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职教处讲课).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11499752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PPT 页数:146 大小: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技术(职教处讲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6页
安全技术(职教处讲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6页
安全技术(职教处讲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技术,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四厂安环科,安全生产技术内容,机械、电气安全技术静电安全技术起重机械安全技术高压管道安全技术气体检测安全技术设备检修安全技术,第一章机械电气安全技术,基本要求:考查机械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主要设备、场所危险因素的类型和机械本质安全要求;机械通用安全技术要求和机械伤害主要类型及预防对策;电气事故类型、事故原因及危害后果等,电气安全,电气安全系统技术要求;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工作场所安全要求、安全防护技术。,第一章机械电气安全技术,第一节机械电气行业安全概要第二节通用机械的安全技术第三节电气安全技术第四节机械电气防火防爆技术第五节安全技术规程、规范与标准,第一节机械电气行业安全概要,机械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零部件按一定规律装配起来,能够完成一定功能的装置。机械是现代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装备,存在撞击、挤压、切割等机械伤害和触电、噪声、高温等非机械危害。一、机械产品主要类别机械行业的主要产品包括12类:(1)农业机械(2)重型矿山机械(3)工程机械(4)石油化工通用机械,一、机械产品主要类别,(5)电工机械(6)机床(7)汽车(8)仪器仪表(9)基础机械(10)包装机械(11)环保机械(12)其他机械非机械行业的主要产品包括铁道机械、建筑机械、纺织机械、轻工机械、船舶机械等。,二、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及防护对策,(一)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机械设备可造成碰撞、夹击、剪切、卷入等多种伤害。主要危险部位有:旋转部件之间、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啮合处;如:动力传输皮带和皮带轮、链条和链轮、齿条和齿轮。旋转的轴:包括连接器、心轴、卡盘、杆。旋转的凸块和孔处:如风扇叶、飞轮等。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咬合处,如手轮、飞轮和机床床身、旋转的搅拌机和无开口外壳的搅拌装置。旋转部件与滑动之间:接近类型:通过类型;工作台及其床身、剪切机的刀刃。单向滑动部件;,(二)机械传动机构防护对策机床上常见的传动机构有齿轮啮合机构、皮带传动机构、联轴器等,应将传动机构危险部位加以防护。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一般分为直接(设计时)、间接(防护装置)和指导性(安全规定、设置标志)三类。传动机构的防护:齿轮啮合传动的防护、皮带传动机械的防护、联轴器等的防护。,(二)机械传动机构防护对策,齿轮传动机构必须装置全封闭型的防护装置,没有防护罩不得使用;皮带传动装置的防护罩可采用金属骨架的防护网;皮带传动机构的防护可采用将皮带全部遮盖起来的方法,或采用防护栏杆防护。对联轴器的安全要求是没有突出的部分,即采用安全联轴器;根本的办法是加防护罩,最常见的是型防护罩。,三、机械伤害类型及预防对策,(一)机械伤害类型机械装置:正常工作状态、非正常工作状态、非工作状态。都存在危险性。区分各种状态下的伤害。机械行业包括机械伤害、非机械危害。主要危险和危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烫、火灾、高处坠落等14种。(二)机械伤害预防对策实现机械本质安全;保护操作者和有关人员安全。,(三)通用机械安全设施的技术要求,安全设施设计要素。考虑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因素,使人的疲劳减低到最小程度;无法用设计做到本质安全时,使用安全装置。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一般要求。安全防护装置可靠,与设备运转连锁,紧急停车开关。对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罩的技术要求。要求安全可靠:9条。防护罩必须牢固可靠,避免与防护部件接触造成损坏和工件飞脱造成伤害。防护罩做平台或阶梯时,应能承受1500N的垂直力。并采取防滑措施。对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网的技术要求。应尽量采用封闭结构;当现场需要采用网状结构时,应满足GB/T8196-2003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对不同网眼开口尺寸的安全距离间直线距离的规定。,四、机械安全设计与机器安全装置,本质安全:是通过机械的设计者,在设计阶段采取措施来消除隐患的一种机械安全方法。包括采用本质安全技术、限制机械应力、材料和物质的安全性、履行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设计控制系统的安全原则、防止气动和液压系统的危险、预防电气危害等。失效安全:设计者应该保证当机器发生故障时不出危险,如操作限制开关、预设制动装置等。定位安全:把机器的部件安置到不可能触及的地点,通过定位达到安全。机器布置:车间合理的机器安全布局。如空间、照明、管线布置、维护时的出入安全。,机器安全防护装置1)固定安全防护装置:防止操作人员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只有用改锥、扳手等专用工具才能拆卸。2)连锁安全装置:只有安全装置关合时,机器才能运转;机器的危险部件停止,安全装置才能开启。3)控制安全装置:使机器迅速停止运动。4)自动安全装置:把暴露在危险中的人体从危险区域中移开,仅限于在低速运动的机器上采用。5)隔离安全装置:阻止身体的任何部分靠近危险区域的设施,如固定的栅栏。,四、机械安全设计与机器安全装置,机器安全防护装置6)可调安全装置:在无法实现对危险区域进行隔离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部分可调的安全装置。7)自动调节安全装置:由于工件的运动而自动开启,操作完毕后回到关闭的状态。8)跳闸安全装置:在操作到危险点之前,自动使机器停止或反向运动。9)双手控制安全装置:迫使操作者应用两只手来操纵控制器。控制器之间有适当的距离,仅能对操作者提供保护。,四、机械安全设计与机器安全装置,五、机械生产动力设施危险点安全技术管理,为机械生产过程提供动力的设施简称动力站房,主要有锅炉房、煤气站、制氧站、空压站、乙炔站、变配电站等。1、煤气站安全技术管理。适用于工业企业内部的煤气站、天然气站和煤气储配站。由于煤气属于有毒和易燃、易爆气体,易导致中毒事故及火灾爆炸事故。设计必须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煤气生产设备应采用专业厂家生产的产品,应安全可靠、技术资料齐全;煤气净化设施应保持良好的净化状态;安全装置应齐全有效;煤气发生炉空气进口管道上必须设控制阀和止逆阀,且灵活可靠,管道末端应设防爆阀和放散阀;水煤气、半水煤气的氧含量达到1%时必须停炉;电气防爆;按规定设置放散管,放散管至少高出房顶4米上,并具备防雨和可靠的防倾倒措施。各种仪表、信号、联锁装置应完好有效;发生炉出口处应设置声光报警装置,排送机与鼓风机应联锁等。,2、制氧站安全技术管理。氧的化学性质非常活跃,能助燃。其强烈的氧化性能促进一些物质自燃,是构成物质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各种工艺设备完好,设备冷却系统、润滑系统运行正常,安全装置齐全可靠,指示仪表灵敏,空分装置中的乙炔、碳氢化合物及油含量应定期检测分析,与纯氧接触的物质、工具严禁黏附油脂,氧气排放管应避开热源和采取防雷措施,气体排放管应引到室外安全地点,并有警示标志;氮气排放管应有防止人员窒息的措施。压力容器应符合规程要求。消防设施应齐全完备,配置合理。防火间距内无易燃物、毒物堆积。消防通道畅通无阻。合理布置醒目的安全标志。站区外围应设高度不低于2m的围墙或栅栏。,空压站安全技术管理。空压站是企业中向各个用气点输送一定压力空气的动力站房,具有爆炸危险。要求技术资料齐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安全阀、压力表灵敏可靠,并定期校验;有安全防护装置;噪声符合要求(85dB);储气罐无严重腐蚀、支撑平稳、焊接处无裂纹、运行中无剧烈晃动。乙炔发生站安全技术。适用于以电石为原料制取乙炔气的乙炔发生站(房),极易导致火灾爆炸事故。设计应符合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各种相应的安全技术资料档案;管道系统、电石库房及破碎系统符合安全要求;有安全措施和消防设施,并符合要求。,五、机械生产动力设施危险点安全技术管理,(一)采光生产场所应有足够的光照度,以保证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二)通道包括厂区主干道和车间安全通道。厂区主干道的路面要求:车辆双向行驶的干道宽度不小于5米,单向行驶宽度不小于3米,进入厂区门口,危险地段需设置限速限高牌、指示牌和警示牌。车间安全通道要求:通行汽车的宽度大于3米,通行电瓶车的宽度大于1.8米,通行手推车、三轮车的宽度大于1.5米,一般人行通道大于1米。道路土建施工应有警示牌或护栏。(三)设备布局车间生产设备分为大、中、小型三类。设备间距:设备与墙、柱距离:运输线的要求:高于2米的运输线应有牢固的防护罩(网),网格大小应能防止所输送物件坠落至地面,对低于2米的运输线的起落段两侧应加设防护栏,栏高不低于1.05米。,六、机械制造场所安全技术,(四)物料堆放包括工位器具、工件、材料的摆放。若摆放不当,不仅妨碍操作,而且容易引起设备损坏和伤害事故。生产场所应划分成品、半成品及工器具摆放区域,并摆放整齐,有固定措施,平衡可靠,防止坠落和倒塌伤人。(五)地面状态生产场所地面平坦、清洁是确保物料流动、人员通行和操作安全的必备条件。要求生产场地平坦、清洁、无绊脚物。道路宽度符合规定要求。为生产装置设的坑、池应有可靠的防护栏或盖板。生产场所的工业垃圾、废油、废水及废物应及时清理干净,以避免人员通行或操作时滑跌造成事故。,第二节通用机械的安全技术,1、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危险因素、运转异常判断与故障检测、防护措施;2、掌握起重机械主要受力构件、钢丝绳等安全性能的检测、主梁检测及起重运输作业的安全技术;3、熟悉木工机械的危险特点和安全装置、安全连锁机构等安全技术要求;4、掌握生产用设备动力柜的安全要求。,一、金属切削机床及砂轮金属切削机床是用切削方法将毛坯加工成机器零件的设备,利用相对运动加工工件。1)金属切削机床的危险因素和常见事故。危害因素包括静止部件的危险因素、旋转部件的危险因素、内旋转咬合、往复运动或滑动的危害。常见事故有触电、伤人、伤手、伤眼等。2)机床运转异常状态。包括温升异常、转速异常、振动和噪声过大(振动故障率最大)、出现撞击声、输入输出参数异常、机床内部缺陷等。3)运动机械中易损件的故障检测。零部件故障检测、滚动轴承的损伤现象及故障、齿轮装置故障。,第二节通用机械的安全技术,4)金属切削机床常见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设备可靠接地,采用安全电压、零部件装卡牢固、加强检查,杜绝违章现象,穿戴劳动保护用品等。5)砂轮机的安全技术是机械工厂最常用的机器设备之一,各个工种都可能用到它。转速高、极易伤人。砂轮机安装位置:禁止安装在正对着附近设备及操作人员或经常有人过往的地方。砂轮的平衡:不平衡容易引起震动和磨损,严重时会破裂,造成事故,直径大于200毫米的砂轮应进行平衡调试砂轮与卡盘的匹配:按标准要求。砂轮机的防护罩:防护罩是最主要的防护装置。砂轮机的工件托架、砂轮机的外壳必须有良好的接地保护装置等。,一、金属切削机床及砂轮,砂轮机的使用。安全要求:禁止侧面磨削。不准正面操作。不准共同操作。,三、起重机械,起重机械是工业企业常用的设备。一、起重机械基础知识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包括升降机、起重机、电动葫芦等。1、起重机械分类和特点起重机械的分类。按运动方式分为4类:1)轻小型起重机械;千斤顶、手拉葫芦、电动葫芦等。2)桥架类型起重机械;梁式、通用桥式、缆索起重机械等,具有2个及2个以上运动机构的起重机械,通过各种控制器或按钮操纵各机构的运动。3)臂架类型起重机:有固定式、门座式、塔式、铁路起重机械等种类,其工作机构除起升机和运行机构外,还有变幅机构、旋转机构。4)升降类型起重机械:载人或载货电梯、货物提升机等,有人工和自动控制2种。,工作特点。起重机械运动部件移动范围大,工作强度大,结构复杂,载荷变化,活动空间大,与人员接触,作业环境复杂,多人操作等。元件容易磨损,高温露天作业,容易发生碰撞事故及比较严重的事故,对起重机械可靠性的要求较高。2、起重机械的主要部件:钢丝绳、滑轮、卷筒、取物装置(吊钩、吊环、夹钳、吸盘、抓斗等)、制动装置。,起重机械,3.起重机械安全装置包括位置限制与调整装置,防风防爬装置,安全钩、防后倾装置和回转锁定装置,超载保护装置,力矩限制器,防碰装置,危险电压报警器。,起重机械,包括位置限制与调整装置: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凡是动力驱动的起重机,其起升机构均应装设。运行极限位置限制器:凡是动力驱动的起重机,其运行极限位置均应装设。偏斜调整和显示装置:跨度等于或超过40米的装卸桥和门式起重机,应装。缓冲器:桥式、门式起重机和装卸桥,以及门座式起重机或升降机到呢个都要装缓冲器。防风防爬装置:3类夹轨器、锚定装置和铁鞋。起重机械安全规程规定,露天工作于轨道上运行的起重机,如门式起重机、装卸桥、塔式和门式起重机,均应装设防风防爬装置。在露天跨工作的桥式起重机也应装设夹轨器、锚定装置和铁鞋。,安全钩、防后倾装置和回转锁定装置:安全钩(单主梁起重机)、防后倾装置(用柔性钢丝绳牵引吊臂进行变幅的起重机、流动式和动臂式塔式起重机)。超载保护装置:主要用于桥架型起重机。功能:动载抑制功能、自动工作功能、自动保险功能。力矩限制器:流动式起重机一般使用力矩限制器进行超载保护。防碰装置:结构有放射型和直射型。危险电压报警器:臂架型起重机在输电线附近作业时,由于操作不当、臂架、钢丝绳等过于接近甚至碰触电线,都会造成感电和触电事故。,4、起重机械事故特点和应急措施(1)起重机械事故特点事故大型化、群体化,事故类型集中,后果严重;司索工伤害比例最高,起重作业中事故最多。(2)起重机械事故种类及原因重物坠落:物件捆绑不牢、挂钩不当等。起重机失稳倾翻:一是由于操作不当,二是由于坡度或风载荷作用,使起重机随轨道滑动,导致脱轨翻倒。金属结构的破坏,挤压,缺少足够的安全距离,使运行或回转的金属结构机体对人员造成夹挤伤害。高处坠落,触电,输电线附近作业。其他伤害。飞出物件的打击伤害,装卸高温液体金属、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危险品,由于坠落或包装捆绑不牢破损引起的伤害等。,(3)起重机械事故应急措施起重机械倾翻事故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和制造维修单位进行施救等措施,并采取警戒措施。火灾事故时;立即切断起重机械的电源开关,防治火灾蔓延。触电事故时,切断电源,高处坠落事故时,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再次发生。机械故障时。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二、起重机械的挠性构件及其卷扰装置钢丝绳(双绕绳)1)钢丝绳的构造与种类;按捻绕方式分同向捻钢丝绳和交互捻钢丝绳;按断面结构分普通型和复合型。钢丝绳的绳芯分有机芯、石棉芯、金属芯。2)钢丝绳的安全检查和更新标准。钢丝绳使用时每月至少润滑2次,更新标准由每一捻距内的钢丝折断数决定。滑轮:在起重机械的起升机构中,滑轮起着省力和支撑钢丝绳并为其导向的作用。卷筒:在起升机构或牵引机构中用来卷绕钢丝绳,将旋转运动转换为所需要的直线运动。,三、起重机械,三、起重机械的取物装置:取物装置种类繁多,如吊钩、吊环、夹钳等,最常用的是吊钩。吊钩种类;分单钩(比较小起重量)和双钩(起重量较大)多采用双钩。吊钩的断面形状有圆形、矩形、梯形与T字形。常用的是梯形。吊钩的危险断面;对吊钩进行检验,先了解吊钩的危险断面所在,危险断面是根据受力分析找出的。吊钩检查。锻钩的检查:用煤油洗净,用20倍放大镜检查是否有裂纹。由于钢丝绳的摩擦常出现沟槽,按照规定:吊钩危险断面的磨损量达到原尺寸的10%,应报废,不超标准时,可继续使用或降低负荷使用,不允许用焊条补焊后再使用,吊钩装配部分每季至少检查一次,并清洗润滑。吊钩负荷试验:对新投入的应做负荷试验,以额定载荷的125倍作为负荷试验,试验时间不少于10min。,四、起重机械的制动装置。(制动器)作用:支持-保持不动,制动用摩擦消耗运动部分的动能,以一定的减速度是机构停止下来,落重制动力与动力平衡,重物以恒定的速度下降。按构造和操作情况分类:制动器按结构分快式、带式、盘式及多盘式和圆锥式制动器。按操作情况不同分常闭式、常开式和综合式制动器。起重机械一般用常闭式制动器,特别是气升机构和变幅机构必须采用常闭式制动器。,五、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司机守则;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维护、保养、检查制度、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和维修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制度等。技术档案:包括设备出厂技术文件、安装维修记录和验收资料、使用、维护、保养和检查记录、设备及人身事故记录等。定期检验制度(在用起重机械安全定期检验周期为2年)。使用单位还应进行起重机的自我检查、每日检查、每月检查和年度检查。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起重作业安全操作技术(1)吊运前的准备: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检查清理作业场地、对使用的起重机和吊装工具、附件进行安全检查、对于大型重要物件的吊运或多台起重机共同作业的吊装编制作业方案、预测可能出现的事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选择安全通道,制定应急对策。(2)起重机司机安全操作技术:认真交接班,对吊钩、钢丝绳、制动器、安全防护装置的可靠性进行认真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严格按指挥信号操作、开车前必须鸣铃或示警不得超载运行、吊运时,有关负责人和安全技术人员应在场指导。露天作业的轨道起重机,当风力大于6级时,应停止作业等。,(3)司索工安全操作技术准备吊具捆绑吊物挂钩起钩:要坚持五不挂,即起重或吊物质量不明不挂,重心位置不清楚不挂,尖陵利角和易滑工件无衬垫物不挂,吊具及配套工具不合格或报废不挂,包装松散捆绑不良不挂等。当多人吊挂同一吊物时,应由一专人负责。挂钩卸载:卸载不要挤压电气线路和其他管线,不要阻塞交通。搬运过程的指挥:无论采用何种指挥信号,必须规范、准确、明了。在作业进行的整个过程中,指挥者和司索工都不得擅离职守,应密切注意观察吊物及周围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发出指挥信号。(4)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在起重机上,凡是高度不低于2米的一切合理作业点,包括配套设施,以及高处作业平台,都应予以保护。,六典型起重机械事故及预防,重物失落事故:是指起重作业中,吊载、吊具等重物从空中坠落所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设备毁坏的事故。常见的失落事故有以下几种类型:1、脱绳事故:是指重物从捆绑的吊装绳索中脱落溃散发生的伤亡毁坏事故。原因:捆绑方法与要领不当、重心选择不当、吊载遇到碰撞、冲击等原因造成重物失落。2、脱钩事故:是指重物、吊装绳或专用吊具从吊钩口脱出而引起的重物失落事故。原因:吊钩缺少护钩装置,护钩保护装置失效,吊装方法不当,吊钩钩口变形引起开口过大。3、断绳事故:是指升绳和吊装绳因破断造成的重物失落事故。原因:超载起吊拉断钢丝绳,起升限位开关失灵造成过卷拉断钢丝绳,斜吊、斜拉造成乱绳挤伤切断钢丝绳,钢丝绳长期使用又缺乏保养,造成疲劳变形,磨损损伤,达到或超过报废标准仍然使用等。4、吊钩断裂事故:是指吊钩断裂造成的重物失落事故。原因:吊钩材质有缺陷,吊钩应长期磨损,使断面减小,已达到报废极限标准却仍然使用或经常超载使用,造成疲劳断裂。起重机械失落事故主要发生在起升机构取物缠绕系统中,如脱绳、脱钩、断绳和断钩,失落事故是起重机械中最常见的。也是较为严重的。,挤伤事故:1、包括吊具或吊载与地面物体间的挤伤事故、2、升降设备的挤伤事故、3、机体与建筑物间的挤伤事故、4、机体回转挤伤事故、5、翻转作业中的挤伤事故。造成此类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起重作业现场确少安全监督指挥管理人员,现场从事吊装作业和其他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野蛮操作等。挤伤事故多发生在吊装作业人员和检修维护人员上。,坠落事故:是指从事起重作业的人员,从起重机机体等高空处坠落至地面的摔伤事故,也包括工具、零部件等从高空坠落,使地面作业人员受伤。1、包括从机体上滑落摔伤事故:多发生在高空起重机上进行维护、检修作业中,一些检修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作业不戴安全带等原因使作业人员失稳从高空坠落于地面而受伤。2、机体撞击坠落事故:多发生在检修作业中,因缺乏严格的现场安全监督制度,从高空坠落受伤。3、轿箱坠落摔伤事故:多发生在载客电梯、货梯或建筑升降机升降运转中,由于起升钢丝绳破断、钢丝绳固定端脱落等原因,造成人身伤亡事故。4、维修工具零部件坠落砸伤事故:在高空起重机从事检修作业时,常常因不小心,使维修更换的零部件或维修工具从起重机机体上滑落,造成砸伤地面作业人员和机器设备等事故。5、振动坠落事故:这类事故不经常发生,起重机个别零件因安全连接不牢,当起重机遇到冲击或振动时发生。6、制动下滑坠落事故:主要是起升机构的制动器性能失效,导致刹车失灵或制动轴断裂,造成重物急速下滑坠落于地面,砸伤地面作业人员或机器设备。,典型起重机械事故及预防,触电事故:是指从事起重操作和检修作业人员,因触电而导致人身伤亡的事故。1、室内作业的触电事故:室内起重机的动力电源是点击事故的根源,遭受电击的人员多为操作人员和电气维修人员,原因多为缺乏起重机基本安全操作规程知识、起重机基本电气控制原理知识、电气安全检查要领、不重视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等,发生触电事故多为起重机电气系统及周围相应环境缺乏必要的触电安全防护。2、室外作业的触电事故。主要是作业现场有裸露的高压输电线等原因,造成操作人员或吊装作业人员遭到高压电线的高压电击伤。3、触电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安全电压、保证绝缘的可靠性、加强屏护保护、严格保证配电最小安全净距、保证接地和接零的可靠性、加强漏电触电保护等。,机体毁坏事故指起重机因超载失稳等产生结构断裂、倾翻造成结构严重损坏及人身伤害的事故。包括断臂事故、顷翻事故:自行式起重机常见机体摔伤事故:室外作业的门式、门座式、塔式起重机。相互撞毁事故。起重事故的预防措施加强对起重机械的管理。加强对起重机械操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提高操作技术能力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起重机械操作过程中要坚持“十不吊”原则。,起重机械操作过程中要坚持“十不吊”原则指挥信号不明或乱指挥不吊;物体质量不清或超负荷不吊;斜拉物体不吊;重物上站人或有浮置物不吊;工作场地昏暗,无法看清场地、被吊物及指挥信号不吊;遇有拉力不清的埋置物时不吊;工件捆绑、吊挂不牢不挂;重物棱角处与吊绳之间未加衬垫不吊;结构或零部件有影响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损伤时不吊;钢(铁)水装得过满不吊。,四、木工机械,木工机械的特点:切削速度高,转动惯性大,难于制动。木工机械的安全装置。设计时就考虑,包括安全防护装置、安全控制装置、安全报警信号装置。木工机械的安全技术要求:“有轮必有罩、有轴必有套和锯片有罩、锯条有套、刨(剪)切有挡”。带锯机安全装置圆锯机安全装置木工刨床安全装置(平刨伤手为多发性事故)。手压平刨刀轴的设计与安装要求。,五、焊接设备,(一)气焊与气割气焊与气割的主要危险是爆炸和火灾,还有健康危害。电石是气焊与气割作业的基本原料,易导致爆炸。电石储存和使用。防潮、防爆。乙炔发生器装置。氧气瓶。氧气瓶内压力达1.5MPa,有较大的爆炸危险。使用氧气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氧气瓶及其氧气表等附件应保持完好;装减压阀前稍稍开启阀门,吹去阀门内的灰尘,减压器应安装牢固,不得漏气;氧气瓶或减压器冻结时不得用明火、炽热铁块烘烤或用铁器敲击,只能用温水解冻;使用时拧紧皮管接头螺母后,应先打开气门吹去皮管内的灰尘,不用时将皮管挂起;氧气操作人员不应穿有油污的工作服、手套,不得使用有油污的工具;氧气瓶内的氧气不能全部用尽,充气前应留有100-150KPA的压力;氧气瓶应远离高温场所和明火,夏季应避免阳光直射。,(二)电焊电焊是带有电击、弧光伤害、灼伤、爆炸和火灾等多种危险的作业。交流弧焊机使用电焊分电弧焊和电阻焊等焊接方法,电弧焊是利用电弧作为热源,局部加热并溶化焊件金属完成焊接的方法,用手工操作焊条进行焊接的电弧焊成为手工电弧焊。手工电弧焊设备有弧焊机、软导线、焊钳到呢个部件组成。使用交流弧焊机进行焊接应注意的安全要求:弧焊机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与安装环境条件相适宜,避免受潮,并能防止异物进入;弧焊机外壳应可靠接保护导体;弧焊机的一二次电源线均应采用铜芯橡皮电缆,一次线长度不超过2-3米;移动焊机必须停电进行;在电击危险性大的环境作业,装设自动断电装置;电焊作业时应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等。,电焊作业防火防爆安全要求离焊接作业点5米内不得有易燃物品,10米内不得有乙炔发生器或氧气瓶;不得在储存汽油、煤油等易燃物品的容器上进行焊接作业;焊接管子时,管子两端应打开,并不得有易燃物品;不得带压焊接压力容器;不论是电焊或气焊,焊接盛过可燃气液体的容器前,均应先打开盖反复清洗容器内残留的危险物质,在锅炉内、管道内、井下、地坑内焊接前,也应先清理其残留的危险物质。,第三节电气安全技术,一、电气事故种类包括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电气事故分为触电事故、雷击事故、静电事故、电磁辐射事故和电气装置事故。电气人身事故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内部,是肌肉产生突然收缩效应,产生针刺感、疼痛、痉挛等,给人体造成损伤甚至死亡。电流对人体损坏的程度与电流的大小、电流持续时间、电流种类、电流途径、人体的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数十毫安的电流通过人体可使呼吸停止。人体工频感知电流(0.51mA)、摆脱电流(510mA),室颤电流约为50mA。通过人体的电流决定于接触电压和人体电阻。,1)触电事故通常所说的触电指的是电击,是电流直接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一、电气事故种类,电伤是电流转换成热能、机械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分为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皮肤金属化、电烙印、机械损伤、电光眼等伤害。2)雷击事故是由自然界中相对静止的正、负电荷形式的能量造成的事故。3)静电事故是工艺过程中或人们活动中产生的,相对静止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形式的能量造成的事故。4)电磁辐射危害是指电磁波形式的能量辐射造成的伤害。辐射电磁波指频率100kHz以上的电磁波,由无线电设备产生。应采取屏蔽、吸收等专门的预防措施。5)电气装置故障及事故包括异常停电、异常带电、电气设备损坏、电气线路损坏、短路、断线、接地、电气火灾等。,二、触电事故预防技术,(一)直接接触电击预防技术绝缘:是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电气设备的绝缘应符合其相应的电压等级、环境条件和使用条件。屏护:是采用遮拦、护罩、护盖、箱闸等将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屏护装置应有足够的尺寸,应与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间距:是将可能触及的带电体置于可能触及的范围之内。在低压操作中,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低压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1m;了解高压作业中的安全距离。(二)间接接触电击预防技术1)IT系统(保护接地)。将电气设备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位经接地线、接地体同大地紧密地连接起来。把故障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用于各种不接地配电网。2)TT系统。配电网直接接地,电气设备外壳接地。TT系统必须装设漏电保护装置或过电流保护装置,TT系统主要用于低压用户。,间接接触电击预防措施3)TN系统(保护接零)。相当于传统的保护接零系统,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配电网中性点之间,亦即保护零线之间紧密连接。其第一位的安全作用是迅速切断电源。TN系统分为TNS、TNC、TNCS三种类型。TNS系统的安全性能最好。有爆炸危险、火灾危险性大及其他安全要求高的场所应采用TNS系统;厂内低压配电的场所及民用楼房应采用TNCS系统。保护接零用于用户装有配电变压器的,且其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线配电网。保护接零应注意的安全要求。,二、触电事故预防措施,(三)其他电击预防措施1)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双重绝缘指工作绝缘(基本绝缘)和保护绝缘(附加绝缘)。双重绝缘是带电体与不可触及的导体之间的绝缘,是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和防止电击的基本绝缘;加强绝缘是不可触及的导体与可触及的导体之间的绝缘,是当工作绝缘损坏后用于防止电击的绝缘。具有双重绝缘的电气设备属于类设备,设备上有“回”形标志。2)安全电压(特低电压)。是指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不危及生命安全的电压。我国工频安全电压有效值的限值为50V。安全电压(GB3805-1983)规定将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规定为42V、36V、24V、12V、6V。特别危险环境使用的携带式电动工具应采用42V安全电压;在有电击危险环境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采用36V或24V安全电压;金属容器内、隧道内、水井内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等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的环境应采用12V安全电压,水上作业等特殊条件应采用6V安全电压。,二、触电事故预防措施,3)电气隔离。工作回路与其他回路实现电气上的隔离4)漏电保护(剩余电流保护)。作用:防止直接和间接接触电击,也用于防止漏电火灾和监测一相接地故障。有金属外壳的类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安装在潮湿或强腐蚀等恶劣场所的电气设备、建筑施工工地、临时性等场所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运行中的漏电保护装置应当定期检查和实验。,三、雷电事故预防技术,(一)雷电的种类及危害。雷电种类:直击雷:是带电积云接近地面至一定程度时,与地面目标之间的强烈放电。直击雷的每次放电过程包括先导放电、主放电、余光三个阶段。感应雷:也称作雷电感应,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球雷。球雷是雷电放电时形成的发红光、橙光、白光或其他颜色光的火球。雷电危害:火灾和爆炸、触电、设备和设施毁坏、大规模停电。(二)防雷技术防雷建筑物分类。按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人身伤亡的危险性、政治经济价值分为3类。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指制造、使用或储存炸药、火药、气爆药、火工品等大量危险物质,遇电火花会引起爆炸,从而造成巨大破坏或人身伤亡的建筑物。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指对国家政治或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以及制造、使用和储存爆炸危险物质,但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建筑物。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指除第一类、二类以外需要防雷的建筑物。,直击雷防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易受雷击部位、遭受雷击后果比较严重的设施或堆料、高压架空电力管线、发电厂和变电站等,应采取防直击雷的措施。直击雷防护的主要措施: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二次放电防护:为了防止二次放电,不论是空气中或地下,都必须保证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与邻近导体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感应雷防护。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建筑物、重要电力设施应考虑感应雷防护。接地雷电冲击波防护。变配电装置、可能有雷电冲击波进入室内的建筑物应考虑雷电冲击波防护。使用阀型避雷器。人身防雷,如雷雨时关闭门窗。尽量减少在户外或野外逗留等。,四、静电事故预防技术,相对静止的正、负电荷形式的能量造成的事故。(一)静电的特性及危害静电的产生。当两种物体接触,会发生电子转移,并在分界面两侧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当两种物体迅速分离时即可能产生静电。静电的特点:电压高、泄漏慢、影响因素多。静电的危害:引起爆炸和火灾,也可能给人以电击,还可能妨碍生产。,易产生和积累危险静电的工艺过程:固体物质大面积的摩擦;固体物质的粉碎、研磨过程;物体物料的筛分、过滤、输送、干燥过程;悬浮粉尘的高速运动;在混合器中搅拌各种高电阻率物质;高电阻率液体在管道中高速流动,液体喷出管口,液体注入容器;液化气体、压缩气体或高压蒸汽在管道中流动或由管口喷出时;穿化纤布料衣服、高绝缘鞋的人员在操作、行走、起立等。,(二)防静电措施防止静电爆炸、火灾、静电电击、静电影响生产。环境危险程度控制(采取取代易燃介质、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减少氧化剂含量等措施);工艺控制:为有利于静电的泄漏,可采用导电性工具,为了防止静电放电,在液体灌装过程中不得进行取样、检测和测温操作,若是进行上述操作前,应使液体静止一定的时间,使静电得到足够的消散和松弛;接地(消除导体上的静电);金属导体应直接接地,为了防止火花放电,应将可能发生火花放电的间隙跨接连通起来,并予以接地。增湿;为防止大量放电,相对湿度应在50%以上,为了提高降低静电的效果,相对湿度应提高到65-70%,增湿的方法不宜使用于防止高温环境里的绝缘体上的静电。抗静电添加剂;是化学药剂,添加能降低材料的体积电阻率或表面电阻率一加速静电的泄漏,消除静电的危险。静电中和器;是能产生电子和离子的装置,物料上的静电电荷得到异性电荷的中和,从而消除静电的危险主要是用来消除非导体上的静电。加强静电安全管理。包括制定相关静电安全操作规程、静电安全指标和开展静电安全教育、静电检查等内容。,五、电气装置安全,了解变配电站危险点及安全技术要求。(一)变配电站安全变配电站是企业的动力枢纽。变配电站事故不仅使整个生产活动不能正常进行,还可能导致火灾和人身伤亡事故。1)变配电站位置。应符合供电、建筑、安全的基本原则。从安全角度考虑,应避开易燃易爆环境,宜设在企业的上风侧。不应设在人员密集的场所,有足够的消防通道并保持畅通。2)建筑结构。变配电站各间隔的门应向外开启。门的两面都有配电装置时,应两边开启,门应为菲燃烧体或难燃烧体材料制作的实体门。长度超过7米的高压配电室和长度超过10米的低压配电室至少应有两个门。3)间距、屏护和隔离。应符合专业标准的要求。4)通道。应符合要求,高压配电装置长度大于6米时,通道设两个出口,低压配电装置两个出口间的距离超过15米时,应增加出口。5)通风。应良好。,(一)变配电站安全6)封堵。门窗应设置金属网,防止小动物进入,孔洞、沟应予封堵。7)标志,重要部位有标志。(止步,高压危险)8)联锁装置。断路器与隔离开关操动机构之间、电力电容器的开关与其放电负荷之间应装有可靠的联锁装置。9)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指示正常、连接点无松动、过热迹象、辅助设施应完好,声音应正常、无异常气味,保持清洁等。10)安全用具和灭火器材。应配有绝缘杆、绝缘夹钳、手套、各种标识牌安全带梯子等各种安全用具。变配电站应配备可用于带电灭火的灭火器材。11)技术资料。变配电站应配有高低压系统图、电缆布线图、设备使用说明书、检修记录、运行记录等技术资料。12)管理制度。应建立并执行各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值班制度、检查维修制度及防火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等规章制度。,五、电气装置安全,(二)主要变配电设备安全电力变压器1)变压器的安装:变压器各部件及本体的固定必须牢固;电气连接必须良好,采用铜铝过度接头;接地必须良好;门均应为防火门等2)变压器的运行:运行中的电流、电压不得超过额定值,门窗、防护网、照明灯应完好、电杆应牢固,不等倾斜等。电力电容器1)电容器的安装:周围不得有腐蚀性气体或蒸汽,安装环境应无易燃易爆危险或强烈震动,电容器应避开阳光直射,受阳光直射的窗玻璃应涂以白色,室内有良好的通风,采取接地措施,有合格的放电装置等。2)电容器的运行:开关、设备、保护电器和放电装置应保持完好。,五、电气装置安全,高压开关1)高压断路器:是高压开关设备中最复杂、最重要的开关设备,有强力灭弧装置,既能在正常情况下接通和分段负荷电流,又能借助继电保护装置在故障情况下切断过载电流和断路电流。2)高压隔离开关:简称刀闸,隔离开关没有专门的灭弧装置,不能用来接通和分断负荷电流,更不能用来切断短路电流,隔离开关主要用来隔断电源,以保证检修和倒闸操作的安全。高压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必须串联使用,由断路器接通和分断电流,由隔离开关隔断电源。3)高压负荷开关:有比较简单的灭弧装置,用来接通和断开负荷电流。,(三)电气线路安全架空线路凡杆距超过25m,利用杆塔敷设的高、低压电力线路都属于架空线路。架空线路的导线与地面、工程设施、建筑物、树木、其他线路之间,以及同一线路的导线与导线之间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电缆线路电缆线路主要由电力电缆、终端接头、中间接头及支撑件组成。电缆进入建筑物、电缆沟、柜处应予以封堵。电力电缆的终端头和中间接头,应保证密封良好,防止受潮,电缆终端头、中间接头的外壳与电缆金属护套及铠装层均应良好接地。,五、电气装置安全,(四)配电柜(箱)分动力配电柜(箱)和照明配电柜(箱)。配电柜(箱)安装:应用不可燃材料制作;触电危险性小的生产场所和办公室,可安装开启式的配电板;触电危险性大或作业环境较差的加工车间、锅炉房等场所,应安装封闭式箱柜。有导电性粉尘或产生易燃易爆气体的危险场所。必须安装密闭式或防爆型的电气设施;配电柜各电气元件、仪表、开关和线路应排列整齐、安装牢固、操作方便,无积尘、水和杂物。保护线连接可靠。落地安装的柜离地面高度应符合要求;柜以外不得有裸带电体外露,装设在表面的电气元件,必须有可靠的屏护。配电柜(箱)运行配电柜(箱)内各电气元件及线路接触良好,连接可靠;无严重发热、烧损现象。门完好,门锁有专人保管。,五、电气装置安全,(五)用电设备和低压电器1、电气设备触电防护分类按照触电防护方式,电气设备分4类:O类,仅依靠基本绝缘来防止触电。I类,除基本绝缘外,还有附加的安全措施。II类,这种设备具有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安全防护措施。III类,依靠特低安全电压供电,以防止触电。2、电气设备外壳防护对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设备的防护、对人体触及内部危险部件的防护、对水进入内部的防护。3、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电动机必须装设短路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并根据需要装设过载保护、断相保护和低电压保护。4、手持式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气设备(是触电事故较多的用电设备)这些工具和设备是在人的掌握之下运行的,人与工具之间的接触电阻小,一旦工具带电,将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容易造成严重后果;这些工具和设备移动性大,电源线容易受拉、磨而损坏,电源线连接处容易脱落而是金属外壳带电,导致触电事故;这些工具和设备没有固定的工位,运行时震动大,可能在恶劣的条件下运行,本身容易损坏而使金属外壳带电,导致触电事故。,五、电气装置安全,移动式电动工具安全使用条件:II类III类设备没有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的要求;I类设备必须采取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措施移动式电动设备的保护零线应与电源线采取同样的保护措施。移动式电动设备的电源插座和插销应有专用的接地插孔和插头。使用I类设备应配用绝缘手套、鞋等安全工具。绝缘电阻合格。一般场所,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II类设备等。5、电焊设备:其危险因素较多,安全要求:为防止触电,电焊工人应当戴帆布手套、穿胶底鞋,在金属容器中工作,应戴头盔、护肘等防止烧伤和射线的防护用品。电焊机采取接地、防雨雪等措施。工作地点下方有可燃物品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移动焊机时必须停电。,6、低压控制电器低压控制电器主要用来接通、断开线路和用来控制电气设备。控制电气一般要求:运行参数符合要求。结构形式与使用的环境条件相适应。绝缘电阻符合要求。正常时不带电的金属部分接地良好。防护完善等。7、低压保护电器主要用来获取、转换和传递信号,并通过其他电器对电路实现控制。,第四节机械电气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熟悉机械电气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掌握防止机械电气火灾事故的措施。电气原因造成火灾事故仅次于一般明火造成的火灾事故,居第二位。一、电气引燃源1.危险温度(1)产生危险温度的原因短路,接触不良,严重过载,铁心过热,散热失效,接地及漏电,机械故障,电压波动太大。,(2)电热器具和照明灯具的危险温度,2.电火花和电弧电火花是电极间的击穿放电,大量电火花汇集起来构成电弧。电火花分为工作火花和事故火花。工作火花指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或正常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火花。事故火花是线路或设备发生故障时出现是电火花。,第四节机械电气防火防爆安全技术,二、危险物质和危险环境爆炸危险物质分为3类。I类:矿井甲烷;II类:爆炸性气体、蒸汽、薄雾;III类:爆炸性粉尘、纤维。危险环境:气体、蒸汽爆炸危险环境,分为0区、指正常运行时连续出现或短时间频繁出现的爆炸性气体、蒸汽或薄雾的区域。1区、指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的爆炸性气体、蒸汽或薄雾的区域。2区;指正常运行时不出现,即使出现也只可能是短时间偶然出现的爆炸性气体、蒸汽或薄雾的区域。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环境,分为10区、指正常运行时连续或长时间或短时间频繁出现爆炸性粉尘、纤维的区域。11区;指正常运行时不出现,仅在不正常运行时短时间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纤维和区域。火灾危险环境,分为21区、22区、23区。分别是有闪点高于危险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悬浮状或堆积状的可燃粉体或纤维和可燃固体存在。,三、防火防爆技术通用防火防爆技术:限制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包括采取密闭作业、防止泄漏、防止可燃物堆积等措施。使用安全装置;包括成分、温度控制装置、阻火器、水封、安全阀、压力表、检测、信号、报警等自动装置。消除点火源;包括控制各种引燃源的措施。惰化和稀释;包括用N2、CO2等代替空气,强化通风等措施。耐燃结构和抗爆结构;包括建筑的耐燃结构、容器和设备的抗暴结构。隔离和间距;包括防油堤、防爆墙等设施及保持防火、防爆间距。泄压。包括容器、厂房的泄压、泄爆设计。,电气防爆:防爆电气设备;隔爆型、增安型、本质安全型、正压型等。危险环境的电气设备选型:应根据电气设备安装环境的类型和等级、电气设备的种类选用防爆型电气设备。防爆电气线路;在爆炸危险环境中,电气线路安装位置的选择、敷设方式的选择、导体材质的选择、连接方法的选择等均因根据环境的危险等级进行。,位置的选择、应当在爆炸危险性较小或距离释放源较远的位置敷设电气线路。敷设方式的选择、爆炸危险环境中电气线路主要有防爆钢管配线和电缆配线。隔离密封。才用非燃性材料严密堵塞。导线材料选择。在爆炸危险环境危险等级1区的范围内,配电线路应采用铜芯导线或电缆,在有剧烈振动处应选用多股铜芯软线或多股铜芯电缆。电气线路的选择。1区和2区的电气线路的中间接头必须在与危险环境相适应的防爆型的接线盒或接头盒内部,1区采用隔爆型接线盒,2区采用增安型接线盒。,第五节安全技术规程、规范与标准,机械安全风险评价的原则(GB/T16856-1997)金属切削机床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GB15760-199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T6067-1985)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GB17120-1997)。剪切机械安全规程(GB6077-1985)。木工机床安全通则(GB12557-2000);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9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90),压力管道安全技术,一、压力管道:1、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的2、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3、输送介质为气体、蒸汽、液化气体、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等于其标准沸点的液体或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液体的。,压力管道安全技术,二、安装安装管道单位应当取得特种设备安装许可,安装单位应当对管道的安装质量负责。管道安装施工前,安装单位应当编制管道安装的工艺文件等,经使用单位批准后方可进行。监督检验机构按规定进行监督检验。,压力管道安全技术,三、压力管道运行安全技术安全管理措施1、压力管道的使用登记压力管道的使用单位应按照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的要求办理使用登记和注册。2、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是安全的管理、使用、检验、维修压力管道的重要依据,凡符合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压力管道,都必须建立技术档案。,压力管道安全技术,3、压力管道管理人员的职责必须由专人管理并履行其职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压力管道的标准、法规、制度;建立、健全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办理使用证、编制规章制度、参与安装验收及试车工作、组织有关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教育及培训等。4、操作人员岗位要求持证上岗,“四懂三会”。懂原理、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会排除故障。5、压力管道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工艺控制指标、压力及温度波动控制范围、岗位操作法、开停车的操作程序和有关注意事项、重大检查的部位和项目、出现的异常现象的处理办法、报告程序和防范措施、停用时的封存和保养方法。,压力管道安全技术,三.压力管道使用安全技术(1)压力管道的日常维护保养技术日常维护保养是保证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基础。(2)压力管道运行检查和监测技术运行初期检查。巡线检查及在线检测。利用现代检测技术进行在线检测,即可利用工业电视系统、声发射检漏技术、红外线成像技术进行不间断监测。末期检查及寿命评估。(3)压力管道事故处理技术制定应急预案,报告事故,协助事故处理。,气体检测安全技术,一、焦炉煤气无色、有臭味的气体,比重为0.40.5,主要成份:H2占57.6%,CH4占25.8%,CO占6.2%,N2占5.8%;燃爆极限(体积)为4.7237.6;自燃点为560。容易发生火灾、爆炸、触电、中毒。一氧化碳属窒息性气体,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心血管和血液系统,高浓度短时间接触可致窒息死亡。急救措施: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畅,输氧,就医。消防措施: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切断起源,若不能立即切断起源,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灭火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气体检测安全技术,二、氧气无色无臭气体。熔点():-218.8,沸点():-183.1,相对密度(水=1):1.14(-183),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43;溶于水、乙醇。主要用途:用于切割、焊接金属,制造医药、燃料、炸药等。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是,有可能发生氧中毒,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眩晕、心动过速继而死亡。燃爆危险:助燃。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进行隔离,避免与可燃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操作处置: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原理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配备相应品种的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三、甲醇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性气味。熔点():-97.8;沸点():64.8;相对密度(水=1):0.79;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11;闪点():11;引燃温度():363;爆炸上限%(V/V):44;爆炸下限%(V/V):5.5;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易发生火灾、爆炸、高温灼烫、中毒,远离火种、热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四、硫化氢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熔点-85.5,沸点-60.4,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19,燃点260无色、爆炸极限4-46%(V/V):溶于水、乙醇。现场急救: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输氧,就医。其他防护:公告中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气体高浓度区作业,须佩戴防护器具,有人监护。,五、苯易燃、有毒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芳香味。爆炸极限%(V/V)1.28%。引燃温度:562。闪点:-11溶解性:微溶于水、可与醇、醚、丙酮、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乙酸等混溶。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高热。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可引起急性中毒并强烈地作用于中枢神经很快引起痉挛;长期接触高浓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引起慢性中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致敏作用,可引起出血性白血病。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主要用途:用作溶剂及合成苯的衍生物,如香料、染料、塑料、医药、炸药、橡胶等。安全措施:远离火种、热源,储于阴凉通风处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储分运用水彻底冲洗身体接触部位,误食者迅速就医灭火: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扑救,用水灭火无效。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有燃烧爆炸危险。,六、氨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臭味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密度为0.771kg/m3,对空气比重为0.5971,沸点33.4,溶点为77,氨不易自燃,(属可燃物质,有明火接触燃烧,发出黄绿色火焰。氨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为13.5-27%)。氨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为13.5-79%。车间空间中氨的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氨极易溶于水,呈碱性,1%的水溶液的PH值为11.7左右,氨属有毒介质,对人的危害主要是对上呼吸道的刺激和腐蚀作用。直接接触高浓度氨时,接触部位可引起碱性化学灼伤,组织呈溶解性坏死。氨还可引起碱性呼吸道深部损伤,发生化学性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气肿。吸入高浓度氨后,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增强,引起痉挛,并可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眼内溅入浓氨可使眼睛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溃烂,晶体混浊,甚至角膜穿孔。对于现场中毒者的急救办法首先应该是立即将中毒者移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对于氨灼伤者立即用清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