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1491009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对水的认识,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元素。水是其中之一,是分解不出新物质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水曾被看作是一种元素。直到18世纪末,人们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才最终认识了水的组成。,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是人们认识水的组成的开始。我们先学习氢气。,一、氢气:,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实验4-5】,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无色液滴。,(2)上述实验中是否有水滴生成?,有,(1)上述实验中有无新物质生成?发生了什么变化?,有,化学变化,实验探究,讨论,一、氢气:,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3.验纯方法:,可燃性(产生淡蓝色火焰),文字表达式:,PPT模板:1ppt/moban/PPT素材:1ppt/sucai/PPT背景:1ppt/beijing/PPT图表:1ppt/tubiao/PPT下载:1ppt/xiazai/PPT教程:1ppt/powerpoint/资料下载:1ppt/ziliao/范文下载:1ppt/fanwen/试卷下载:1ppt/shiti/教案下载:1ppt/jiaoan/PPT论坛:PPT课件:1ppt/kejian/语文课件:1ppt/kejian/yuwen/数学课件:1ppt/kejian/shuxue/英语课件:1ppt/kejian/yingyu/美术课件:1ppt/kejian/meishu/科学课件:1ppt/kejian/kexue/物理课件:1ppt/kejian/wuli/化学课件:1ppt/kejian/huaxue/生物课件:1ppt/kejian/shengwu/地理课件:1ppt/kejian/dili/历史课件:1ppt/kejian/lishi/,3.验纯方法:,管口朝下,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听到很小的声音,则表示氢气已纯,如发出尖锐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想一想:点燃混有空气的不纯氢气会怎样?,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纯度。,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一、氢气:,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3.验纯方法:,可燃性(产生淡蓝色火焰),文字表达式:,注意: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P79,图425电解水实验,1.如图425所示,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并记录两个电极附近和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水位下降较慢,水位下降较快,V正极:V负极1:2,实验探究,【电解水实验】,均有气泡产生,电解水的简易装置,2.切断上述装置中的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电解反应中产生的气体,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木条燃烧更旺,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实验探究,【电解水实验】,氧气支持燃烧,氢气能够燃烧,(3)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二、水的组成电解水实验,1、实验现象:,(1)两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2)正、负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1)上述实验中水是否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几种新物质?(2)分析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说明其中的哪些现象和事实能够说明水不是一种元素,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答:水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氢气、氧气,3.讨论,2、实验结论:,(1)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1)上述实验中水是否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几种新物质?(2)分析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说明其中的哪些现象和事实能够说明水不是一种元素,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新物质水;水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新物质氢气、氧气。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由此推测水不是一种元素,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答:水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氢气、氧气,?,?,3.讨论,2、实验结论:,(1)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3、注意事项:,(1)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2)电解水所用电源是直流电;,(3)两电极产生气体:正氧负氢(正想父亲)正一负二(V正:V负=12=V氧:V氢),实验中V氧:V氢小于12,可能的原因?,氧气比氢气在水中溶解的量多;,交流讨论,部分氧气在电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图426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微观上,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大量的氢分子聚成氢气;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成氧气。,实验测得的一个水分子的构成为H2O,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微观解释,资料卡片,水的组成揭秘,1、下列关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叙述错误的是()A.产生淡蓝色火焰B.放出大量的热C.产物是水D.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小烧杯,烧杯内壁有小液滴出现,解析:描述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时,主要描述伴随的发光、放热现象及闻到的气味,生成物的状态、颜色,反应是否剧烈等方面,而一般不说出生成物的名称。所以C项错误。,C,A,B,C,D,2、右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试回答:(1)根据图判断:A是气;B是气;C是极;D是极。(2)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应在水中加入。(3)与负极相连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产生色的火焰,证明是气。正负两极气体的体积比为:。(4)该反应的文字表达为:;属于反应。,氢,氧,负,正,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燃烧,氢,淡蓝色,分解,1:2,3、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然后接通直流电源C.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D.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D,请比较以下三组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各有什么特点?,第一组:氢气(H2)、氧气(O2)、氮气(N2)、铁(Fe)、碳(C),第二组:二氧化碳(CO2)、氯化钠(NaCl)、高锰酸钾(KMnO4),第三组:二氧化碳(CO2)、氧化铁(Fe2O3)、水(H2O),第一组的特点是:第二组的特点是;第三组的特点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由两同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交流讨论,?,想一想,三、单质和化合物,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3、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举例:水(H2O)、二氧化碳(CO2)、高锰酸钾(KMnO4),举例:氢气(H2)、氮气(N2)、氧气(O2),举例:H2O、CO2、CO,解析:纯净物和混合物以“一物”“多物”为标准把物质进行分类的,而不是元素的种类。纯净物和混合物中都可能含一种元素。如红磷和白磷的混合物,氧气(O2)和臭氧(O3)的混合物,只含一种元素。纯净物根据元素种类划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中一定只含一种元素,化合物中一定含两种或多种元素。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单质,即为纯净物,也可能为混合物.,想一想: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A.一定是单质B.一定是混合物C.一定是纯净物D.一定不是化合物,D,交流讨论,三、单质和化合物,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3、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注意: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为混合物,一定不是化合物。,举例:水(H2O)、二氧化碳(CO2)、高锰酸钾(KMnO4),举例:氢气(H2)、氮气(N2)、氧气(O2),举例:H2O、CO2、CO,请问:高锰酸钾(KMnO4)、氯酸钾(KClO3)是氧化物吗?,不是,是含氧化合物,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交流讨论,物质的分类,物质,混合物,纯净物,空气、溶液、合金等,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注意分类标准,金属单质(Fe、Cu、Al等),非金属单质(O2、N2、C、S等),稀有气体(He、Ne、Ar等),收获大家谈,课堂小结,1.水是生命之源,它属于()单质混合物纯净物氧化物化合物A.B.C.D.,A,2.下列物质:净化后的空气;食盐水;液态氧;蒸馏水;澄清石灰水;红铜;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二氧化锰;氯酸钾。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均填序号),A.过程表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拆分成原子,B.过程、表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C.过程表明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该示意图还能说明化学变化中原子能改变,D,4.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反应前,反应后,A.图中A、B、C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B.图中A、B、C三种物质中,B、C属于氧化物,C.点燃前,要先检验A的纯度,防止爆炸,D.图中A、B、C三种物质既有单质又有氧化物,B,1.完成课后习题及相关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