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交换技术》PPT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1498609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7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TM交换技术》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ATM交换技术》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ATM交换技术》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五、ATM交换技术,2,主要内容,ATM与B-ISDN的产生与发展ATM基本原理ATM交换技术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3,1)B-ISDN的提出通信网的发展N-ISDN的局限性:(1)窄带ISDN的信息传输速率有限。(2)窄带ISDN是在数字电话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网络内部的交换是基于64kbit/s的电路交换方式,而电路交换方式对技术发展的适应性较差。(3)窄带ISDN虽然也综合了分组交换业务,但是这种综合仅在用户网络接口上实现。B-ISDN的提出:能够提供具有更高传输速率的传输信道;更先进的传送模式,能够适应全部现有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业务。,1、ATM与B-ISDN的产生与发展,4,2)B-ISDN网对传送模式的要求对信息的损伤要小具有时间透明性(信息传送的时延和时延抖动要小)具有语义透明性(由传送引起的信息丢失和差错要小)能灵活地支持各种业务具有高速传送信息的能力,1、ATM与B-ISDN的产生与发展,5,3)ATM与B-ISDN的产生和发展1983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TurnerJ.等人提出了快速分组交换(FPSFastPacketSwitching)原理,研制了原型机。同年,法国CoudreuseJ.P.提出了ATD交换概念,并在法国电信研究中心(CNET)研制了演示模型。FPS和ATD概念提出以后,很多设备制造公司、邮电管理部门和标准化组织表示了强烈的兴趣,进行了深入的研究。80年代中期,CCITT也开始了这种新的传送模式的研究。1988年,CCITT18研究组决定采用固定长度的信元,定名为ATM,并认定B-ISDN将基于ATM技术。1990年,CCITT18研究组制定了关于ATM的一系列建议,并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地深入和完善。,1、ATM与B-ISDN的产生与发展,6,1994年投入运营的美国北卡罗来纳信息高速公路,是美国第一个在州的范围内的公用ATM宽带网。在欧洲由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发起的泛欧ATM宽带试验网,于1994年11月开始运行,后来扩大到欧洲的十多个国家,是覆盖面较广的ATM试验网在亚洲的日本NTT与邮政省、香港电讯、新加坡电信、韩国电信、泰国的亚洲电信以及中国的广东、北京和上海电信管理局也进行过以ATM为基础的宽带网试验。试验的业务平台有基于TCPIP的宽带数据、VOD、会议电视。试验的应用系统大致有家庭购物、远程医疗、远程教学等。,1、ATM与B-ISDN的产生与发展,7,4)公用网的ATM交换系统公用网ATM骨干交换系统必须具有高吞吐量和可扩展性,吞吐量通常为40160G。应能支持各种接口、业务和连接类型,并具有保证服务质量(Qos)的业务流控制功能。富士通FETEX-150、爱立信的AXD301、西门子的MainStreetXpress、AT&T的GlobeView2000、阿尔卡特的1000AX、北电的MagellanConcorde等。,1、ATM与B-ISDN的产生与发展,8,5)研究热点ATM交换结构ATM网的业务流控制话音通过ATM(VOA)IP与ATM的融合ATM与智能网(IN)的结合光ATM交换,1、ATM与B-ISDN的产生与发展,9,2、ATM基本原理,ATM信元及其结构异步时分复用技术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ATM标准化协议,10,2.1ATM信元及其结构,1)信元结构:信元由5字节信头和48字节信息段(净荷)组成。,发送次序,87654321比特,156.53,发送次序,信头(5字节),信息段(48字节),11,2)UNI的信头结构:GFC(GenericFlowControl):一般流量控制字段(4个比特)及相应的GFC功能用于接入的流量控制。由于B-ISDN的UNI接入的终端数量可以很多,需要控制流向网络的流量,以避免网络的短期过载。,GFC,比特87654321,VPI,VPI,VCI,VCI,VCI,PT,HEC,CLP,12345,2.1ATM信元及其结构,12,VPI/VCI(VirtualPathIdentifier/VirtualChannelIdentifier):选路信息。PT(PayloadType):有3个比特,表示净荷类型,区分是用户数据信元还是其他信元类型CLP(CellLossPriority):表示信元丢失优先级,只有一个比特,CLP=0,表示高优先级;CLP=1,表示低优先级,若遇到拥塞要丢弃信元时,CLP=1的信元将首先丢弃。HEC(HeadErrorControl):为1个字节,用于信头差错控制。,2.1ATM信元及其结构,13,3)NNI的信头结构:NNI信头不需要GFC字段,从而使VPI扩展为12比特。,2.1ATM信元及其结构,14,2.2异步时分复用技术,STD(SynchronousTimeDivision):通过时间位置来区别每一个逻辑信道ATD(AsynchronousTimeDivision):通过标记来区别每一个逻辑信道,15,1)虚通道与虚信道:ATM传输通道可分割成若干个逻辑子信道,为便于应用和管理,逻辑子信道可按两个等级来划分:虚通道(VP-VirtualPath)虚信道(VC-VirtualChannel),2.3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16,2.3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向北京方向(用VPI=1标识)的3个通信,两个是数据通信,一个是电话通信(分别用VCI=4、5、6标识)向广州方向(用VPI=2标识)的2个通信,一个是视频通信,一个是电话通信(分别用VCI=5、6标识),17,2)VPC(虚通道连接)和VCC(虚信道连接)VCC(VirtualChannelConnection)是VCC端点之间的VC级端到端的连接,由多条VC链路串接而成,VCI(虚信道标识)用来识别一条VC。VPC(VirtualPathConnection)是VPC端点之间的VP级端到端的连接,由多条VP链路串接而成,VPI(虚通道标识)用来识别一条VP。VCC端点(VCCEndpoint)是VCC的起点和终点,是ATM层及其上层交换信元净荷的地方,也就是信息产生的源点和被传送的目的点。VPC端点(VPCendpoint)是VPC的起点和终点,是VCI产生,变换或终止的地方。,2.3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18,虚信道连接(VCC),虚通道连接(VPC),VC链路,VC链路,VC链路,VCIX,VCIy,VCIZ,VP链路,VP链路,VP链路,VPIX,VPIy,VPIZ,2.3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19,3)VP交换和VC交换VP交换是指仅变换VPI值而不改变VCI值的交换,即只进行虚通道的交换,虚通道里面的虚信道并不进行交换。,2.3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20,VC交换是指VPI值与VCI值都要进行改变的交换。因为虚信道是按照虚通道来划分的,当虚信道交换时,其所属的虚通道也要进行交换,即虚通道和虚信道都要进行交换。,2.3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21,2.3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ATM连接的建立过程。在源ATM端点与目的ATM端点进行通信前的连接建立过程,实际上就是在这两个端点间的各段传输通道上,找寻空闲VC链路和VP链路,分配VCI与VPI,建立相应VCC与VPC的过程,,22,ATM虚连接建立的方式有两种方式:永久虚连接(PVC:PermanentVirtualConnection)交换虚连接(SVC:SwitchingVirtualConnection)PVC是由管理面控制建立的永久和半永久连接,用户在传送信息前不需要建立过程。SVC是由信令控制建立的连接,用户在传送信息前要建立连接,信息传送完毕则拆除虚连接。VPC和VCC都可有PVC和SVC的虚连接。,2.3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23,2.4ATM协议参考模型,物理层,ATM层,ATM适配层,高层,高层,控制面,用户面,管理面,面管理,层管理,24,B-ISDN协议参考模型由3个平面组成:用户面、控制面、管理面用户面(UserPlane):负责用户信息的传送,采用分层结构。控制面(ControlPlane):提供呼叫和连接的控制功能,主要涉及信令功能,也采用分层结构。管理面(ManagementPlane):提供面管理与层管理两种管理功能。面管理实现与整个系统有关的管理功能,并完成各个面之间的协调功能;层管理实现网络资源与协议参数的管理,并处理各层中的操作与维护(OAM)信息流,面管理不分层,层管理是分层的。B-ISDN协议参考模型的分层结构含有4层,从下到上为:物理层、ATM层、ATM适配层(AAL:ATMAdaptationLayer)和高层。,2.4ATM协议参考模型,25,一般流量控制、信头产生/提取信元VPI/VCI翻译、信元复用和分路,信元速率解耦、HEC产生/验证信元定界、传输帧适配传输帧产生/恢复,AAL,CS,SAR,ATM层,TC,PMD,比特定时、物理媒体,汇聚,分段与重组,物理层,2.4ATM协议参考模型,26,物理层:负责通过物理媒体正确、有效地传送信元。它可划分为个子层:物理媒体相关子层(PMD:PhysicalMediumDependentSublayer)传输汇聚子层(TC:TransmissionConvergenceSublayer)物理媒体相关子层(PMD)的功能:提供与传输媒体有关的机械和电气接口,正确地发送和接收数据比特,负责线路编码、比特定时等功能。传输汇聚子层(TC)的功能:传输帧的产生/恢复与适配在发送端要将信元流封装成适合传输系统要求的帧结构送到PMD子层,在接收端则将PMD子层送来的比特流(传输帧)恢复成信元流;并在信元流与传输帧转换时完成格式的适配。,2.4ATM协议参考模型,27,信头差错控制(HEC:HeaderErrorControl)信元的信头中含有控制选路及其他的重要信息,必须对信头信息进行差错控制。为此,对信头前个字节作循环冗余校验(CRC)。在发送端是按CRC算法生成字节的HEC码,在接收端按同样算法进行检验。信元定界和扰码信元定界(Celldelineation)是用一定的方法来识别信元的边界。为防止信元的信息段出现伪HEC码而影响正确的定界,可对信息段进行扰码(scrambling)操作,在接收端再以相反的操作进行解扰(descrambling)。信元速率去耦为了使ATM层传送信元的速率不受传输媒体速率的影响,可以在发送端物理层插入空闲信元(idlecell),以将ATM层信元流的速率适配成传输媒体的速率。在接收端,通过特定的预分配信头值,可以识别出空闲信元予以丢弃,并不送往ATM层。,2.4ATM协议参考模型,28,ATM层:ATM层的主要功能是负责信元的交换、选路和复用。具体为:信元的复用与交换服务质量保证实现净荷类型有关的功能一般流量控制,2.4ATM协议参考模型,29,AAL:1)AAL的功能:主要功能是将高层业务信息或信令信息适配成ATM信元流。它是ATM层与高层应用(包括用户面、控制面和管理面)之间的适配层,并支持高层与ATM层之间的适配:将高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映射到ATM信元的信息段或反之。AAL实体与对等层的AAL实体之间要交换信息,以实现AAL的功能。2)AAL的业务分类:AAL的功能和规程与业务有关,不同的业务需要不同的AAL规程。为了减少AAL规程的数量,将业务按照以下个特性进行分类:源与终点之间的定时关系:需要或不需要;比特率:固定或可变;连接方式:面向连接或无连接。,2.4ATM协议参考模型,30,业务特性,源与终点之间的定时关系,比特率,类别,A类,B类,C类,D类,连接方式,需要,不需要,固定,可变,面向连接,无连接,ATM适配层,AAL1,AAL2,AAL5AAL3/4,AAL3/4,2.4ATM协议参考模型,31,3)AAL的基本结构:AAL的功能可以分为两个逻辑子层:汇聚子层(CS:ConvergenceSublayer)汇聚子层的主要功能是在AAL业务接入点(SAP)对高层提供AAL的服务,其具体功能与业务类型有关。分段和重组子层(SAR:SegmentationAndReassembly)分段和重组子层可简称为拆装子层,其主要功能是将高层信息进行分割,以适合于装入ATM信元的信息段,或者反之。不同的CS和SAR的组合,可得到不同的业务适配功能。按照不同业务类型的需要,CS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子层。,2.4ATM协议参考模型,32,)AAL类型:为了适应不同业务类型的需要,ITU-T定义了类AAL:AAL1、AAL2、AAL3/4、AAL5。AAL1规程用于支持类业务。AAL2规程用于支持类业务,适用于时延敏感的低速、可变长度的短分组的传送。AAL3与AAL4原来是分开的,后来合并为一类:AAL3/4,用来支持C/D两类业务,即包括面向连接与无连接的数据业务。AAL5可以看成是简化的AAL3/4,用来支持面向连接的C类业务(如帧中继),传送大的数据分组时效率较高,ATM网络信令也采用AAL5。高层:则相当于各种业务的应用层或信令的高层处理。,2.4ATM协议参考模型,33,3、ATM交换技术,ATM交换的基本原理ATM交换系统的基本结构ATM交换结构,34,对ATM交换的要求,ATM网络必须能够传送各种各样的信息,信元的速率可以从几kbits到几百Mbits,有的为恒定比特率,有的为可变比特率,并且不同业务对语义透明性(信元丢失、误比特率)和时间透明性(时延、时延抖动)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为了适合所有的业务,ATM交换必须满足以下要求:,三、ATM交换网络,信息速率首先,ATM交换机必须能够交换多种信息速率的业务;其次ATM交换机所能处理的峰值业务速率应能达到15OMbits(或620Mbits)。在交换机内部可以采用并行线的方法,降低内部操作的速率,或多条150Mbits的输入线被复用到一条链路上,从而产生更高的内部操作速率(可达Gbits)。,35,对ATM交换的要求(续),三、ATM交换网络,能够提供广播多播通信:将同一信号源的信号传送到多个或所有的目的地,因此要求ATM交换网络具有可“拷贝”(Copy)的功能。连接阻塞对ATM交换机构,即使不发生多条入线同时要去往同一出线,也会因内部资源不足而发生内部阻塞。内部阻塞的概率取决于交换机构的结构、配置和交换方式,设计时应使内部阻塞概率尽量地减小。,36,信元丢失信元误插率在交换机构内部,当排队的信元数超出队更的长度时,便产生信元丢失。信元丢失的概率必须被保持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以保证较高的语义透明性,典型值为10-810-11。在交换机构内部也可能会由于错选路由而导致ATM信元误插,信元误插的概率典型地要比信元丢失率小1000倍。交换时延和抖动典型地,ATM交换时延为101000s,抖动应小于几百微秒。,对ATM交换的要求(续),三、ATM交换网络,37,对ATM交换的要求(续),三、ATM交换网络,吞吐量(Throughput)ATM交换机的吞吐量被定义为交换端口数N与端口速率V的乘积,例如一个88的每端口155.520Mbits的ATM交换机具有约1.2Gbits的吞吐量。用户将根据其应用规模和具体应用要求选用具有不同吞吐量的交换机。,38,3.1ATM交换的基本原理,ATM交换是指ATM信元从输入端的逻辑信道到输出端的逻辑信道的消息传递。输出信道的确定是根据连接建立信令的要求在众多的输出信道中进行选择来完成的。ATM逻辑信道具有两个特征:物理端口(线路)编号VP与VC标识符为了提供交换功能,输入物理端口必须与输出物理端口相关联;输入VPI/VCI与输出的VPI/VCI相关。ATM交换系统执行三种基本功能:信头翻译、路由选择和排队,39,X,Y,Z,S,X,X,Y,S,K,K,N,G,M,G,I,L,I1I2IN,O1O2Oq,信头/链路翻译表,.,输出信头,.,.,ATM交换的基本原理,输入链路,输入链路,时隙,时隙,XYZ,O1OqO2,I1,KML,NIG,XYS,O1O2Oq,In,.,输入信头,3.1ATM交换的基本原理,40,信头变换:信头变换主要是指VPI/VCI值的变换,即入VPI/VCI变换为出VPI/VCI。VPI/VCI的变换体现了信元交换的重要概念,意味着入线上某逻辑信道中的信息被传送到出线上的另一逻辑信道中去。为了实现信头变换,应建立翻译表。选路:选路表示任一入线的信息可被交换到任一出线,具有空间交换的特征。信头变换加上选路功能,才能实现ATM交换结构的交换功能。这也就是说,在翻译表中从入线的VPI/VCI应能查到出线号码以及新的VPI/VCI值。这些是在连接建立阶段写入的。排队:由于是统计复用的异步时分交换,在连接建立后的传送信息阶段,经常会发生在同一时刻有多个信元争抢公用资源的情况,例如争抢出线或交换结构中的内部链路。因此,ATM交换系统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缓冲器,实现排队功能,以免在发生资源争抢时丢失信元。,3.1ATM交换的基本原理,41,ATM交换结构,接口单元,接口单元,接口单元,接口单元,处理机控制部分,ATM交换系统基本结构,控制子系统,信元传送子系统,3.2ATM交换系统的基本结构,42,3.2ATM交换系统的基本结构,信元传送子系统ATM交换结构:交换结构实现交换连接功能,具体说来就是信头变换、选路和排队的功能,用户信息、信令消息和处理机之间的的控制信息都可通过交换结构来交换。控制子系统:主要是由处理机系统及各种控制软件组成,其中主要包括呼叫控制软件与操作管理维护(OAM)软件。呼叫控制软件主要完成呼叫连接的建立和拆除,包括寻址、选路、交换网络的控制等功能,含UNI和NNI接口的信令处理。OAM软件主要完成对交换系统的操作维护,具体包括配置管理、计费管理、性能统计、故障处理等功能。,43,信元传送子系统接口设备:一般由接口电路和信元集中级或信元复用器组成。1)输入侧:接收输入信元,输入侧接口设备的主要功能为:物理层功能:光电信号的转换与同步(若采用SDH/SONET物理接口)数字比特流的恢复信元定界和差错控制信元速率解耦(丢弃空闲信元)净荷的解扰,3.2ATM交换系统的基本结构,44,ATM层主要功能:VPI/VCI值的有效性检查及翻译信头差错检查输出端口的确定区分信令信元、用户信元和OAM信元并作相应的处理,3.2ATM交换系统的基本结构,45,2)输出侧:执行与输入侧相反的功能,输出侧比输入侧较为简单,主要功能是为ATM信元流的物理传输作准备。其主要功能包括:HEC域的产生并装入信头信令信元、OAM信元和用户信元流的混和输出信元速率匹配(加入空闲信元)传输帧的形成光电信号转换,3.2ATM交换系统的基本结构,46,ATM交换结构,时分,空分,共享存储器,共享媒体,单通路,多通路,总线型,环型,基于crossbar,基于banyan,扩展banyan,复份banyan,Benes,Clos,缓冲型,无缓冲型,矩阵型,全互连型,1)ATM交换结构类型,3.3ATM交换结构,47,共享存储器:存储器为所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共用,从各个输入到达的信元通过复用器被复用成单一的输入信元流而写入共享存储器,在存储器内部划分为若干个队列,每个队列对应于一个输出端口,在写入时,应按照各个信元的目的端口写入相应的队列,在写入的同时,按顺序从各个输出队列读出队首的信元而形成输出的信元流,经分路后传送到各个输出端口。,存储器,复用,分路,12N,12N,共享存储器结构,3.3ATM交换结构,48,共享媒体:与共享存储器结构相似,共享媒体结构也是将所有输入线上到达的信元同步地复用到公共的传送媒体上(总线或环)。,FIFO,FIFO,FIFO,AF,AF,AF,1,2,N,1,2,N,TD-BUS,TD-BUS:时分总线AF:地址过滤器FIFO:先进先出存储器,共享总线结构,3.3ATM交换结构,49,基于crossbar的交换结构(见第二章交换网络相关内容)基于banyan的交换结构(见第二章交换网络相关内容)多通路交换结构(见第二章交换网络相关内容),3.3ATM交换结构,50,2)ATM交换结构的缓冲策略:缓冲策略或称为排队策略,是ATM交换结构设计中的重要问题,它分为外部缓冲方式和内部缓冲方式:外部缓冲:外部缓冲是指缓冲器不是设置在交换结构的内部,而是设置在交换结构的外部。外部缓冲主要有输入缓冲、输出缓冲、输入与输出缓冲、环回缓冲等四种方式。1)输入缓冲:输入缓冲是在交换结构的每条入线上设置缓冲器,通常遵循FIFO(先进先出)排队规则,3.3ATM交换结构,交换结构,1N,1N,输入缓冲,51,排头阻塞现象输入缓冲方式存在排头阻塞现象,从而使得吞吐率降低。所谓排头阻塞现象,是指在发生出线竞争时,排列在竞争中失败的信元(处于排头位置)之后的去向空闲出线的信元也不能传送的现象。减少FIFO阻塞现象,提高吞吐率的方法输入缓冲器采用FIRO规则:排头阻塞现象阻塞是由于FIFO规则引起,为此可采用按序进入随机取出(FIRO:FirstInRandomOut)的服务规则。当某个输入队列的排头信元在出线竞争中失败,可以依次再取出排列在其后的信元参与对其他输出端口的竞争。多重输入缓冲方式:多重输入缓冲方式是在每条入线设置多个FIFO队列,每个队列对应于1个输出端口。,3.3ATM交换结构,52,交换结构,1N,1N,1N,多重输入缓冲方式,3.3ATM交换结构,53,2)输出缓冲:输出缓冲是在每条出线上设置缓冲器。为了解决出线竞争,一个理想的采用输出缓冲的无阻塞交换结构最好使得每个出端能够同时接收所有入端发来的信元。这就是说,当入线数为N,考虑到最不利情况,每个出端在一个时隙中最多应可接收N个信元。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提高处理速度和存储器的访问速度,于是引入了加速因子的概念。加速因子等于N时,完全消除了出线竞争,但对速率的要求较高。输出缓冲方式不存在排头阻塞现象,在合适的加速因子取值下,可以得到高吞吐率和良好的性能。,3.3ATM交换结构,交换结构,1N,1N,输出缓冲,54,交换结构,1N,输入与输出缓冲,1N,3.3ATM交换结构,3)输入与输出缓冲:,55,4)环回缓冲:环回缓冲是使竞争中失败的信元能通过环回缓冲器回送到入端,再与新到来的信元一起进行下一轮的竞争。环回缓冲的交换结构可以具有较高的吞吐率和较低的信元丢失率,但交换结构要增加用于环回的端口,环回还会使得属于同一虚连接的信元失序,时延也较大。,3.3ATM交换结构,交换结构,1N,环回缓冲,1N,56,内部缓冲:内部缓冲是将缓冲器设置在交换结构的内部。采用内部缓冲的多级有阻塞网络可以减少信元丢失,但是也有两个主要缺点:一个是增加了信元的时延和时延抖动;另一个是对于多通路网络,如果属于同一虚连接的信元在交换结构选用不同的通路(内部无连接选路),则会发生信元失序现象。多级有阻塞结构中交换单元的缓冲方式有:输入缓冲、输出缓冲、交叉点缓冲和共享缓冲等方式。,输入缓冲,输出缓冲,3.3ATM交换结构,57,交叉点缓冲,共享缓冲,3)ATM交换结构的选路方法在每个信元到来时,如何引导信元通过交换结构而正确地传送到所需的出端,属于选路控制功能。在有内部阻塞的多级互联网络中,选路控制有两种方法:自选路由和表格控制选路。,3.3ATM交换结构,58,自选路由(selfrouting)是在每个到来的信元在进入交换网络之前加上选路标签,然后交换网络会自动根据这些选路标签的信息来选择路由,自选路由选路方法的路由信息(翻译表)一般放在交换网络每个输入端口处。,3.3ATM交换结构,59,3.3ATM交换结构,表格控制选路(table-controlrouting)的路由信息一般放在各个交换单元(SE)内部,各个SE按照自己的翻译表中的信息来完成选路。,60,4、B-ISDN,61,作业(1),有一个N*Q的ATM交换结构,当发生出线竞争时,可采用FIFO的缓冲机制,试根据ATM交换原理,参照下图的信元流和翻译表,画出输出的信元流。,62,X,Y,Z,Z,S,Y,Z,S,I1I2IN,O1O2Oq,信头/链路翻译表,.,输出信头,.,.,输入链路,输入链路,时隙,时隙,XYZS,O1OqO2O2,I1,KMLR,NIGT,XYSZ,O1O2OqO2,In,输入信头,作业(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