评语的典范体现。,二、盛唐咏史怀古诗盛唐时期的许多重要诗人都有咏史怀古作品留世。张九龄、高适、王昌龄、等人都有以“咏史”为题的诗歌创作。除此而外,还有高适的三君咏、题尉迟将军新庙,岑参的骊姬墓下作、先主武侯庙、张仪楼、精卫,刘长卿的春草宫怀古、南楚怀古、孙权故城系怀古兼送友人归建业,储光羲的明妃曲四首等等,而这一时代的代表性作家为王维、李白、杜甫。,1、王维的咏史怀古诗王维是盛唐诗坛上一位大师级的诗人,他虽然是一位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于世的大诗人,但也写了一些咏史诗,主要有李陵咏、西施咏、息夫人、夷门歌等。其中西施咏: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自着罗衣。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自古对西施的吟咏多着眼于吴王夫差贪色误国这一事件本身,而王维的这首西施咏却别具一格,以西施的美貌为关注点,有感而发。首四句源于本事,写西施虽然出身微贱,但因貌美而一朝成为吴王嫔妃。接着二句是对此事的议论,意思是在她微贱贫寒之时,并不能够看出她和一般人有什么区别,而一旦为君王所赏识,你便会发现她是那样的与众不同。其下六句写西施所得到的宠幸和不凡的待遇。美丽的西施锦衣玉食,梳妆打扮都有人侍奉,君王的宠幸使她变得更加娇媚,当年和她一起浣纱的同伴,如今更是望尘莫及了。最后两句化用东施效颦的典故,再次对西施的美貌予以赞叹。整首诗围绕着西施的美貌而展开,而实际上则是王维借史咏志,有所寓托。王维这里用的是比兴手法,以色比才,借对西施美貌的赞颂,透露出对自身才能价值的肯定,并寄托着有朝一日为君王所赏识的愿望。,夷门歌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非但慷慨献奇谋,意气兼将生命酬。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夷门:战国时期,魏国都城大梁的东门。这首诗中所歌颂的侯嬴是夷门的守门官,故名为夷门歌。七雄:战国时期七个主要的诸侯国齐、楚、秦、燕、赵、魏、韩合称“战国七雄”。雄雌:即胜负。,“秦兵”二句:秦军在长平之战大破赵军后,乘胜包围邯郸。平原君夫妇多次写信向魏国及信陵君求救。魏王畏惧秦国,虽命晋鄙领兵十万驻扎于邺,但是仅仅观望,不敢出兵相救。信陵君屡次劝谏魏王,魏王均不听。邯郸:战国时期赵国都城,即今河北邯郸。平原君:当时赵王惠文王的弟弟,战国四公子之一,也是信陵君的姐夫。公子:即信陵君,魏王的弟弟公子无忌,也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嬴:即侯嬴,魏国的隐士,当时是魏国都城大梁的守门官。驷马:四匹马拉的车子。辔:缰绳。史记信陵君列传载魏有隐士名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非但”二句:写二人帮助公子窃符救赵的豪侠仗义之举。信陵君于魏王宠姬如姬有恩,侯嬴于是为信陵君献计,请如姬帮忙从魏王卧室中偷出兵符,准备夺晋鄙之军救赵却秦。如姬果然窃得兵符。公子行前,侯嬴又说:“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公子即使合了兵符,但是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向王请示,事情就危险了。”于是让他的朋友大力士朱亥和公子一起去,准备在晋鄙不听时击杀他。侯嬴又对公子说:“我年老了,不能跟随公子。等公子到达晋鄙军时,我将自刭以谢公子。”公子至邺,假称魏王派自己来代替晋鄙。晋鄙果然怀疑,朱亥遂以大铁椎击杀晋鄙。公子统帅晋鄙军,进击秦军,秦军解邯郸之围而去。,夷门歌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非但慷慨献奇谋,意气兼将生命酬。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四句交代故事背景。细分,则前两句写七雄争霸天下的局势,后两句写“窃符救赵”的缘起。粗线钩勒,笔力雄健,“叙得峻洁”(姚鼐)。“何纷纷”三字将攻城杀将、天下大乱的局面形象地表出。传云:“魏安厘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赵都)”,诗只言“围邯郸”,然而“益急”二字传达出一种紧迫气氛,表现出赵国的燃眉之“急”来。于是,与“魏王不救平原君”的轻描淡写,对照之下,又表现出一种无援的绝望感。赵魏唇齿相依,平原君(赵国贤公子)又是信陵君的姊夫。无论就公义私情而言,“不救”都说不过去。无奈魏王惧虎狼之强秦,不敢发兵。但诗笔到此忽然顿断,另开一线,写信陵君礼贤下士,并引入主角侯生。“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信陵君之礼遇侯嬴,事本在秦兵围赵之前,故这里是倒插一笔。其作用是,暂时中止前面叙述,造成悬念,同时运用“切割”时间的办法形成跳跃感,使短篇产生不短的效果,即在后文接叙救赵事时,给读者以一种隔了相当一段时间的感觉。略去的情节,借助于启发读者的联想,得到补充,便有语短事长的效果。两句叙事极略,但紧接二句交代侯嬴身份兼及朱亥,不避繁复,又出人意外地详。“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臣乃市井鼓刀屠者”,都是史传中人物原话。“点化二豪之语,对仗天成,已征墨妙”(赵殿成王右丞诗集笺注),而唱名的方式,使人物情态跃然纸上,颇富戏剧性。“非但慷慨献奇谋,意气兼将生命酬。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最后一段专写侯生,既紧承前段又遥接篇首,回到救赵事上来。“献奇谋”,指侯嬴为公子策划窃符及赚晋鄙军一事,这是救赵的关键之举。“意气”句则指侯嬴于公子至晋鄙军之日北向自刭事。其自刎的动机,是因既得信陵君知遇,又已申燕刀一割之用,平生意愿已足,生命已属多余,故作者着力表现这一点。,夷门歌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非但慷慨献奇谋,意气兼将生命酬。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诗歌共十二句,分三个层次,每四句一个层次。首四句写战国末年七雄纷争,战乱频仍,秦国发兵围赵,邯郸危在旦夕,而魏王坐视不管。次四句写魏公子信陵君礼贤下士,连守门小吏和屠夫都待如上宾。最后四句写侯嬴贡献奇谋,功成之后,刎颈以死相报。诗歌只用了短短不足百字的篇幅,便概括了史记中用二千多字才表达完整的一段历史故事,并且塑造了侯嬴慷慨任侠的一位侠士形象,鲜明生动而文字极为简练。而且,这首咏史诗并不是单纯地咏写史事,诗中对侯嬴任侠行为的礼赞,其实,寓托着作者渴望有人赏识的心理和对建功成名的热望。,2、李白的咏史怀古诗李白诗歌中也有咏史怀古佳作,如苏州览古即为诗人开元十四年(726)游历吴越姑苏台时有感而作,越中览古也是李白南游会稽时怀古之作,创作时间和上首相先后。此外古风五十九首中的一些篇章也是咏史之作。其十五“燕昭延郭隗wi”写燕昭王筑黄金台以招纳贤士之史事,借以抒发自己满腹高志,却无人赏识的愁闷;诗意与陈子昂的蓟丘览古组诗之燕昭王颇为相类。古风其九是一首咏史佳作: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耀。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赠千金,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好奇伟俶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持高尚气节。游于赵国,恰遇秦军已经击败赵军四十万,又围赵都邯郸,魏国大将新垣衍欲令赵尊秦为帝。鲁仲连以利害说服新垣衍合力抗秦,终于击退秦军。平原君欲封官,不受;赐千金,亦不受,飘然离去(参战国策赵策、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明月:即夜光珠。李斯谏逐客书:垂明月之珠。史记龟策列传:明月之珠,出于江海,藏于蚌中。澹荡:淡泊,旷达,潇洒,不好功利,与倜傥意同。,诗歌的一开头就对鲁仲连极尽赞美之词。用了“倜傥”、“特高妙”等形容词极尽夸赞之意。用了一个比喻,说他仿若明月从海底喷薄而出,一出现便光耀千里,成了世人瞩目的中心。评价是如此之高,那么鲁仲连到底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壮举呢?诗歌的中间四句很自然地引入了对鲁仲连壮举的追怀“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赠千金,顾向平原笑。”邯郸之围被解,平原君赠鲁仲连千金以示谢意,鲁仲连辞之不受。鲁仲连倜傥高标、功成不居的表现,在诗人的笔下浓缩为四句简短的概括,但是形象却鲜明地凸现了出来。最后两句“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李白以鲁仲连自比,以古托今,寄寓胸臆,表明其欲求建功立业、功成身退的理想。诗歌以战国时的名士鲁仲连为追怀对象,赞美了他倜傥俊迈的人格魅力和功成身退的豪侠之举,并借古喻今,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鲁仲连的仰慕和他意欲追步古人的超迈情怀。,登金陵凤凰台也是李白咏史怀古作品中的佳作,诗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凤凰台,故址在今天的南京市南凤台山上这首诗后人多以为是模仿崔颢的名作黄鹤楼而作,刘克庄后村诗话说:“古人服善,李白登黄鹤楼,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语,至金陵,遂为凤凰台诗以拟之。今观二诗,真敌手棋也。”前集卷一)诗话固不可尽信,但把两首诗放在一起比较,写法上确实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一个显见的地方是它们的韵脚都是相同的。当然,即使认定了此诗为李白拟黄鹤楼而作,也不可以以高下优劣评判二诗。唐宋诗醇说“崔诗直举胸情,气体高浑;白诗寓目山河,别有怀抱。其言从心而发,即景而成,意象偶同,胜境各擅。”这两首诗都是唐诗中难得的七律精品。,首二句从登临故地览古开始,诗思直接千古以前。传说中凤凰飞临的地方现如今已凤去台空,亘古不变的只有它旁边的长江水千古以来兀自地不息地流淌着。颔联二句,依然是思古,只是诗人的视野更加开阔。诗人登临金陵旧地,思绪自然而然地引到了曾建都于此的六朝,止不住的时间之流带走的是六朝的繁盛,往昔的风流俊迈,已尽化作现在诗人眼前的一丛丛幽草、一座座荒丘。,颈联纯为写景,历史的长河川流不息,惟有远天外的山峰在夕阳中若隐若现,和近前的江水为白鹭洲一分为二。人事的代谢与自然的永恒,因此构成了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思古之幽情的抒发,更引动了诗人对现实的强烈关注:“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句既是实写浮云蔽日之景,使诗人难以望见长安,又是化用前人典故,寓托胸臆。世说新语中说:“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李白在这里也是语涉双关,只是意象的含义发生了一些转换,诗人这里是以日喻当朝皇帝,而浮云则比做皇帝身边的小人和佞臣。联系作者此时的遭遇,因受排挤而被迫离开长安,南游金陵等地,其心头挥之不去的、自然是为小人排挤所留下的阴影和满腹才华无处施展的苦闷,这是由览古而引发的对现实的思考。,3、杜甫的咏史怀古诗“国家不幸诗家幸“”,安史之乱的爆发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巨大的不幸,却也由此玉成了一位忧国忧民的杰出诗人杜甫。杜甫的咏史怀古诗秉有其诗歌的主导特征,多有沉郁顿挫之致,主要的作品有述古三首咏怀古迹五首蜀相八阵图禹庙谒先主庙武侯庙陈拾遗故宅等近二十首。述古三首作于广德元年(763)代宗即位后,诗中“引古事以讽今”(杜诗详注引赵次公语)借对汉代中兴诸臣等古事的追述,表达了诗人对“安史之乱”之后中兴唐朝的强烈愿望咏怀古迹五首也是咏史作品的代表性作品,五首诗分别咏写庾信宅、宋玉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等五处古迹,五诗皆借古迹以见己怀,非专咏古迹。杜诗中的大多数咏史怀古诗都是借史抒怀,抒发自己对社会的感慨蜀相便是一首典型: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首怀古诗是杜甫因安史之乱而避乱成都的第二年,即上元元年(760)拜谒诸葛亮庙时所作。公元221年,刘备在四川建立蜀国,三分天下,诸葛亮为丞相,故称蜀相;后来蜀后主刘禅又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因此他的庙又叫武侯祠,故址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前四句写诸葛亮庙。首联以问答的形式领起全篇,点明诗题。诗人来成都之后,听说武侯祠在这里,但不知具体在什么地方;于是问了起来:武侯祠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我要到哪里去寻找呢?而答句则道出了诸葛亮庙的位置之所在,那森森翠柏掩映的地方正是丞相祠堂的所在。这一问一答句可以作两种理解,一是诗人向别人打听,问句为诗人之问,答句则为别人的回答;一为作者的自问自答;两解都可。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写祠堂的自然景观。春草碧于天,映绿了祠堂的台阶;黄鹂声韵婉转悦耳,从树叶间声声传来。两句虽是景物的实写,却景中见情,“自”、“空”,使眼前美好的景色顿时变得黯然失色,其中蕴涵着作者的无限惋惜。春草翠绿依然,黄鹂依旧啁啁,而丞相已长眠于地下。以自然的永恒暗衬人事的变迁。,其下转入对丞相的追怀。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隆中对策,确立三分天下的大计;辅佐刘备、刘禅,两朝为相,究其一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于蜀国来说可谓功莫大矣。这两句是诗人对诸葛亮一生功绩的概括性追述:前一句写一生事业的开始,后一句写一生事业的结束。叙述亦能见出作者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深情。最后一联写诸葛亮的死和诗人的感慨。诸葛亮身死五丈原,而其辅佐蜀主一统天下之志却未能如愿,这怎么不使后世的英雄们为之扼腕叹息、泪流满面呢?而在诗人杜甫心中勾起的还有更为复杂的情感,写作此诗时的中原依然是兵燹遍地、战火连绵,诗人和民众们一样的流离失所,有家难归;重整乾坤的英雄何在?凭吊诸葛丞相,诗人自然想起的是对当世的担忧,对英雄救世的渴望。这篇吊古之作,写景、叙述、议论相结合,承递自然顺畅,而语语含情,寄慨颇深,体现了杜诗的主导风格,堪称杜诗中的佳作。,小诗八阵图,也是杜甫咏史怀古诗中的精品: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诗歌作于大历元年(766)杜甫初到夔州时。八阵图,古时作战的一种阵法,据传为诸葛亮所创。八阵指的是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以石垒成。传说诸葛亮所布八阵图有多处,杜甫这里所咏写的是夔州(今重市奉节县)八阵图。作者以“八阵图”为题,咏赞诸葛亮。杜甫对诸葛亮所创的功绩充满了仰慕之情,在其为数并不太多的咏史怀古诗中,竟有四首为咏写诸葛亮的作品包括武侯祠、咏怀古迹五首其五蜀相和这一首,由此足以见出其对诸葛亮仰慕之深重。首二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叙述诸葛亮的历史功绩。“三分国”指的是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的形成。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隆中对策,评说天下大势,后来出任蜀相,辅佐刘备,奠定三分天下的格局,这是诸葛亮非凡的智谋所创下的历史功绩。“名成八阵图”句,是赞美诸葛亮过人的军事才能。这两句选取诸葛亮一生中最为光辉的两个功绩加以赞美,由此足以见出诗人敏锐的眼光和独到的概括力。而精工的对仗更能见出诗人深厚的诗力。“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二句,与诗题相合,写八阵图的遗迹依然存在,而与之相伴的还有诸葛亮统一大业未竟的憾恨。据载,夔州的八阵图聚细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围,纵横棋布,排为六十四堆,即使到了夏天,遇有洪水冲击,其石堆阵形都保持不变,数百年来依然故我。“江流石不转”句,是对这一说法的精当概括,同时也是语兼双关,诗经有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石不转”即是化用此句,暗喻诸葛亮对蜀的无比忠贞。但是,尽管八阵图成就了诸葛亮的一世英名,却掩盖不住他事业未竟而终的遗憾。刘备对吴作战,打破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基本策略,遂使统一大业胎死腹中,进而酿成千古遗恨。这是历史留给诸葛亮难以抹去的遗憾,也是诗人杜甫为这位英雄无限惋惜的原因所在。,三、中唐咏史怀古诗安史之乱的爆发,李唐王朝从此国势日衰,一蹶不振,江河日下的社会现实成了中唐文人心中永远的痛。于是中唐文人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替代了盛唐士人建功立业的豪情,转而成为中唐诗歌的重要主题。而咏史诗的写作也成了众多文人关注社会现实的重要手段之一。吊古伤今,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怀咏,或对历史古迹的凭吊,针砭时弊,寓托怀抱,内容实则直指当时日益恶化的社会政治。由此所形成的局面,使中唐以后涌现了一大批咏史怀古诗人和咏史怀古诗作,从规模数量和艺术成就而言,是盛唐所未曾有过的。,中唐咏史怀古诗的繁盛,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作家、作品的大量出现。当时诗坛的大部分作家都染指了咏史诗的创作,如刘禹锡、柳宗元、李绅、鲍溶、李益、张祜等人都有咏史之作,其中鲍溶、张祜等的咏史诗作都超过了十首,刘禹锡则有二十六首。二是咏史怀古诗的总体水平较高,白居易的长恨歌李白墓访陶公旧宅等,柳宗元的咏三良咏荆轲咏史等,李绅的姑苏台杂句却过淮阴吊韩信庙等,鲍溶的隋帝陵下隋宫经秦皇墓等,以及张祜的隋宫怀古过石头城邺中怀古等,都是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咏史之作。而刘禹锡的登司马错古城蜀先主庙金陵五题西塞山怀古等,更是中唐咏史诗中的上乘之作,刘禹锡也因此堪称中唐咏史诗人之冠。,刘禹锡是中唐诗坛上一位举足轻重的诗人,一生存诗八百余首,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咏史怀古类诗歌使他盛名于中唐诗坛。刘禹锡早年政治热情极高,却也由此造成了他一生的不幸。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力图改革弊政,实现中兴。然而时隔不久,革新运动便惨遭失败,刘禹锡因此被贬为郎州(今湖南省常德)司马,此后又再迁夔州、和州。在不断的迁谪流徙中,刘禹锡度过了他近半生的时光,直至晚年,才被召回京,迁太子宾客,人称“刘宾客”。长期的贬谪生涯固然给诗人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却始终没有泯灭诗人对时政关注的热情。“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的这首秋词,可以看做是其不屈与高洁心志的最好表白。迁谪生涯中的每一次历史名胜古迹的登临与探访,勾起的不仅是诗人对先贤的追慕与怀悼,而且还有对现实政治的深切担忧,于是发而为诗,便创制了许多吊古伤今的名篇佳作。如蜀先主庙,借对蜀主刘备庙的拜谒,对其势分三国的功绩和教子乏能的不足予以了评判,实则也蕴涵了诗人对唐代江山后继乏人的深切忧虑;再如金陵怀古,以金陵人事的兴衰为观照点,亦能见出诗人借古喻今的良苦用心;而金陵五题,则是刘禹锡咏史怀古诗中的名篇,组诗选取石头城、乌衣巷、台城、生公讲堂及江令宅等为咏叹对象,借对历史人事变迁的感叹,抒发的是诗人对唐王朝命运的关注。,乌衣巷是其中最广为传诵的一首,诗曰: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地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秦淮河南,是东晋时高门士族的居住地。当时的名门望族王导、谢安等,都曾在此居住;再往前三国时吴在此置乌衣营,以士兵着乌衣而得名。朱雀桥,又叫朱雀桁,是六朝都城南门朱雀门以外、秦淮河上的一座浮桥,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诗在手法上采用移步换景之术,依次描写眼前所见到的景物,并且虚实相生,以小见大,实写览古即游历乌衣巷时所见,暗衬乌衣巷昔日的繁华;以野草、燕子等微小寻常之物,与六朝昔日无可比拟的繁盛作对比,小中见大,对照鲜明。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诗人要探访乌衣巷,首先必须要经过朱雀桥。途经此桥,心里想的是六朝人马喧阗的朱雀桥,映入眼帘的却是春生秋衰的野草和兀自开着的闲花。“乌衣巷口夕阳斜”,镜头继续向前推进,诗人来到乌衣巷口,这里往日贵族子弟出没的地方,如今也热闹不再,只剩下那亘古不变的一抹斜阳;当楼的残照,仿佛是在凝视着这里所有的变迁。最后二句像电影中的镜头继续拉近,最终定格于堂前的燕子,形成一个对燕子飞出飞人的一个特写镜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意思是说,燕子依旧飞人飞出,可是六朝的繁华早已不再,往昔只有有名望之士居住的乌衣巷,如今已更换了主人,成了寻常百姓的居住地。这两句的构思极为巧妙,妙处在于把燕子也作为同“夕阳”“野草”一样的历史永恒来看待,成了时代变迁的见证者。,西塞山怀古也是刘禹锡的一首传世名作: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获秋。这首诗是长庆四年(824)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途经西塞山时所作。西塞山,在今湖北省大冶东长江边上,三国时东吴江防要塞。诗人沿江直下,途经此地,感于西晋灭吴之事,遂成此篇。前四句即是对西晋灭吴史事的概要追述。西晋武帝时,西晋水军在王濬的率领下,沿江东下,直取东吴。东吴的最后一个皇帝孙皓,命令守军在江中暗置铁锥,江面用铁链横置其上,企图凭借天险,抵抗西晋的进攻。结果王濬用大筏冲走铁锥,用火炬烧断铁链,瓦解了东吴的防御工事,晋军顺流东下,直取东吴的都城金陵,孙皓投降,东吴遂为晋所灭。诗歌的头四句以极其简约的笔墨,对西晋灭吴这一历史事件作了十分简明却又极为清楚的叙述,语约而义丰。内容涉及战争的多个方面,包括作战的双方、作战方式、战争经过等。后四句从对历史的追忆中回到眼前,抒写心中所感,眼中所见。“人世”二句是对前面的总结。孙吴的灭亡并不是仅有的一次历史偶然,历史在这里不断地重复着它的悲剧。“人世几回伤往事”,“几回”即不止一次;诗人由东吴所想到的是其后定都于金陵的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共五个朝代,它们也都是在这里重蹈了历史的覆辙,成了一段段令人感伤的“往事”。人事兴废交替,然而青山依旧,江流依旧,大自然并不因为人事的变迁而有所改变,这更是使人伤感的原因所在。最后二句“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历史毕竟成了历史,而今家国一统之际,诗人登临西塞山,举目所见的是故垒萧萧、荻花瑟瑟,它留给人们的启示是什么呢?诗歌的最后一句虽然是写景,却是有深意存焉,意思是警告当朝统治者,应当以历史为鉴,不要重蹈旧朝覆亡的覆辙。,四、晚唐咏史怀古诗晚唐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纷争,唐王朝无可挽回的衰亡,留给知识分子的是无尽的追忆和感伤;繁华逝去殆尽,沉重的哀叹,成为晚唐咏史怀古诗的主调。相较于中唐而言,这一时期的咏史怀古诗尤为发达,出现了一大批咏史诗人和大量咏史之作。周昙和胡曾是晚唐两位专力于咏史怀古诗歌创作的诗人全唐诗录存周昙的咏史诗共195首,都是七言绝句;所咏的历史人物,上自传说中的尧舜,下至隋炀帝,达62人之多。胡曾著有咏史诗三卷,共150首,也都是七言绝句。,其他饶有成就的诗人还有温庭筠、许浑、皮日休、杜牧、李商隐等人。温庭筠的经五丈原过陈琳墓苏武庙等,都是其咏史怀古诗歌中的名篇。过陈琳墓写得颇有特色“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诗歌凭吊“建安七子”之一陈琳,抒发的却是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颔联“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二句是广为传诵的名句。许浑是晚唐时重要的诗人,他的金陵怀古汴河亭等诗也是晚唐咏史诗中的上乘之作。其中咸阳城东楼一诗最为著名“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沈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诗歌为许浑登上秦汉故都咸阳城楼远眺感怀之作,吊古伤今“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句,写景苍茫雄浑,同时又寓意深刻,暗示出晚唐社会所蕴藏的重重危机,是千古佳句。,杜牧的咏史诗在晚唐诗人中成就最高,其艺术成就突出地体现在其咏史绝句中,主要有过华清宫绝句三首题乌江亭金谷园汴河怀古题商山四皓庙题木兰庙等。赤壁是杜牧咏史七绝中脍炙人口的一首: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武宗会昌二年(842),杜牧出为黄州刺史,黄州有赤壁矶,这首诗即为杜牧游赤壁矶时所作,诗中的赤壁并非历史上赤壁之战发生的古战场。赤壁之战发生地是在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长江边上。杜牧这里只是借“赤壁”之名咏写古事,抒发感叹。折戟:指残破的戟(兵器)。销:锈蚀。前朝:以前的年代。周郎:吴国的年青将领周瑜。铜雀:即铜雀台。二乔:乔公二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残破的兵器沉没在泥沙中尚未销融,拾起磨洗一番,仍可隐约看见历史的刀光剑影。倘若东风不来,周瑜怎么能借东风火烧曹操八十万水军而大获全胜呢?三国大局不定,想必曹操两年后在邺都(今河北临漳县)建造铜雀台广罗天下名姬的时候,东吴美人大乔(孙策夫人)和小乔(周瑜夫人)可能就深锁铜雀,春恨无限了.,赤壁之战发生在汉建安十三年(208)十月,孙刘联军在这次战役中重创了曹操的军队,使曹军损失惨重,并由此奠定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而这次战役孙吴军队的统帅就是年仅岁的周瑜,奠定这次战役胜局的则是周瑜采用的火攻之计。这首诗历来为人所称道。众多注家对此作了详尽的解释。概括起来不外乎两点:其一、假设西风不给周瑜方便,那么东吴早就沦亡,大小二乔自然也做了曹操的俘虏,成为铜雀台中人,也就是说周瑜是幸运地成功。其二、推崇诗人,“以小见大”,“言近旨远”,擅长用抽象思想。,杜牧喜欢论证谈兵,将生平论兵心得,为孙子十三篇所注。而这部孙子兵法,三国时期的曹操是整理过的。杜牧称誉曹操整理的版本“削其繁剩,笔其精粹。”在自撰墓志铭中还特意提到曹公(操)注十三篇。由此可见,杜牧是十分推崇曹操的。赤壁是一首凭吊古人的诗。诗人咏赤壁之战,吊曹操之古。外表上是在写周瑜,而实际上是写曹操,是众多的注家所疏忽了的。所谓“东风”就是条件、机遇的代名词,也就是地利、天时、人和,只不过是诗人抽象地说法。而这种说法又真的是契合史实。那周瑜正是由于得了天时(东风)、地利(长江天险)、人和(孙刘联军),才获得了赤壁之战的成功,才防止了二乔被掳、吴国沦亡的风险,这哪里是“幸运的成功”呢?其实诗人是在说:一世之雄的曹操就是由于受了事先条件的限制,机遇的影响,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结合,后果最关键性的赤壁一战失败,终于未能完成一致中国的大业。可以清楚地看到,诗人是在吊念呢!是在可惜呢!这首诗假如从正面来写,应该为“时代若与曹公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但是恰恰诗人没有“论言直遂”,而是运用了一个假定的句式推出了一个肯定的句式。,推进一层,诗人也抽象地论证了一条哲理:任何英雄人物都不能凭空地创造历史,都是要受着时代的制约的。人和事业的成功是离不开条件,离不开机遇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首怎样可以不说是一首深入的哲理诗呢?一言以蔽之,诗人所要抒发的是:假如事先的时代、条件、机遇都给了曹操方便,那么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就不会失败,吴与蜀的霸业就要落空,三国鼎立就不会呈现。无疑地、曹操统一中国的大业也就获得了成功。这一段历史也许就要重写。关于“锁二乔”,也不可拘泥于字面,既然二乔都做了曹操的俘虏,何况其他?或许这样的解释有点荒唐,但是可以说这才是真正地契合诗人的意图和写此诗的初衷。这首诗在后世惹起了很大的争论。宋人许酏在彦周诗话中说:“杜牧之作赤壁诗,社稷存亡、水深火热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清人沈德潜在清诗别裁集中说:“牧之绝句,远韵远神,然如赤壁诗,西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近轻浮少年语,而诗家盛称之,何也?”曲解此诗之人,倒还情有可原;而贬低此诗的人,的确让人惊骇。这可真的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了!,第三节宋代咏史怀古词,以词咏史并不始于宋代,早在盛唐时期,传为李白所作的忆秦娥便是一首颇有咏史意味的词作: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首词中描写了“秦楼月”、“咸阳古道”、“汉家陵阙”等历史遗迹,读来便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凝重感。浓重的抒情笔调,将伤别与吊古结合到一起,体现了用词这种新的文学样式来咏史所发挥出的特长。晚唐五代花间词人也创作了一些咏史怀古之作花间集所录500首词作中,虽然主要是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之作,但也有咏史怀古词20余首。孙光宪的一首河传,就是咏写隋炀帝游戏失国的史事的。词曰:太平天子,等闲游戏,疏河千里。柳如丝,偎依,渌波春水,长淮风不起。如花殿脚三千女,争云雨。何处留人住?锦帆风。烟际红。烧空,魂迷大业中。,张昪的离亭燕是宋代第一首以六朝兴亡为题材的咏史词:一代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翠色冷光相射。蓼岸获花中,掩映竹篱茅舍。天际客帆高挂,门外酒旗低迓。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危栏,红日无言西下。词的上片写金陵的自然风物,起首两句,给读者作了一个概要的描述:时值金秋,好一派萧散的风光。接着四句,具体描写了秋天的风物。秋水连天,水天一色,碧绿的颜色泛着幽冷的光;沙洲畔,蓼草荻花相伴,竹篱茅舍相掩映。整个上片词都是在描写自然风物,萧散自然中透着几许凄凉,为下片的感喟奠定了一个情感基调。下片则转入对人事的叙写。“天际”二句意思是:远天外的征帆去掉逐渐依稀,近前的酒旗迎风招展,这些都显示着是人的存在;而“多少”则引入对六朝兴亡之事的咏叹。六朝的兴替变迁留给后世的只是渔翁樵夫闲谈的资料,怎能不让人顿生世事变迁的感慨呢?读了这两句很容易让我们想起明代杨慎词中的名句“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临江仙)自然恒常,人事不定,想起来这一切是那么的残酷、那么的无奈。由此词自然地过渡到“怅望”两句,写词人独依危栏,无限怅惘,只是眼望红日西坠,独自叹惋。,王安石的桂枝香也是以六朝兴废为题材的咏史词。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桂枝香词调,首见於王安石此作。王安石晚年隐退闲居江宁府(即金陵)钟山,自号半山老人。叶梦得避暑录话有载:“(王安石)晚卜居钟山谢公墩,畜一驴,每食罢,必日一至钟山,纵步山间,倦则即定林而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