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文化》PPT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1499950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6.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历史文化》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中外历史文化》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中外历史文化》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中外历史文化,第一节中国历史发展概述,一、先秦时期的历史发展,距今50万年的周口店“北京猿人”夏朝,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商在公元前1600年灭夏出现最早的文字甲骨文。(1899年,国子监王懿荣发现的),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司母戊大方鼎,平王东迁为界分为西周和东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朝,共近八百年的历史,以平王东迁为界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王、秦穆公,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商人”来历和中国古代著名的商人,商朝的人擅长贸易,商朝灭亡后,一些商朝遗民重操旧业,四处经商,重视农业的周朝人篾称他们为“商人”,久而久之,专门从事贸易的人就被称为商人。后来,商人有了分化,流动在外进行贸易的人称为“商”,固定在一个地方开店的商人称为“贾”,所谓“行商坐贾”。,历史上第一位出名的商人,应该是春秋时期郑国的弦高。助越王勾践灭吴的范蠡功成身退,越海经齐至陶地,自称陶朱公,被尊为商人的祖师。战国时期的吕不韦是人所共知的大商人。明清时期,徽商和晋商成为全国两大商人集团。,二、秦汉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分封,立郡县,集皇权,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和车轨。,修建万里长城公元前209,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6年秦王朝灭亡。,汉武大帝,西汉景帝刘启,西汉文帝刘恒,楚汉之争开始,刘邦胜出,建立了西汉。西汉文景之治,两汉的思想、文化和科学,司马迁,董仲舒,蔡伦,张衡,浑天仪,地动仪,三国鼎立,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曹操,刘备,孙权,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长期分裂的时期,三分天下最后归于曹魏,继而司马昭代魏。西晋-后匈奴等6个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五胡十六国、东晋,后北魏、刘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北魏孝文帝(鲜卑)迁都洛阳与改革,加速了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北魏孝文帝,四、隋唐时期封建社会走向繁荣和成熟的时期,隋朝,定都长安,前后历经两帝:隋文帝和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后李渊建立了唐朝。唐朝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唐朝:贞观之治;武则天;开元盛世;,五、宋元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度发展时期,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辽、金、西夏并立。征战不息。,杯酒释兵权,宋南迁,爱国名将岳飞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1279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元史地理志“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六、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元末,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了明朝,并灭掉了元朝,统一了全国。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并派遣郑和下西洋1644年,李自成起义。,郑和航海图,郑和宝船模型,清最初建国后金,1636年改国号为清,1644年入关定都北京,1662-1795康雍乾盛世。历史上三个盛世(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泰民安)。,中国历史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七、灾难深重的近代中国,1840年-1919年“五四”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二节中国古代历史小常识,一、天文、历法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60甲子天干、地支按照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可以搭配成60对,周而复始记录时间(年、月、日)。,60甲子表,12属相。以12地支配12种动物构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生肖,十二生肖,年月日及其记录方法,1年以地球绕太阳公转运行一周为一年,古人测365.25日为一太阳年干支纪年法、帝号纪年法:如秦始皇元年等、年号纪年法:如康熙五十年等2月:古代月亮绕地球一周,一年一般12个月,闰年13个月。我国古代用干支纪月,我国现在所说的夏历正是以正月为寅的,即:正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一个月分为三部分:上、中、下三旬月球同地球一样,自己不发光,全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迎着太阳的半个球是亮的,背着太阳的半个球是暗的,由于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随着月球向东运行而变化,就形成了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的月相周期性更迭。3日:古代以一昼夜为一日,用干支纪日。,4辰:古代用12地支来记录每天的时辰。一日为12个时辰,每2小时为一个时辰。,四时-说文解字云:“时,四时也。”指的是春夏秋冬四季。,万物勃发,夏荷别样红,秋景,寒冬,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以回归年为周期循环往复。它根据季节的变化,将一年分为24个节,也称“气”或“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了一首二十四节气歌,即: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阴阳、五行、八卦,阴阳:原指向日为阳、背日为阴的日照向背,后扩展引伸到相互对立或消长的两种现象、事物、联系等。如天为阳地为阴,君为阳臣为阴。,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春秋时期,有人将五行与天命鬼神联系起来,用以推断人间祸福。战国时期,齐国人邹衍将阴阳与五行联系在一起,创立了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八卦,八卦符号名称及所象征的自然现象,三、礼仪,(一)帝王的祭祀古代帝王的祭祀典礼按规格分为三等,即大祀、中祀、群祀。大祀祭祀天地、上帝、太庙和社稷中祀祭祀先农、先蚕、日月、前代帝王和太岁,群祀群庙、群祠,大祀-圜丘坛,圜丘坛-冬至祭天大典,(二)帝王、皇族、皇戚称谓,帝王称谓:皇帝、皇、帝;朕;陛下、皇上、大家、天家、圣人、万岁、万岁爷、天子皇帝的祖母:太皇太后皇帝的父亲:太上皇;皇帝的母亲:皇太后皇帝的正妻:皇后皇帝的诸妾:统称嫔妃,有贵人、才人、昭仪、贵妃皇帝儿子中皇位的法定继承人:皇太子、太子皇帝的女儿:公主皇帝的姊妹:长公主;皇帝的姑母:大长公主皇帝的女婿:驸马,(三)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全称、年号、陵号,1、谥号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按其生平事迹评定后,给予褒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周代,秦始皇废除,汉初又恢复一般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定;“帝”字与谥号结合,如汉文帝,汉武帝等诸侯大夫的谥号则由天子或朝廷赐予谥号是固定的一些字,这些字被赋予特定的含义,用来指称死者的美德,恶德。大致分为:表扬文、武、景、惠、烈、穆、英批评炀、厉、灵、幽同情哀、怀、悼,庙号、尊号、全称,2、庙号: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其继承者立庙奉祀,追尊为“某祖”、“某宗”的名号。汉代以后,每个朝代第一个皇帝一般称为太祖、高祖、世祖,如刘邦汉高祖之后的嗣君称宗,如太宗、高宗、中宗、世宗,如李世民唐太宗3、尊号:对皇帝生前或死后的尊崇颂扬性的称号4、全称:即庙号、尊号、谥号的合称,年号与陵号,5、年号:封建帝王即位后为纪年而设置的称号;历史上第一个年号西汉武帝“建元”;明清两代一般均用一个年号,如清代皇帝的庙号与年号清太祖努尔哈赤;清世祖顺治;清圣祖康熙;清世宗雍正;清高宗乾隆;清仁宗嘉庆;清宣宗道元;清文宗咸丰;清穆宗同治;光绪;宣统6、陵号:帝王陵寝的名号始于西汉,如长陵、杜陵、东陵、西陵等,姓:在中国古代早期是一个氏族的号。如姬,姜,姚等。氏:是姓的分支。姓不变化而氏的变化很大。夏商周三代,只有贵族才有姓氏,因此,那时的“百姓”指代贵族。到春秋战国时期,“百姓”又成为下层民众的代称。姓与氏逐渐合二为一,至西汉时期,姓与氏通称为姓。名:婴儿出生三个月由父亲命名。字:成年时取字。男子20岁成人,这时才取“字”;女子15岁出嫁,才有“字”。名和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对“名”的解释或补充。名和字也可以是反义词。号:可以自取,字数较自由。避讳:不直接称君王或尊长的名字。凡遇到和君长名字相同的字,用改字或缺笔的方法来回避。皇帝和孔丘之名全国均回避,称为“国讳”或“公讳”。长辈之名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避讳始于周朝,行于秦汉、盛于隋唐、严于两宋、苛于清代。民国成立后废除。秦始皇名嬴政,历代“正月”读成“征月”;汉文帝刘恒,称“恒山”为“常山”;汉武帝名刘秀,称“秀才”为“茂才”等。,(四)姓、氏、名、字、号与避讳,四、官职,三公九卿(秦汉时期的官制)三公指左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九卿是廷尉、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它们分别掌管刑法、财政和税收等各项事务。,三省六部三省指尚书、中书、门下省,自南北朝至唐,同为最高政务机构。六部指吏、户、礼、兵、刑、工部,系隋唐至清的中央行政机构。,历代地方机构从秦汉到隋唐,基本实行郡、县两级或州、郡、县三级。明清时期大体上分为省、道、府、县四级。,官吏选拔制度,先秦到南北朝时期:世卿世禄制度、察举学校制度、九品中正制度隋朝创立科举制度,到明清时期完善:童试(县府院三场,中者生员,秀才)乡试(省级考试,中者称举人)会试(礼部考试,中者称贡士)殿试(皇帝亲自考试,中者称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八旗制度,满族民籍与军队相结合的一种社会制度。,第三节外国历史发展概述,古希腊文化,第四节中外远古时期神话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夸父逐日女娲造人;女娲补天伏羲的贡献燧人氏钻木取火;神农氏种五谷、尝百草巫山云雨;精卫填海羿射九日和嫦娥奔月大禹治水,古希腊神话,希腊神话最初由口头文学形式在民间流传,后来由古希腊诗人们编集而成书流传至今。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希腊罗马神话里的神明繁多(罗马神话里的主神和神谱大致上与希腊神话相同,但在名称上有很大差异),诸神都居于奥林匹斯山上,其中最主要的为十二大主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