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心理榆社高中.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11501406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良心理榆社高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不良心理榆社高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不良心理榆社高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考生考试不良心理的研究,导言:,一年一度的中考和高考,还有每年的其中、期末考,总是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肠。其实,考试成绩好与差,除与知识掌握及应考状况直接相关外,应考的心理状态以及由它表现出来的情绪状态也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水平的发挥。平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大考名落孙山者屡见不鲜,平时成绩平平、大考却一鸣惊人者不乏其人。个中奥秘主要是心理因素。如何调适考试心理状态,正确地对待考试并使考试水平得到最大发挥呢?关键是预防及控制不良考试心理。,调查步骤:,第一阶段了解学生对考试的态度,并谈谈如何应对。第二阶段访问家长是如何对待考试的及怎么教育孩子对待考试的。第三阶段采访一下老师对考试的看法,结对每次成绩的处理方法,核对每个学生的改观情况。第四阶段整理一下高考中考考生及小学生对考试的态度,总结考试不良心理的多种心理,得出预防考生有不良考试心理的方法。,讨论:,不良考试心理不良考试心理,是指由于心理失衡而产生的对考试水平正常发挥有消极作用的心理活动。其表现主要有紧张畏惧心理、焦虑忧郁心理、自卑羞愧心理、投机侥幸心理、敷衍应付心理等。,检测结束后的心理()盲目乐观心理造成失估每次考试之后,总有一些学生自我感觉良好。不论谁询问他考得如何,他都会喜滋滋地告诉你“还行”,其实不是。对于学生来说,如果他认为自己考得很好,而真实的成绩公布之后,自己的成绩和别人相比显得较低,或低于自己原来的估计,此时学生的内心就会经历严重的心理挫折,痛苦、内疚。这种痛苦的体验会使心理承受力低的学生产生自卑感,处于消极的状态。()失败受挫心理造成失衡常有学生本来是一个外向型性格的人,但因每次考试成绩距自己及家长的心理期望甚远,心理上多次体验挫折,而变得沉默寡言性格改变了,这便是失败受挫心理所致。轻者,影响人对快乐生活的体验,也会使人失去自信心,还会使人产生自卑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丧失发展自己的机会;重者可能绝望,甚至出现变态的极端行为,如自杀、自残、伤害他人等,以不当的方式来发泄,缓冲内心的压抑。()焦虑恐惧心理造成失神许多老师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刚考完试,老师们正在紧张地评卷,会不时地近来几个学生,羞怯地询问卷子评完没有?老师让我们先查查分数。其实,有许多学生在参加了测试之后,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成绩,每日都在经受心理的折磨,心乱神失,每日都在紧张焦虑苦苦等待中度过。,3.高考前的心理(1)心神不宁。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不知所为,心中无底,恐慌得很,对前途毫无信心。(2)焦躁不安。在情绪上表现出一种急躁心态,急功近利。在与他人的攀比之中,更显出一种焦虑不安的心情。(3)盲动冒险。由于集中不安,情绪取代理智,使得行动具有盲目性。行动之前缺乏思考,为图一时之快,将可能有的恶果置于脑后。,研究结论:,从调查中我们发现,预防考试不良心理的方法有以下几点:增强自信心。信心是成功的关键。增强自信心能使人在战胜恶劣环境、摆脱不良情绪的基础上,积极地面对学习、生活上的矛盾,以欢快、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正确对待考试。种种不良考试心理的另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对考试缺乏正确的态度和认识。考试作为一种学习的检测手段,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它只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一种特定的需要,既有一定的合理性、公平性,又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因为考得好就沾沾自喜,自以为了不得,考得不好就悲观丧气,自觉低人三分。更不能把考试当作是决定个人前途的“定音锤”。,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所谓目标就是期望达到的成就或成果。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引发、导向和激励的作用。要发挥目标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制定的目标就既要有挑战性,又要经过努力切实可以实现。正确地评价自己。自我评价是一个人对自己生理、心理特征的判断,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地对待不足和局限性,并实事求是地分析其原因,才会有对自己比较准确的评价,找到较为准确的位置,对考试结果也就有了一定的预见和心理准备,就不致出现考前心理失衡。培养和锻炼健全的人格。人格指的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是指个人在心理形成过程中较为稳定的气质、能力、兴趣、爱好、习惯和性格等心理品质的总和。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是人格中最核心的内容。保持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就是调整个人的社会行为和心理活动,从而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要培养和锻炼健全的人格,就要注意处理好老师、同学及亲友之间的人际关系,创造一个轻松、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家长要做的事很多:1.如果是攀比和嫉妒心理的话,需要多了解孩子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找出这种心理的根源。如果问题的根源出在竞争激烈上,孩子的自尊心较强的话,可以考虑让其与自身比,不断告诉他自身的进步才是可以和别人竞争的主要核心点。相当于自身的核心价值,是我们立足社会最基本的东西。如果一味攀比的话,我们会远离自己,围绕别人转,只会让结果越来越糟。2.明确了原因,也找到了方法。需要家长不断的长时间的强化她的这种正确意识。因为孩子比较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所以。预防和控制不良考试心理,对于考生来说,需要有健全的人格,有良好的意志品质、乐观的生活态度、坚定的自信心和灵活有效的自我调节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法纪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身心健康,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不良考试心理,取得良好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