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六章-达标检测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87782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六章-达标检测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六章-达标检测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六章-达标检测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六章-达标检测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关于电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B电路两端有电压,则电路中一定有电流C把一节干电池接在电路中,即使电路没有闭合,干电池两端也会有电压D电路中有电流,则电路两端一定有电压2 .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压表能测量两端电压的是( )ABCD3 . 若给你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电池组和滑动变阻器、两个电阻以及若干导线,你能完成下列实验中的哪几个?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用伏安法测电阻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部分电阻间的关系测定电阻的电功率ABCD4 . 如图所示,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灯发光、不发光B灯、均正常发光C灯发光、不发光D电压表的示数不为零5 . 如图所示,R0为定值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V1,V2为实验室用电压表(接线柱上标有“-”“3”“15”),闭合开关后,调节滑片P,使两电压表指针所指位置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R0与R1的阻值之比为41BR0与R1的阻值之比为14C电压表V1与V2示数之比为15DR0与R1两端电压之比为156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车有关我国刑法规定,从2011年5月1日起,驾驶员醉酒后驾车要负刑事责任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呼气式酒精测试仪(如图所示),对驾驶员进行现场检测该类型测试仪实际上由酒精气体传感器(相当于随酒精气体浓度变化的变阻器)与一个定值电阻及一个电压表或电流表组成根据以上材料,属于可探究科学问题的是( )A酒精气体传感器的阻值变化情况与什么因素有关呢?B哪个物理量引起了酒精气体传感器内部电流与电压的变化?C酒精气体传感器阻值变化情况与酒精气体浓度变化有关么?D呼气式酒精测试仪的灵敏度与哪些因素有关?7 . 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向右移动滑片能使灯泡变亮,则滑动变阻器的接法是如图中的ABCD8 . 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中,当S闭合后,不能调节小灯泡亮度的是 ( )ABCD9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保持不变B电压表V2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保持不变C电流表A的示数增大,电压表V2的示数减小D电流表A的示数减小,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10 . 灯泡的灯丝断了,再搭上灯丝后,灯丝电阻将( )A变大B不变C变小D以上说法都不对二、多选题11 . 根据表格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铁铝铜煤油/(kgm3)7.91032.71038.91030.8103c/J(kgC)0.461030.881030.391032.1103长1m、横戴面积1mm2的导线在20C时的电阻值/0.0960.0170.017A将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均匀拉成长度相同的铁线和铝线,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则铁线两端的电压更大B煤油和水体积之比为2:1,吸收热量之比为12:5,则升高温度之比为3:1C. 质量、初温都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将两个金属块靠在一起,铁块会向铝块传热C给等质量的铜块和铝块加热,它们吸收热量多少与升高的温度的关系可用图象表示,其中图象a表示的是铜块12 . 小明同学为了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特点,他按照下图所示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实验过程中,保持电源两端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从中点向右移动,由此引起三块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A若表1为电压表,表2、表3为电流表,则表1示数不变,表2示数变大,表3示数变大B若表1为电压表,表2、表3为电流表,则表1示数不变,表2示数变小,表3示数不变C若表1为电流表,表2、表3为电压表,则表1、表2示数均不变,表3示数变小D若表1为电流表,表2、表3为电压表,则表1、表2示数均变小,表3示数不变三、填空题13 . 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V1的示数是2.5V,V2的示数是2.5V,则电压表V3的示数是_V。14 . 一电阻丝18,将它分成3段,每一段为_若再将这三段并联后总电阻为_;另一电阻丝10。将它对折后使用则电阻为_15 . 如图所示,当甲图电路中的开关S闭合时,两个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均如图乙所示,则灯泡 L1两端的电压为 _,灯泡 L2两端的电压为_.16 . 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2伏,10秒钟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2库,电流为_安,其电阻为_欧。当通过它的电流为0.3安,则该导体电阻为_欧。17 . 如图所示是电子秤的结构示意图,其中P是一个紧贴AB滑动的金属滑片那么,电子秤的刻度表甲是_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改装而成的,电阻R0的作用是_闭合开关,秤盘内物体质量增大时,刻度表示数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8 . 电热膜是一种新型的电热器件,如图甲所示是一种常见的电热膜电热膜是在绝缘的聚酯薄膜表面,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形成的一条条薄的导电墨线,导电墨线两端与金属导线相连,形成网状结构,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电热膜通电工作时没有发红、炽热现象产生,所以电热膜本身温度并不太高,不易氧化,使用寿命长,在制造电热膜时,会出现不同区域导电墨线厚度不均匀的现象导电墨线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这种温度特性的优点是,它不会因厚度不均匀而出现严重发热不均、局部过热的现象,这是电热丝所不具备的,它保证了电热膜各处的温度均匀(1)如图乙所示电热膜电路,导电墨线的连接方式是并联,正常工作时金属导线中A、B处电流分别为IA和IB,则IA_IB(填“”、“”或“”)(2)某根导电墨线的局部导电材料脱落,如图丁C部分,这根导电墨线的电阻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电热膜不会因厚度不均而出现局部过热的现象,原因是电热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_,温度高时发热功率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9 . 一个导体两端加3V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6A,这个导体的电阻为_,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6V时,导体的电阻是_,通过导体的电流是_。四、实验题20 . 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索有关”的问题时,老师引导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1)猜想:导体电阻可能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_、_有关(2)由于猜想有多个因素影响电阻大小,应当运用_法去研究每一个因素对电阻大小的影响(3)实验时,同学们用下图甲的实验装置分别把a、b、c、d四根金属丝接入电路A、B两点之问,探究情况如下表:当选用_两根金属丝,可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长度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_(4)小明小组还做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这是为了探究导体电阻与_的关系(5)实验中同学们发现:在电源电压一定时,由于所选电阻丝的阻值相差太小,灯泡亮度变化不明显对这种现象你认为可采取什么措施:_(6)同学们想继续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之间的定量关系,为此他们将a、b两根金属丝串联接入电路(如图丙所示),则当发现电压表示数U1:U2接近_时,可以初步判定:在导体的材料和长度相同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与其横截面积成反比21 . 海涛在学了电学知识后,知道人体是导体。他想知道人体电阻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在干燥和潮湿的情况下物体电阻是否也存在差异?他进行了如下探究:用一只微安表和两节干电池连接成如图的实验电路,当海涛用两手捏紧触头A、B时,发现微安表发生了偏转,用触头A、B接触自己的两脚、用触头A、B接触一只手和一只脚时,微安表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偏转。海涛记录实验数据并求出了对应情况下的人体电阻如表:测量项目电压U/V电流I/A电阻R/k手与手之间313.6221手与脚之间310.0脚与脚之间314.2221(1)海涛手与脚之间的电阻值是_k;(2)海涛此次实验探究的是:_;(3)海涛为探究“物体电阻与干湿程度有无关系”,从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图: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下图中的电路元件按上图所示连接成实物电路图;(_)闭合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正常工作,示数均不为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指针不发生改变,则可能的原因是_;排除故障后,以下是测量铅笔芯在潮湿情况下的电阻的实验步骤:A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每一次测量铅笔芯的电阻,并求平均值B闭合开关,读出此时电流表示数I1、电压表示数U1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C用自来水弄湿整根铅笔芯D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再测量两组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4)请你根据上述实验步骤,设计记录测量铅笔芯在潮湿时电阻的数据的表格,并将第一次测量的数据和计算结果填写在表格内(用字母表示)_。22 . 小明探究“串联电电路电压的特点”,按下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当开关闭合后,电压表V1和V2的指针位置完全一样,如图乙所示求:电源电压是多少V?_求:灯泡L1和L2的电压分别是多少V?_23 . 在“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验中:(1)连接串联电路的过程中,下列几点要求中没有必要的是_A、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该是断开的B、每处接线都必须接牢C、必从电池的正极开始依次连接开关S、灯L1和L2,最后连到电池负极D、连接完毕,对照电路图仔细检查电路,确认无误后再闭合开关(2)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上用电器是_(选填“互相影响”或“互不影响”)(3)小刚连接了如图所示电路,如果合开关,两个灯泡都将_(选填“不会发光”或“会被烧坏”)(4)小强认为,在小刚连接的电路中,如果将某根导线的一端移接到另一位置,电路就能成为两灯并联的正确电路了,请在图中要移接的导线上打上“”号,并画出改动后的导线(_)24 . 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实验中,小明使用了两个相同的灯泡(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_图甲是小明已经完成一部分的实物电路图,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增加一条导线,使得电压表测量L2两端的电压;(_)(2)图乙所示的电路中,将电压表并联在a、b两点之间时,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电压表的读数为_;(3)依次将电压表并联到图乙电路中的ab、cd、ef之间,小明发现电压表示数相等由此他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此结论_(填“科学”或“不科学”),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A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实验B将L1、L2的位置互换,再次实验C保持电源、灯泡不变,多测量几次电路中三处的电压25 . 小李和小明为研究导体的某种性质。选用的器材有:多节新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电键、若干导线,以及长度相同,但材料不同(A、B两种金属)和横截面积不同(粗、细两种规格)的甲、乙、丙三根导体。该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并将实验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和表三中。在实验过程中,同学是用_的方法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或7、8与9)的电压和电流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得的初步结论是:_。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可得的初步结论是:当导体两端电压相同时,通过不同导体的电流是不同。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或表三中的电压和电流的比值,可得到的结论:_。小李和小明在仔细研究了表一、表二和表三后又有了新发现:导体的材料和导体的横截面积会影响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小明分析表二和表三得出了“导体横截面积越小,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越小”的结论,你认为这一结论是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二、多选题1、2、三、填空题1、2、3、4、5、6、7、四、实验题1、2、3、4、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