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第二次质量检测)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87158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第二次质量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第二次质量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第二次质量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第二次质量检测)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与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所成像特点吻合的光学器件是( )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以上说法都不对2 .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日食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民间艺人表演的皮影戏利用了光的反射C在不同座位上都能欣赏电影,是由于光在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D环卫工人的工作服是通过光的反射来警示司机的3 . 如图所示,为凸透镜成像的另一拓展规律在照相问题中的运用。即用可变焦距的光学照相机把远处的景物“拉近”进行拍摄,就是说,虽然被拍摄的照相机镜头之间的距离基本不变,但仍可以使底片上所成的像变大。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B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C焦距变大,像距变小D焦距变小,像距变大4 . 如图所示,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天花板上的新目标,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只将平面镜竖直向上平移一段距离B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平移一段距离C只将平面镜绕O点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D只将激光笔的入射光绕O点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5 . 如图所示是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左侧容器内空气吸收的热量更多B甲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容器内空气吸收的热量更多C乙实验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D乙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比左侧的大6 . 在研究有关声音的问题时,有以下几个实验:如图a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钟罩内并设法抽出钟罩内空气,铃声明显减小;如图b,将刻度尺压在桌边,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露出桌面的部分,比较刻度尺发出的声音不同;如图c,用硬纸片分别快和慢拨梳子的齿,分析纸片发出的声音不同;如图d,在衣架的挂钩上系上细线,细线的两端绕在手指上,再用手指堵住耳朵,轻敲衣架,可以听到很清晰的声音;关于这几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 )A是想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B是想探究音调和伸露出桌外尺长短的关系C是想探究响度和纸片振动的快慢的关系D是想验证声音是否可以在固体中传播7 .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地区发生7.0级地震医护人员在灾后救援时采取的措施和用到的器材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听诊器听伤员的心跳声和呼吸声,能起到改变这些声音音色的作用B用B超诊断伤员内脏是否受到损伤,利用了次声波传播时能量损失小的特点C救护站的红十字标志之所以是红色,因为红十字标志只反射红光D用针筒抽取药液时,药液因受到针筒的吸引力作用而进入了针筒8 . 关于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B常用温度计把冰的温度定为0C常用温度计把冰的温度定为100D常用温度计内的液体通常用水9 . 火锅是我国独特的传统美食,考古学家认为周代的鼎器应是火锅最早的雏形,当时的人以陶罐为锅,到宋代,火锅的吃法在民间已十分常见。下列有关火锅的解释错误的是A固态的牛油锅底变为液态需要吸热B锅底的汤汁越煮越少是因为发生了汽化C煮火锅时火锅上方的“白气”是汽化现象D火锅汤汁沸腾后,在持续加热的过程中温度将不再升高10 . 正午时,太阳光竖直射向水平地面.取一圆形薄凸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15 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与透镜直径相等,如图.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大.透镜的焦距是A5 cmB7.5 cmC15 cmD30 cm11 . 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如图的四个图像中,表示球内材料凝固的图像是ABCD12 . 如图所示,下列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放热的是ABCD二、填空题13 . 参加青海玉树地震救援工作的队员发现,在当地烧水,水在80左右就沸腾了,这是因为当地的气压较_(填“高”或“低”);若继续加热,则水的沸点 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14 . 如图,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_是入射光线,反射角等于_,上方是_(选填“空气”或“玻璃”)15 . 大厦玻璃幕墙反射强光刺眼是由于光的_反射造成的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16 . 音乐会上,悦耳动听的小提琴声是由_振动产生的,这个声音是通过_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的。17 . 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有_作用,它的焦距是_ cm,用该透镜距离报纸 8cm 看报纸上的字,看到的是_放大的像(选填“正立”、“倒立”)。18 . 小明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l5cm)前25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_清晰的像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眼镜片,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后,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眼镜片对光有_作用,可用来矫正_眼19 . 夏天,很多同学喜欢喝冷饮,往饮料里面加冰,这利用的是冰块_(填物态变化名称)_热(填“吸”或“放”)。20 . 一个人沿着河岸边的公路走向前方的路灯,路灯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_形成的虚像,这时_(“有”或“无”)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若人行走的速度为 1.5m/s, 则人相对他的像的速度为_km/h,河岸边的路灯距离地面高度为 H,行人身高为 h, 若人以速度 v 匀速走向路灯,则人头顶部的影子移动的速度_(“不变”或“变 小”或“先变小后变大”或“先变大后变小”) 三、实验题21 .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在平面镜上,纸板由、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翻折( )如图甲,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射到镜面上点,纸板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接着将纸板绕向后翻折,则纸板上_(能/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在_上( )小明在测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时只记录了一组数据(如图乙表),根据这组数据,他_(能/不能)得出关于光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关系的结论,理由:_甲图中当入射角变大,反射光束_(选填“偏离”或“靠拢”)法线22 .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2)改变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移动镜后的蜡烛B,发现B总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选填“有关”或“无关”)。过了一段时间,蜡烛A变短则A的像的大小将_。(3)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厚为2mm的茶色玻璃,厚为2mm的透明玻璃,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填序号)。(4)如果将点燃的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像将_玻璃板。(5)实验中观察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_造成的。(6)在寻找像的位置时,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它重合,请你猜想原因可能是_。(7)如图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这种研究方法叫_。(8)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_(选填“亮”或“暗”)。远处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_。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C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D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23 .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芳芳将适量的固体碎末装在试管中,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将放入适量固体碎未的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其目的是_(2)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_(写出一点即可)。(3)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乙中所对应的固体属于_(选填 “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_。(4)图象丙是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另一种固体熔化图象,其熔点是_,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的是图中的_段。24 . 下面是小明做“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的过程。他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2)音叉发出的声音响度变大,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响度与声源的_有关;(4)在探究过程中,小明将不易观察的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摆动,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选填“转换法”“等效法”或“类比法”)。25 . 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_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_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15mm,如图所示(2)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_上,并且保持凸透镜水平。实验时先调节箭头与小水滴之间的距离,使箭头位于小水滴一倍焦距至两倍焦距之间,这样才能成_(放大/缩小)的实像,然后再调节凸透镜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使实像成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这样从凸透镜中观察到的是比实物大得多的_(实/虚)像26 . 实验桌上有焦距分别为15cm、10cm的两个凸透镜A、B,还有光屏、F形LED灯(作为物体)、光具座和刻度尺。小晓设计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的高度h与凸透镜的焦距f是否有关”。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按如图所示组装器材,将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A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并进行共轴调节。将F形LED灯移至l0cm刻度线处,打开LED灯,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观察到LED灯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h,并记录。将凸透镜A换成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B,将LED灯移至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观察到LED灯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h,并记录。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小晓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_。(2)请你针对小晓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措施:_。四、作图题27 . 在图中画出通过凸透镜前后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_)28 . 按题目要求作答:(1)如图甲所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请准确作出反射光线的方向、大致作出折射光线的方向(_)(2)如图乙所示,请画出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和物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_)29 . 如图所示,根据入射光线,作出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_)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二、填空题1、2、3、4、5、6、7、8、三、实验题1、2、3、4、5、6、四、作图题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