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B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59535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拉萨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拉萨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拉萨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拉萨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硅(Si)是半导体材料,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制取高纯度Si,其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反应SiO2+2C Si(粗硅)+2CO;反应Si(粗硅)+Cl2+HClSiHCl3(纯);反应:SiHCl3(纯)+H2Si(纯)+3H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均为置换反应B反应产生的尾气可直接排放C地壳中硅元素含量最高D反应中的HC1可循环使用2 . 下列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B燃烧条件之一: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氨气分子在不断的运动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3 . 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化学性质,后者是能表现出该项性质的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酒精易燃烧,将酒精滴在手心中感到凉意B汽油能燃烧,人靠近汽车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C铁的熔点高达1535,熔化的铁极易在空气中变成黑色物质D蜡烛有可燃性,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气体4 . 化学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下列对宏观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在加热的条件下水变成水蒸气,是因为加热时水分子变大了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C双氧水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D6000L的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变小了5 . 化学为现代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实践。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的“主角”白血病治疗药物伊马替尼是化工合成的产物,其化学式为C29H31N70。关于伊马普尼的说法正确的是A伊马普尼是由29个碳原子、31个氢原子、70个氮原子构成B伊马普尼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0C伊马普尼是有机化合物D伊马普尼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大6 . 现代工业中,铯铷钨等稀有金属有广泛的用途。我省海洋地质调查研究院在儋州市发现了资源量为大型的铯铷钨矿床。下图为铯(C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铯属于金属元素B铯元素的原子序数是55C铯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常为-1价D铯原子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7 . 甲同学用量筒量取8.5mL的蒸馏水,选用的量筒的体积最适合的是( )A10mLB25mLC50mLD100mL8 . 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使用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是为了增加化学科学的神秘色彩B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他能指导我们更好的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C为了更好地利用物质,可对物质进行分离或混合D物质本身没有好与坏之分,而人们对物质的利用却存在合理与不合理之分9 .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A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B有机物:甲烷、乙醇、葡萄糖C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氯化铵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10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液氧作火箭助燃剂-氧气可以帮助燃烧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C氮气作保护气-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铜丝作导线-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1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B金刚石、石墨、活性炭性质相同CCO、NO2、S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都为空气污染物D空气中O2的质量约占21%12 . 下列是化学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在实验室做有关氧气的性质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小林将盛有红热木炭的燃烧匙从瓶口往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B小兵准备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他未将集气瓶中的水排完就停止收集C小芳在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之前先用砂纸把铁丝打磨光亮D小琴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引燃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后立即将其伸入集气瓶中13 . 放射性碘原子能治疗肿瘤,这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25。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53B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25C质子数为72D电子数为12514 .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熟石灰具有碱性,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金刚石熔点高,可用于切割大理石C明矾具有吸附性,可用于硬水的软化D镁粉具有金属光泽,用作照明弹二、多选题15 .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以下各选项中对于化学知识的应用正确的是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C用金属清洁球擦洗铝锅D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三、填空题16 . 消除安全隐患,严防事故发生。锅炉发生爆炸,可能是由于锅炉内水垢过厚或缺水造成的。为了防止锅炉因炉内水垢过厚而引起爆炸,常采用下列措施。(1)锅炉使用软水。常用_来检验软水和硬水;(2)定期清洗锅炉。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和氢氧化镁Mg(OH)2,在工业上常用盐酸清洗,请写出盐酸与水垢中一种成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在生活中可用_(填一种调味品)除去水壶或盛水器具中的水垢。17 . 微观示意图可以形象地表示微粒发生的变化。下面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综合上图从微观角度分析:(1)写出图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属于_反应(写基本反应类型);(2)在化学反应过程中,_可分,_不能分;(3)生成物属于混合物的原因是都由不同的_(选填“分子”或“原子”)构成;(4)从宏观角度分析,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_(选填“不变”“增加”或“减少”)18 . 有下列物质: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氯酸钾;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的剩余物;红磷;水银;矿泉水;氖气。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属于单质的是_;属于化合物的是_;属于氧化物的是_。(填序号)四、实验题19 .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1)甲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_。(2)乙中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将73g稀盐酸与106g Na2CO3粉末按丙图放好并调整天平平衡后,让两者充分反应,再在左侧托盘中加入44g砝码,在不考虑CO2溶于水及与其他物质反应的情况下,天平指针将指向表盘_(填“左侧”、“右侧”或“正中”)。20 . 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分解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设计实验)用图 1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方法是_,观察到_,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步骤:按照如图 1 装入药品;步骤:加热右侧支管,用带火星的木条在导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 步骤:冷却后,将装置倾斜,使左侧支管中的药品进入右侧支管,再加热右侧支管,用带火星的木条在导 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实验现象)步骤和步骤中,一段时间后都能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不同的是_(交流反思)要想确认分解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还需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的_和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拓展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小组同学利用图 2 所示装置继续进行深入探究以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纵 坐标,温度为横坐标,得到图 3所示曲线(图中的“1:2”、“1:1”、“2:1”、“3:1”、“4:1”、“5:1”指氯 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实 验 分 析) 根据图 3氯酸钾的分解温度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变化的大致规律是_;分解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可能是因为二氧化锰能_21 . 在通常状态下,氨气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可得到氨水。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根据以下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_;_。(2)彬彬用A、E组合装置制取氧气,小林说还能用A和C组合,用E或C收集气体的理由是_,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3)制取氨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氯化铵熟石灰氯化钙氨气水。则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收集装置是_(填字母)。(4)实验室如果要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填字母)。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文字表达式是:_。(5)如图甲所示,A、B试管中各有一团用无色酚酞试液湿润过的棉花,实验前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实验时,将少量浓氨水滴在A试管的棉花上,观察到白色棉花变红。再打开止水夹,几秒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说明_。(6)氨气在纯氧中燃烧,化学方程是,把图乙中第三个方框补充完整。_22 . 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稀盐酸、大理石、过氧化氢溶液及以下仪器和相应用品:(1)若利用上述药品和仪器在实验室制取氧气,还需补充的仪器有_ , 集气瓶使用时的注意事项_。制取该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原因是若先停止加热试管内温度_,压强_,在压强差作用下可能使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2)请将下图的装置图补充完整;_(3)若实验室制并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则需要选择的上述仪器是_,并且还需补充一种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俗称为_。23 . 在宏观物质、微观构成和化学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_(写出该气体的一条化学性质)。(2)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与氧气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请回答: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填微粒符号,下同),该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_。写出氢气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略2、3、4、5、6、7、8、9、10、11、12、13、14、二、多选题1、三、填空题1、2、3、四、实验题1、2、3、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