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B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66270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北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北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下图为“中国夏季风来源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 . 关于我国地势优越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高东低,使高山高原均分布在东部B呈阶梯状分布,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C地势向海洋倾斜,利于形成降水D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东西交通,促进沿海和内陆经济联系2 . 我国气候的特征是( )A海洋性显著,气候复杂多样B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C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干旱少雨D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温和多雨3 .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和,它们分别是( )A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B东北季风和东南季风C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D西北季风和西南季风4 . 夏季风主要来自( )A大西洋B印度洋C太平洋D北冰洋下图是我国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各小题。5 . 关于我国人口的分布,说法正确的是A东部地区人口少,西部地区人口多B人口分布均匀C黑河腾冲线以西人口较稠密D江苏的人口密度大于湖北6 . 我国人口最稀少的区域是A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C青藏地区D南方地区7 . “大江东去,浪淘尽”这句诗词反映我国( )A地形复杂多样B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C地势西高东低D地势东高西低8 . 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看,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A半湿润地区B湿润地区C半干旱地区D干旱地区9 . 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和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没有热带B东部濒临渤海、北海、东海、南海C我国幅员辽阔,深居内陆D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10 . 如下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正确的内容是( )A湖北豫武汉B山东鲁太原C广西贵南宁D河北冀石家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之一,读“秦岭淮河”位置示意图,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各题:11 . 该线与我国年等降水量线最接近。A200mmB400mmC800mmD1600mm12 . 该线与我国1月份等温线最接近。A-8B0C8D1613 . 该线大致是我国的分界线。A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B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C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D湿润地区与干旱地区14 . 下列温度带中,位于该线以南的是( )A寒温带B暖温带C中温带D亚热带15 . 世界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是因为我国( )A季风气候显著B夏季普遍高温C气候复杂多样D雨热同期16 . 古人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 )A冬季风B东北风C夏季风D台风17 . 下列城市中冬季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A北京B哈尔滨C上海D广州18 . 从纬度位置来看,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位于( )A北温带B南温带C热带D北寒带19 .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A由西南向东北递减B由西向东递减C由东南向西北递减D由北向南递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 . 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区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是( )ABCD21 . 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适当的方法,可以有效避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地震发生时,乘电梯迅速离开B台风来临,渔船进港避风C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D在室外时,到空旷的地方22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句中“春风不度玉门关”的主要原因是A“春风”势力非常弱B玉门关海拔太高C玉门关纬度太高,气候寒冷D玉门关离海太远且受山岭的阻挡23 . 下列有关我国国情的叙述象错误的是( )A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少B山区面积广大,人多地少C民族众多,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D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均自西向东流24 . 2022年2月将在北京举办冬奥会,生活在加拿大的Jason为此也做着准备。Jason发现中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000多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 )ABCD25 . 读图,该图示意我国北方某地沙尘天气的季节分布状况,图示该地区最易发生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天气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6 . 有关我国西高东低阶梯地势的有利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东部海上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顺地势深入内陆,带来充沛的降水B使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的水路交通C当河流从地势高一级阶梯跌落到低一级阶梯时,会产生巨大的水能资源D西高东低的阶梯地势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27 . 有人提出赴西藏旅游,宜采用“渐进阶梯”模式,其目的是为了( )A抵御恶劣的气候环境B躲避山洪暴发等灾害C适应当地的交通条件D适应海拔高度的变化28 . 我国北方房屋墙体厚实,多双层玻璃,而南方房屋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的很大。造成南北房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B风俗习惯C语言文化D气温29 .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A北方降水多,南方降水少B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C由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D西部降水多,东部降水少30 .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西北、华北、东北B西南、中南、东南C西北、西南、东北D华北、华南、西北31 . 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A南海B东海C黄海D渤海32 . 童童随父母外出旅行。到达目的地时,他们的衣着由厚厚的棉服,换成了凉爽的夏装。童童一家旅行的季节和路线可能是 ( )A冬季、从银川到乌鲁木齐B夏季、从银川到乌鲁木齐C夏季、从银川到海口D冬季、从银川到海口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3 . 四河流(或运河)中位于我国非季风区的是( )ABCD34 . 四河流(或运河)中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是( )ABCD35 . 图表反映出我国人口的特点是( )A人口东多西少B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C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D我国西部人口密度大36 .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A汉族只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B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C少数民族都分布在边疆37 . 我国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A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B与巴西相比,我国气候的热量资源更丰富。C与蒙古国相比,我国拥有辽阔的海域和漫长的海岸线,有利于发展海洋经济D与日本相比,我国陆上邻国众多,有利于发展国际交往和国际贸易家住上海的小华同学设计了暑期四条旅游路线,据图完成下面小题。38 . 四条旅游线路中,我国三级阶梯都经过的是ABCD39 . 四条旅游线路中,经过我国干湿区数量最多的是ABCD40 . 小华绘出了四条旅游线路经过的相关山脉简略示意图,其中绘制可能出现错误的是ABCD41 . 关于各地农作物耕作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广东省一年一熟B黑龙江省一年两熟C江汉平原两年三熟D海南岛一年三熟地理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地势对气候、河流的影响较大回答下面小题42 . 下面四幅地形剖面图最能反映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A. B. C. D. 43 . 我国的地势特征对我国影响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有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B. 众多大河滚滚东流,有利于东西交通C. 阶梯之间落差大,有利于形成丰富的水能 D. 有利于夏季全国普遍高温44 . 在中国地势变化示意图中,我们江汉平原处在哪一区域内( )AABBCCDD45 . 2013年,我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得到很多国家的积极响应。以下“一带一路”中的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的有 阿富汗 印度 韩国 文莱 马来西亚ABCD46 . 下列关于中国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最东端至帕米尔高原B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西岸C位于西半球、北半球D与俄罗斯、韩国等国家陆上相邻二、解答题47 . 读图回答(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名称:A,B,C,D,E(2)图中数字代表的省(区)名称:,(3)图中数字代表的岛屿名称:(4)图中数字代表我国最南端的名称:48 .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长江、黄河”图,回答下列问题。(1)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的A地形区是_高原,流向大致为自_向_流,注入_洋。(2)图中两条河流中,流量较大的是_;冬季有结冰期的是_;有“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之称的是_;含沙量较大的是_,造成该河含沙量高的人为因素是_,导致植被破坏,地表裸露。(3)黄河干流呈巨大的“_”字形,图中B地形区是_高原,该地区地表千沟万壑,主要是由于严重的_(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的。(4)图中C是在长江干流建成的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_水利枢纽。(5)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_,黄河的主要支流_,_。49 . 读我国冬季风、夏季风示意图,回答:(1)表示冬季风是_图,它来自_一带的_风和东北季风,其特点是_。(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来自_洋的_季风和_洋的_季风,其特点是_。(3)我们把受_(冬、夏)季风影响的地区称为季风区。50 . 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1)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_。(2)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_。(3)图中和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是_平原。(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_,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利用_运河输送,北达山东与天津。(5)黄河下游,河床逐年抬高有“_”之称。下列关于形成这种特殊景观的自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_)A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B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C进入下游水流速度变慢,泥沙淤积D下游沿岸居民填河造田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二、解答题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