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I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62400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分别于2019年3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参照下列中国地图,完成下面小题。1 . 两会在北京召开,是因为北京是全国的( )A交通中心B政治中心C国际交往中心D文化中心2 . 我国幅员辽阔,陆地领土面积大约是( )A960万平方千米B500万平方千米C1200万平方千米D2000万平方千米3 . 拉萨的两会代表到北京开会,适合选择哪种交通工具( )A火车B汽车C轮船D飞机4 . 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与河北省举办。下列省级行政区与上述两省市都相邻的是( )A山西省B山东省C天津市D辽宁省读我国部分省区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5 . 小亮同学在超市购买了一瓶矿泉水,商标上注有“鲁以卫食证字2012*09”字样,于是他断定此矿泉水注册于( )A省B省C省D直辖市6 . 图中海洋甲是(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如下图所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级行政区,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7 . 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级行政区中,最西省区的简称是A滇B粤C冀D川或者蜀8 . 图中分界线的名称是A秦岭淮河B黑河腾冲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D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9 . 图中C省级行政区人口稀少的原因是A纬度高,气温低B海拔高,气温低C距海远,气候干旱D邻国多,不宜发展10 . 以下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最准确的是A我国位于世界的东方B我国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东岸C我国位于南半球D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读我国领土四至点的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1 . 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A渤海B东海C黄海D南海12 . 从纬度位置上看,我国A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B没有地区位于热带C北部部分地区位于寒带D大部分位于北半球13 . 东西跨经度62,这造成了我国A冬季温差大B时间差异大C地势高差大D横跨东西半球14 . 图中,能够准确反映我国地势特征的是:ABCD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15 . 如图中武夷山脉的走向是A东北西南走向B东西走向C南北走向D西北东南走向16 .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平原、高原B高原、盆地C平原、丘陵D高原、山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16年全国出生人口将超1750万该数字相比2015年的出生人口1655万,仅仅增加了95万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15%,老年人口比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4岁以下人口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劳动年龄人口开始绝对减少,这种趋势还在继续,预计到本世纪中叶,老龄人口占比接近23%目前我国人口方面正承受着两个压力:人口老龄化;新生儿数量少,出生率低材料二:中国总人口及老龄化人口比重,2004年2030年预侧材料三:建国以来我国人口政策变化情况17 . 目前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A人口数量多,增长速度变慢B人口基数大,总人口增长慢C人口基数小,增长十分缓慢18 . 现阶段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是( )A全面放开生育B实行计划生育C降低结婚年龄19 . 我国“全面二胎”政策的原因,与实际不符的是( )A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日益严峻B劳动年龄人口供给减少C人口总数不断减少20 .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A老中青都有,结构合理B老人多,经验丰富,可指导经济发展C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力相对减少21 . 我国有一山脉,垂直高差悬殊,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关于该山脉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山脉是大兴安岭B该山脉是东西走向的山脉C该山脉是地势第一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D该山脉东侧是东北平原阅读下列材料,联系所学内容,回答下列各题。材料1: XX市总面积为5793平方千米左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登记常住人口461.89万人,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减少16.69万人,下降3.49%,原因主要是近年来到外务工人数增多。全市普查登记户籍人口为501.11万人,比2000年增加0.13万人,增长0.03%。材料2:XX市是少数民族散居地区,现有50个族别26000名少数民族同胞。22 . 按普查登记户籍人口计算,XX市人口密度大致为人平方千米A130B797C220D86523 . 导致XX市登记常住人口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A登记户籍人数在减少B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C到外务工人数增多D城市人口增长过快24 . XX市人口最多的民族是A汉族B壮族C苗族D藏族25 .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A俄罗斯族B壮族C汉族D阿拉伯族下图为沿38N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6 . 对对应的省级行政单位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山西省B地主要种植小麦C为江苏省D为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27 . 关于上图所示区域的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华北平原、为黄土高原B为黄土高原、为华北平原C都位于第二阶梯D该地区地势东高西低下左图是我国部分省区的示意图,右图是“风雨桥”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8 . 图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29 . 风雨桥是侗族的特色建筑,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风雨桥”常见于A甲B乙C丙D丁下面甲、乙、丙、丁四个省区轮廓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30 . 四幅图中的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是A甲B乙C丙D丁31 . 四幅图中的山脉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的是A甲B乙C丙D丁32 . 以上四省区中,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的是A甲B乙C丙D丁33 . 乙图中大兴安岭两侧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A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B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C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D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34 .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 ( )A冰岛B海南岛C鸟岛D台湾岛35 . 关于我国疆域的描述,正确的是A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大西洋西岸B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广东省C我国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D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黄海、渤海、东海、南海36 .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较少的地区是A西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东南地区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回答下列各题。37 . 四省区汽车牌照的第一个字依次为A. 云桂皖黑 B. 滇粤鲁黑 C. 青粤渝新 D. 新滇豫鲁38 . 关于四省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甲省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区B. 甲省和乙省,每年都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C. 位置最北和最东的是丁省D. 黄河从丙省流入黄海39 . 我国最早迎来新年的省区是A新B台C琼D黑40 . 小明在马路上看到某汽车车牌是“苏A12345”,请问该车可能来自下列哪一省份( )A云南省B江苏省C重庆市D甘肃省41 .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区地表千沟万壑B地区是内蒙古高原C在福建省D地区有我国最大的河流42 . 我国的内海是:( )A渤海和黄海B渤海和琼州海峡C东海和琼州海峡D黄海和东海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回答下面小题。43 . 图中我国的邻国A、B分别是( )A韩国蒙古B朝鲜俄罗斯C韩国俄罗斯D日本蒙古44 . 图中我国濒临的海洋、分别是( )A渤海黄海B黄海东海C东海南海D南海渤海45 . 图中省区是我国两条大河的发源地,该省是( )A西藏B青海C四川D云南46 . 图中甲、乙是我国重要的界山,它们分别是( )A大兴安岭昆仑山B天山阴山C昆仑山秦岭D大兴安岭南岭47 . 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四省,自东向西的简称分别是( )A滇桂粤台B云桂闽台C台闽桂滇D台粤桂云48 .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B领土最南端位于广东省C领土跨寒带、温带、热带D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49 . 有关我国领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南北相距约5 500千米,东西相距约5 000千米B我国的陆上国界长达2万多千米,共有14个邻国C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自北向南有南海、东海、黄海、渤海D我国的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二、解答题50 . 读图填充:请仔细阅读“中国山河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山脉是,其北侧的地形区为。(2)山脉是,长江切穿此山形成著名的大峡谷,国家在此处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三峡水电站。(3)A、B是我国著名的两大盆地,它们大部分位于(填省区)境内。(4)长江发源于图中的山,注入G海。51 . 我国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使各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阅读材料和地图,运用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山脉:_地形区:_(2)图中山脉是_。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此山脉的形成原因_。(3)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列举该分界线的重要地理意义_。(4)图中甲、乙、丙三大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是_(填序号和名称);地面崎岖不平的是:_(填序号和名称);被称为“世界屋脊”的是_(填序号和名称)。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二、解答题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