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二节中档难题提升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58840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二节中档难题提升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二节中档难题提升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二节中档难题提升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二节中档难题提升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化学工作者的义务。下列各项中,属于伪科学的是ACO气体可用作气体燃料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C用催化剂把水变成汽油DCO气体可用来冶炼金属2 . 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A用不锈钢铺设钢轨B硫酸用于制药C石墨用于制铅笔芯D氮气作气体肥料3 . 下列化学式与指定物质(或其主要成分)对应正确的是A天然气 CH4B干冰 H2OC纯碱 NaOHD磁铁矿 Fe2O34 . 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过程,有人认为有如下的几个方面:溶于海水、江、河、湖水;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BCD5 . 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60具有稳定结构,不能燃烧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D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6 . 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性质也完全相同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C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D等体积的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混合前二者体积之和,是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隔7 . 某学生将锌粒放入CuSO4溶液中,发现锌粒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同时还有少量无色无味气泡产生。对于产生气泡的“异常现象”,同学们对“放出气体”这一异常现象进行猜想、实验。其中没有价值的是( )A猜想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2并检验B猜想产生的气体可能是H2并检验CCuSO4溶液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某种酸D认为试剂变质,更换后再实验8 .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与事实不符的是( )A干冰可以做制冷剂B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粉尘等都属于空气污染物C我们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D氮气可用来制造氮肥9 . 下列物质所对应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用于制造轻轨电刷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氢氧化钠电解水时增强导电性D钛合金制造人造骨10 . 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氧气用作燃料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食品包装充氮气D石灰浆涂刷树木11 .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天然最硬,石墨较软,是由于碳原子的结构不同B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检验CO2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说明气体为CO2DC、CO、CO2都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12 . 汽车尾气的排放也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尾气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对上述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丁的化学式为N2B参加反应的甲与生成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C反应后所得气体不再对环境有任何影响D若生成56g丁,则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184g13 . 用纯净的木炭粉末还原氧化铜粉末时,可发生的反应有:C+2CuO2Cu+CO2,C+ CuOCu+CO。现用 1.2g 木炭粉末还原 8.0g 氧化铜粉末,反应物刚好反应完全,则生成的气体产物是ACOBCO2CCO、CO2DCu、CO14 . 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对鉴别方法的认识B对安全的认识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搅拌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后闻气味区分硫酸铵和硫酸钾,加熟石灰粉末研磨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海鲜食品喷洒甲醛溶液防腐C对现象的认识D对实验数据的认识气体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喝汽水打嗝,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用10ml的量筒量取8.25ml的水用PH试纸测得苹果汁的PH为3.3用天平称取6.8克食盐AABBCCDD15 .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案都不正确的是( )要鉴别的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蒸馏水、食盐水加硝酸银溶液蒸干B二氧化碳、空气加水带火星的木条C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加稀盐酸D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灼烧观察颜色AABBCCDD16 . 不属于碳的同素异形体的是A活性炭B金刚石C石墨DC6017 . 下列关于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我能为可燃物助燃B变成干冰时的我能用于人工降雨C食物的氧化变质有我的原因D我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和作用18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所有元素的原子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混合物一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C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气体升温时体积膨胀,其原因是加热过程中每个气体分子的体积都增大了19 .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的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可用于食品防腐B石墨能导电,所以可用作电极C酒精具有可燃性,所以可作消毒剂D铁能导热,所以可用于炊具20 . 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C60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BC60是一种化合物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极材料D金刚石、石墨、C60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二、选择填充题21 . 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或除杂方法可行的是(_)选项待鉴别或除杂的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鉴别或除杂方法A氢气与一氧化碳点燃观察火焰颜色B硬水和软水煮沸CCO2(CO)通入灼热的氧化铜DFeCl2(CuCl2)_三、填空题22 .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和第一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保持氖气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氯化铵不能和熟石灰混合使用的原因_。23 . 有下列物质:A石墨;B氦气;C食盐水;D二氧化硫;E氮气;F二氧化碳;G氧气;H金刚石;I硅。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_;(3)属于混合物的是_;(4)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5)常用作电池电极的是_;(6)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_;(7)用作半导体材料的是_;(8)自然界最坚硬的物质_。24 .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学习已经知道:(能用化学式表示用化学式)(1)污染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为_和_;(2)人呼出的气体中增多的成分为_、_,减少的成分为_;(3)鱼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_溶于水;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有_;(4)铁生锈、食物腐烂是因为空气中有_;雨雪等自然现象证明空气中有_。25 .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干冰的一个用途_(2)石灰浆(其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抹的墙壁过一段时间会变得又白又硬,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为减缓温室效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做起,比如说双面使用纸张双面使用纸张和减缓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是_;(4)铝比铁活泼,但铝比铁耐腐蚀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26 . 2019年1月,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互拍成像,实现了探月工程五战五捷。(1)嫦娥四号使用了大量复合材料。下列关于复合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A 不锈钢是常见的复合材料B 复合材料集中了组成材料的优点C 多种材料混在一起就是复合材料(2)航天器的天线用钛合金制成。钛合金与金属钛相比,_的硬度更大。工业上通常是在高温下用四氯化钛(TiC14)与金属镁发生置换反应获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航天器上的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_能的装置;大自然利用太阳能最成功的范例是_(填序号)。A 火山爆发 B 温室效应 C 光合作用27 . 选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金刚石一氧化碳生石灰石灰石碳酸氢钠(1)广泛用于建筑材料的是;(2)可用于制玻璃刀的材料是;(3)可用于食品干燥剂的是;(4)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5)炼铁时做还原剂的是。28 . 二氧化硫是没有颜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加热并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也可以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氧气;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可以用于消毒杀菌;二氧化硫易液化;二氧化硫易溶于水生成亚硫酸。(1)以上描述中属于二氧化硫物理性质的是_;属于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是_,属于二氧化硫化学用途的是_,属于二氧化硫实验室制法的是_(填序号)。(2)写出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29 . 在二氧化硫、生石灰、熟石灰、活性炭、木炭、稀盐酸、碳酸钙、甲烷等物质中,请选出适当的物质的化学式按要求填空:(1)能用作燃料的化合物是_。(2)能用于净水的是_。(3)能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30 . 正确认识相关事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之一.我们可用下图来表示事物的异同点.将两种事物的相同点写在两个圆重叠的区域内,每种事物的不同点则写在相应圆中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请参照下图左侧示例,另外确定一组化学事物,填写在图下面的相应的空格内:A;B;a;b;c.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选择填充题1、三、填空题1、2、3、4、5、6、7、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