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诊断学发热》ppt.ppt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1490280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医诊断学发热》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西医诊断学发热》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西医诊断学发热》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热 一 概念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 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 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 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 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称为发热 体温调节中枢大脑皮质下丘脑 后部为产热中枢前区为散热中枢 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 正常人一般为36 37 左右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一般上午 运动 进餐 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可稍升高老年人稍低于年轻人 发热通常不是独立疾病 而是发热性疾病的重要病理过程和临床表现许多疾病常是由于早期出现发热而被察觉的 因而它是疾病的重要信号 甚至是潜在恶性病灶 肿瘤 的信号 二 病因 一 感染性发热 二 非感染性发热 一 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病毒 细菌 支原体 立克次体 螺旋体 真菌 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 二 非感染性发热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术后 烧伤 心肌梗死 溶血等抗原抗体反应 如风湿热 药物热 结缔组织病内分泌代谢障碍 如甲亢 甲亢柯兴氏综合症 皮肤散热减少 如广泛性皮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 如中暑 脑出血 安眠药中毒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多为低热 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 属功能性范畴 三 发生机制 1 致热源性 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于致热源引起 外源性致热源 内源性致热源 体温调节中枢 微生物病原体炎症渗出物无菌坏死物 抗原抗体复合物 白细胞致热源 白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干扰素 通过血脑屏障 发热 通过激活白细胞 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产热 散热 2 非致热源性发热 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 颅脑外伤 出血 炎症产热过多的疾病 如癫痫持续状态 甲亢等散热减少的疾病 广泛性皮肤病 心力衰竭等 四 临床表现 1 发热临床的分度低热37 3 38 中等度热38 1 39 高热39 1 41 超高热41 以上 2 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 1 体温上升期 常表现为疲乏无力 肌肉酸痛 皮肤苍白 畏寒或寒战等现象 骤升型 体温几小时内达39 40 或以上 如疟疾 缓升型 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 如结核 2 高热期 体温达高峰后保持一定时间 皮肤发红并有灼热感 呼吸加快加剧 开始出汗并逐渐增多 出汗是一种速效的散热反应 但大量出汗可造成脱水 甚至循环衰竭 应注意监护 补充水和电解质 尤其是在心肌劳损患者 更应密切注意 3 体温下降期 皮肤出汗多 潮湿骤降 体温几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 如疟疾 肺炎球菌肺炎 渐降 体温在数日内逐渐降至正常 如风湿热 3 热型及临床意义 发热患者在每天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 将数天的各体温点连接成体温曲线 该曲线的不同形态 形状 称为热型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常各具有相应的热型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 稽留热 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 40 度以上的高水平 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见于大叶性肺炎及伤寒高热期 C 稽留热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天数 2 驰张热 体温常在39 以上波动幅度大 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 常见于败血症 风湿热 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驰张热 C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天数 3 间歇热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 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 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 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 急性肾盂肾炎等 间歇热 C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天数 4 波状热 体温渐升至39 或以上 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 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 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布鲁菌病 波状热 C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天数 5 回归热 6 不规则热 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最常见 如结核病 风湿热等 不规则热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天数 必须注意以下情况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典型或变成不规则热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及时控制了感染因解热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影响热型个体反应性的不同 如老年人肺炎时可仅有低热或无发热体温升高的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儿童的发热反应较成人大 五 伴随症状 寒战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 败血症 疟疾等急性感染性疾病 药物热 输液或输血反应等 淋巴结肿大 常见于传单 风疹 淋巴结结核 白血病 淋巴瘤 丝虫病等 肝脾肿大 常见于传单 病毒性肝炎 疟疾 结缔组织病 白血病 淋巴瘤 黑热病 布氏杆菌病等 昏迷 先发热后昏迷常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中毒性菌痢中暑等 先昏迷后发热者见于脑出血 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皮疹 麻疹 猩红热 风疹 斑疹伤寒 结缔组织病 药物热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