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与人文环境.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11494212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6.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建筑与人文环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历史建筑与人文环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历史建筑与人文环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古城类,1、丽江古城,TheOldTownofLijiang国家:中国编号:200-017199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坐落在丽江坝子中部,海拔2410米,包括白沙民居建筑、束河民居建筑在内共3.8平方公里,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现有居民6200多户,30000余人。其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绝大多数,是保存纳西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古城自建成以来,一直发挥区域政治及民族文化教育中心,滇藏贸易、中印贸易枢纽之作用。,丽江古城坐拥于群山、河流之中,群山是指东北边的象山、金虹山和西北边的狮子山,古城就处在这三座山的结合部。群山围着丽江坝子,丽江坝子又围着古城。因整个丽江坝子形似一块大砚,“砚”与“研”相通,故古城原名大研。,城市布局,不建城墙的城市,丽江大研古城的街道以四方街为中心,取以新华街、五一街、七一街、新义街、光义街五条主要街道为经络的格局。街道依山傍水,空间时而封闭,时而开朗,组成了一个通达全城的路网。,不建城墙的原因:1、古城位置本来就险关环绕,有大自然的天然屏障;2、土司背靠朝廷,可安心称雄一方;3、与临近的吐蕃、大理等国都能和睦相处,因而无近邻之忧。,四方街是丽江古街的代表,位于古城的核心位置,不仅是大研古城的中心,也是滇西北地区的集贸和商业中心。,四方街是一个大约100平方米的梯形小广场,五花石铺地,街道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其西侧制高点是科贡坊,为风格独特的三层门楼。西有西河,东为中河。西河上设有活动闸门,可利用西河与中河的高差冲洗街面。,四方街的四张脸,早晨的四方街,精力充沛的四方街,凌晨二点的四方街,夜晚的四方街,从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光义街、七一街、五一街,新华街,又从四大主街岔出众多街巷,如蛛网交错,四通八达,从而形成以四方街为中心、沿街逐层外延的缜密而又开放的格局。,城依水存,水随城在,民居,“”,布局方式,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民居布局方式吸取了汉、白、傣、藏等多民族的建筑形式。一座典型的民居,多由住宅合院落组成。正对门的正房称为一坊,正房两侧各有一坊厢房,正房对面的壁墙称照壁,这样三坊与照壁组成一个院落,称“三坊一照壁”。如变照壁为一坊,房屋就由四坊组成一个四合院,中间的大院即为大天井,而各坊相接处又独立构成一口小天井,加大天井共五个天井,故称“四合五天井”。,临街为铺,临河为楼,前铺后楼。,古城之路,古城之桥:古城流水密布,古城内架设有大小桥76座,它们形式各异,构成了古城一道风景线,古城的桥,大石桥位于四方街东面约100米,为明代土司所建。桥长100米,宽约4米,桥面用传统的五花石铺成。在桥下的中河水面可看到远处玉龙雪山的美丽倒影,故又称“映雪桥”。,黑龙潭,龙潭倒影十三峰,潜龙在天,飞龙在地。玉水纵横半里许,墨玉为体,苍玉为神。郭沫若(1963年为玉泉公园黑龙潭中的得月楼题写的对联。),五凤楼(原名法云间),位于黑龙潭公园北端,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楼高20米,基呈亚字形,楼台三叠,屋担八角,三层共24个飞檐,就象五只彩凤展翅来仪,故名五凤楼。,五凤楼,木府原系丽江世袭土司木氏衙署,“略备于元,盛于明”。历经战乱动荡,1998年春重建,并在府内设立了古城博物院。修复重建的木府占地46亩,坐西向东,沿中轴线依地势建有忠义坊、义门、前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配殿、阁楼、戏台、过街楼、家院、走廊、宫驿等15幢,大大小小计162间。衙内挂有几代皇帝钦赐的十一块匾额。有人评价:“木府是凝固的丽江古乐,是当代的创世史诗。”,木府,灿烂神秘的纳西东巴文化,老东巴和他的法杖,东巴文化也是一种宗教文化,即东巴教文化,同时也是一种民俗活动。东巴教是纳西族原始宗教,其祭司叫“东巴”,意译为智者,是东巴文化的主要继承者和传播人。,东巴祭司及图腾图片,东巴文化是纳西族古代文化发展的高峰,因其主要依存于纳西族宗教东巴教中而得名,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主要包括东巴象形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东巴舞蹈、东巴法器和各种祭祀仪式。,东巴文字,东巴文字在纳西语中被称为“斯究鲁究”,意为“木石标记”或“见木画木,见石画石”。东巴文字是纳西先民创造的一种象形文字,约产生于公元11世纪,目前已知的约有1500个符号。东巴文字的表意方式是用一个或几个字代表一句话,字句从左至右,自上而下,被称为“目前世界上惟一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我爱你,马到成功,多福多寿,大展宏图,奇异的东巴画,东巴舞,东巴族祭风仪式,色彩艳丽的东巴布卷画,东巴经,纳西古乐,中国音乐的活化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