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基础提分课件 第二节元素周期表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11490971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基础提分课件 第二节元素周期表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高考化学基础提分课件 第二节元素周期表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高考化学基础提分课件 第二节元素周期表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欢迎进入化学课堂 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一 元素周期表1 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所编的序号 叫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2 元素周期表 1 1869年 俄国化学家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2 编排原则 横行 相同的元素按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称为周期 纵行 相同的元素按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列 称为族 门捷列夫 电子层数目 原子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 3 结构 二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1 碱金属元素 1 金属性 1 增强 变大 变大 增多 银白 较小 较低 还原性 增大 降低 增强 容易 2 卤族元素 非金属性 7 增多 变大 变大 减弱 7 氧化性 变深 增大 升高 减弱 难 不稳定 3 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三 核素1 原子符号表示为Z 为A的一种原子 2 元素 核素 同位素 1 具有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 具有一定数目和一定数目的一种原子 3 相同而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质子数 质量数 质子数 质子 中子 质子数 中子数 H2 O2 T2三种粒子互为同位素吗 提示 不互为同位素 它们是氢元素的三种同位素形成的三种不同的单质分子 答案 D 答案 C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L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B 第3 4 5 6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8 18 32 32C 第4周期由左至右第8 9 10三列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D 只有 A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解析 L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有锂 硼 氮 氟4种元素 锂是金属元素 硼 氮 氟是非金属元素 第3 4 5 6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8 18 18 32 第四周期由左至右第8 9 10三列为 族 是过渡元素 都是金属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除 A族元素外 还有零族的He及某些过渡元素 答案 C 4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 A 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 又表现非金属性B 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C 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 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 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解析 处于元素周期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 既表现金属性 又表现非金属性 例如铝和硅 A错误 H 的最外层电子是0 C项错误 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 如氢元素和钠元素 氢元素有氧化性 钠元素只有还原性 D错误 答案 B 5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请回答有关问题 1 和 的元素符号是 和 2 表中最活泼的金属是 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填写元素符号 3 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 填名称 分别写出该元素的氢氧化物与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比较 单质氧化性的强弱 解析 1 首先根据位置特点推断出各元素 为N 为F 为Mg 为Al 为Si 为S 为Cl 为Ar 为K 为Br 2 最活泼金属在左下角 最活泼非金属在右上角 3 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为Al Al OH 3可分别与KOH和H2SO4反应 4 可根据非金属元素单质的置换关系比较Cl2和Br2的氧化性强弱 答案 1 SiAr 2 KF 3 铝2Al OH 3 3H2SO4 Al2 SO4 3 6H2OAl OH 3 KOH KAlO2 2H2O 4 将 单质 Cl2 通入盛有 的钠盐 NaBr 溶液中 加入四氯化碳并振荡 看四氯化碳层是否呈橙色 若呈橙色 则说明Cl2氧化性强于Br2 3 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及相互关系 1 质子数 Z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2 质量数 A 质子数 Z 中子数 N 3 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 所带电荷数 4 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 所带电荷数 答案 A 1 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如Ne和H2O 2 有质子的粒子不一定有中子 如H 3 质量数相同的核素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如14C和14N 4 同位素是原子的互称 如12C与14C互为同位素 35Cl2与37Cl2则不能互称为同位素 11 答案 B 解析 中子数等于质量数减去质子数 为b a A错误 该离子含有的电子数为a n B错误 原子变成离子时 质量数与核外电子数无关 所以X原子的质量数为b C错误 质量数为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整数值 所以b即为1molX原子的质量 则一个X原子的质量约为b 6 02 1023g D正确 答案 D 1 常见的等量关系 1 周期数 核外电子层数 2 主族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 最高正价 8 最低负价 2 元素周期表中的序差关系 1 同一周期 A与 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相差1 2 3周期 或11 4 5周期 或25 6 7周期 2 相邻周期 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相差2 8 18 32 若A B是同主族相邻周期元素 A B所在周期分别有m和n种元素 A的原子序数为x B的原子序数为y 若A在B的上一周期 当 A B在 A或 A族时 y x mA B在 A 0族时 y x n 3 由原子序数确定元素位置例如 84号元素 8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首先确定零族元素的原子序数 方法 每一周期所容纳的元素种类为2 8 8 18 18 32 32 用这些数可计算出原子序数84与比较接近的零族元素的原子序数 第六周期零族元素是86号元素 然后84与86比较得出结论 84号元素是第六周期 A族 同理可推得88号元素是第七周期 A族 名师精析 因各周期元素的种数分别为 2 8 8 18 18 32 同一主族的乙的原子序数可以是x 2 x 8 x 18 x 32 也可以是x 2 x 8 x 18 x 32 对于第一 二 三周期 同一周期的 A和 A的元素原子序数只相差1 而对于第四 五周期来说 由于过渡元素 相差11 而对于第六 七周期来说 由于存在镧系和锕系元素 相差25 答案 1 B 2 B 已知原子序数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也可用 31 56 法 即原子序数介于31 56之间的元素 其原子序数减去18可得同主族上周期的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大于56的元素 其原子序数减去32可得同主族上周期的原子序数 如83号元素 83 32 51 51 18 33 33 18 15 15号元素为P 则83号元素为第 A族第六周期元素 为铋 3 2011 上海师大附中模拟 据国外资料报道 在独居石 一种共生矿 化学成分为Ce La Nd等的磷酸盐 中 查明有尚未命名的116 124 126号元素 判断其中116号应位于周期表中的 A 第六周期 A族B 第七周期 A族C 第七周期 族D 第八周期 A族 答案 B 解析 已知第六周期最后一种元素是86号 故116号应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七周期 又因第七周期最后一种元素是118号 故该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 A族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所有主族元素的正化合价数 等于它的族序数B 第 A族元素的原子随核电荷数的增加 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C 第 A 第 A族元素的阳离子与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D 前三周期元素中共有非金属元素12种 解析 A项中O无最高正价 F无正价 而其他元素的最高正价才等于其族序数 C项应为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除H元素 D项应为13种 答案 B 物质结构作为高中化学的重要理论体系 高考往往借助于元素周期表考查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以实验设计的形式既考查理论又考查实验 体现了高考的创新设计与能力考查 例 某同学为验证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1 将钠 钾 镁 铝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 试预测实验结果 与盐酸反应最剧烈 与盐酸反应的速率最慢 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 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淡黄色浑浊 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利用下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 仪器B的名称为 干燥管D的作用为防止 4 若要证明非金属性 Cl I 则A中加浓盐酸 B中加KMnO4 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 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 观察到混合溶液 的现象 即可证明 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 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可用 溶液吸收尾气 5 若要证明非金属性 C Si 则在A中加盐酸 B中加CaCO3 C中加Na2SiO3溶液 观察到C中溶液 的现象 即可证明 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 应用 溶液除去 解析 4 本实验利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然后让氯气与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反应 根据溶液颜色的变化来比较氯和碘非金属性强弱 过量的氯气会逸散到空气中 污染环境 应用碱液吸收 5 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比较硅和碳的非金属性强弱 制二氧化碳过程中有杂质氯化氢存在 不能说明是二氧化碳与Na2Si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故应先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氯化氢 答案 1 钾铝铝 2 S2 Cl2 S 2Cl 3 锥形瓶倒吸 4 变蓝NaOH 或Ca OH 2 5 有白色沉淀生成饱和NaHCO3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