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1单元复习.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11494312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三第1单元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历史必修三第1单元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历史必修三第1单元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主流思想是什么?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第1课,第2课,第3、4课,单元解读,中国古代的主要朝代:,夏,封建社会,儒家思想的发展线索:先秦产生和初步发展;秦朝沉重打击;汉朝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新发展,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课标要求:,(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百家争鸣形成的重要意义;(2)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的形成。,提供了人才基础和舆论阵地。,提供了阶级基础。,1、概念解析: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思想文化自由活跃的局面。,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争鸣”指当时代表社会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2、形成原因结合必修一、二所学知识,【考点解读】,经济:,政治:,阶级:,文化:,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发展。,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私学兴起,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景象,这种景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思想比较活跃,善于思考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社会大变革,为百家争鸣局面出现提供条件C.周王室衰微,对思想控制不力D.封建政府大力提倡,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社会转型,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有一次,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到一位妇女在坟边痛哭。询问之后才知道,她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老虎害死了。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早些离开,妇女回答:因为这里没有苛政。孔子十分感慨,要弟子记住:“苛政猛于虎也!”,话说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瓦,急忙问“伤人没有?”对财产未提半字,仁的含义:第一层面: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第二层面: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来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礼: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礼的途径:“正名”(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孔子对鲁国大夫季氏越级用天子才能享用的8排64人规格的乐队在庭院奏乐舞蹈大为不满,感叹道:“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有一次,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才能管好政事,孔子回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高兴地说:你讲得太好了!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有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你知道吗?,实质:恢复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知识联系,论语十则,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凡事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换位”思考,多替别人想一想!,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尊重他人,求同存异。适度忍让,体谅别人。与他人坦诚相待,主动与别人沟通。,“仁”和“礼”是什么关系?,“仁”是良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仁”是内在自觉,“礼”是外在约束。只有具备了“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守礼制。反过来,只有礼制的规范,人们才能追求“仁”的境界,即“礼”以仁为基础,“仁”以礼来维护。两者是相互制约的。,想一想:,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德治的基本主张是什么?,主张:以德立国,以仁、礼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反对严刑峻法,用“德”教化百姓。,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对“鬼神”有怎样的主张?,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体现了他的人本主义思想。,连连看,教育方法,教育对象,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孔子的影响:,开创儒家学说,儒家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一是“道”的概念“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天法道,道法自然”二是“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三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有矛盾双方且互相转化.,阅读课本P4思考问题课文中概括了老子那几个方面的思想?,道是万物本原,辩证法,无为而治,1、思想主张a.政治仁政民贵君轻b.人性论:性善论c.养浩然之气,儒家:孟子,2、地位影响:被尊为“亚圣”,有孟子经典著作,“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儒家:荀子,1、思想主张:a.哲学思想:朴素的唯物思想“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b.人性论“性恶论”c.政治思想:礼法并施2、地位影响: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材料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材料二“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辞让则悖于情性矣。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材料三:“治之经,礼与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的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荀子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他广泛吸收各学派思想的精华。下列各项中,属于荀子提出的主张是()A“弱者道之用”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正确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答案:C,比较: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异同,为政以德,性相近习相远,“仁者爱人”“敬鬼神而远之”教育思想,“仁政”学说,人性本善,“民贵君轻”义利观,礼法并施,人性本恶,“君舟民水”“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仁”,(都体现了朴素的民本思想),1、“兼爱”、“非攻”2、“尚贤”、“尚力”3、“节用”、“节葬”,墨家:墨子,评价:1.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2.战国以后,其思想不再受重视.(重农抑商),孔子的“爱”和墨子的“爱”有什么区别?,提出“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的先秦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孟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墨家思想的主旨是“兼相爱、交相利”,材料中的表述符合这一主旨。答案:C,跟踪训练,1、世界观:“齐物”2、人生观:“逍遥”“无所恃”3、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应自然)4、文学成就:,道家:庄子,其寓言、散文上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有深远影响。,3、庄子和荀子在“天人关系”方面有什么区别?庄子认为天与人“不相胜”,强调人应当克服自己的欲望、顺应自然,态度消极。荀子主张积极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改造自然,“制天命而用之”。,1、“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2、主张法治3、历史进化的观点,主张变法革新,法家:韩非子,评价: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理论基础。在西汉以后1000多年中与儒家互为表里(外儒内法),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守株待免“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法:官府制定的法律,术:任免、考核臣下的方法,势:君主的权威,处理政事的基本,君主控御群臣的工具,君主的“筋力”,法家:韩非,韩非的主要思想,臣下必须遵守的(起规范作用),君主不能离开的,前提(具有惩罚作用的权威),1、秦朝统一后在中央建立和制度,在地方建立制度2、为维持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和更好的发挥应用效能,秦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3、秦朝制定的十分细密、严苛,是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工具,皇帝,三公九卿,郡县,法律,考考你,法,术,势,兵家:孙膑,1、强调懂得战争的规律,2、重视人的作用,利用和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势,3、灵活利用战略战术,美国人称孙子兵法是历史上最杰出的智慧。孙子兵法成为美国军校学员必修课。,从20世纪70年代末西点军校将孙子兵法列为教学必修书开始,孙子兵法在美国军事院校以及一些著名的大学中渐成普及之势。目前,美国凡教授战略学、军事学课程的大学,特别是军事院校,均将孙子兵法作为必读教材和必修课。美国国防大学还将孙子兵法列为将官主修战略学的第一课,位于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之前。,日本人将孙子兵法列为商界领袖必读之书。,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影响:,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社会变革的进一步发展;2.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儒学孕育了政治理想(仁)和道德准则(礼);道家构成了哲学基础(道和辩证法);法家提供了变革精神。,从下面的话判断出这是哪一学派的观点?仁者爱人,民贵君轻万物虚无,祸福相倚兼爱非攻,节用尚俭以法为教,今必胜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儒家),我仁;我义;我以柔克刚;我顺其自然;把他们全杀了。,趣味百家,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说:,说:,说:,说:,说:,趣味填空,古为今用,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国”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三、百家争鸣的影响:,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艺,自然科学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仁)和道德准则(礼)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无为)法家思想:变革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思想武器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知识梳理,(春秋战国),“仁”、德、礼、“有教无类”、“性相近”,“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仁义”和“王道”、“君舟民水”论、性恶论,“道”、无为而治、朴素辩证法,相对、放弃一切差别,获得精神自由。,以法治国、君主专制,“兼爱”“非攻”“尚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2010济宁模拟)春秋战国时期狼烟四起,诸侯争霸。但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原因有()社会大变革使思想非常活跃各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学在官府局面改变,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A.都正确B.都不正确C.正确,不正确D.正确,不正确【解析】选D。,2.2009年12月2日,2013年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组委会在天津公布了该届东亚运动会的会徽和吉祥物图案。它们都突出了“和谐”的主题,蕴含了丰富的“和谐”思想。下列主张与这一主题相符的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A.B.C.D.,【解析】选B。,3.(2010临沂高二检测)下图是故宫里的一块牌匾,观察图片,你认为其中蕴含的核心思想来自于()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解析】选B。,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持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下列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解析】选B。,5.春秋战国作为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思想流派纷呈的时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提出的思想,至今对构建和谐社会仍产生着积极影响的是()“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兼相爱,交相利”人贵贱有“序”A.B.C.D.【解析】选C。,6.“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此言论说明荀子()A.重视礼义教化B.强调严刑峻法C.主张王霸并用D.提倡上善若水【解析】选C。,7.右图漫画所反映的是()A.老子的“无为”思想B.孔子的贵贱有“序”思想C.孟子的“仁政”思想D.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析能力。漫画反映的是福与祸相互转化的关系,其体现的是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因此选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9题15分,第10题11分,共26分)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材料二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材料三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有仁义;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材料四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请回答:(1)以上言论都围绕着什么中心问题?各材料所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5分)(2)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当时社会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4分)(3)上述哪种主张在战国时期更能受到各国统治者的重视?试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简要分析原因。(4分)(4)上述哪种主张对后世的影响最大?(2分),答案:(1)中心问题: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材料一主张“德”和“礼”;材料二主张“尚贤”;材料三主张“无为”;材料四主张“严刑重罚”。(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思想家对如何治理国家提出了不同的主张。(3)材料四“严刑重罚”的主张。因为它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形成,符合国家走向统一的潮流。(4)材料一“德”和“礼”的主张。,10.(探究创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意宇)中有四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材料二仁者,爱人。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老子的什么思想?(3分)(2)联系材料二概括孔子的思想。(3分)(3)两则材料的共同点是什么?联系“百家争鸣”说明各学派的关系。(5分),答案:(1)反映了老子的哲学思想,“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2)仁、礼思想。(3)共同点:道。关系:说明各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子贡问政。子曰:“足食(粮食充足),足兵(军事力量充足),民信之(百姓信任)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取得百姓的信任是立不住脚的)。”-论语颜渊材料二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得到百姓的拥护)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孟子尽心章句下材料三“君为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荀子王制请回答(1)三段材料集中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哪一重要思想?(2)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关键的一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统治者应该怎样做?(3)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孟子哪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依据这一观点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为什么会提出“舟水之喻”?后世不少统治者都以此为鉴,举出一个典型事例。,参考答案:(1)民本思想。(2)取信于民。“为政以德”,关系爱护百姓。(3)“民贵君轻”的观点,“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4)继承发扬儒家民本思想,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巨大。唐太宗时君臣以此为鉴,出现了“贞观之治”。,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若使天下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贱?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材料二: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大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时,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材料三: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思想主张?(2分)(2)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是哪一学派的主张?(2分)(3)概括材料二、三在目的上的相同点和统治方式上的不同点。(6分),参考答案:(1)“兼爱”“非攻”思想。(2)儒家。(3)相同点:都是为统治者提供治国的方案(或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不同点:孟子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实行王道之治;韩非子重视“刑”的作用,强调用重刑镇压人民反抗,实行霸道统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