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知识过关练习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59954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知识过关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知识过关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知识过关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2“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知识过关练习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不能够达到目的是( )A探究分子运动B探究水的组成C探究铁生锈条件D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AA B. BBC D. D2 .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选项分类正确的是( )A混合物:煤、石油、冰水混合物B有机物:甲烷、乙醇、葡萄糖C碱:纯碱、烧碱、消石灰D单质:钢、金刚石、氧气3 . 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 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的体积变小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4 .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海水、湖水是混合物,氢气燃烧生成的水是纯净物C天然淡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D水(H2O)和双氧水(H2O2)分子中都含有氢气分子5 . 下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可以表示化合物的是AABBCCDD6 . 下列有关过滤描述正确的是( )A过滤可以除去水中一切杂质B从酒精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酒精不可以用过滤的方法C过滤用到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酒精灯等仪器D如果因滤纸破了导致滤液浑浊,需要用原来的过滤器重新过滤7 . 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或说法不合理的是A甲装置中水不断下滴,说明此装置一定漏气B乙实验可以说明微粒是不停运动的C丙实验中镁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D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反应,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8 .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有诗云:“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中加点句子,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的质量小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9 . 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对生活常识的分析:B.现象的解释: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夏天吃剩下的食物要及时放入冰箱,因为食物放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后会变质。膨化食品中通常充有氮气作保护气,因为常温条件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原子之间有间隔糖是甜的,醋是酸的:分子不同,性质不同电解水制取氢气和氧气: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C.仪器的用途:D.化学用语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溅出滴管: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钙离子:Ca2+2个氧原子:2O氧化铁:FeOA.A B.B C.C D.D10 . 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B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与OH 结合生成了H2OD浓盐酸在空气中生成白雾浓盐酸具有挥发性11 . 冬天结冰后,冰浮到水面上,其原因是A水分子很小B水分子在运动C水分子间隔变大D分子分成原子12 . 水变为水蒸气,主要改变的是( )A水分子本身体积变大B水分子质量变大C水分子间隔变小D水分子间隔变大13 . 事物的宏观表象是由微观性质决定的。下列事实及对事实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水沸腾能掀开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氧气能帮助呼吸而臭氧可以杀菌消毒,说明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D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它们都含有氢离子14 . 金秋十月,又到桂花飘香时。能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的质量很小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分子的体积很小15 .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 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D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二、填空题16 . (1)请将下列物质分类:冰水果汁碘盐过氧化氢溶液海水液氧氮气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的是(请填写序号,下同)_,属于混合物的是_。(2)下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_(填标号)。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_。17 . 下列物质:氮气、液态空气、氧化铁、矿泉水、高锰酸钾、二氧化锰、铁水冰水混合物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有_均填序号,属于混合物的有_18 . 填写下表空白:化学符号_2Na_化学含义3个氢分子_+3价的铝元素19 . 小明喜欢在厨房自己制作点心、饮料等。(一)他用面粉、鸡蛋、牛奶、白糖、橄榄油等原料制作蛋糕。(1)上述原料中,富含糖类的是_。(2)蛋糕散发出阵阵香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3)用白糖、果汁、小苏打和柠檬酸等制作汽水。从物质溶解的角度看,打开汽水瓶盖,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与_有关;从变化的角度看,配制汽水时,小苏打与柠檬酸(化学式为C6H8O7)发生反应:3NaHCO3+C6H8O7C6H5O7Na3+3X+3CO2,则X的化学式为_。(二)这几天他想自己制作豆腐。查阅到豆腐制作过程如下: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操作A为 _。(5)豆腐能够预防骨质疏松症,说明豆腐含较丰富的 _(填元素符号)。(6)豆腐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软水,我们可以用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20 . 有以下几种物质:二氧化碳 河水 液态氧 铜片 硫酸铜 冰水共存物水银 空气,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由离子构成的是,其中含有氧分子的是。21 . 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1)在A、B、C、D四种物质中,有_种氧化物。(2)A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3)在该反应中,生成物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_(最简整数比)。22 . (2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你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1)小明放学一进家门就闻到菜香,这证明了微粒具有的性质。(2)做饭时,有时燃气灶或煤炉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将灶具或炉具的进风口。23 . (1)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日常生活中,常用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利用活性炭的_性除去异味;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_不同。(用微观解释)(2)下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观察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收集到的气体是_,a、b两玻璃管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下图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水的分解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结合实验现象,写出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24 . 根据下图结合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A实验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2)B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3)C实验中在设计上有一项明显不足的是_。三、实验题25 . 如图1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这种气体对人体的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2(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2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1)图1实验中现象是_(2)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3)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4)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5)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26 . 如图是对教材第49页的实验(图)的改进见图:实验操作(图):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 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回答:(1)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_、_。(2)由此该实验证明了_,同时也说明了_具有挥发性。(3)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_。27 . 为探究分子的基本性质,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1)向容积为250mL的细颈玻璃仪器(如图所示,其名称为容量瓶)中加水至虚线处,再滴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仪器中的现象是_说明_。(2)继续向仪器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塞紧玻璃塞,将仪器中的液体倒转摇匀,重复2次。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液面明显_ (选填“高于”或“低于”)刻度线,说明_,仪器细颈部分的作用是_。四、简答题28 . 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图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2)图实验中实验结果小于的可能原因_;(3)图实验中小卵石和石英沙的作用是_。29 . 请分析下列现象,并回答问题:(1)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_?(2)CO可燃,CO2不可燃,它们性质存在差异的微观原因是什么_?(3)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二、填空题1、2、3、4、5、6、7、8、9、三、实验题1、2、3、四、简答题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