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1课时 燃烧与灭火 化石燃料的利用.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1489272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1课时 燃烧与灭火 化石燃料的利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1课时 燃烧与灭火 化石燃料的利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1课时 燃烧与灭火 化石燃料的利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1课时燃烧与灭火化石燃料的利用 总纲目录 泰安考情分析 基础知识过关 课前速写 知识点一燃烧与灭火 1 燃烧的定义及物质燃烧的条件 1 定义 可燃物跟 氧气发生的剧烈的 发光 放热的 氧化反应叫作燃烧 2 燃烧的条件 三者必须同时具备 缺一不可 a 可燃物 b 与 氧气 或空气 接触 c 温度达到 着火点 2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1 原理灭火的原理即破坏 燃烧的条件 破坏任意一个条件即可 即 a 清除可燃物 b 隔绝 氧气 或空气 c 使温度降到 着火点以下 2 方法 特别提醒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一般不能改变 灭火时只能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不能降低着火点 3 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 详见核心实验突破 4 生活中的用火安全常识 1 爆炸 可燃性气体或者粉尘在空气中含量达到爆炸极限时 遇到明火会剧烈燃烧 导致气体体积在有限的空间里急剧膨胀 从而引起爆炸 2 认识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3 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a 家中天然气 煤气泄漏 切不可开灯 开排气设备 能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 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 b 进入地窖或者是山洞前 应做灯火试验 c 加油站 面粉厂和矿井内 严禁烟火 d 电器着火 不能用水灭火 应立即关闭电源 用干粉灭火器或沙子灭火 e 图书 档案 贵重仪器等着火 不能用水或者泡沫灭火器灭火 避免图书 仪器损毁 4 化学爆炸与燃烧 缓慢氧化 自燃的比较 知识点二化石燃料的利用 1 三大化石燃料三大化石燃料通常是指煤 石油 天然气 它们都属于混合物 填 混合物 或 纯净物 不可再生资源 2 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物与环境污染 3 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1 煤的综合利用 煤的气化 焦化和液化 它们都是化学变化 2 石油的综合利用 实验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1 实验目的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核心实验突破 2 实验过程 1 点燃浸过酒精 水的木条实验步骤 取一根木条 将其一端浸入烧杯中的酒精里约10s 用试纸轻轻擦拭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 取另一根木条 将其一端浸入烧杯中的水里约10s 用试纸轻轻擦拭后 也尝试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 实验现象 浸过酒精的木条迅速燃烧 浸过水的木条不燃烧 实验结论 物质必须具有可燃性才能燃烧 实验步骤 取一张A4纸 裁成两半 折成两只同样的纸船 将一只纸船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 用酒精灯加热 记录纸船从开始加热到燃烧需要的时间 向另一只纸船中小心注入约一半的水 放在上述铁圈上加热 记录该纸船从加热到燃烧需要的时间 实验现象 不装水的纸船从加热到燃烧需要的时间短 装水的纸船需要的时间长 实验结论 物质必须达到燃烧需要的最低温度才能燃烧 2 探究 纸船烧水 实验步骤 用坩埚钳夹持一团钢丝棉 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 将红热的钢丝棉迅速插入氧气中 瓶底盛水或铺沙子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钢丝棉在空气中不燃烧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 放出大量的热 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实验结论 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3 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点燃钢丝棉 3 实验改进 1 实验原理白磷燃烧 4P 5O22P2O5 2 实验现象及结论 3 实验设计中运用的实验方法 对比实验法 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作对比 白磷的着火点低 可以燃烧 红磷的着火点高 不能燃烧 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铜片上的白磷与水中的白磷作对比 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控制变量法 提供燃烧所需的任意两个条件而控制另外一个条件 4 实验装置的评价及改进由于铜片上的白磷露置在空气中 燃烧时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所以应加以改进 让白磷在密闭的环境中燃烧 如图1 图2 将氧气直 接用导管通入热水中的白磷处 出现 水火相容 的现象效果更佳 如图3 例1控制变量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 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 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 240 1 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 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2 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3 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 应采取的措施是用导管对准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 或空气 4 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可燃物 氧气 或空气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 解析 1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是因为白磷的着火点低 40 而红磷的着火点高 240 因此红磷不能燃烧 2 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而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 是因为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而铜片上的白磷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 3 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 必须让白磷与氧气接触 因此可用导管对准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 或空气 4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有可燃物 与氧气 或空气 接触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方法指导探究燃烧的条件一般采用对比实验法和控制变量法 部分操作示意图 1 仪器 的名称为酒精灯 2 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 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燃烧需可燃物 变式1 1 2017江西 21 5分 下图是 燃烧的条件 实验活动的 3 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乒乓球碎片 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 观察到木屑先燃烧 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低 4 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 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填序号 A 蜡烛燃烧需要氧气B 蜡烛燃烧前 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C 蜡烛熄灭后 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D 蜡烛熄灭后 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 解析 1 仪器 是酒精灯 2 酒精可以燃烧而水不能 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3 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 在加热过程中 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 首先燃烧起来 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 观察到木屑先燃烧 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低 4 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故A正确 由图像可知 蜡烛燃烧前 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故B正确 蜡烛熄灭后 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6 且不再减少 说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故C正确 蜡烛熄灭后 密闭容器中除含有16 的氧气 还有氮气 二氧化碳 稀有 气体等 这些物质的体积分数为84 故D错误 泰安真题精练 考点一物质的燃烧 1 2015泰安 13 2分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A 图a中火柴头垂直向上燃烧时容易熄灭 是因为热空气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B 图a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易燃烧 因为火柴梗不断被加热和受到热气流带来氧气的助燃C 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 是因为金属丝圈吸收热量 温度降低到石蜡的着火点以下D 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更剧烈是因为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解析A选项中 火柴头垂直向上时 火柴梗不能充分吸收燃烧放出的热量 使温度不易达到其着火点 所以容易熄灭 而不是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故错误 B选项中 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 是因为火柴梗不断被加热使其温度达到着火点和受到热气流带来氧气的助燃 故正确 C选项中 蜡烛火焰熄灭的原因是金属是热的良导体 把产生的热量迅速向四周传导 使温度降低到了石蜡的着火点以下 故正确 D选项中 将煤球制成蜂窝煤 是为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促进煤的燃烧 故正确 考点二灭火的原理及灭火的措施 2 2014泰安 21节选 1分 炒菜时油锅着火 盖上锅盖即可灭火 原因是隔绝空气 解析盖上锅盖即可将可燃物与氧气 或空气 隔绝 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考点三生活中的用火安全常识 3 2011泰安 14 3分 世界上每年有上万家庭发生火灾 造成了极大损失 如果掌握一些家庭安全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 就能避免火灾 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 A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 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C 电器着火用水扑灭D 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 解析用锅盖盖灭 隔绝了氧气 使火熄灭 A正确 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极易引燃液化气而发生火灾 B错误 电器着火若用水扑灭极易造成电线短路和人体触电 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 再灭火 C错误 室内起火时 打开门窗 会使火势加大 D错误 考点四化石燃料的利用 4 2015泰安 22节选 4分 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 化石燃料包括煤 石油和天然气等 过度使用既造成能源危机 又导致环境污染 如燃煤会影响环境 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ABC 填字母序号 下同 A 酸雨B 温室效应C 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2 2014年冬季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灰霾天气 据检测首要污染物为PM2 5 下列关于PM2 5的说法或减少PM2 5的措施错误的是A A PM2 5是指大气中直径超过2 5 m的颗粒物 B 控制城市汽车保有量C PM2 5专用口罩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D 冬季取暖用天然气替代燃煤 3 目前 我国面临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区域分布不均衡 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下图是我国目前与十二五计划能源结构变化的对比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主要调整是减少煤炭 石油的使用量 提高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的使用量 解析 1 煤 石油 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 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二氧化碳会使温室效应加剧 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浓烟会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2 PM2 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 5 m的颗粒物 A项错误 B C D项中的说法均正确 3 对比分析题中两图可以看出 十二五计划能源结构变化图中减少了煤炭和石油的使用量 增加了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的使用量 5 2013泰安 4 2分 PM2 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 5 m的颗粒物 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 它是造成阴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吸入人体后能直接进入支气管 因而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 下列措施能减少PM2 5污染的是 C A 鼓励开私家车出行B 鼓励燃煤火力发电C 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D 鼓励焚烧秸秆节约能源 解析私家车越多 燃烧的化石燃料越多 生成的微小颗粒物越多 会增加PM2 5污染 故A选项错误 煤属于化石燃料 燃烧生成微小颗粒物 会增加PM2 5污染 故B选项错误 太阳能是清洁能源 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能减少PM2 5污染 故C选项正确 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 会增加PM2 5污染 故D选项错误 山东真题精练 考点一物质的燃烧 1 2017枣庄 19 2分 在毕业联欢晚会上 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 烧不坏的布手帕 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 后取出轻轻挤干 再用坩埚钳夹住 从下方点燃 待火焰熄灭后 布手帕依然完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布手帕不是可燃物 不能燃烧B 空气不充足 布手帕不会燃烧C 布手帕被白酒浸湿 导致着火点降低D 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 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 解析布手帕是可燃物 且与充足的空气接触 之所以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达到其着火点 物质的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 一般不会改变 2 2016烟台 17节选 2分 2015年中国航空业高速发展 先进无人机亮相国庆阅兵式 首架大飞机C919总装下线 3 C919发动机上的压气机将高密度空气 高压压缩后的空气 压入燃烧室 能促进航空煤油的燃烧 使燃油消耗减少16 请你从微观角度解释高密度空气能使航空煤油燃烧更充分的原因是高密度空气单位体积内氧分子数目多 该技术的使用对环境保护的意义是减少CO2的排放 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节约能源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任答一点 解析 3 高密度空气能使航空煤油更充分燃烧的微观原因是高密度空气单位体积内氧分子数目多 使煤油分子与氧分子接触更充分 煤油中含有碳元素 节约煤油就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同时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等 3 2016威海 6 2分 燃烧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变化 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 燃烧一定有火焰B 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 一定会发生爆炸C 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D 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可以灭火 解析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产生 如铁在氧气中燃烧 火星四射 没有火焰产生 故A错误 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 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热 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才会发生爆炸 故B错误 物质跟氧气也可能发生缓慢氧化 如铁生锈 故C错误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是灭火的一种措施 故D正确 考点二灭火的原理及灭火的措施 4 2017聊城 7 2分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 B A 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B 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 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D 不慎碰倒了酒精灯 酒精在桌面燃烧 用水来灭火 解析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的目的是隔绝空气 故A错误 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故B正确 高层建筑物起火不能乘电梯撤离 应走安全通道 故C错误 不慎碰倒了酒精灯 酒精在桌面燃烧 应用湿抹布盖灭 故D错误 5 2016青岛 10 1分 采取正确的措施 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 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D A 油锅起火 用锅盖盖灭B 酒精灯着火 用湿抹布盖灭C 森林起火 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D 汽车油箱着火 用水浇灭 解析油锅起火 用锅盖盖灭 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 故A正确 酒精灯着火 用湿抹布盖灭 是利用了隔绝氧气 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 故B正确 森林起火 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是利用了清除可燃物的灭火原理 故C正确 汽车油箱着火 不能用水浇灭 因为汽油的密度比水小 会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 故D错误 6 2016烟台 16节选 1分 现在很多家庭自备干粉灭火器 其中一种灭火器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干粉 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铵 灭火 2 磷酸二氢铵 NH4H2PO4 受热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 并能在可燃物表面形成一层玻璃状的覆盖层 其灭火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隔绝可燃物与氧气 答一条也可 解析磷酸二氢铵受热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 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同时在可燃物表面形成一层玻璃状的覆盖层 可以使可燃物与氢气隔绝 考点三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 7 2017日照 10 2分 依据下图进行实验 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过程 通入N2 点燃酒精灯 一段时间后 a b中均无明显现象 改通O2片刻 熄灭酒精灯后 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 红磷燃烧 产生大量白雾 B 实验过程 的a中无明显现象C 实验过程 要先通入N2一段时间 再点燃酒精灯D 对比 两个实验过程b中的实验现象 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解析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而不是白雾 故A错误 实验过程 的a中的红磷虽然与氧气接触 但是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 所以不会燃烧 故B正确 实验过程 要先通入N2一段时间 将空气排尽 再点燃酒精灯 才能验证氮气不支持燃烧 故C正确 实验过程 通N2 b中红磷不燃烧 实验过程 通O2 b中红磷燃烧 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故D正确 8 2016滨州 21 5分 化学课上我们曾经观察过如图所示的实验 1 实验中 铜片上的白磷很快燃烧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 5O22P2O5 2 该实验主要利用了铜片良好的导热性 燃着的白磷熄灭后 去掉铜片上的白色固体 可看到铜片表面变黑 该黑色物质是CuO 填化学式 3 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A 填序号 A 作反应物B 隔绝空气C 升高温度 解析 1 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 5O22P2O5 2 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能传递热量 铜片表面变黑是因为铜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 3 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可以为铜片上的白磷的燃烧提供热量 还可以为水中的白磷隔绝氧气 考点四生活中的用火安全常识 9 2016烟台 6 2分 2016年4月15日是我国首个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 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 防止发生爆炸B 酒精能破坏蛋白质结构 可用于杀菌消毒C 厨房天然气泄漏 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D 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 要做灯火试验 解析煤矿的矿井中有可燃性气体 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 所以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 防止发生爆炸 故A正确 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 所以酒精能用于杀菌消毒 故B正确 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气体 遇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 所以厨房天然气泄漏 不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应该关闭阀门 并轻轻开窗通风 故C错误 久未开启的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很高 贸然进入可能使人窒息 所以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 要做灯火试验 故D正确 考点五化石燃料的利用 10 2017威海 6 2分 2017年我国海域可燃冰开采取得重大突破 下列有关可燃冰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 可燃冰是一种纯净物B 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不易长久保存C 可燃冰的成功开发利用使 水变油 成为可能D 可燃冰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环境没有任何危害 解析A项 可燃冰属于混合物 B项 可燃冰是由甲烷和水在低温 高压条件下形成的 在常温常压下不易长久保存 C项 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 水不可能直接变成油 D项 可燃冰作为一种相对清洁的能源 燃烧时热值高 污染少 但不是对环境没有任何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