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生活中的地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1501956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7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生活中的地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关注生活中的地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关注生活中的地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关注成长中的师生省“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问题研究”专题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开题论证会,最初的思考,学生活动的基础:老二中的地理教师的熏陶;自出试卷、地理小论文竞赛、月相观察记录、环保小报等一系列活动,对学生的活动能力有深刻的了解和充分的相信。学校课程的基础:辅仁高中从2000年开始了“研究性学习”的开设,有专门教师的辅导和督促,有全校教师的参与和后援,有校本培训和校本教材的辅佐,同时“课程超市”也为学科教学开辟第二课堂、学生扩大学科视野提供了保证。新版教材的基础:地理的教材从2000年开始已经有过多次变化,目前人教版必修共三册,此外还有鲁教版、湘教版、中图版。人教版上将“活动”系列单独列出,为课题研究提供素材。教师实践的基础:课堂不仅是地理教师的舞台,更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地理素养的天地,学生也是地理课堂的主人已经成为每一位地理教师的教学基本理念。,一、课题的提出,例如,美国各州中小学都设计和实施了“设计学习”、“应用学习”;法国中小学设计和实施了“动手做”和“多样化途径”;日本1999年颁布的小学、中学、高中学习活动纲要规定中小学生必须实施“综合学习时间”,要求设计与实施“基于课题的探究活动”和“体验性学习活动”。教育部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目标,强调了“终身学习”的宗旨,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立足于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强调教学要转变教学理念,建立起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地理新课程标准中这样指出:“高中地理课程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提出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教学目标。地理知识让学生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科学地认识世界,从家庭的狭小空间中“走”出来,认识社区、村镇、城市、国家、世界、地球及其宇宙,认识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社会经济、民族文化、风土人情不断充实自己,去学会做人、做事,学会与他人交往,学会生活。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我们希望能帮助学生认识现代社会中各种生活现象的地理原因,理解不同生活方式的地理背景,正确鉴赏各具特色的人文地理景观,增强“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从而学会与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我们期望通过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来引导他们运用地理原理解释生活现象和问题,有效帮助他们应对生活中的困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生活能力,提高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因此,我们充分利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新版教科书中的特色每章课文教学后面设计的“问题研究”专栏,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试图将某些内容以实际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二、课题的界定,1、新课程背景本课题的“新课程”是指1999年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尤其是2005年江苏省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阶段的中学教学活动。2、“问题研究”专题课本课题中涉及到的“问题研究”专题是指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3中每章课文教学后安排的专题研究课。在必修的教科书中,共安排有16个“问题研究”专题课的教学内容。“问题研究课题”体现出了新课程标准中的“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基本理念,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新的学习方式,树立学生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3、教学设计和实施“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三、课题的研究目标,1、更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2、更好地与以往的课外活动区分开来,使其体现时代要求,具有时代精神。3、更好地体现学生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4、“问题研究”专题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具体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问题研究”专题课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问题研究”专题课通常围绕着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问题研究”专题课的教学是一个开放的教和学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取得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的利用信息,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问题研究”专题课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和人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培养科学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问题研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认真、踏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练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四、课题的研究内容,1、“问题研究”专题课的涵义、特点、教学思路、教学设计过程的理解,分析和归纳与传统课堂教学设计的异同,形成基本的理论框架,并在指导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2、“问题研究”专题课的模式和操作方法研究。3、收集和积累典型的“问题研究”专题课教学活动案例(尤其是学生的活动过程、活动体会和建议),通过案例分析揭示教学活动设计与教学有效性的关系。4、依托信息技术,开展网络环境下的“问题研究”专题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5、“问题研究”专题课中教师的主要功能和地位分析,强化地理教师的新课程理念,切实提高教师“问题研究”专题课教学设计能力,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益。6、“问题研究”专题课中学生发展性评价机制的建立。,五、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实施本课题的研究,教师要充分发挥课程建设者的作用。“问题研究”是以开放方式设计的一个特殊栏目,它提供了学生研究学习的主题和基本素材,允许教师根据本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设计研究主题或对资料进行补充和改编。因此教师完全可以用足教材留下的空间,充分发挥“课程建设者”的优势,按照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对“问题研究”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实施本课题的研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学的重心不再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地理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放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研究学习上。教师要充分发掘“问题研究”所涉及地理问题内在的趣味性,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导入研究主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组织学生围绕兴趣点展开研究和学习。在研究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和交流,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对所设计的资料进行客观深入的分析,从学生自己的经验出发,积极主动地观察、思考和探索客观世界,从中获取感性知识和实践知识,将这些知识经过批判、修正、理解、记忆之后,与理性知识和书本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符合自己特点的、有利于未来发展的、稳定的知识结构,逐步形成自己的研究结果。,实施本课题的研究,教师还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该理论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2、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3、建构主义“认知工具”理论认知工具是支持、指导、扩展学习者思维过程的心理或计算装置。前者存在于学习者的认知、元认知策略;后者则是外部的,包括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装置和环境;它们都是知识建构的助成工具。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最理想、最实用的认知工具。4、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力结构是多方面的,在每个人的智力结构中,包含有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空间感知智力、音乐智力、体能操作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我认知智力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对的优势智力和弱势智力,因而都有某方面发展的潜能和机会。,六、课题的实施计划,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7年9月2008年6月)建立课题组,学习基础理论,规划、论证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资料和理论研究,收集相关参考材料。做好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等工作。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8年7月2009年12月)进行“问题研究”专题课的设计和教学实践,收集典型案例,做好活动过程中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撰写教学心得体会;组织不同形式的学生活动,了解并汇总学生的感受和意见,总结教学中的得失;主题网页的设计方案,草拟相关教学论文,形成中期评估的研究报告。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0年1月2010年12月)整理研究资料、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进行教学展示,撰写结题报告,汇编典型案例集和学生地理小论文集,完成高中地理“问题研究”专题课的主题网页,申请结题。,1.畅想型问题研究专题课的设计与实施如果给定资料和问题,让学生应用某些高中地理知识对某些没有结论的地理问题进行探讨,这就是畅想型“问题研究”。例如,基于“地球太阳系惟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畅想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在学习了区域经济发展知识和农业地域专业化之后,让学生根据家乡的位置、资源、交通、人才、技术等条件,畅谈如何发展家乡的经济、设计家乡的农业园区等。2.反思型问题研究专题课的设计与实施例如,在学习了河流综合开发之后,探讨河流上该不该修建大坝;在学习了人口与人口问题之后,讨论如何看待中国的农民工问题;在学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之后,探讨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的合理性;在认识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之后,讨论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等。3.分析型问题研究专题课的设计与实施如果在学习了相关地理原理和规律之后,给定资料和问题,让学生分析某些地理现象产生的地理背景或地理原因,这就是分析型“问题研究”。分析型“问题研究”对于学生深入掌握地理原理,灵活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和解决相关地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为什么城市气温比郊区高”等都是典型的分析型“问题研究”。4.论证型问题研究专题课的设计与实施如果给定资料和问题,让学生分析这些解决方案的可行性,这就是论证型“问题研究”。例如,论证我国南水北调方案的可行性(该方案已经付诸实施);论证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等热带沙漠国家缺水问题等。,七、课题的预期成果,欢迎专家批评指正谢谢支持和关心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问题研究”专题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课题组2009年2月1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