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中C等级知识说明(上海会考).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11498667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纲中C等级知识说明(上海会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大纲中C等级知识说明(上海会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大纲中C等级知识说明(上海会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纲中C等级知识说明,一、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平民与贵族长达100多年的斗争,是平民逐渐战胜贵族的结果。经历:BC594年梭伦改革BC508年克里斯梯尼改革是民主政治建立过程中的两个里程碑;BC443429年伯里克利时期是雅典全盛时期。也称为“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进步性:集体领导、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均为先进的政治制度。它有利于调动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局限性:妇女、奴隶、外邦人没有民主权利。,(2010年上海)苏格拉底案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1000多年后,一位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这么不忠于自己呢?”问题:(8分)(1)苏格拉底案发生于雅典的什么时代?(1分)(2)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1分)10岁雅典男童雅典贵妇40岁雅典男性公民奴隶来自波斯的商人(3)通过苏格拉底案,你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6分),答案:(1)答案1:古典时代(或接近的意思)。(1分)古典时代雅典全胜时期(2)答案1:或40岁的雅典男性公民(1分)(3)答案1:从材料中提炼出雅典民主制的本质特征。(6分)苏格拉底最终被判处死刑表明,民主政治可能产生多数人的暴政。苏格拉底一案的审判过程显示,程序公正并不必然表示结果公正。答案2:未结合材料,但能指出雅典民主制的本质特征。(5分)雅典民主制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答案3:能合理运用材料,从两方面作出判断。(3分)好的地方在于,进行了抽签、自愿报名、辨论、两轮投票;不好的地方在于,只有雅典成年男子公民能够参与。雅典民主制度是积极合理的,因为其程序严格规范;同样也存在弊端,因为并非所有人都有权参与。,(2012上海)36题梭伦的大盾(12分),古希腊思想家亚里斯多德在雅典政制一书中对梭伦改革做了如下描述:当梭伦完成上面所书述的宪法时,平民时常来找他,并且为着他的法律而使他感到烦恼。批评这些,问问那些;他既不愿变更法律条文,又不愿居留而受谤,所以旅行埃及,以经商和游览该地为目的。声明十年之内,将不回来,国为也认为他没有义务留下来解释法律,大家应该遵从他所写的法律条款。而这时他的境遇也很不顺适,因为平民期持他制订法律,重新分配一切财产,而贵族则希望他或恢复以前的制度或只是略加变更;但梭伦双方都不讨好。尽管他如果随意护一方,就有成为僭主的可能。他却宁原遭受双方仇视,而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于上述情形,不但大家的看法都一致,而且梭伦自己在诗中也这样说:“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问题:(1)为仰梭伦认为自己可以离开城邦十年不回?(3分)(2)梭伦为何不向平民和贵族任何一方解释法律?(3分)(3)很据材村你认为推动雅典民主政治的因素有哪些?(6分),36(1)水平1:从材料中提取重要的信息,并进行合理解释。因为梭伦认为他留下的法律制度是根本的保障,他个人的去留无关紧要。因为梭伦认为法律至上,个别政治人物的作为改变不了法律制度。水平2: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就事论事。、梭伦认为他没有义务留下来解释法律梭伦对自己制定的法律高度自信梭伦不愿意变更法律其他答案:没有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梭伦离开是为了经商和游览,36(2)水平1:能根据材料做出合理解释因为平民和贵族都有各自的利益,梭伦要保持已制定法律的公正、严肃性。水平2:仅罗列了材料中的相关信息梭伦认为大家应该遵从他所写的法律条款梭伦不愿意偏袒任何一方而成为僭主其他答案:不合理的解释36(3)水平l:能根据材料做出全面的提炼总结贵族与平民利益之间的博弈;良好法制的建立;杰出政治人物的作用。公民守法精神;良好法制的建立;杰出政治人物的作用。水平2:能对材料做出部分的提炼总结其他答案。,二、启蒙运动:“批判君主专制”;宣扬自由平等”,概况: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新一轮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时间:这场运动最初兴起于17世纪的英国,18世纪后发展到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其中以法国的启蒙运动声势最大,影响最深远。代表人物:英国思想家有霍布斯、洛克等,法国思想家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狄德罗等。,发生的原因: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也为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主要观点:一批先进的思想家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高举理性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和中世纪宗教神学,主张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批判君主专制:在君主专制体制下,国王把自己看成是国家的化身和象征,他的一切权力来自上帝,不受任何制约。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曾宣称“联即国家”。但是,启蒙思想家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理论人手,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提出天赋人权和自然权利学说,认为人人都有追求生存、自由和幸福的自然权利,专制统治则侵犯了每一个人都应当享有的这些权利。,在构建理想的社会制度问题上,启蒙思想家们的观点不尽相同。伏尔泰主张建立英国式的“开明君主制”,认为“仁慈的国王是上天给予大地的最好的礼物”,通过国王的改革就可以过渡到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主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卢梭则推崇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共和国,主张全体公民参与立法。,宣扬自由和平等:针对封建专制下人们受奴役的状况,启蒙思想家从“天赋人权”理论出发,宣扬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自由是源于自己独立意志的一种行为,包括经济活动的自由和思想、言论与出版自由,但要“受法律支配”。启蒙思想家们也积极倡导平等,认为没有平等,自由便不能存在,两者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平等意味着独立和不受奴役,是一种天然的权利,在社会状态下,人们在法律规定上都是平等的,现实社会中的不平等来源于私有财产和国家权力。,意义:17一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从各个方面向封建势力发起猛烈冲击,传播进步思想,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即将到来的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根据,进行了舆论动员,也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2012上海)40伏尔泰眼中的中国(25分),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都认为到处看到的是专制制度。这些人从表面现象判断一切:看到一些人跪拜,便认为他们是奴隶,而接受人们跪拜的那个人必定是15亿人生命财产的绝对主宰,他一人的旨意便是法律。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中国人最深刻了解、最精心培育、最致力完善的东西是道德和法律。儿女孝敬父亲是国家的基础。在中国,父权从来没有削弱。一省一县的文官被称为父母官,而帝王则是一国的君父。这种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把这个幅员广大的国家组成一个大家庭。,他们的孔子不创新说,不立新礼;他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吏。我们有时不恰当地【把他的学说】称为“儒教”,其实他并没有宗教,他的宗教就是所有皇帝和大臣的宗教,就是先贤的宗教。孔子只是以道德谆谆告诫人,而不宣扬什么奥义。世界上曾有过的最幸福、最可敬的时代,就是奉行孔子的律法的时代。节选自伏尔泰风俗论问题:(1)伏尔泰对中国文明的描绘主要以什么时代为依据?说明判断的理由。(4分)(2)根据材料,概述伏尔泰笔下的中国形象。(6分)(3)你如何评价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15分),(3)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评分项一:观点水平l:能够将伏尔泰作为文化解读的对象提出观点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是对文化他者的一种理想化诠释,是其将自身的理想与信念投射于他者的结果。水平2:能够跳出文本,将文本的内容与社会背景联系起来提出观点。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是基于当时法国现实问题的思考水平3:就文本本身的内容提出观点伏尔泰对中国的描绘有夸大和误解的成分水平4:无观点或观点与情景无关伏尔泰主张建立开明君主制,反对教会权威。,评分项二:史实水平1:能提取文本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将其与文本解读者所处的背景、立场等史实建立联系。水平2:能从本文中提取直接与间接的信息水平3:能从文本中提取直接的信息水平4:没有使用文本信息评分项三:论述水平l:能够进行由表及里的论述水平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水平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水平4:回避问题评分项四:组织水平1:叙述成结构水平2:叙述连贯通顺水平3:仅能罗列史实注:有观点而无史实者,不给分。,三、英国工业革命后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积极影响:从农业社会嬗变为工业社会,社会面貌焕然一新。生产方式:工厂、机器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断缩小,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比重则不断扩大。阶级结构: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逐渐形成,并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成为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家庭结构:家庭规模缩小城乡结构:人口结构:4生活方式:城市化掀起。城市化带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家庭规模日渐缩小,生活内容日益丰富,教育逐步普及,生活质量总体得到提高。5.思想观念6.教育:,工业化的负面影响:,污染城市问题(城市的发展又带来了与农业时代不同的贫困、环境污染、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资源、市场、资金的竞争可持续发展思想道德问题冲突与战争问题,(2011年)上海:工业年代,材料一: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材料二:英、美、中,印四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材料三:黄君(黄佐卿)于光绪七年(1881年)建丝厂于沪上。丝车仅一百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惟是时女工都无充分训练,工作不良,丝质随劣;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兜售,输运需时,周转为难。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资本损耗殆尽。光绪十三年后,丝厂事业逐渐发达,丝车自一百部增至九百部。后法国绸商渐知中国除土丝外,亦有机制厂丝可供应用,乃相率电请驻沪洋商就近采办。此项办法始自光绪十九年,迄今三十余年,未尝变更也。问题:(27分)(1)材料一体现了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什么特点?(2分)(2)你能从材料二中提取到哪些信息?(6分)(3)材料三中的丝厂经历了怎样的变迁?(4分)(4)基于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两次工业革命影响的看法。(15分),答案:1.能在数据之间建立起两组关联,并描述其特征。(6分)19世纪30年代前中印产品在世界中所占份额高于英国,到20世纪初已落后于英国20世纪初英美产品在世界中所占的份额超过中印,美国在20世纪初超越英国2.(略)3.从材料中找到两个变化。(4分)工厂规模逐渐扩大;产品对外销路逐渐畅通。丝车数量从100部增至900部;从兜售到采办。4.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材料进行论述。(1315分)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抽象视角,如工业革命与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四、雅尔塔体制,形成原因:,二战中主要国家之间的实力消长的变化,英法两国实力下降、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崩溃。二战中,美国与苏联势力相对突出,大国强权政治显现。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盟。二战后期,对法西斯主义国家的处置。二战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对抗升级。,形成过程:雅尔塔体制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苏等国陆续召开一系列大国会议,围绕战争进程与战后世界安排问题展开了协商和争论。雅尔塔会议召开: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南部城市雅尔塔会晤,雅尔塔会议内容:会议着重讨论欧洲领土变动、成立联合国、远东事务安排等问题。会议确定了联合国的组织章程,决定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美、英两国为争取苏联对日宣战,要求波兰领土西移,并满足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势力划分要求。,产生影响:雅尔塔会议的决定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人们通常把该时期大国围绕战后世界安排问题所达成的一系列协议称为“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实行共处与合作,但是它沿用强权政治的惯例,承认并划分大国的势力范围,为满足大国的利益而损害了相关国家的权益。,国际格局的演变:,逐步形成西欧主导的世界格局(15001914)美日崛起对西欧主导世界的冲击(一战前)一战后西欧的衰弱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181939)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与瓦解(19451990),两极体制下的世界局势:,两极体制与冷战两极体制与大国关系重组两极体制与非殖民化浪潮两极体制与中国历史的演变,五南京条约的影响,战争:1840年6月,英军到达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签约:1842年6月,南京下关,签订南京条约。内容: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洋银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此后的百年间,在列强的威逼之下,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迭遭破坏,一步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苦难深渊。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化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从此,反帝反封建就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的历史进人了民族民主革命时期。,五口通商与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也属于鸦片战争或南京条约所产生的影响):鸦片战争之后,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地作为第一批通商口岸对外开放。凭借从不平等条约中获取的政治、经济特权,列强除了继续向中国走私鸦片之外,还争相通过通商口岸对华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思想文化领域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一些有识之士继承并发展了明清之际讲求“经世致用”的传统,注重研究世界大势和社会现实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他们的思想和主张,代表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新思潮。1842年,魏源编著海国图志一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一主张,是鸦片战争时期强国御侮的时代强音,也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先声。自此,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逐渐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主潮。,(2012上海)38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试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12分),史实水平l:能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19世纪是西方向全球进行殖民扩张的年代,殖民势力已经渗透到亚洲。在西方国家中,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了争夺原料产地和市场,亟需打开中国的大门。此时的中国,在经历了康乾盛世的繁荣之后逐渐走向衰落,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西方主导的国际关系秩序与中国的朝贡体系产生了剧烈冲突。围绕着鸦片贸易,中英矛盾不断升级。可见,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及全球的扩张,体现了近代工业文明与传统农业文明的碰撞,在这样的大势下,鸦片战争无可避免地爆发了。水平2:仅运用与问题缺乏关联度的边缘知识进行回答。中英贸易冲突、林则徐禁烟等具体内容。其他答案组织水平l:叙述成结构水平2:叙述较连贯水平3:罗列史实,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答案: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渐进的变化:社会性质: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屡遭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结构: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促进了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社会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这两对矛盾成为中国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尤其是前者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从此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历史分期:中国的历史由此进人了民族民主革命的近代历史时期。社会思潮:一些有识之士为了强国御侮,主张学习西方,变革社会。综上所述,可以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六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孙中山与兴中会:孙中山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早在1894年秋,他就在檀香山创立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1895年,兴中会准备在广州起义,因事机不密而流产,孙中山被迫流亡海外。此后,他辗转于日本、檀香山以及美国、欧洲各地,继续宣传革命,发展革命力量。同盟会成立1905年,孙中山从欧洲来到日本,倡议成立中国同盟会,得到黄兴、宋教仁等人的赞同。8月,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会上,推举孙中山为总理。三民主义:同盟会的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不久,同盟会又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孙中山在该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同盟会成立及其三民主义的意义:同盟会的成立,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中心。同盟会所确定的“三民主义”纲领是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最完整、最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以同盟会成立为标志,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进人了新阶段。,武昌起义: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积极开展各项革命活动。1911年,湖北革命党人准备在武昌发动起义。10日晚,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率先发难,其他各营纷纷响应。次日,起义军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接着,起义军控制了武汉三镇,起义取得胜利。因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1月l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同时成立临时参议院。孙中山颁布了由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清帝退位、孙中山解职与袁世凯获取政权: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就这样落人了袁世凯之手。,辛亥革命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创建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但是,辛亥革命以同旧势力的妥协而告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贫穷、落后、分裂、动荡、混乱的苦难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最终又失败了。辛亥革命的失败,给中国先进分子以巨大的刺激和深刻的启发,使他们觉悟到必须另谋新的救国救民之路。,38辛亥革命写历史小论文,列提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某同学在阅读课文及相关史料后,拟了一份有关辛亥革命的小论文提纲,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11分),(标题)辛亥革命:(一)1以近代西方的政体模式取代旧王朝1)推翻清朝帝制2)21)改称谓2)废跪拜礼仪(二)1新体制由旧政权中的当权人物所掌控l)2)地方军队主要控制在晚清新军将领手中21)南京临时政府没有废除不平等条约2)南京临时政府没有解决土地问题,妇女与教育(12分),材料二:1914年,教育总长汤化龙发表他对当时女子教育的看法:“民国以来,颇有一派人士宣导一种新说,主张开放女子之界限,其结果致使幽娴女子提倡种种议论,或主张男女同权,或宣导女子参政。盖谓该校在今日,不但毫无利益,而反有巨害。”问题:基于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国初年社会的认识。,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内容:全会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两个凡是”,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使党的工作结束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全会的改革开放决策,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关于大纲中B等级的说明1汉穆拉比法典的特点和历史价值2种姓制度3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4等级君主制5商朝的历史是信史6社会大变革7百家争鸣8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9秦短命而亡的原因10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1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12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及影响13科举制14文官体制15行省制度16内阁制度17军机处的设立18从海禁到闭关19早期西学东渐的意义,20君主专制21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2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23宗教改革的意义24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5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26合众国宪法与联邦制度的确立27人权宣言28工业革命的孕育29现代工厂制度30南北战争31德意志的统一32废除农奴制33明治维新34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35华盛顿会与议华盛顿体系36十月革命的意义37.危机的影响38国家调控经济39社会保障措施40联合国,41马歇尔计划和莫洛托夫计划42北约和华约43西欧一体化的意义4419世纪40年代以前的中国与世界45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46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47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影响48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49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50同盟会的成立及意义51五四运动52遵义会议的内容及意义5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54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55共同纲领5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5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8对外开放与经济特区的建立59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